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怎样看一部电影
怎样看一部电影


怎样看一部电影

作  者:辛泊平

出 版 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丛 书:修养馆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531691563

所属分类: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标  签:艺术与摄影  影视/媒体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电影折射人生,电影中有人生的缩影,每一部好电影在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会让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书中作者为我们奉上了87部影片的真诚点评,分为人性之光、人性的暗夜、生命的选择、记忆深处4个部分,作者将他观影时的真实体悟转赠给我们,带我们重温了电影带给我们的那些感动,唤起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索。

TOP作者简介

    辛泊平,1974年8月生于河北无极,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秦皇岛,河北省青年诗人学会副会长,秦皇岛市诗歌艺委会副主任。

    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并入选多种选本,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中华文摘》等30多家报刊转载。著有《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与诗相遇》等。曾获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文艺评论奖、秦皇岛市文艺繁荣奖等奖项。

 

TOP目录

第一辑人性之光

《中央车站》:寻找的意义

《7号房的礼物》:无辜的天使与尘世的救赎

《小鞋子》:超越世俗荣耀的人性之光

《赛车总动员》:奖杯之外的人生意义

《阳光小美女》:一辆巴士承载的希望与幸福

《一年好时光》: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自足

《特洛伊》:触摸生命细腻的纹理

《辛德勒的名单》:人性的沉沦与救赎

《林肯》:责难与荣耀同在的自由之路

《狮子王》:简单的自然法则与纯净的善恶对决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最初的灵魂挣扎

与最朴素的人性之光

《偷书贼》:抄写灵魂的记忆

《雨人》:亲情观察和伦理思考

《远山的呼唤》:男人的担当与女人的尊严

《星爸客》:责任与爱

《当幸福来敲门》:感恩的人生姿态

《美丽人生》:一首扎人的亲子之诗

《肖申克的救赎》:没有记忆的地方

《失孤》:寻找的意义

伊朗电影:温暖而又易碎的人性之光

第二辑人性的暗夜

《神秘河》:错位的人生与错位的惩罚

《白丝带》:人性的暗道有多么漫长

《黑板》:真实而又荒诞的人生

《薄荷糖》:冰冷的时间与脆弱的生命

《旅行者》:孩子的孤独与迷茫

《黑皮书》:复杂的人性与灵魂的拷问

《柏林的女人》:生命的选择

《黑暗弥漫》:黑暗与拯救有多远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让人心碎的童话

《一次别离》:良知的叩问与灵魂的救赎

《老无所依》:规则之外的可能与危险

《死亡实验》:人之为人的理由

《无人区》:人性的泥淖与文明的暗夜

《新世界》:第三条路

《赎罪》:忏悔的长度

《杀死一只知更鸟》:理性的光辉

《朗读者》:我们该如何对待先辈的罪恶

《流浪狗》:考验人类良知与灵魂的苦难

《末代独裁》:理性与激情

《武侠》:江湖之外

《无间道》:人性的沉沦

《万箭穿心》:错位的爱

《索多玛120天》:用理性照亮人性的阴影

第三辑生命的选择

《深海长眠》:人生尴尬与哲学困境

《老爷车》:人性的阴影与光芒

《孝子洞理发师》:小人物的命运与尊严

《辩护人》:谁能完成最后的辩护

《上帝保佑美国》:向喧嚣、无聊的世界开火

《我是山姆》:只有爱是不够的

《金色池塘》:让人忧伤的生命终点

《芙蓉镇》:温暖但又易碎的良善与隐忍

《杀生》:生命的伦理

《海上钢琴师》:生命的哲学存在

《美国往事》:迷人而又惆怅的往事

《向日葵》:无言的父爱

《三峡好人》:寻找的意义

《怦然心动》:超越爱情的情感碰撞

《我的名字叫可汗》: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哲学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的真相

