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对话寂静:剑桥大学教授寂静岛上的哲思随笔
对话寂静:剑桥大学教授寂静岛上的哲思随笔


对话寂静:剑桥大学教授寂静岛上的哲思随笔

作  者:[英]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Christopher,Benson) 著

译  者:王少凯 译;孔谧 校

出 版 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316869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哲学  哲学/宗教  哲学与人生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对话寂静》是剑桥大学教授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又一部经典随笔,作者采用一种实验性的创作环境,将自己完全放在一个自然的岛上,一方面,回到自然人的淳朴环境中,让灵魂归于原生态;另一方面,在离群索居的寂静氛围里,完成社会人的独立思考。书中探讨人生、苦难、艺术等问题,观点深刻、独到、质朴,将人带入一种寂静中的奇境,深切体会其中的魅力和幽默。

TOP作者简介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在1885~1903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最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为师之道》(The Schoolmaster)、《剑桥论道》(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阿城信札》(The Upton Letters)、《我心无惧》(Where No Fear Was)、《向死而生》(The Gate of Death)、《安静的家》(The House of Quiet)、《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追随本心》(Along the Road)、《生命之泉》(Water Springs)、《美丽金线》(The Thread of Gold)、《我生永安》(Meanwhile)、《无冕之王》(Men of Might)、《黑夜炉火》(Thy Rod and Thy Staff)、《花香满园》(Joyous Gard)、《论罗斯金》(Ruskin,A Study in Personality)、《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等。

TOP目录

序言

 

1

空气的声音

无意义的工作

放错的良心

同情

清晰的视野

生活的快乐

2

小说

当代爱情

自我意识下的爱情

爱情礼物

爱情与激情

超然的爱情

3

热情

忍耐

4

烦恼

误解

上帝之心

5

付出

遗传

责任

建议

6

标准

憧憬

7

灵魂与躯体

灵魂的轨迹

8

礼拜仪式

教条主义

灵性

9

悲情

信任

10

忍耐力

如火的献祭

11

独处

审慎地思考

自我约束

12

浪漫

秘密

13

回忆

社交

简朴

14

交付终稿

15

年龄与诗情

朝圣

清晨的露珠

16

友谊之所

告别

象征意义

17

悲情与矫情

18

梦魇

19

敬仰

效仿

20

罪恶感

良心

21

希腊精神

当代精神

22

厌恶

谴责

23

稗子

24

自我提升

忘我

25

美之品质

26

隐私

袒露心声

27

艺术的发展

诗歌的未来

沃尔特·惠特曼

28

自知之明

艺术生命

艺术理想

艺术追求

29

约束秉性

未竟之爱

30

艺术的归宿

真正的视野

高贵的失败

31

圣所

遐思

32

猜想的权利

神学家

33

乡村教堂

34

少校

35

评论家

阐释者

36

现代年轻人

37

循规蹈矩者

给予与索取

公立学校的校长

38

孤独

局限性

39

剑桥讲师

40

教区牧师

41

哲学家

42

有品位的人

文化

奥林匹亚山与帕尔纳索斯山

艺术精神

43

正派人

44

老年人

45

食鹰猴

传记

传记作家

46

雪莱

47

拜伦

利·亨特

48

遗世英名

诗人的希望

49

济慈

50

先知的墓冢

世界与诗人

51

肖特豪斯

52

威尔斯

53

朝圣之旅

英雄

54

彼得伯勒

55

贝拉西斯庄园

56

少女夏洛特

亚瑟王的宫殿

57

露天矿

58

大自然与科学

59

古路

 

