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国兴亡录
大国兴亡录


大国兴亡录

作  者:[美]艾米·蔡 著

译  者:刘海青 杨礼武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22911375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在全球化浪潮袭来之时,人们日益关注到大国尤其是超级大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国兴亡录》的写作初衷也源于这一点。

    在《大国兴亡录》一书中,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艾米.蔡研究了历史上的八个超级强国,解释了历史上的超级大国是如何崛起,又为何败落的。艾米.蔡关于超级大国前所未有的论证令人深思:尽管这些超级大国的统治力量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在所处的那段时期都是*为多元化以及宽容的。但艾米.蔡同样也揭露了一个巨大的讽刺性现象:每个多元文化的宽容政策事实上都已经埋下了衰落的隐患,在某个临界点,宽容反而会引发社会冲突、仇恨和暴力。罗马帝国是如何获得被征服人民的支持,又为何因为过度多元化而走向狭隘,*终走向了溃败?混血的唐帝国、令人望而生畏的蒙古帝国又是如何演绎这个过程的?如今,美国作为今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否已经到了“临界点”?

    《大国兴亡录》提供了看待世界历史与当下世界格局的另一种思路和角度,发人深思。

TOP作者简介

    艾米.蔡(Amy Chua),美国耶鲁法学院华裔教授,国际贸易、种族斗争和全球化领域的著名专家,著有畅销书《火焰上的世界》、《虎妈战歌》等作品。

TOP目录

前言

导言:称霸世界的秘密

 

第一章 第一个超级大国

 大波斯帝国:从居鲁士到亚历山大 

第二章 罗马鼎盛帝国的宽容政策

 角斗士、托加长袍和帝国“黏性”

第三章 中国的黄金时代

 混血的唐帝国

第四章 蒙古帝国

 横扫世界的“野蛮人”

第五章 中世纪西班牙的“净化”

 宗教裁判,放逐和褊狭的代价

第六章 荷兰人的世界帝国

 钻石、绸缎和基督教各教派的融合

第七章 东方的宽容和褊狭

 奥斯曼帝国、大明帝国和莫卧儿王朝

第八章大英帝国

 “反叛的贱民”和“白人的负担”

第九章 美国式超级大国

 宽容与微型芯片技术

第十章 轴心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

第十一章 美国霸权的挑战者

 21世纪的中国、欧盟和印度

第十二章 帝国时代

 历史的教训

 

致谢

参考书目

TOP书摘

导言:称霸世界的秘密

  世界变化真快啊!20 世纪80 年代,美国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很容易招致对手的怨恨,但是拥有无与伦比的霸权。十年后,美国是世界上无可争辩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全球优势几乎是无限的。今天,由于伊拉克战争和卡特里娜飓风引发的巨大失败,人们已经开始谈论美国的衰落了。

  当超级大国(hyperpower )这个词首先用于美国时,其本意并不是褒义的。这个词是法国外交部部长于贝尔. 韦德里纳首先提出来的。他是对美国最大胆的批评家之一,他认为:“法国不能接受政治上的单极世界、文化上的统一世界和一个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虽然,当时他使用“超级大国”时带有指责口吻,但是韦德里纳发现了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历史发展阶段。韦德里纳指出,美国已经“在各个方面具有了主导性和支配性”:美国不仅在经济、军事和技术上具有统治地位,而且“在思想、理念、语言和生活方式上具有了主宰作用”。

  但是,今天,这种认为美国“在各个方面具有主宰作用”的思想不再像过去那样名副其实了。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但是在很多方面正在受到挑战,它的信心已经动摇,它的威望已经损害,由于将数千亿美元投入一场胜负不定的战争,它的国库已经受到了重创。同时,其他强国正在兴起,都想在世界舞台上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欧盟不仅人口在不断增加,而且其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与美国旗鼓相当。拥有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中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停滞以后,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自强之路。中国、欧盟或者其他竞争者,比如印度,会不会超越美国,或者说至少是可以积聚足够的力量,重建一个多极世界秩序呢?

