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夏书系•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修订版)
大夏书系•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修订版)


大夏书系•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修订版)

作  者:张文质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67548947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师用书  中小学教辅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张文质老师兼具诗人的浪漫细腻和教育学者的敏锐深刻,他经受内在冲突的煎熬,追求更理想的教育状态,将自己内心的丰富,以及对教育缜密、执著、痛苦、细腻的思考呈现在《幻想之眼》这本教育随笔中。此次修订,将《幻想之眼》与《教育的十字路口》两本书的内容作了调整,并新增一章,文学意味更加浓厚,不失为“教育文学”典范之作。

TOP作者简介

张文质 福建省闽侯县人,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长期植根于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慢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已出版个人著作20余部,其中《教育是慢的艺术》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十年经典之一,《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

TOP目录

途中狗友及其他
3|途中狗友及其他(52则)

每天一个转念
27|2005年4月5日:思绪所及
29|野地里的灵魂
38|单向街,或潮湿的冬天(之一)
42|单向街,或潮湿的冬天(之二)
45|无力想象
50|活得匆忙
53|自己面对
62|每天一个转念
68|在北京短暂的停留
72|被排除的人
74|路一直在走
76|生活是一个零
78|想起一个词
80|现在,我属于一个念头
82|生命中的重力
84|突然行走
86|献给林少敏
88|2001年的悲剧

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
91|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
98|2002年2月12日:在缅想中抵达
103|新那喀索斯主义者
108|2003年4月,致沙尔斯
112|有时“呜呜呀呀”
114|尘世的命运
115|2000年12月26日手迹
119|寻找相似性
120|朝向天空的乞灵
123|午后,自我一瞥
125|门后的座位
129|淫荡的艺术
130|写作的毁坏
131|失效的疼痛
133|写下就有点虚幻
134|绝望的逃走
137|虚无的证词
140|某些词,跳跃在前方

片面之辞
147|“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
155|自我审讯仍在继续
158|我要袒露的是我的小小秘密
161|恍恍惚惚
163|必须警觉如最勤勉的看家狗
165|所有的洞见都紧张而又危险
168|“是的”是一个性感的词
171|从街上小便说开去
174|他的气息、胡子、皱纹更像虚构的一般
176|用你的舌头也许就可以理解中国

像一页遗忘之书
181|像一页遗忘之书(1)
184|像一页遗忘之书(2)
187|像一页遗忘之书(3)
191|像一页遗忘之书(4)
193|像一页遗忘之书(5)
195|像一页遗忘之书(6)
197|像一页遗忘之书(7)
200|像一页遗忘之书(8)
202|像一页遗忘之书(9)
206|像一页遗忘之书(10)
208|像一页遗忘之书(11)
210|像一页遗忘之书(12)
215|像一页遗忘之书(13)
218|像一页遗忘之书(14)
222|像一页遗忘之书(15)
225|假日写下的一些文字(1)
230|假日写下的一些文字(2)
235|假装自己会写作(1)
240|假装自己会写作(2)
243|在冬天,我爱上拔火罐
245|像佩索阿一样写下今天的生活

