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古董圈:一个京城玩主的收藏笔记
古董圈:一个京城玩主的收藏笔记


古董圈:一个京城玩主的收藏笔记

作  者:黄新原

出 版 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定  价:80.00

I S B N :9787511731937

所属分类: 艺术  >  美术  >  收藏/鉴赏    

标  签:收藏/鉴赏  收藏百科  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面对玉石杂糅的古董市场,

    该如何“安全”进入?如何赏玩?

    古董投资的禁忌是什么?规矩有哪些?

    怎样避免买瞎了、卖亏了?

    开价和砍价的窍门在哪里?

    王世襄何以不愿当“玩家”?

    不起眼的藏友如何成为大佬?

    赝品、残器也有价值?

     ……

    一本《古董圈》,将从行市、生意、规矩、圈子、物件、糗事、笑谈、盘道八个方面,说说古董圈的那些事儿。

TOP作者简介

    黄新原,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热衷于古董收藏。

    主要著作:《透视生活的艺术》(航空工业出版社)、《寻找幸运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名将的智慧和作风》(国防工业出版社)、《真情如歌》(中国青年出版社)、《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收藏》《珠宝》等报刊发表有关收藏的文章数十篇。

TOP目录

行 市

京城古董市场的“层次”
漫忆北京的古董市场
潘家园的变迁
说说“倒闭潮”
古董市场面临货源危机
有行无市和有市无行
拍卖,已失去信任
古玩与文玩
台北古董市场掠影
让人留恋的地方
赝品的名声
日本的古董市场
也说“捡漏儿”
洋古董来袭
日本网购趣事
老窑的尴尬
国际化的烦恼
日本的古董广告

生 意

投资三戒
永远强势的是下家
砍价有窍门
必备的学问——“要谎”
好玩又吓人的“撮堆儿”
精明的选择:顶着买
警惕开价
另一种销售方式
抢货——很纠结的事
生意上的机灵劲儿
什么叫“活拿”
双赢的好办法:寄卖
缠人的怪圈
不该付的“表情钱”
收藏和赚钱,一对“双棒”
变现的困境
说网购古董
日本古董商的厚道
古董店对话

规 矩

千万不能“呛行”
“打架”,但不伤和气
三件事
“串货”的规矩
一对花架的故事
小盒风波
鉴定的“讲究”
琉璃厂卖书记
潜规则:借钱不借道

圈 子

京城古董商的“成份”
别把自个儿当专家
要有一帮熟朋友
圈子里的“风尘气”
“人间百态”
农民商人小佟
行话一品
良子的成长
最个色的人
京城一帮“吃纸的”
“做局”,经常发生的事
合伙生意
就不卖给你

物 件

瓷器为什么大都成对儿
附件之美
柴木器具清洗一戒
动手的后果
老工业品的魅力
两张饭票的信息
留神“改活”
鲁班手上的“金裹银”
绕着墨盒出的故事
什么叫“原来当儿”
梳妆匣小考
闲话“铁将军”
日本木器是与非
杂说熨斗
假货的价值
一本新中国“职官录”
75年前的《毛选》
修瓷器的悲观
古董钟咏叹调
几张老照片的故事
紫檀手串的祸害
对待瓷器
要有一个参照物

糗 事

几件懊悔的事
“五牛图”的悲剧
和洋妞儿抢东西
写字台买瞎了
笔筒,卖亏了
花盆凑对儿的懊恼
王世襄:采访之外
一首打油诗
这种事叫“拴驴”
“世古之宝”
老头儿的惨剧
真正的傻蛋是我
送礼
“做旧”是经常的
日本购物琐记
“雅贿”
一把马刀的感慨

笑 谈

哭笑不得的“气儿”
新词:“不新”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杂”的好处
宁吃鲜桃一口
市场要常逛
切忌“效颦”
一条必走的路
别太自恋
发昏三部曲
谁都走过麦城
无聊的话题
“悲哀”
小节里的风险
说不清是谁更精
穷人:残器也好玩
仓储的困境