《离婚大战》:爱情的归宿

《邦尼和琼》:人格的独立与自我的选择

《苦月亮》:高潮之后的两性智慧

《隐藏的恋情》:无法言说的苦难

《霸王别姬》:艺术与人生

《完美计划》:悲喜人生

《百万美元宝贝》:生命与尊严

《阿郎的故事》:男人的爱,男人的责任

第四辑记忆深处

《乡愁》:无处安放的乡愁

《入殓师》:生者的责任与死者的尊严

《镜子》:记忆中的前世今生

《逃离》:总有一种光照亮红尘

《天堂电影院》:灵魂胶片

《醉乡民谣》:怀旧的色彩

《卡萨布兰卡》:经典的味道

《匿名者》:文字的魅力与尊严

《艺术家》:媚俗与坚守

《绿里奇迹》:奇迹需要透明的眼睛和纯净的心灵

《国王的演讲》:正视自身的缺陷

《铁拳男人》:偶像的诞生

《罗马假日》:永恒的记忆

《边境风云》:黑帮世界里的忠诚与救赎

《惊爆内幕》:良知的坚守

《让子弹飞》:英雄的寂寞

《混在北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监狱风云》:老电影里的时光背影

《岁月神偷》:时间都去哪了

黑帮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TOP书摘

    《中央车站》:寻找的意义

    寻找,或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在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属于自己的爱情,属于自己的道路与价值,在寻找中确认自我,在寻找中证明生命。从一个叫家乡的地方出发,人们纷纷上路,走向远方。虽然不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不知道远方究竟有什么。但有一种渴望,渴望呼吸陌生的空气,看到陌生的天空,遭遇陌生的经历,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都那么新奇。寻找就有可能,寻找就有变化,而那可能、那变化,便是此生的追寻与收获。

    寻找一定有一个前提,它可能源自自身的残缺,可能源自现实的不堪,此时,肉身与精神都可能构成上路的理由。是的,因为残缺,所以渴求圆满;因为不堪,所以幻想未来。人生之事,大抵如此。所以,寻找之路,注定有痛苦,有裂变,有焦虑,也有怀疑。一条路上,寻找可能有不同的方向,但最终往往殊途同归。悖论中的自然,偶然里的因果。

    我看巴西电影《中央车站》,我看到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没有情感联系的生命,竟然有了交集、有了联系,我没有惊讶。因为,他们都在寻找,他们有相同的心理基础。老女人朵拉在车站替人写信,她写了一封又一封,那些信记录了某个生命的祝福、希望、呼唤,然而,它们只能待在朵拉的抽屉里。因为,阅尽人世沧桑的朵拉已经没有了热情,在生存面前,谎言也是一种手段。她心安理得地赚取那些不识字人的钱,没有羞耻之感,没有忏悔之意。直到一个叫约书亚的男孩出现。

    约书亚和他的母亲,他们也在寻找,寻找一个叫耶稣的男人,他是父亲,也是丈夫。信当然没有寄出,但向远方说出了自己感受的女人是幸福的,因为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男人在读完信后,开始上路。再一次写信,母亲死于车祸,男孩成了孤儿。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个小偷被警察抓住后,虽然交出了东西,但还是被警察残忍地打死了。无法回避的现实,底层人的生存写照,男孩约书亚在那样的环境里,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朵拉似乎动了一点儿恻隐之心,她把约书亚带回了家。但一切还未进入我们期待的心灵发现与灵魂涅槃。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这个累赘打发出去。她把男孩交给了一家收养所,得到了一笔钱。后来朋友告诉她,那家收养所其实是贩卖人体器官的地方,朵拉被逼到了道德的底线上,她挣扎,她痛苦,她想逃避,但最终,人性之光照亮了她蒙尘的灵魂。她冒着危险救出了约书亚,于是,两个彼此憎恶的人一起踏上寻找之路。

    应该说,电影的大部分是灰色的。朵拉嫌恶约书亚,因为这个孩子打破了她虽局促但也安定的生活;约书亚不信任朵拉,因为他觉得她一直都在欺骗,欺骗那些给亲人写信的人,欺骗他的母亲,欺骗自己。一路上,一老一少,相互提防,彼此伤害,在困境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中央车站,是一个隐喻,它可能是一个人寻找的开始,也可能是一个人寻找的归宿。它是所有人的背景,也是所有人整理行囊、重新启程的地方。

    目的地终于抵达,但并未抵达最终目的地。约书亚的父亲已经死去,只有两个男孩—约书亚的两个哥哥—在家中苦苦等待。在那个小镇上,一老一少曾经孤独地走在暗淡的街上,落魄过,喜悦过。因为,在那里,他们身无分文,而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约书亚让朵拉替人写信赚了钱。温暖在此时弥漫了整个银幕,那一刻,他们不再是敌对者,而是祖母和孙儿,他们彼此需要,彼此温暖对方。故事的最后,是朵拉在黎明中离开了兄弟三人,踏上了她的回乡之路,抵达了她人性中的柔软。而约书亚,在追赶汽车的同时,也重新找到了对朵拉的信任与依恋,找到了生命的感动,找到了他此生的根。

    这是一部文艺片,充满了生命思考与人文关怀。它节奏缓慢,却充满了生命观照和灵魂追问。它没有提升生命,也没有美化人性,而是冷峻地打量生命中的黑暗与人性中的脆弱。然而,它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期待和对人性的信任,它让两个残缺的生命彼此映照、彼此刺痛,在灵魂的十字架上洗礼前世今生的污浊,最后抵达灵肉的皈依,在迟到的泪水中体验纯净的情感纹理与人性的柔软。

 

