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多是横戈马上行(野战主将粟裕)
多是横戈马上行(野战主将粟裕)


多是横戈马上行(野战主将粟裕)

作  者:张雄文

出 版 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0348101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军事人物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多是横戈马上行 野战主将粟裕》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重点讲述了粟裕如何从战场上成长,又如何筹划、指挥华东野战军的重大战役,特色是表现粟裕的杰出军事才干和指挥艺术,采取了很多身边人和老部下的回忆佐证真实性,不涉及其他人事和蒙冤平反以及生活侧面等方面内容。

TOP作者简介

张雄文,湖南冷水江人,现居株洲。中国作协会员、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凤凰网和新浪网专栏作家、《特别关注》杂志签约作家、湖南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株洲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名将粟裕珍闻录》、《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蒋介石的枪杆子》、《战场上的粟裕》、《踏雪泥集》等书,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库·当代卷》。曾获全国侗族文学“风雨桥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在全国诗词大赛获奖。

TOP目录

第一章 少年心事当拿云
飞檐走壁的剑侠梦
恰同学少年

第二章 将帅起于卒伍
挺立八百哀兵前列
朱毛麾下实战中成长(上)
朱毛麾下实战中成长(下)

第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北上抗日的先锋
又见八百哀兵
鬼神不测之机

第四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
先遣出江南
天兵天将
生死对决黄桥
平原水网里“斗法”
毛泽东的预言

第五章 血战华东半壁红(上)
通令全军仿效的开门红——战苏中
负责华东战役指挥第一捷——取宿北
再来一个更大的歼灭战——围鲁南
隐形于南击之于北——夺莱芜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攻孟良崮
常胜将军罕见的“铩羽而归”——斗南麻临朐
千里逐鹿到中原

第六章 血战华东半壁红(下)
毛泽东面前的军令状
兑现军令状之——-逐鹿豫东(上)
兑现军令状之——-逐鹿豫东(下)
兑现军令状之二——鏖兵济南(上)
兑现军令状之二——鏖兵济南(下)
兑现军令状之三——决战淮海(上)
兑现军令状之三——决战淮海(中)
兑现军令状之三——决战淮海(下)
驰骋大江之南
失之交臂的辉煌之一:攻台作战总指挥
失之交臂的辉煌之二:抗美援朝挂帅第一人选

第七章 英雄不减当年勇
总参谋部里的龙韬虎略(上)
总参谋部里的龙韬虎略(下)
冷板凳上的建言献策
中国现代战争之父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TOP书摘

《多是横戈马上行 野战主将粟裕》:
  第一章 少年心事当拿云
  他的母亲依照旧习俗缠足,一双小脚行走很不方便。粟裕看在眼里,躲在屋中敲敲打打好几天,给她做了一条恭凳,模样朴拙却结实耐用。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一直用了30多年。
  湘西是个多民族杂处的地界,兵匪为患,好勇斗狠,几百年未绝,民风强悍而尚武。粟裕家雇请的长工阿陀,年长他10来岁,貌不惊人,像院门前粗糙的青石板一般憨厚,却很有些本领,不仅有几个人不能近身的拳脚功夫,还有一肚子曲折离奇的侠客故事。
  粟裕平日里和他最玩得来,茶余饭后常常缠着他讲剑侠的故事,阿陀对这个没有半点架子的小少爷也是有求必应。
  粟裕晚年时,还能清楚地记起阿陀讲过一个叫“草上飞”的好汉,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草上飞”的轻功尤其厉害,月黑风高飞檐走壁,身轻如燕,还能在轻柔的草尖上借力飞奔,来去如风。
  还有一个好汉“一枝梅”,武功高强,剑术精妙,萍踪无定。他一生好打抱不平,除霸惩恶之后,一定要在墙上画一枝梅花,然后才从容远走高飞。官府衙门视为一大“祸害”,派出一批批人马四处捉拿,始终束手无策。老百姓听说,像过节一般笑逐颜开,拍手称快。
  粟裕扑闪着晶亮的双眼听着故事,幼小的心灵很是震撼,对仗剑天涯、除暴安良的侠客人生无限神往。他成天缠着阿陀,央求拜师学艺。阿陀担心粟裕的父亲责怪,先是不肯,后来实在拗不过,只好瞒天过海,开始偷偷传授武艺。他先传授“草上飞”的“飞毛腿”基本功:拿两个布袋装满细碎的沙子,捆绑在两条小腿上,每天按时跑跳。
  粟裕欣喜不已,按照阿陀的叮嘱,每天在院子的树荫下或者后山的平地里一丝不苟地练习,像峨眉山上一个用功的小武士,常常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却劲头十足,从来没有过懈怠和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粟裕的苦练卓有成效,后来果然派上了大用场。1928年4月,他在井冈山上刚组建的红四军里当连长,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集合队伍,训练爬山。不管山多高多险,他总是身先士卒,带着大家一个冲刺便跑到了山顶;稍稍休息片刻,又一个冲刺闪电般地跑回山下驻地,之后才从从容容吃早饭。
  再后来,粟裕担任红军挺进师师长,在浙南云封雾锁的丛林深处坚持三年游击战,数百里崎岖的山路来去如飞,神出鬼没。很长一段时间里,闻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官兵们总是失望地空手而归,很多时候还损兵折将,都以为粟裕能飞墙走壁,甚至还神乎其神地传为有三头六臂。
  他的老部下,原浙南游击纵队副政委邱清华多年后回忆,粟裕给他们这些红军骨干讲课时说起过这件事,粟裕还笑着说:“老实说,刘英同我啊,两个人只有一双健全的手。”
  大家随即像山涧冲荡的急流一般开怀大笑起来,因为他们知道,粟裕的左手曾经负伤致残,他的搭档、挺进师政委刘英则是右手受伤报废,两个人合起来才有一双健全的好手。
  有了“行如风”的“飞毛腿”,接下来是练习兵器。
  十八般武器里,粟裕选择的是形状有些怪异的狼牙棒。阿陀领着他到山上挑了根一丈左右长的竹竿,除一头的竹节留下外,其余全部打通,又跑到小溪边灌满沙子,再用碎布条将另一头牢牢塞紧,一根简单实用的“狼牙棒”就做好了。
  粟裕遵照阿陀传授的要领,早早晚晚间挥动这沉甸甸的“兵器”苦练,常常累得一身筋骨酸痛。花谢花开,屋檐下的燕子飞走了又飞回来时,他终于能将沉重的“狼牙棒”舞得“呼呼”作响。
  但粟裕“得陇望蜀”,很快就不满足小小的棍棒功夫了。
  1912年开始的民国初年,军阀当政,乱世纷纷,会同和整个湘西山高皇帝远,更是兵多匪多,枪也寻常可见。粟裕发现,侠客虽然剑法了得,可到底还是没有那些大兵手中的枪神奇,因而又央求阿陀传授枪法。
  阿陀与官、匪都没有交往,没办法弄到一把真的毛瑟枪,只得从土匪出没的野外捡来锃亮的子弹壳,拿钉子钻个洞,弹壳里装上黑色火药,再加些沙子,一点燃,沙子就喷射而出。一把“土枪”就造成了。
  粟裕对这把“土枪”爱不释手,行走在山路上觉得胆气倍增,睡觉时也不忘小心翼翼放在枕边。阿陀一有空闲,他便缠上去请教枪法。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88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2.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