TOP书摘

门后的座位

1“在这幢房子里,跟在其他房子里一样,并非人人皆受欢迎,并非人人都享有一视同仁的待遇。有些人占据餐桌的上座,享用最佳的菜肴。这些人可先于他人看到上桌的菜肴,择己所爱用餐。另一些坐在有穿堂风吹过的位子上,他们至少有两种菜肴可供选择。还有些人则居末座,他们只有一种味道、一种颜色的菜肴可用来进食。但门后还有一个座位,在此落座者只有靠一个根据传说讲述故事的人的话来充饥果腹了。”——这是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在《哈扎尔辞典》中描述的房子中的景观,我的兴趣落在门后那个座位上,一个靠听故事充饥果腹的人。在门后,那里阴暗、隐蔽,不为人注意,那个人被迫进入了故事之中,也许当故事一结束,他就要绝望而死。然而故事还在进行,他的生命便得以延续,他的生命便是荧荧鬼火,闪闪烁烁,却能不可思议地坚持着。也许,他早就对挤入餐桌旁的可能性绝了念,现在他享用的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精神的虚空,是饥饿喂养的饥饿。从占有餐桌位置而言,这个人的一生业已失败,他被弃置,却因此而成为一个奉献者(无论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灵魂献给了那讲故事的人,或许应该说献给了无法确证但可以辨别的不断持续的“声音”,现在他变得毫无重量。
想想吧,在那个叙述者声音的间隙,这个没有面目的人听到了餐桌上几乎所有的杯盘碗盏的“低鸣”,他肯定知道这同时是他身体的鸣叫,在他的身体中灵魂的声音和肉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多么折磨人的锐利的听力。隐蔽在暗中的座位,几乎就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囚室,我突然想到了卡夫卡的叮咛:“理解这种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之大小,不能超出你双足的覆盖面。”这个座位的大小恰好容得下身体的“覆盖面”,又因为是在门后,我们甚至无从辨认一个肉体所构成的阴影。其实,也不需要辨认,它在那里,在不断持续的故事中,并为没有叙述者的声音所承载、喂养,具有一种令我们不安的形态。
2 这几天我强烈思念着题为《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那份文稿。星期一时我将它交给了印刷厂,那位黑瘦、疲倦的中年妇女,极为勉强地收下了。“我们厂所有打字的女孩子都怕你的稿子,蚂蚁一样的字,你为什么不配一个秘书呢?”说着充满怨恨地瞪了一眼,一颗金属牙齿淡漠地闪过。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坐下,然后开始想象一份文稿奇怪的旅行,被传递、被辨认、被歪曲、被输入机器、被迫变得面目全非,某一天回到我手上的总是另一份……实际上所有的遭遇,都构成了生活的某种稳定。我写作,我等待我所写的文字以另一种形式回到我手上,我仿佛是一个等待在梦中把梦托付给另一个做梦者的人。做梦就是渴望相遇,就是把隐晦的欲念当作了贫乏生活的营养品,舍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每份文稿,当我第二次阅读时,写作者已经与我无关。如果不是过于挑剔,我们就能察觉到在这种“无关”中隐含着某种惬意。
3 一大早我就愁肠满腹坐在桌前,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实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无从着手。我已被折磨了一夜,一个主题,一个欲念,在我期待中缓缓升起,我仔细辨认,发现它只是有关于写作的模糊的冲动,悬挂在我的右肩膀,我无法轻松地挥挥手。
昨天一整天,我都与A在一起,接受他的谩骂和絮叨,很奇怪我不但没有厌倦,分手时还与A约好了下一次会面的时间。A的疾病恰好是我所需要的。卑微、贫乏,没有危险,A有一张婚后男人很快对婚姻对生活失望的面孔,让我意外的是A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生活,他说:我已经到达了,现在无法返回。可是他到达了哪里呢?这正是A的烦恼所在,因为他要探问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长久地沉浸在与A有关的状态里呢?
生活着,就是寻找生活的理由,适度的病态,并不是病态,而是对自己的“宽大为怀”。恰恰是因为无数来自生活底部难以计数的平凡的丑,推动着生命的继续。从那里我们生出对自己洁身自好的尊敬,也生出对身上污秽的理解,散漫与无聊,冲动和做一件事的愿望,都能使我们的每一天像是真正的生活。在虚无中,有片刻的平宁欣慰。
4 我弄不明白的其实只是我应该是怎样一个人,这也许正是因为太明白了而生出的不明白。有时候,我让自己的头发凌乱不堪,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我盯着自己看了很久,我实在不明白这张脸有什么两样,同样多肉、眉头紧锁、两眼疲倦。只是镜中的两眼看上去略有些漠然,像是在想什么心事,也只有我们的眼神才能透出一点消息。
一整天我几乎做不了什么,我在街上跑来跑去,为了一点点琐碎的目的,不断地等候绿灯、等候汽车、等候电梯,最后是等候要找的人。我几乎认定我一辈子要在这条街上奔走下去了。
真的,到了下午三点时,我突然感到透不出一口气了。然后就是这个“透不出气”的想法,一直支配着我,这样的想法含有自我怜悯的意味。
佩索阿说“生活是生活之死”,因为我们活着的这一天是我们正在失去的,一分一秒向前移动,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存在抛下,就是以生活的方式证明死亡已经发生。
如果你说“光阴似箭”,就能明白逝去的真切。不过当我在街上奔走时,我想的不是这些。我只想我要做的事,一座大楼,一些脸,叠现在一起。它和我们形成了有趣的相互证明:这一天中共同的瞬间在彼此的注视中。
5 相信我们所看到的,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因为在我们眼中世界仍然是原来那个样子,朴素、自然、真切,值得信赖,也只有对之继续信赖,我们才能相信自己的智力与判断。谁都愿意每天仍然能够融入那条一辈子都无法离开的街道,甚至谁都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一早他离开家中,然后就在那条街上了,身体的滑动一点都没有异样,我深信所谓的幸福,往往源于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
说起来很简单,生活就在生活之中,生活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只有每一个人的生活才构成这个具体的人一生的场景,有时是平淡中的喧嚣,有时是对自己安慰的泪水,从我们自我注视的眼中,我们还是那个样子,有一些东西会一直保留在那里,并随着生命的进程,被某种力量固定成难以改变的记忆。多么奇怪,正因为我们还活着,我们相信每一个今天都是正在发生的今天的过去,拥有今天正意味这一天已不复存在。