    《小鞋子》:超越世俗荣耀的人性之光

    在成人的世界里,比赛就要拿冠军,这是荣誉,是价值,是生命的张扬。然而,在伊朗电影《小鞋子》里,那个渴望拿到季军奖品的孩子,却因为拿到了冠军而黯然神伤。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穷人家的小男孩,因为弄丢了妹妹的鞋子,不得不每天和妹妹轮换着穿他那双破球鞋上学,为此,他迟到,被老师责骂。一次偶然的机会,城里要举行长跑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于是,这个孩子看到了希望,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得到那双鞋子。  

赛场上,我们看到那个孩子故意让过了两个,因为,他不需要冠军,他只需要鞋子。可是,在冲刺阶段更多的孩子追了上来,其中一个还故意把他拽倒了,眼看一切都将成为泡影了,那个孩子失去了那种志在必得的从容,他不得不竭尽全力冲了上去??面对老师的祝贺、记者的镜头,那个孩子一直伤心地低着头,一点儿也没有冠军的兴奋,因为,在他心中,他不是胜利者,而是一个刚从天堂之门跌落的孩子。

    很久不流泪了,但在这个9岁的异国男孩湖水一样的眼睛里,我放任了自己的柔软。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清澈、透明、坚强、倔强、隐忍,它以无助的悲伤直接划开了被我们冷冻的情感。习惯了好莱坞电影的大题材和大场面,对于更年轻的人而言,那种来自视觉与听觉的强烈冲击,似乎已经成了看电影的重要理由。然而,当我们从那种外在的热闹中抽身出来,独坐黑暗中,总是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除去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场面,我们的心灵似乎依然遥远。这部简单而干净的电影,竟然一下子让我们再次看到被我们忽略的善良和希望。这个故事的底色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家庭暴力或者民族战争,而是温暖的人间烟火。苦难没有让人乖戾,相反,我看到了苦难中闪亮的人性之美:邻里之间的关照,大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孩子们对纯真的守护,淡淡的苦涩混合着淡淡的甘甜,让人感叹不已,回味不已,在一个个纯净如水、伤感如春日的画面中,不觉间,早已是泪流满面。

    突然想起少年之时,在废弃的牲口圈里,我和小伙伴们用玉米秸搭建城堡,然后,国王、大臣、卫兵各司其职,静静地等待那时刻来犯的假想之敌,那一刻,只有心跳的声音,时间静止。直到四周黑暗浮起,直到村里爆竹声声、灯火通明,才突然想起,这一天是大年三十。于是,像从梦中惊醒,一匹匹小马瞬间腾跃,呼啸着从城堡里冲出来,跑向另一个尘世的天堂。

    

    《一年好时光》: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自足

    记得前些年有首歌叫《我想去桂林》,歌词很有意思:“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有钱与有时间,两种人生状态,都是我们想要的,却似乎无法兼得,正如鱼与熊掌,我们必须舍弃一个。在加速度的时代,我们得努力追随,即使身心俱疲也在所不惜。我们不敢停下来,因为,瞬间的歇息便可能让我们比时代慢半拍,或者干脆被甩出生活的中心。可是,和时代同步,甚至是引领时尚的弄潮儿,难道便是幸福?停下来,谛听心灵与时光,和所谓的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难道就是不幸?

    由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主演的《一年好时光》探讨的便是这样的人生悖论,主人公麦克斯是证券市场的大鳄,他信奉成功,在生意上不择手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唯一的亲人亨利叔叔去世了,他得到了一座法国城堡和葡萄园。卖掉庄园还是就此“隐居”,最初的麦克斯一点儿也没有犹疑,他的脑子里已经注满了那光环闪闪的世俗成功。然而,当他置身于那个缓慢、宁静的小镇,睹物思人,在回忆中重新打量人生的时候,他开始感受到了世俗成功从未有过的心灵律动与尘世温暖。最终,他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回到了葡萄园,为了那温情脉脉的回忆,为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为了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自足。

    天地之间,人原本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能回归自我,重新打量充满奇迹的世界,获得流水一样的感受,亲近我们日常忽视的事物,那便是世界最和谐的图画。是的,像麦克斯一样,坐下来静观流水和浮云,那是面对自我的最佳距离,是认识自我的最好时机。只有在那个没有外界干扰、没有欲望泛滥的空间里,我们才又一次触摸到心灵柔软的肌肤,又一次感受到心灵均匀的呼吸。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在今天,却成了奢侈的灵魂体操。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类的悲哀,我不得而知。只是,我们的确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粗糙,越来越浮躁,粗糙到无法再那样深切地感受亲情,浮躁到无法再那样专注地享受空闲。

    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柔和的光晕,因为它舒缓的节奏,更因为它对生命意义的深入与重估。生活中,我们似乎总在后悔,回忆往事,我们觉得错过了某一个绝佳的机会;经历当下,我们又觉得两手空空,似乎一切成功都与自己无缘。事实上,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亲情,拥有朋友,拥有平凡却真实的人间烟火,被人惦记也惦记着他人,被人爱也爱着他人,这样的日子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02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