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种树的人
种树的人


种树的人

作  者:让·吉奥诺 文,昆特·布霍茨 绘

译  者:陈翔

出 版 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41145698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图漫  >  绘本/图画书    

标  签:社会  小说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种树的人》是法国作家让·吉奥诺的小说,讲述了普罗旺斯荒地上一位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深处对死去家人的思念,转化成对大自然的关怀与大爱,一生投入造林的故事。四十年来,他从不间断,每日种下一百颗橡实,终于让这片不毛之地重焕生机。他以自己的毅力完成了上帝才能做到的事,却从不邀功,平静地走完了人生的终章。德国绘本大师昆特·布霍茨特别为本书绘制了插画,绿意盎然的色调和细腻的笔法,生动呈现了牧羊人平静的生活和他培育起的广袤森林。


TOP作者简介

    让·吉奥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生于普罗旺斯,历经一战的炮火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以质朴而生动的写作风格著称,擅长描写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感受,代表作有《屋顶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获得摩纳哥王子奖,1954年当选龚古尔学院院士。

    昆特·布霍茨(1957-),德国绘本大师。1979年开始插画创作。绘本作品专注描绘日常生活,细腻而梦幻。代表作有《莎娜想要演马戏》《晚安,小熊》《瞬间收藏家》等。曾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大奖等多项殊荣。


TOP书摘

    想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品行出众,至少需要好几年的观察。如果他的行为有益他人,动机无私慷慨,不后悔付出,不计较回报,而且给世界带来了显见的改观,那么毫无疑问,他值得被铭记。

    大约四十年前,我曾徒步穿越一片丘陵,它位于古老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一直延伸至普罗旺斯。

    确切地说,这片土地坐落在锡斯特龙镇和米拉博镇之间,东部和东南部靠近迪朗斯河中游;北临德罗姆河上游,从河的发源地一直到迪耶镇;西接孔塔·维奈桑平原和旺图山。它包括整个下阿尔卑斯省的北部地区、德罗姆河的南部以及孤立在沃克吕兹省的一小块飞地。

    在这里,我展开了漫长的徒步之旅。这块海拔从一千二百米到一千三百米的荒地,人烟稀少,植被单一,周围除了野生薰衣草只有漫漫沙石,单调又荒凉。

    为穿过那片宽广的高地,我只身跋涉了三天,却发现眼前更加荒凉孤寂。我在一个废弃的村庄搭起帐篷,水壶一天前就空了,必须找地方做些补给。村里的房屋多已废弃倒塌,但它们如马蜂窝般拥在一起,还是给了我一丝希望—有人住过的地方,想必能找到一汪泉水,或者一口水井。果然我找到了个泉眼,但早已干涸,没有一滴水流出。看看周围,房子的屋顶全部坍塌,教堂的钟楼也已倾圯,但它们矗立在那里,让人仿佛能想象有人居住时的样子。而事实是,生命在这里早已绝迹。

    虽然是阳光明媚的六月,但狂风从废墟间呼啸而过,刮过光秃秃的高地,猛烈得如同野兽撕咬猎物时发出的号叫,让人无处可逃。

    我只好收起帐篷,另寻他处。走了五个小时,仍滴水不见,连一丁点儿水源的影子都没有。周围全是同样的荒漠,同样的杂草。忽然,我看到远处似乎有个微小的黑影,像一棵树那样伫立在荒原上。或许那里能找到点儿什么,而且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样想着我朝树的方向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站在那里,在他身边,干燥炽热的土地上,伏着三十多只绵羊。

    他把水壶递过来让我喝了几口,然后赶着羊群带我来到山坳中的住处。那里有个天然形成的洞穴,牧羊人就此顺势开了口井,还自制了一个简易的辘轳用于汲水,水质清澈、甘冽。

    或许是一个人住惯了,他的话很少,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被忽视的自信。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切都显得很不寻常。牧羊人的家,不是临时搭建的棚屋,而是很认真地用石头筑起的房子,是他在这人烟稀少的残垣之上,一砖一瓦用心建成的。屋顶相当严实,有风刮过时,让你感觉像是有海浪拂过沙滩,辽远而壮阔。

    屋子里整洁有序,餐具洗过,地板也擦了,上了油的猎枪闪着亮光,火炉上煨的汤闻起来很香。这时我才注意到他胡子刮得很齐整,扣子体面地扣着,衣服也一定精心缝补过,不留意的话,几乎看不出补过的痕迹。

    他给我盛了一份香喷喷的汤,我们一同喝了起来。晚饭后,我把烟袋递给他,他却告诉我,自己不抽烟。他的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友善而不谄媚。

    从这里到最近的村子至少有一天半的路程,当晚我便借宿在牧羊人家里。我对这一带的村庄很熟悉,在和这里同海拔的山梁上,公路尽头的白橡树林间,隐匿着四五个村庄,彼此遥遥相望。村民们主要靠砍柴烧炭为生,无论酷暑严寒,都要困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贫苦而艰辛。而越是艰难,就越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冲突也在所难免。离开这里,似乎成了每个人的信念,否则,苦难便永无尽头。

    男人们每天用卡车把木炭运到镇上,卖掉再回来,日复一日,志向、性格早被磨光了。女人们则不停抱怨,满腹不快。争执与计较无处不在,从木炭的价格到教堂的座椅,从美德到劣习,关于善恶的激烈争吵从未停止过。而那不时席卷的狂风,持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自杀像瘟疫般蔓延,精神失常的人随处可见,还常常酿成杀人的惨剧。

    我身边这位不抽烟的牧羊人,拿出一个小布袋,往桌上倒了一堆橡树种子,他一颗一颗仔细挑选着,把好种子从里面挑出来。

    我在一旁抽着烟斗,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却说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事实上,看他如此专注细心,我觉得自己也插不上手,就没再坚持。那一晚,我继续看他挑选种子,没再多交谈。挑得差不多了,他又把它们十个分成一组,更仔细地筛选起来,种子太小或者有裂痕的都扔掉。最终他选出一百颗接近完美的橡子,工作结束,我们各自上床睡去。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36页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3.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