后记

TOP书摘

  记录和传递某一印象,如对某个建筑或地方的印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某一特定地点的景物进行描绘,这样既可以纵览景物的全貌及其艺术之美,又可借助于午后或黄昏的阳光,尽享周围的景致,感知它那匀称和谐的轮廓。另一种方式,就是不断地变换方位,从不同的角度对景物进行描绘,记录下它的每个细节,每个精妙的姿态,每个独具匠心的创意与特色。这种方式可以令我们更好地了解景物与众不同的气质、变幻万千的形貌、风情万种的姿态、娇柔敏感的秉性,乃至于它的缺陷与不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到底喜欢的是现实中的景物,还是理想中的景物?因此,这里阐述的方法,既无可比之处,又无主次之分。艺术家从不选择方法,因为他自己就是方法。这本书是一种尝试,更确切地说,是历经百次尝试之后锤炼的作品,它从一个简单的角度,白描生活中的细节,无意于遵循某种理论,也无意于寻找确切的答案,更无意于依据个人偏好而去刻意地忽略什么。作者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描绘出自己决心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我选择了一种生活,一种当时自认为健康、节制而简朴的生活,告别了之前那种复杂、忙碌而机械的生活。这种选择绝不是对沿袭的背叛,而仅是出于一种显而易见的信念:传统习惯并不一定会带来满足。不做出全方位的思考,就不会有具体的收获。坦率地讲,我并不打算逃避自己作为自然人所应负的责任。假若相信自己有能力肩负起重任并从中获益,我希望自己不放弃这种责任。只是我仿佛过久地负载了这种责任,再也无心探寻其中的奥秘了。重新翻开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虽然已不再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却真真切切地凝缩于我的生活,对这些文字我已如对《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白衣骑士的骏马一样熟稔,它们的存在只为了防止不虞的发生。我只想过一种自己突然间领悟到的那种简单惬意的生活,这种生活虽非完美无瑕,却建立在简朴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我是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写这本书的。就像一个人,在长时间的伏案辛劳之后,终于放松下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信步来到风景如画的异域小镇,此时的心神怡然,溢于言表。这时,景致、声音和琐事如果都能带上敏锐而微妙的气息,让我回到无忧无虑、懵懂无知的童年,无所事事地恣意逍遥,那么,我就已心满意足。我只需尽情享受生活中的美酒佳肴,而不必继续徒劳麻木地吸吮索然无味的生活。我无意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喧嚣的生活之中,也不愿品味钩心斗角和追名逐利所带来的亢奋和狂喜,哪怕有人认为这些象征着精力旺盛、生机勃勃的生命,我也根本不会因此而带上伪装虚与委蛇。坦率地说,我不是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这种评价,似乎长久以来,我就是过于温顺听话了。这次,虽不希望斩断一切世俗纠葛,但我想,也许该是时候大胆地冒险一次了: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捧上一本好书,好好地享受一下“逝者如斯”的感觉。谈到人生的责任时,大多数人都喜欢夸夸其谈,谈及享受时,也毫不含糊,极力推崇,并喜欢从哲学的角度对自己的选择加以伪证。归根结底,他们喜欢享乐,没有了享乐,就会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我想,我也有权利拥有一种乐趣,尤其是当追求这种乐趣并没有给任何人造成不便的情况下。

  这种选择,明智也好,愚蠢也罢,皆有脉可循,其结果也终将大白于天下,但我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我认为,也坚信,许多人还沿袭着旧有的生活,是因为他们过于尊重传统,没有与之一刀两断的勇气。我认识一些才华出众之人,他们非但不认可自己的价值,反而会因偶尔的懒散自由而自责不已。在我看来,那些腾出时间倾听交流之人,那些懂得享受并愿帮助他人学会享受之人,远比那些整日穿梭于各种会议和演讲之间的人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更大,因为后者从事的碎杂之事,十之八九做不好。

  总之,以上所言就是我的所见、所感、所为,此次尝试并非一场规模宏大的盛典,只是一段波澜不惊的生活,我发现生活并感知生活,也愿意将之付诸笔下。

 

