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

作  者:[美] Connie A.Shemo(施康妮)著

译  者:程文 涂明华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03051767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人类学/民族学    

标  签:人类学/民族学  社会科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是一部中美文化交流史专著,原作者施康妮女士(Connie A.Shemo)是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SUNY Plattsburgh)历史系教授。《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主要探讨了康成、石美玉两位现代中国杰出女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十年间的行医济世生涯。

  作为中国现代大变局中两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女性,康成和石美玉的医疗事业折射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美文化交流中的诸多问题,涉及妇女史、中美关系史、现代中国史、基督教传教团史、医学史等关于妇女的诸多观念如何跨越国界而流传的问题。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史料扎实,史论结合,富于历史洞察力。施康妮充分掌握和利用了第一手资料,除了档案、传记等基本文献,还查证了一些以前的学术研究从未涉及的资料,并走访了认识康成和石美玉的人士,依据扎实的史料,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进行理论思考和提炼,提出独立的见解,从而使《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康成与石美玉在中国的行医生涯:论性别、种族与民族的跨文化边界》适用于对中国近代史、中美文化交流史、妇女史、医学史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TOP作者简介

  程文(1974.5-),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教师,江西九江人,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博士学位。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英语诗歌,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莱士·史蒂文斯抽象诗学研究”;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创作,在《外国文学》、《世界文学》和《今日世界文学》(中国版)等刊物发表诗歌、小说翻译作品百余篇。

  涂明华(1946.9-),九江学院医学部教授。曾任九江医学专科学校校长、九江学院副校长,曾发表石美玉研究相关论文《石美玉医学教育思想探析》、《九江学院护理教育史》等,著有《农村医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与创新》等专著。


TOP目录

致谢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章 “只要别再盯着我们的双脚,我就太高兴了”

第二章 “基督徒和异教徒的所有差异”

第三章 “培养本土力量”

第四章 “中国新生的唯一希望”

第五章 “她怎样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

第六章 “出类拔萃,尽善尽美”

第七章 “由中国妇女掌控,为中国妇女造福”

第八章 “再也找不到更忠诚的中国公民”

第九章 “我们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康成、石美玉生平大事纪年表

附录2 记江西康女士

附录3 论女学

后记


TOP书摘

  从她们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康成和石美玉就遭遇到美国社会的排华情绪。尽管这个时期对康成和石美玉的讨论不明确涉及种族,但是对华人种族劣势的辩论是所有讨论她们成就的不变潜台词。康成和石美玉一开始与美国移民局官员的遭遇就证明了美国传教士如何用她们作为基督教转化力量的例子,借此反对能力由种族出身决定的理论。在从医学院学成归国并独立担任传教士医生之后,康成和石美玉以新中国基督教新女性的领导者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们坚持自己的医疗工作,反对对于中国人的能力的怀疑,即使这种怀疑在大多数反对种族遗传理论的传教士中普遍存在。

  像许多那时进入美国的中国人一样,康成、石美玉和其他三名男同学试图进入美国的时候遭到移民局官员的刁难。不像大多数中国旅行者,她们有吴格矩,可以用卫理公会的权力做靠山。昊格矩同《基督之友》的编辑联系,后者又同安阿伯市某些“有影响力的卫理公会的人”接触,最后帮助解决了问题。当她们等候时,海关官员询问昊格矩,是什么让康成和石美玉与大多数他遇到的中国女孩“如此不同”。许多来美国的中国妇女,除了不能像康成和石美玉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她们一般不习惯与美国人打交道以外,还不得不面对移民局官员怀疑她们是否卖淫的尴尬处境。但是,吴格矩没有提到她们上过英语课程、同传教士接触,也没提到康成以前来过美国旅行,只是简单地回答:“基督徒和异教徒的所有差异。”

  昊格矩的回应没有去批驳海关官员对大多数中国女人不利的印象。相反,她暗示海关官员观察到的大多数中国妇女的问题可以归因于“异教”。这是美国传教士批评美国《排华法案》及更普遍的对中国移民的负面特征归纳时的标准论证方式。然而,昊格矩的案例有两名模范中国女基督徒作为强大后盾。首先是通过她们的出现本身,其次是凭借她们在密歇根大学取得的成就,康成和石美玉能够反击华人的“流行形象”,即华人种族有内在的不道德特性,是威胁美国的“黄祸”。

  从不同的角度,中国的民族主义改良派也迅速发现康成和石美玉有潜力挑战西方认为中国人未开化这一观念。此时不同政治派别的中国改良派把中国女子教育视为抵抗外国入侵和保持中国统一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些改良派把康成和石美玉视为“新型”中国妇女的典范。尽管大多数改良派不关心或者仇视基督教,但由于他们把中国妇女的健康看成是创造强大公民群体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许多人很快地接受了康成和石美玉为妇女儿童单独设立医院的计划。传教士把妇女医院和诊所看成是妇女参与世界福音传道的场所,而改良派把它们看作为创造一个能够抵抗外来帝国主义的强大新中国作贡献的地方。康成和石美玉有能力向听众阐述这些关于她们医疗工作的千差万别的理念,这表明关于妇女的观念从一种文化发展到另一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B5

加载页面用时:75.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