  美国是否能继续维持或者失去它的超级大国地位,这个问题取决于世界和美国发展的结果。在21 世纪,世界是否需要一个“美利坚帝国”,如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所说,以对抗种族灭绝、无赖国家和“破坏自由世界秩序的恐怖组织”呢?或者,如其他人所说,美国这一超级大国是否是世界和平和全球稳定的威胁呢?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来看,美国的没落会不会意味着失业进一步恶化,生活水平下降,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呢?是否美国超级大国的身份就一定会导致这个国家未来的破产,招致世界的怨恨,并使它越来越成为恐怖攻击的目标呢?

  本书的讨论主题是超级大国,并不是一般的强国,或者普通的超级大国,而是帝国。以前,曾经有过很多讨论帝国的文章,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持肯定态度的也有持否定态度的。分析帝国的兴衰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特别令人仰慕的传统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修昔底德认为,民主思想是雅典陷落的原因。爱德华.吉本则认为基督教是罗马衰落的主要原因。近代,保罗. 肯尼迪将大国的没落统统归咎于“帝国思想的过度膨胀”,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 )在《崩溃》(Collapse)一书中则将“环境破坏”作为罪魁祸首。“9 . 11 ”以后,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讨论帝国和帝国主义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既有欢呼又有谴责,这一队伍几乎发展成了一个行业。

  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系统地分析过极为罕见的超级大国现象以及少数几个社会的本质,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可谓寥若晨星,但是它们拥有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中蕴含的根本动力还没有充分发掘。一个社会是如何发展为一个强国乃至世界霸主的呢?一旦一个社会获得了这样的霸权,什么力量可以导致它的衰落呢?历史上,超级大国的兴起和衰落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教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和之前的这些帝国存在着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些问题对于21 世纪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本书的命题如下:虽然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历史上的每一个超级大国,那些虽有争议但确实几乎获取了全球霸权的国家——至少按当时的标准来看——在其兴起到鼎盛时期都表现出了突出的多元化和融合性特征。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帝国,宽容性都是其获得世界霸权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同样令人惊讶的是,每一个帝国的衰落也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狭隘、仇外,强调所谓的种族、宗教或人种的“纯化”。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令人感到矛盾的地方,融合同样可以播下帝国没落的种子。几乎在每一个帝国的发展史上,融合最终都会导致一个临界点,此时它会引发社会冲突、仇恨和暴力。

  首先,请允许我解释一下我所说的“一个主宰世界的强权国家”的本质含义。对于这个名词,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尤其是两千年甚至五百年前的世界要大得多,现在由于轮船、飞机和技术的发展,这个世界已经变得相当小了。例如,在鼎盛时期时,罗马无疑是一个世界霸主,如果否认这一点,那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帝国了,虽然在世界的另外一端此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帝国——中国的汉朝,但是二者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如果认为罗马帝国只是自己所在小世界的霸主,即它所了解和生活的世界的霸主,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阿兹特克人和埃及人也是他们所在世界的霸主呢?塔希提是不是也是自己狭小世界的超级大国呢?

  如果说塔希提也是一个世界霸主的话,那么对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定义显然太过宽泛了。那么,正确的定义应该是怎样的呢?与罗马帝国相比,那个曾经统治中美洲但又不能认为是世界霸主的阿兹特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二者之间存在着几个比较突出的差别:一、版图。罗马帝国的版图为200 万平方英里,而阿兹特克的版图仅为1.1 万平方英里~7.7 万平方英里。二、人口数量。罗马统治的人口大约为6000 万人,而阿兹特克的人口约在100 万~600 万之间。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包括中国的汉朝)在经济和军事上比它更强大,在当时世界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罗马都与先进国家进行了竞争并战胜了对手。总之,关键的差异在于,罗马不仅获得了自己所在世界的霸权,而且也获得了整个世界的主宰地位。

  因此,为了便于本书讨论,我用以下三个条件来评判一个国家或帝国是否属于世界霸主:它的实力必须明确优于已知的同时代的所有对手;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它不能明显低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它的实力必须散播到地球上极为广博的地域,统治数量巨大的人口,打破当地或区域界限。按照这个定义,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就不能算作是世界霸权国家,哈布斯堡王朝或者冷战时期的美国也不能算作世界霸主。这些国家都没有满足第一个条件:它们都与强大的对手势均力敌。