后记

  在评论济慈的名言“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时,一位直率而坦诚的评论家说道:“用两个词指代同一事物,有何意义呢?”的确,当词汇随意使用时,词汇就不再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关于快乐,人们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快乐应该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种条件,更确切地说,快乐是品质和条件达成的平衡。人们想到快乐、谈论快乐时,就好像它是美德、健康、娱乐和美好天气的综合体。毫无疑问,快乐经常与这些因素形影不离,但它却是一种独立的品质,而且不仅仅是能力和环境的产物。快乐,常常莫名其妙且又任性地独立于环境之外,身体不适或思想煎熬并不一定就不快乐。在熊熊燃烧的柴堆上歌唱的受难者很可能是快乐的,因为,据说在权衡利弊之后,受难者对自己的整体境遇感受到的是愉快和满足。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思想活动的过程,如果受难者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一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有些人坚持认为快乐仅是一种效果,如色彩一样。黑暗中没有色彩,但只要有光渗入,就会产生所谓的绿色,如树叶或墙纸,能够选择并反射绿色的光线,并排斥所有非绿色光线。但树叶和墙纸本身并非绿色,只是有能力吸收和呈现绿色而已。所以,有些人认为,性格本无所谓的快乐与否,只需有能力或本能地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快乐的元素,排斥或抵消不快乐的元素。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快乐的性格不会因不幸而发生逆转,而悲伤的性格也有可能会把哪怕最如意的日子荫蔽起来。回想种种人生经历,根据游戏规则,有时本该是感觉不幸的时候,可实际上却过得安逸满足。在牙医的座椅里,我是快乐的。到目前为止,我最快乐的假期是在我一生中从未体验过的不适和肮脏中度过的。这种环境本身当然不可能产生快乐,但也不会远离快乐。这样的境况,其悲怆之处在于,我们都渴望快乐一一只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快乐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一一却根本不知道如何获取快乐。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直接奔向快乐并获取快乐。有些人即使无法满足自己的渴望,也获得了快乐。我有一位朋友,他曾暗下决心,为了快乐起来,他必须发财致富。他经历的煎熬难以想象,承受了无法忍受的艰辛痛苦,终于功成名就。于是,他早早退隐林泉,过起了隐居生活,可随即却变得闷闷不乐起来,因为他发觉自己十分无聊,失去了享受悠闲生活的能力。当然,无聊是不幸的罪魁祸首,但无聊不是我们所为或所不为的必然产物,内在精神的倦怠才是无聊的必然结果。只要倦怠存在,就会渗透到职业和闲暇之中,若想剔除它,既无灵丹妙药,又无确切依据。心地善良的人会建议那些无聊的人:“你所有的不满都来自于过多地考虑自我,若置身于他人的烦恼和生活之中,不满会立即消失不见。”当然会的!而这正是无聊之人所不能做之事。这种建议的实际效果,如同在鼓励一个正在遭受牙痛之苦的人时所说的话:“要是牙痛消失,你就会舒服了。”一位心神焦虑之人曾经求教过罗斯金,他抱怨自己不快乐,并把它归咎于自己的一事无成,罗斯金犀利地答道:“如果可能,你的职责首先是获得简单的快乐,然后再有所成就。”

  那么,在这件事上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保持快乐呢?答案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它,就像接受阳光和春天一样。我们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因得到预知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所要踏上的旅途,有哪些人可以与我们同行,几乎都已成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从打扰我们平静的习惯、观念、脾气、激情、期盼和回忆的经历中获取教训,以避免再次磕磕绊绊,还可以承担一些如若疏忽就会感到愧疚的微小责任。我们似乎可以调整精神食粮,避免病从口入和暴饮暴食。但老毛病总是顽固不化,即使在公平对抗中败下阵来,也会耍起邪恶的诡计,一边养精蓄锐,一边图谋在半路埋伏反扑,而此时,我们正因取得胜利而得意扬扬地悠然前行呢。这种想法也许会令人感觉沮丧和压抑,但唯一的希望也正存在于这种良知和耐心之中,没有捷径,我们只能一步步地踏上征途。

  但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件事。我们可以坦诚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无须装腔作势,无须欲盖弥彰,坦白弱点对我们毫无害处,只会给其他朝圣者增添勇气,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他们并非在孤身一人面对前方的妖魔鬼怪。我们还可以毫无保留地讲述一路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其中的美好场景:苍郁的山林,蜿蜒的河水,从山脊瞥见的行者们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古城的巍峨建筑,与单调的公路纵横交错的肃穆街巷,掩映于树林之中的小小村落,枝叶繁茂的林中山谷,在洒满露珠的山坡上咩咩而叫的山羊,夜晚鸟儿的啁啾之声。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或清醒或疲倦的意识中留下了清晰无误的印象,让我们久久留恋。