用你的舌头也许就可以理解中国

用你的大脑理解不了中国,用你的眼睛理解不了中国,用你的舌头也许就可以。生存使我茫然,我感知着身体边缘的事物,我等待着由感知而获得的生活的支点。总是会有某一个?
我喜爱的就是那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坐在那里(明净、顾客稀少、音乐恰当的真锅咖啡馆),浮想联翩、愁肠万断?午后行人更少了,从凝视中涌现出场景、气味、面貌以及早已忘却的细节,总之现在可以享受自己的经验,自己喂养自己了——可是我明白,我曾经在这里坐过,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我也曾动过这样的念头,也曾在相似中找寻差异,或者迎面碰上自己是一个零。不写诗的诗人,胡思乱想的说教者,自恋而羞愧的身体的庭院,现在是散步时刻,从一个桌沿到另一个,从一种气味到更多的气味。每次有人进门,服务生总是齐声问候,声音甜美、松弛、训练有素,唯一例外的是,管理者进门时,他们就像没看见一样,那个理平头的管理者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也许根本就没有他的位子,每次总是在吧台、洗手间、报刊栏转一圈又消失在窗外的树荫下。我等待着他再次出现,我从舌间对矿泉水的品尝中也能体会到这个家伙的无聊。因为有幸福,然后就有不幸,因为你是在不幸之中,你就能明白无所事事、无动于衷、哀莫大于心死,午后你趴在餐桌上就像爱抚着刚刚死亡的大嫂,等等,诸多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回归生活的甜腻与欢欣感。我是一杯蓝山咖啡的崇拜者,要加足够的糖,再加两份的奶,有时还会加极少量的盐。我几乎不知道进入我口腔的到底是什么,生活自命不凡的滋味无论如何你都不能理解什么叫恰到好处,难道一杯气味古怪的咖啡就能使你返回正确之路?你从来就不想改变自己,并为此得意洋洋,这就是我们日积月累所获得的使我们得以继续活下去的习惯、趣味,有时也可以称为信念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独特性。我一直等待着坐在咖啡馆里,在某一双身份暧昧的目光中变成一个小丑,就像有位捷克作家所说的那样:我就是个身体极棒的神经衰弱者,只在餐桌上睡得很香,只在毫无意义的呓语中把自己吓得灵魂出窍,只在一次次对自己灵魂的犯罪中感觉到作为一个人的辛酸。
不,这一切总在不断继续,如同四季连绵,我对自己的每一次行动都曾经发出不少信号,这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一切仍将像它应有的那个样子,不必沮丧、忧郁和苦闷,也不必因为毫无沮丧、忧郁、苦闷而特别地懊恼万分,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经验总和,都是一口只为自己酿的蜜。谁都能一眼不眨地为刚刚过去的灾难写一首颂歌。所谓的颂歌就是夸大之词,你能明白每一首颂歌后面裸露的、不断溢出的、肉体直接的需要吗?我们的身体总是为自己的需要而笨拙地颤抖,其实强烈的情感肯定比较短暂,现在就看你需要的是什么,是疯狂的裸奔,还是细雨缠绵似的牙痛,任何用心的人都不难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有机会,我要的还是一首颂歌,张开大嘴:操,一条宽广的道路,我是思维健全行动迟缓的步行者,我是给新时代写颂歌的中年狙击手,我是在绝望的游泳池练习死亡花样的救生员,我是思想崩溃、语言夸张、行为正确的小学校长,我在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宁静致远的格言,我在午后短暂的梦中不断温习着一首同时也献给自己的颂歌,因此,我是有智慧的小丑,液态物质的享用人,心怀坦荡的告密者,在我的舌尖有一个花枝招展、曲径通幽的神秘花园。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56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