盘 道

收藏的境界
喜欢和需要
“清雅”与“精严”
赏玩三要素
古董摆置的情调
充分条件:要有个老师
老古董商一席谈
古董也有“气质”
鉴定的“虚无主义”
安定是金
鉴赏,得承认有直觉
得了强迫症
感性与理性
藏之道——以藏养藏
专家的“法眼”有边
红墙金瓦倍关情——访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朱家溍
立言堆锦?学者襟怀——访文物专家王世襄
聚散苦匆匆
收藏的起点
先天不足的收藏
警察女孩,冰雪聪明
电视节目的偏颇

后记

TOP书摘


瓷器为什么大都成对儿

    为什么瓷器要成对儿生产呢?深刻的原因我说不准,但概括起来,跑不出是传统文化和哲学影响。

    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中庸最平和,而成对儿最不偏不倚,给人以稳定感。有人说“三”最稳定,比如三个人是最稳定的结构,但事有两说,三个和尚也容易没水吃,两个和尚却可能一人吃半桶。

    再有,成对儿是种呼应关系,成犄角之势,看着安全,完整,四平八稳。

    第三,旧时不少瓷器是作为陪嫁从女家带来,新婚之物,自然要成双成对儿,单只招人忌讳。

    第四,和居家陈设有关。旧时讲究堂屋必有条案,案上必有左右对称的瓷器等物件;“栏杆罩”两侧必有一对儿方形茶几,各摆一只天球瓶之类观赏瓷器。若是单只,怎么个摆法?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主位的重要性。比如条案两侧的瓷器等成对儿的摆件,必定“拱卫”着最中间的一件重要摆设,如一只大插屏、一架玉山子、一尊佛等等;里间屋靠山墙摆一只条桌,两侧是两盆带罩的玻璃花,中间“守护”着一座西洋座钟,如此等等。就像京剧里面的龙套,无论是兵卒还是婢女,一字排开,必须两两对称,中间才是主角。《空城记》里诸葛亮坐城楼,就是一边站着一个小童。没有“对儿”,就显不出“主”。

    柴木器具清洗一戒

    从那以后,我得出了经验:(木器)东西到手后,要沉住气,先不忙清洗,一定要先仔细观察,因为有些器物,使用时主人的爱惜程度不同,搁置的环境不同,所以要先设法搞清楚漆膜的完好程度和附着强度。一般来说,柴木器物因年代久远,漆皮往往变得酥脆,有的还会起一层烧伤似的疙瘩。有这两种情况,只要一上水,尤其一上碱水,表面就会变成粥样,使你一时辨不清是油泥还是脱落的老漆,就算是漆的附着力再强,也架不住碱水泡,刷子刷。

    和洋妞儿抢东西

     那是20多年前,一次在潘家园转悠,见一个外国姑娘背个大书包,匆匆串在各摊贩之间,不似大多数人的悠闲。细看之下,发现她逢摊儿便问有没有绣片,即民间刺绣。谁有,基本上不砍价,拿过来即付钱。一路走去,不多时便装满一书包。一连几个周日,见她回回如此。

    这引起我的注意。

    一路尾随,发现她过手的绣片竟如此之美,价钱却便宜得惊人,怪不得她不砍价。

    在此之前,我只注意瓷器、木器等“主流”古董,但不知怎的,见到这个外国妞儿的“豪夺”行径,竟有一种失落和愤懑感,联想到不久前,也在这个市场,一辆大使馆的黑牌车旁,两个老外正往车上装淘来的老座钟,那不是一只两只,而是足足装了一后备箱加一后车座。那时的中国人多数收入还很低,也没有收藏意识,玩得起古董的更是极少数人,所以那些从各地来京的古董贩子,是仨瓜俩枣,给钱就卖。有多少好东西就在那时趁中国人还没“睡醒”,被外国人装上车,装上飞机、轮船,运出国门。由此我又想到百年民族遭际,一颗“中国心”久久不能释怀。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97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8.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