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第二版)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第二版)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第二版)

作  者:李金初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04046530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育  社会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第二版)》不是什么理论阐述,也不是什么经验总结,而是真实地描述了李金初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一位人民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第二版)》真实地叙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却又蕴涵着深邃的见解与哲理,展示出丰富的经验与智慧。
  《平生只想办好一所学校》,读来感人至深。那不仅是因为文字的朴实无华,叙事的言简意赅,更因为那是一位校长平生追梦心路的真实写照。

TOP作者简介

李金初,自1974年至2007年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校长,同时先后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等。专著有《改革、选择、发展一一我的办学思想及实践》、《学校国有民办制》等多部,发表论文几十篇,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先后获得北京市海淀区首届创新人物、中学模范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现任民办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掖长。

TOP目录

第一章 我的学生时代
一、最初的人生磨砺
二、我拥有了人生第一本书
三、15岁少年去赶考
四、难忘的图书馆,难忘的老师
五、高烧中的高考
六、走出大山,来到北京
七、走进师大,走进数学
八、激情燃烧的岁月
九、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十、回到故乡的怀抱休养
十一、“学习雷锋好榜样
十二、一次特殊的考试

第二章 初登教坛
一、毕业了,到哪里去
二、我的第一节 教改课
三、在劳动的大课堂里锻炼成长
四、雪地步行4小时去上课
五、初次担任学校领导职务

第三章 “挤”上首辆改革列车
一、到南方去考察
二、“0”期中学校长培训班
三、我的首篇论文:非重点中学校长研究了重点校
四、“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确立八字治校方针
五、“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二:制定“公、勤、谦、坦”的干部行为准则
六、“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三:访问东北师大附中
七、“决策中心”与教代会信任投票
八、“挤”进北京改革试点校
九、十一学校的工资制度改革
十、科学测定教师工作量
十一、十一学校的创造:岗位工资与评聘分开
十二、和青年教师协商工资标准
十三、局部坐班制
十四、先把后院安顿好
十五、反其道而行之:撤销托儿所
十六、打胜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分房战
十七、“我多年寻求的,就是十一学校这样的德育

第四章 尝试育人模式改革
第五章 创立国有民办学校
第六章 改革高中教育
第七章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第八章 建设现代化校园
第九章 以自然人身份承办公有学校
第十章 为了全新的教育
第十一章 同一片蓝天下
第十二章 他们是学校的功臣
第十三章 为了学校的未来
第十四章 我的梦圆时刻
第十五章 尾声:结束还是开始
附录:人生中心教育的由来
后记

TOP书摘

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招式”,北师大的校园里一下搞起了许多“冶炼”钢铁的“小炉群”。那是在地下挖出一个炉窑,很小,连通一个人工鼓风箱,就可以炼钢。操作时,有两个关键岗位:一个是风箱,由两人用力快速推拉,往炉膛内充分送风供氧,保证燃烧高温,要1000多度;一个是炉前“炒钢手”,用一根钢钎不停地“炒钢”,让炉膛内的冶炼物均匀受热。这是两件很累的活。我来自农村,不怕吃苦;我还是劳动委员和生活班长,所以,我不仅带头劳动,还要不断去学校的食堂和师傅拉关系、走后门,要一些食物当夜餐,不然,午夜实在难熬。不知把风箱拉了多少千遍,也不知“炒钢手”倒换了多少回,我们终于炼出了一炉“成功的钢”。我们欣喜若狂,赶紧敲着锣鼓,向党委“报喜”。
  全民都炼钢,哪来的生铁?农村家家户户吃食堂了,可以把农民家的锅砸掉当废铁;学校怎么办?听说是砸了许多暖气片。可冬天怎么办?大概明白太乱来了吧,学校很快停止了钢铁的这种炼法。其实,炼出来的真是钢吗?天才知道。在大跃进年代,我们的许多热情都被滥用了。教育与实践、与生产劳动的确需要结合,但不应该这样结合。这样的结合让教育走向了异化。
  有一段时期,数学系的学生去北京东郊的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劳动。这是国营大型企业,技术含量高,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在工厂的劳动中,我接受了给工人们讲数学课的任务。课堂就在工厂锅炉房的旁边。我认真地备了课,晚间便走上了这一特殊的课堂。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有20多个工人学生,一节代数课便开始了。但锅炉房的响声太大,我只好提高了嗓门。我本来普通话就不好,一大声讲课,更是原形毕露,彻底地湘西口音了。肯定是工人学员提了意见,第二天就罢了我的讲课资格,被一位天津同学替代了。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但是由于自己口音而不得不离开,这件事情对我的刺激很大,从此我发誓要好好练习普通话。有志者事竟成,通过数月的苦学、苦练,我的普通话已经说得不错了。
  在数学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又参与了黄河刘家峡水库设计的数据计算。总归是人多,在解放军测绘学院,用手摇计算机彻夜工作。我们只是被当作会摇计算机的劳动力,真正参与的科研成分并不多。但是,能亲身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却很是自豪。
  我们还在数学大楼后的空地上,种植小麦。
  据报道,某地发现一棵小麦长得特别好,研究其根系,有一米多长,可见深翻土地是重要的,于是我们深翻土地,也将近有l米深;“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每亩万斤肥”,我们就充足施肥。
  肥从哪里来?我们把教学楼后的两个化粪池掏得干干净净,有时手上、身上都沾满了粪水,但我们不怕脏。我们看到菜场有许多被遗弃的废菜叶,特别是大白菜储存季节,更是收集废弃菜叶的好时间。菜场的过冬储存菜都是半夜运进,我们就半夜去收集,一车一车地运回。初冬的夜晚寒气袭人,但我们的那颗心却是火一样地热。
  在1958年那个特殊的年代,马车可是农村甚至是城郊当家的运输工具。在师大周边的马路上,过路的马车来来往往,实在不少。特别是北京老城墙外是一条铁路线,旁边的便道更是马车过往频繁.西直门马车店离我们不远。这可是一个用不尽的肥源。我们男女学生都放下了大学生的架子,常常是每两人一组,抬着一个筐,拿着一把铁锹,就出校沿路捡马粪去了。那是很有考验意义的实践课。脏,已不算什么。而人们投来的异样的眼光,却让我们这些天之骄子们感觉不舒服。当然,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时,我们也就大方地挺起腰杆,走在捡粪的道路上了。
  这是一个改变人的年代,重点要培养一种热爱劳动的态度、感情,但却实实在在失去了许多学习科学知识的宝贵时间。过分地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不恰当结合,使1958年的教育改革走到了错误的一面,以致到上世纪60年代时,不得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学生才陆续回到了课堂。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感受,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而且使我开始懂得了辩证法:过犹不及。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05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0.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