  ……

  这些愉快的日子,之所以散发出独特的味道,就在于这些时光并未虚掷于无所事事,也未荒废于自暴自弃,日子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目的专一且紧张有序。在所有快乐之后,还有一系列勤奋而充实的工作,它们构成了这种生活体验的支柱,正因如此,我才没有一丝的遗憾和懊悔。这是一次实验,但因为没有考虑到浪费掉的精力和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失败了,但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它却是成功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能依靠道听途说了解事物,只有亲身经历了挫折,才能增长见识。这次实验所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希望在不受干扰、未被分神且忙碌的条件下进行,只以简单而直接的方式接近生活,每日在寂寞而没落的生活里锻炼自我。但这也正是失误所在,它过分地塑造了生活,试图从生活的素材中进行选择,拒绝了生活中的糟粕,它是在搜寻财宝而不是在赢得财富,它限制了希望,折断了令人烦扰的欲望之翅。 不经历尝试,就很难意识到:把生活设定在一种情绪、一个基调之上,就会绷得过紧。另外,过分地挑剔食物,绝不是胃口健康的表现。对上述这些感悟,我欣然接受。我逐渐认识到,虽然已养成了某种生活和工作习惯,对某些经历也习以为常,但如果不添加作料或者过于节省作料,那就只好品尝生活辛辣的味道了。

  所以,像纬线编织起的乳白色迷雾一样,这甜美的海市蜃楼早晚会消融于晌午的天空,到那时再将我的所见所闻留给后人,非我所想,更非我所愿。

  好了,这段宽裕的时光到底留下了什么呢?感谢上帝,它未留下精神的空虚和烦忧,但它留下了惊慌的小鸟,它正站在光秃的树枝上瑟瑟发抖,而之前的它,曾在盛夏浓浓的绿色里和沙沙作响的树叶掩映下高声歌唱。这段生活,既没有空虚,也没有悲伤,只有对愉快生活的快速领悟。这种情感一般人都曾体会过,当时,他们正坐在疾驶的火车里前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们望见了那飞逝而过却又熟悉万分的树木、公路和房屋。他们清楚地知道,在房间里,在花园中,在路上,在这些挥洒自己活力与热情的地方,其他人也正在生活和工作着,在漫步和梦想着。然而,过去的生活似乎一直存在,它隐身于林后墙旁,只需人们去发现!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经历消失殆尽,不希望它改变容颜换上另一副模样,不希望从未爱过那些离我而去的人们,不希望错过一曲美妙的音乐,只因它已消散于空中。不要只因未发现自己所寻找的到底是什么,抑或只因发现找到的是它的影子,就不相信它的存在——毕竟面包和蜂蜜掌握在上帝手中啊!如果我早在上帝之路上前行,本应已品尝到它们的美味了!不,我的确品尝到了,每当上帝赐我恩典、让我倾听之时,我就会感到无比满足。

 

