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公共卫生学
公共卫生学


公共卫生学

作  者:范春 主编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丛 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56152958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本科及研究生教材  医学卫生教材/教辅  综合  预防医学、卫生学  医学  医药卫生  大学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经典的、当前各公共卫生学院或预防医学系所恪守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有限的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厦门大学医学院新设立了“公共卫生学”作为专业课程,目的是要充实预防医学的专业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的需要。

TOP作者简介

范春,男,1965年生。医学博士,环境科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五、六届环境卫生分会委员,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杂志(日本)客座编辑,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二届致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委,厦门市预防医学会理事。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人学、厦门大学长期从事公共卫生、环境卫生的教学科研。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14部,主持科研课题8项,协作和参与科研课题6项科研、著作、教学多次获奖(抉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2次,及优秀教学成果奖2次)。

TOP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卫生的定义与内涵
一、公共卫生的定义
二、健康的概念
三、新公共卫生及其内涵
第二节 公共卫生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一、公共卫生的特征
二、公共卫生的功能
三、公共卫生的价值
第三节 公共卫生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六、公共卫生安全与防控
七、公共卫生伦理
八、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
第四节 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简史
一、我国古代的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防疫工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共卫生事业
四、我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历史
第五节 公共卫生的未来
一、政府将在公共卫生事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的发展将促进公共卫生进步
三、社区卫生与农村卫生工作将得到大的发展
四、公共卫生人才建设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公共卫生建设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六、公共卫生将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
思考题

第二章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一节 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公共卫生的政策法律体系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四、公共卫生监督体系
五、医疗救治体系
六、基本卫生服务体系
第二节 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
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概况
二、疾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三、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
一、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
二、英国的公共卫生体系
三、日本的公共卫生体系
四、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
思考题

第三章 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
一、新生传染性疾病威胁日益增加
二、鼠疫、霍乱的流行趋势不客忽视
三、AIDS、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形势严峻
四、以血吸虫病为代表的虫媒传染病疫情回升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幔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瘸的特点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伤害
一、我国伤害发生的现状
二、应对伤害的策略
第四节 职业性危害
一、职业性危害的内涵
二、我国职业性危害的种类和现状
三、职业性危害与职业病
第五节 其他公共卫生问题
一、食源性疾病
二、医院感染
三、网络成瘾
四、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思考题

第四章 公共卫生研究方法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三、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四、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五、流行病学研究的实施
第二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毒性评价方法
二、特殊毒性评价方法
第三节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二、定量研究
三、定性研究
思考题

第二篇 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五章 生物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一节 生物性危险因素的分类
一、致病微生物
二、传染病媒介物
三、致害动物
四、致害植物
五、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
第二节 生物性危险因素与疾病
一、生物性危险因素与感染性疾病
二、生物性危险因素与食源性疾病
三、生物性危险因素与肿瘤
四、生物性危险因素与职业危軎
五、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其他疾病
第三节 生物性危险因素评价
一、生物性危险因素的鉴定
二、生物危险度评价
三、暴露评价
四、危害效应评价
思考题

第六章 物理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一节 物理性危险因素的分类
一、气泉条件
二、声
三、振动
四、辐射
第二节 物理性危险因素与疾病
一、物理性危险因素所致常见疾病
二、物理性危险因素所致肿瘤及其他疾病
第三节 物理性危险因素评价
一、物理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方法
二、物理性危险因素的监测、识别与评价
思考题

第七章 化学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八章 社会、心理、行为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三篇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众健康保障
第四篇 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
第五篇 突发事件与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TOP书摘

第二节公共卫生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一、公共卫生的特征
(一)公共卫生具有社会公正性
社会公正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公正性决定了社会上的每个成员如何分享其应得的社会利益,如何承担其应担负的社会负担。分享的社会利益可以包括幸福、收入、社会地位等;承担的社会负担包括对个人行为的限制和向政府纳税等。社会公正性决定了在社会利益和社会负担分配时的公平性,包括市场公正和社会公正两种形式。市场公正认为,健康是个人的事,社会除了解决个人不能解决的健康问题之外,保护和促进健康完全是每个社会成员自己的事。而社会公正认为。诸多社会因素可以影响社会利益和社会负担的分配,如社会等级、遗传、种族等。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需要集体行动,但集体行动通常又会增加社会负担。
按照社会公正性的原则,公共卫生应该为社会上所有的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保护和促进所有人的健康。当需要采取公共卫生集体行动来解决某些问题时,受疾病影响少的人群要承担较多的社会负担,获取较少的社会利益;但是,当必须采取的公共卫生集体行动不能得到落实时,重要的公共政策问题就不能解决,最终只会加大社会负担,影响整个人群。因此,公共卫生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必须遵循社会公正性的原则。
(二)公共卫生具有政治内涵
公共卫生的社会公正性理念,决定了公共卫生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个人自由和公众健康之间产生冲突时,政治决定了政府会采取什么行动来化解和平衡这种冲突。公共卫生问题并非仅仅靠科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治对价值和伦理道德的选择。政治决定了公共卫生如何应用科学技术既保障公众的健康,又保护公众的基本权利。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676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9.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