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在广州的春花秋月
我在广州的春花秋月


我在广州的春花秋月

作  者:[英]摩根(Alastair,Morgan)

译  者:黄千懿

出 版 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36079281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散文/随笔/书信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个英国外交官,全身心融入广州,他曾由衷地称赞,论及生活和工作,找不到比广州好的地方。
  摩根在任期间,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和外国友人的双重身份,以与众不同的视角观察广州,感受广州的务实、开放精神,感性地体会广州的地道生活。他为广州发现那些本地人因习以为常而忽略的美好,凝结成文字,行文真挚、睿智、幽默,令人叹服,为广州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

TOP作者简介

摩根(Alastair Morgan)

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在东京学习院大学担任英语语言文学讲师,后借调到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工作。

1991年—1996年和2002年—2006年,两度任职英国驻东京使馆;2007年—2010年,在英国驻华使馆担任贸易投资参赞;2010年—2014年担任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期间以积极倡导和实践绿色出行而广为人们所知。

现为英国驻朝鲜大使。

TOP目录

春花篇
老建筑,新建筑(2011年11月)
我和我的自行车(2011年12月)
学中文,读新闻——兼记几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新闻(2012年1月)
猫之外交官(2012年2月)
重温霍桑“当领事的经历”(2012年3月)
这些年,那些开幕式(2012年4月)
寻路日本(2012年5月)
夏日登高记(2012年6月)
漫步在雨中的广州(2012年7月)
奥运的莎翁之夜,广州的GREAT之夜(2012年8月)
应温总理的号召乘公交(2012年9月)
最美不过树木(2012年10月)
缝缝补补又三年(2012年11月)
我在中国农村婚礼当司仪(2012年12月)
我的圣诞随想:光阴、异乡、家(2013年1月)
京穗双城过年记(2013年2月)
一个人的居酒屋,一个人的东瀛记忆(2013年3月)
复活节闲读:作者与行者(2013年4月)
在这里,读懂雕塑(2013年5月)
返乡记:家、春秋(2013年6月)
文学,我认识中国的另一扇窗(2013年7月)
时光飞逝,转眼奥运一周年(2013年8月)
最好的礼物是一盒水煮花生(2013年9月)
常回家看看:故乡的秋(2013年10月)
外交官眼中的世界:连州之行的那山那水(2013年12月)
行思汕头:沧桑古建,何去何从(2014年1月)
“花儿”和“旅行者”——踏进我生命中的两匹马(2014年2月)
少小离家老大回:原总领事之子讲述“光阴的故事”(2014年3月)
鸟鸣·诗话(2014年4月)
祖辈的旗帜:一战硝烟中的家族史(2014年5月)
从伦敦到广州:影像中品味生活(2014年6月)
夏日爱登高(2014年7月)
当过去照进未来:个人发展的十条经验分享(2014年8月)
回国小驻随想:旅人与城(2014年9月)
北纬40度:我去东北“闯关东”(2014年10月)
目录34英中合作——共造“广东蓝”(2014年11月)

秋月篇
幸福广东,广东幸福?(2011年12月)
我和父亲的亚洲时代(2012年3月)
夏日随记(2012年7月)
我的奥运日记
伦敦奥运会开幕(7月27日)
追金牌榜(7月28日)
回忆北京奥运(7月29日)
在广州庆祝伦敦奥运(7月30日)
中国队的奥运训练营(7月31日)
中国商务日(8月1日)
“可持续”的奥运场馆(8月2日)
划艇比赛(8月3日)
享受奥运会(8月4日)
外交官参赛(8月5日)
我爱自行车(8月6日)
奥运会期间的文艺表演(8月7日)
运动的意义在哪里?(8月8日)
奥运遗产(8月9日)
值得一游的奥运赛场(8月10日)
残奥会(8月11日)
伦敦奥运会闭幕(8月12日)
代跋:我努力为你们而写,感谢大家

译者后记

TOP书摘

《我在广州的春花秋月》:
  我是2010年12月来广州担任总领事的。在此之前,我从北京来过广州几次,行程都比较相似——先抵达白云机场或广州东站,然后乘领馆的车或出租车到达酒店或领事馆。所有时间都花在路上、办公室里或正式的宴会上。
  以上的这些行程让我对广州这座城市形成了一些印象。我对广州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规模。我感受到了这里温暖的气候,而且特别喜欢在这里遇到的人,尤其是领馆的同事们。他们看起来比英国其他驻华使领馆的同事更充满活力,英国同事与中国同事(主要是广东人)彼此的距离更近,关系更紧密。
  我来到广州担任总领事以后,这种感觉有增无减。调任广州之前,我没有时间在这座城市中游走,没有机会观赏这里姿态万千的建筑。那时我还没有看过隐藏在东山区、荔湾区和海珠区的百年老房,其中有些虽然仍保有原先的特色,但已接近绝迹。我在想,这种特色还将维持多久呢?
  上周,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一行来访广州,我们聊到了这个话题。在与万科地产的午餐会上,万科总裁谈到一次他到英国与英国建筑研究所(BRE)签署了有关绿色建筑的协议。在BRE他见到一个运用了传统工艺的示范建筑,那是一个由查尔斯王子支持的项目。约克公爵评论说,关于他哥哥对建筑的看法,他一般并不太赞同,他自己认为现代建筑应该更多样化而少些传统——比如一座房子不一定非得是方方正正的。然而,约克公爵与他哥哥在一个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老建筑赋予现代的生命,并保留它原有的设计理念不被破坏。目前,他哥哥查尔斯王子所创立的王子信托基金正支持着一些北京胡同四合院的维护项目。
  在珠江新城,高耸的大厦边坐落着一群极具岭南特色的仿古建筑。当我坐车经过的时候,我就又想到了这个话题。它们的确很有吸引力,可与此同时,并给不了人们真实的感觉。人们很有可能将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推倒,却用仿古的建筑取而代之——后者没有任何建筑价值——在我眼里就和北京前门大街的情况一样。相比起前门大街上装饰一新的水泥方块,珠江新城里的复制品还好一些,但我担心真正的建筑的丰富性——往往伴随着城市贫穷和脏乱的一面将很快消失。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我很有兴趣知道,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议题的。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64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6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