  空气的声音

  寂静之岛,这是我给这座小岛取的名字,因为它没有任何水的喧嚣与浮华,在这一点上,我以往居住过的任何一个岛屿都无法与之媲美。水,缓缓地从大地溢出,流向排水管道,再从管道流向沟壑,然后从沟壑落入堤坝,静静地奔向通往大海的水闸。这不是鲜活的风景,也不明艳生动,它匆匆而行,带着些许神秘与静谧,极不情愿地一路奔去。尽管如此,它带给我的仍是水的那种特有的感觉,绵延不绝,遥不可及。这座小岛拥有广袤的平原,在上面踏出的每一步仿佛都提醒着你:它那轻柔绵软的土壤蜿蜒不断地奔向绿意萦绕的山川,山脚下那片高低起伏、绿波荡漾的牧场、古老的榆树以及那片单调平淡的平原,都各具特色,却又相映成趣。距此一英里远处有座村庄,它坐落在这古老小岛远端的海岬上,看起来像个分布凌乱的海港,随意散落到各个大大小小的码头。目光所及,桅杆点点,渔船穿梭于陡峭的街巷之下,环绕四周的平原可以在突然之间变成波涛纵横的大海。在这样的沼泽之中,既无小路可循,更无捷径可言。在晴朗的天空下,看起来近在咫尺的山村,沿着河堤走过数里,仍发觉没有靠近它一步。有时,不知不觉间来到庞大的水陆边缘,发觉它淡蓝色的水道就像一根钢钎,无须任何金桥连接,就可直插天际。芦苇丛生的几条小径,也是一路笔直地延展开来。这一望无垠、碧水如绸的海面,让人感受到了无比的宁静与惬意。堤坝如漂泊的水流,形成了一道道浅浅的平行线,那环绕着孤单农舍的杨树林,那高耸的泵站,都格外醒目惹眼。在这片无垠的海平面上,可以感受到平静之中所蕴含的那种浑厚与伟岸。极目望去,是浩瀚无垠的苍穹,翻卷的云堤和如絮的白云曼延天际。这里的天空,比世上任何一处的天空都更高、更远、更广,这里的清晨也来得更为安详,可是,橘红色的黄昏却总是姗姗来迟。火红的太阳,总在最低的地方燃烧,甚至低到了世界的尽头,然后在黝黑的树林后,在隆起的山脊后,悄然垂落。在这玫瑰色渲染的云朵之间,在这绿意荡漾的空气之中,西边的天际璀璨的霞光慢慢转淡,悄然消失,它的动作多么曼妙轻柔啊!身处这寥廓的天宇之间,感受到的是宇宙的浩渺空茫,深奥无涯。在内陆的小镇上,条条道路像道道光环交会到一起。每一条河流都是一种忙碌的生活,通过河流,这里的世界悄悄流到你的身边,它自己也因此变得更加精彩,更为从容。这里似乎根本没有生活的潮涌,有的只是旅人平静的交融,他们的罗盘之上,没有一点指向渲染。在这里,有的只是沼泽上榆木环绕的村庄,那平凡生活的潮起潮落。焦渴与期盼之心固然可以将忙碌运送到任一地方,但要读到这绿意掩映下的幽静生活中的匆忙与紧张,不啻讲述一个单调无聊的故事。这是一片何等寂静之地啊!在这里,生活倾吐了自己的声音,比我在任何地方所听到的声音都更具特色和价值。我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城镇,在那些地方,即使没有听到什么特别的声音,也会模模糊糊地感受到某种声音在空气中流动,让听觉显露出迟钝。但在这里,无论是树篱上传出的黄鹂清脆的歌声,还是灌木林里猫头鹰发出的鸣叫,都剔除了任何低鸣的杂音,透过凉爽的空气清晰地传递出来。一英里外长长的车队沾满泥土的轮子发出的咕噜声,脱粒机的低吟声,甚至丛林外小路上孩子们的喳喳细语,都似乎在我的耳畔轻快地响起。在这里,我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是那么喧嚣与匆忙。我承认,过去的生活足够快乐,但它所有的一切:教室、街道、操场,虽然一如既往的鲜活,但是现在似乎都变成了刺耳的铜管以及那破音弦乐嘈杂的前奏,不知不觉间失去了甜美的旋律和流畅的和声。无疑,这座寂静之岛,也有阴郁笼罩的时候,但至少在今天,它是宁静透明的,似那流动的河水清澈沉静,又似苍穹般逍遥自在,更像无垠的平原一样绚丽多彩。但我并不想永久地寄居此地,终日无所事事地虚掷人生!我有自己要编织的网,有自己想要的明澈之境,但我不会再虎视眈眈地争权夺利了。我只想除去凡尘和杂音,寻觅一处安静之所,悠然地欣赏这一切。在忙忙碌碌中,我已辛苦劳作了二十年,真的能腾出时间去收获成果、清点果实吗?如果可能,我想看看这寂静之后隐藏的一切,读懂这一切所蕴含的意义。就百合花而言,人们说栽种它们无须辛苦,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漠然视之、不理不睬的理由,任由其蔓延滋长,像甘蓝一样疯狂膨胀,最后一簇簇、一排排地在粗粝的垄沟中腐烂。人们似乎无法从必需的尘世劳作中获得满足感,于是就从事一些徒劳无益的活动,把诗人的诗词歌赋和智者的至理名言都统统变成了哑铃,用来强健我们的肌体。人们还把娱乐时光变成了充满妒意的竞争和怨气冲冲的效仿。于是,不屑情绪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指责屈指可数的那些心态平和的梦想者们缺乏精神,指责享受悠闲的人们缺乏活力,而我们却在徒劳地垦殖着野花丛生的荒地,养育了无数看似欢快的黄金鸟,并为能在冬日的午后,把天空中飞翔的它们打得鲜血飞溅而得意扬扬。直到这时,我们才会心满意足地想到了天国,自以为所付出的一切辛劳都只是为了催促它的早日降临。