  本书主要讨论那些真正符合超级大国条件的国家,并分析在每一个超级大国时代,宽容对于这个国家的兴起所起的关键作用。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宽容如此重要。这种说法可能乍看起来让人有些吃惊,但是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很直观。

  要成为世界霸主,而不仅仅是本地或地区性霸主,这个国家必须在技术、军事和经济发展上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任何已知的人类历史上,世界为人类提供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包括智慧、力量、技巧、知识、创造力、网络、商业创新和技术发明,从来不是仅限于某一个地方,或者仅存于某一个民族或者宗教集团内部。为了在世界舞台上战胜自己的对手,这个国家必须摄取或者激发世界上最好和最优秀的资本,无论它是什么种族,信奉什么宗教,或者具有什么历史背景。这就是历史上每一个超级大国的共同点,从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到蒙古人建立的帝国再到大英帝国,它们都是通过宽容实现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

  有人会说,等等,你说他们是宽容的?成吉思汗的大军常常屠杀整个村庄,然后把尸体作为充填材料扔在护城河里。而波斯的大流士把俘虏钉死在尖桩上之前会割掉他们的耳朵和鼻子。(大流士的前任冈比西斯二世也曾经活剥过一个腐败官员的人皮,并作为自己座位的装饰材料。)按照后殖民统治时期的全部研究成果,大英帝国也是建立在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论基础上的。难道,这些帝国都能被说成是宽容的吗?

  虽然让你感到惊讶,但我不得不说答案确实如此。不过,必须指出,我所说的宽容并非站在现代意义的人权角度上。我所说的宽容,并非指政治上或文化上的平等。相反,我用“宽容”这个词仅仅是表明反差很大的人群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共同生活、工作和发展,尽管这可能仅仅是一种手段或者一种策略。较为正式地,本书所说的宽容是指具有不同民族、宗教、种族、语言,或者其他背景的个人或者人群在某个社会中共存、参与和发展的自由程度。

  所以,这种意义上的宽容并不包含尊重意味。当罗马统治者从各地招募武士组建自己庞大的军事力量时,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宠儿,对其他民族经常表现出歧视,例如:“完全野蛮的”凯尔特人,“连续数天生活在潮湿的肮脏之所”的“不穿衣服的喀里多尼人”,那些长着“巨大四肢”的“人数众多的野蛮”北欧人。而且,宽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可以获得宽容,而那些没有用的人则被放逐或被残暴镇压。18 世纪末,英国人开始接受那些信奉新教的苏格兰人,把他们当作不列颠同胞,这在苏格兰人被当成帝国建设的重要财富时变得尤为明显,不过这种新型的英国式宽容从来没有降临到爱尔兰天主教徒身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宽容性这一关键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追逐世界霸主的竞赛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社会的宽容性是否符合某种绝对永恒的标准,而是这个社会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是否更加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所以即便是那些被统治者包容了的人也可能受到残酷的不平等对待。19 世纪末,生活在俄罗斯的犹太人认为,与自己在俄罗斯遭遇的大屠杀相比,美国就是一个幸福的避风港,但是当他们到了美国之后,仍然面临着反闪族主义[1] 和反犹太主义的苦恼。

  但必须说明,宽容并不是取得世界统治地位的一个充分条件。不论多么宽容,不丹王国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全球霸主。要成为世界霸主还需要另外一些附加条件,包括地理、人口、自然资源和领导能力,等等,只有所有这些条件完备以后,才能造就罕有的世界霸权性的国家。当然,运气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即使具备了最幸运的条件,一个社会也不一定就必然获得并维持全球统治地位,具体可能取决于当时的竞争状况等。

  相反,我认为宽容是实现世界统治地位的必要条件。相对地,我也认为狭隘与超级大国的没落存在着密切联系。不过,在这个问题上,要想清晰地把因果关系分离开来是很困难的。通常情况下,很难说是狭隘导致了没落,或者说狭隘是没落的一个副产品。在多数情况下,这两个命题可能都是对的。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2.4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