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袁隆平的世界
袁隆平的世界


袁隆平的世界

作  者:陈启文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40478988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纪实/报告文学    

标  签:纪实文学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袁隆平的世界》是一部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人生奋斗、科学实践、精神追求为主要内容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它展现了一代科学家胸怀人民、热爱祖国、为解决中国与世界的粮食问题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该书第一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将杂交水稻研发的科学原理、发展历程全面呈现于读者面前,对于袁隆平及其团队俯身稻田,泥一生、水一身的科学实践活动与人生故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是一本迄今为止真实准确、形象生动、思想深刻描述袁隆平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一部超越《牛顿传》《爱因斯坦传》的世界科学家传记。

TOP作者简介

    陈启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被媒体誉为60后代表作家和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陈启文的大型报告文学作品有:《共和国粮食报告》等。

TOP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人就像一粒种子

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

汉口时间

另一种血脉或基因

第一志愿

第二章 隐蔽的地平线

隐蔽的地平线

我有迷魂招不得

饥饿的小提琴

第三章 神奇的发现

一个假设,或一个猜想

神奇的发现

终身大事

关键的第一步

第四章 追逐太阳的人

第一幅蓝图

风暴中的秧苗

追逐太阳的人

山重水复

第五章第五大发明

从转折点到突破口

一闯三系配套关

二闯优势组合关

三闯制种关

第五大发明

第六章 中国独创

大道至简

当热潮遭遇寒潮

中国独创

第七章第三次飞跃

警世的呼唤

第三次飞跃

在危机中挺进

袁隆平的梦

第八章 舌尖上的安危

多事之秋

舌尖上的安危

对转基因的一次小心求证

人在做,天在看

向极限挑战

第九章 人类的福音

杂交水稻之父

第二次绿色革命

人类的福音

杂交水稻之子

爱与拯救

第十章 还原袁隆平

爱是一生的承诺

心灵富豪和荣誉之王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稻田里的雕像

后记

附录

袁隆平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TOP书摘

第一章 人就像一粒种子

    袁隆平对自己的家世如何既不大了然,也不太关心。但他有位叔叔,曾经整理过一份名为《西园迁徙》的家族小史,对他们的血缘谱系有了一番追溯,这让袁隆平对祖上的事情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其先祖在明代便已在江西德安县城南郊坡上的青竹畈落脚,那是庐山脚下的一片田野,而“畈”之本义,就是成片的田地。德安是一个岁月幽深的鄱阳古邑,古属江州,今属九江,为楚尾吴头之地,那里也是我先代的故乡,若从祖籍而言,我还可以和袁隆平先生高攀上老乡。那一方水土,素有翠竹之乡的美誉,也是鄱阳湖畔的鱼米之乡,袁氏一脉在这里世代务农,开枝散叶,从第十一世祖开始,便在族谱上定下了二十代人的辈分:“大茂昌繁盛,兴隆定有期,敬承先贤业,常遇圣明时。”

    自袁隆平上溯三代,其曾祖袁繁义为“繁”字辈,兄弟四人按仁、义、礼、智四字排名,繁义公排行第二,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那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一场灾难性的事变,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而在其后的一百余年里,中华民族将在内忧外患的灾难与屈辱中苦苦挣扎,也将在不屈的抗争中不断变法图强,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来完成一次艰难转身。艰难时世中,偶尔也会给个人与家族的命运带来转机。在繁义公十来岁时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庐山和鄱阳湖是太平军与清军、湘军的必争之地,而繁字辈的袁氏四兄弟反而因祸得福,他们在一个不确定的日子里,竟然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那是押运饷银的清兵因遭遇太平军的追杀而抛下的一大笔银两。这笔财富到底有多少如今已不得而知,但足以改变他们命运。而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不光是财富,还有这兄弟四人的仁义和智慧。一笔意外之财未让兄弟分家,反而把他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他们以此为资本,从世代农耕到半农半商,又到弃农经商,把一个大家庭经营得越来越兴旺。在苦心经营了近五十年后,到清光绪己丑年间(1889),四兄弟从青竹畈举家迁居德安县城,盖起了德安城中首屈一指的一座大宅院,人称“西园袁氏”,那自明代以来一直寂寂无闻的青竹畈袁氏,从此便跻身于德安的名门望族之列了。

    从农耕转为经商,不只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观念也随之改变。

    中国传统的“耕读传家”,从来就非一般贫寒农家所能传续,倒是那些富裕的商贾人家更重视对子孙后辈的教育。到袁隆平的祖父盛鉴公时,一举高中晚清举人,如果不是废除了科举制,他下一步想要迈过的门槛就是进士及第了。不过,在戊戌变法之后,一个旧式读书人的观念也随之一变,从一个晚清举人一变而为清末宪政时期的维新人士。盛鉴公放下了“四书五经”,一度进入江西地方自治研究会研习变法图强的新政。辛亥革命后,盛鉴公又经九江五邑同乡会公举,在民国初年做了两年“知事存记”,此职大约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而后,他又当选江西省议员,做过县高等小学的校长,而对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升迁,是被委任为文昌县县长。文昌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但在那个时代交通极为不便,盛鉴公从赣中出发,横渡琼州海峡,一到海南岛便如到了蛮荒异域,他既听不懂海南话,海南人也听不懂他带着浓重乡音的江西官话,这让一县之长难以施政,他那一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很快就变成了一纸辞呈,人未老,便还乡。从此,那一个长袍马褂的身影,便渐渐走进了岁月深处。这原本是一段可以省略的往事,而岁月往往又在无意间出现某种轮回,许多年后,袁隆平就是沿着他祖父走过的这条路,一路追逐着阳光走到天涯海角,续写了祖辈“造福一方”的梦想,把海南岛打造成了南繁育种的天堂。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94页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3.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