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阿加莎的毒药
阿加莎的毒药


阿加莎的毒药

作  者:(英)凯瑟琳·哈卡普

译  者:姜向明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540779528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生活小说  >  社会小说    

标  签:社会  小说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犯罪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众多令人着迷的推理小说中,构思了无数悬念

  与谜团,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毒药。在小说里,毒药不仅是受害者被害的原因,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阿加莎的创作中展现出丰富而准确的化学知识,而这却鲜为她的读者所知。

  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克里斯蒂在推理小说中使用的一种毒药,不仅从科学角度介绍

  了该毒药的化学性质、效果,更结合了历史上使用该毒药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作者仿佛推理小说般层层推进又充满悬念的讲述,读者既能了解关于各种化学物质的知识,也能再次回味阿加莎的经典作品情节,明白她成功制造悬念的秘诀所在。这既是一部趣味横生的科普著作,也是视角独特的文学研究,可谓对侦探小说的侦探。

  当然,作者分析毒药不只是出于科学兴趣,就像阿加莎在小说情节中使用毒药元素一样,更多的是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各种毒药的构成和危害,在生活中掌握科学常识,从而避免受到伤害。

TOP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在她创作的八十余部推理作品中,塑造了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等侦探形象,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王”。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死亡约会》《无人生还》等。

  本书作者凯瑟琳·哈卡普(Kathryn Harkup),化学家,对毒药学有广泛的研究,同时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迷。在完成关于她钟爱的化合物——磷化氢的博士论文后,凯瑟琳又开始了博士后的工作。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凯瑟琳发现自己对于演示和科普写作更感兴趣,于是便作为一名自由的科学传播者,对科学中的一些古怪问题进行探索。现居英国萨里郡。

  姜向明,1971年9月生于上海,毕业于日本国立静冈大学欧美文学专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擅长英语和日语的文学翻译,译有《童年时光》《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退场的鬼魂》《好学校》《泰忒斯觉醒》《多彩的流放》《千里眼》等作品,另有多篇译文发表于《译文》《外国文艺》等文学刊物。


TOP目录

阿加莎夫人的致命药房

A 代表砒霜 ——《杀人不难》

B 代表颠茄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C 代表氰化物 ——《闪光的氰化物》

D 代表洋地黄 ——《死亡约会》

E 代表毒扁豆碱 ——《怪屋》

H 代表毒芹 ——《五只小猪》

M 代表乌头 ——《命案目睹记》

N 代表尼古丁 ——《三幕悲剧》

O 代表鸦片 ——《丝柏的哀歌》

P 代表磷 ——《沉默的证人》

R 代表蓖麻毒素 ——《犯罪团伙》

S 代表士的宁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T 代表铊 ——《白马酒店》

V 代表佛罗拿 ——《人性记录》


TOP书摘

    与巴塞洛缪爵士的宴会上发生的事相比,巴宾顿牧师的死显得更为可疑,于是就实施了开棺验尸。验尸结果显示有尼古丁的存在,尽管牧师不是一个烟民。如果是被动吸烟,那么尼古丁的含量应该极低,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将死因归结为故意投毒是很自然的。体内的代谢过程在人死后就会停止,而尼古丁的结构又相当稳定,人死后不容易发生分解,因此在下葬后的数月内依然能从尸体里检测出来。所以,只要在巴宾顿的遗体里有尼古丁的存在,那么不管它是否属于致死剂量,都是易于检测的。

    就像该书的书名所暗示的,肯定还会有第三起谋杀,而这一次在施毒手法上是十分明确的。最后一个被害人是德·拉什布里杰夫人,她是巴塞洛缪爵士开的一家疗养院里的病人。她摄入的尼古丁的来源为一盒酒心巧克力。她只吃了一粒巧克力,就在两分钟后猝死了。每粒巧克力肯定都含有大量的尼古丁。酒心巧克力里装酒心馅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掺入的尼古丁肯定会占据其大部分空间,这样留给有助于掩盖气味的酒心馅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德,拉什布里杰夫人不是被这特别的气味吓懵了,就是因为出于礼貌而没有把嘴里的巧克力吐掉。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06页

版  次:第1版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5.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