  无意义的工作

  讲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一位热心的传教士请求某人为世界末日时的一项活动捐款,于是,这个人就拿出一先令和一枚金币说:“一先令捐给这项活动,用另一枚金币帮我把这项活动找出来。”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地点明了我们西方人工作的实质:直接让人受益的工作可谓凤毛麟角,而牵强附会的工作却又多如牛毛。当校长时,我把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放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上面。这些作业,通常都是为了防止孩子们调皮捣蛋布置的。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最糟糕的地方,就是要求孩子们一生都要乖巧听话,不要胡闹乱来。也许世上最离谱的胡闹,莫过于用毫无意义的功课填补孩子们的生活。从屋子里走到后花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从后窗跳进后花园的草坪;另一种就是从家的前门出来走到街口,在第一个路口向右拐,在下个路口右拐,再从后花园门口进去。但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这带不来任何满足感,更不值得你告诫那些头脑简单、喜欢直行的人们,说世界正变得懒惰和腐化,总是想方设法避免麻烦。关键是,我们要过的是生活,而不是仅仅要活过。读大学时,我们利用暑假去苏格兰的某个地方度假,那地方非常好玩儿,我们到那儿纯粹是寻开心的。一天晚上,有人提议第二天去乘快艇,我欣然响应,但因为驾驶技术实在不尽如人意,我就说自己只有在天气好时才会去。我们原本计划早早起床出海,但被叫醒时我发现天气实在糟糕,就心存感激地继续倒头睡去。最终那天我去钓了一整天的鱼。我的房间里还住着一位少校,外表冷峻,性格倔强。他随队坐了游艇,但过得很不痛快。那天晚上,在吸烟室回顾这次冒险经历时,这个老顽固开口对我说:“我想给提你个建议。你说你要出海,却因为害怕大风临阵退缩了,请原谅我作为一个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冒昧地劝告你,这样不行。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坚持到底,这是条黄金法则。”我回答说只要刮大风,我是不会去的,否则我宁愿自己染病,但我的回答对他毫无触动。“啊,这都是胆小鬼的瞎话。”这老顽固说,“我常说只要值得做,就要做到底。”我怯怯地回答说我一直晕船,而且我认为只要晕船,就不该在大风天出海。我的话让他有些恼火,说这是妇人之见。他的建议让我感受到的不是心悦诚服,而是冒犯和羞辱。两三天后,我体会到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少校因打猎时不愿乘坐提供给他的马匹,坚持要走到森林,结果不仅累得半死找不到路,而且连续错过了两头牡鹿,最终两手空空而归。他当然找到了相当圆滑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且听上去也颇为合情合理。

  放错的良心

  决定,必须要由自己做出。如若不喜欢放松,认为放松乏味、无趣,就不要刻意而为。如若良心告诉我们继续从事某项特定的工作,那我们就最好遵从良心的引导。但在这些事情上只遵从习惯,很难培育出同情之心。如若惯常于玩弄思想和良知,就会像海中老人那样,最终难以自拔,并遭报应。若对他人过于负责,终日忙碌于不必要的沟通和采访,甚至更糟糕的,总爱不无骄傲地宣称工作让自己没有闲暇读书或思考,那么,真正获得满足的肯定不是自己的良心,因为良心已然麻木。如果一个人真正有责任感,那么帮助他人和引导他人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必须确保抛弃那些经不起考验的陈词滥调,由衷地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贡献。极具神秘色彩的马大和玛利亚的故事,就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故事中,马大受到了指责,不是因为她好客,而是因为她过于斤斤计较。虽然还不清楚玛利亚为什么受到表扬—当然不是因为玛利亚予人帮助,也不会是因为她看望病人,参加教会活动,仅仅是因为她能够静静地坐下来认真聆听耶稣的教诲,并对宗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俩人都富有同情心,但马大表现出来的是对人行善和对家务的关注。真正为人所需的是什么呢?玛利亚所选择的且让她难以割舍的又是什么呢?《福音书》对于人们积极从事的活动几乎没有交代。但如果这么说,就会招致嘲笑,因为其中有许多关于友善待人以及邻里和睦相处的记载,可是关于如何赚钱或组织社会活动的记载却无从查起。在贫穷的乡村,这类问题更为显而易见,但在我们这种较为复杂的文明社会,却并不容易看到这类行为的准绳。假若突然有了某种行善的冲动,该如何作为呢?在古老的故事里,人们会为病人读书,分发餐食,现在却很难找到这种合适的对象群体。如果我端着一盆苹果派到处分发,人们会感觉受到了侮辱,并有充分的理由心生芥蒂。至于我生病时人们过来看望,为我读书,这种出于仁慈的目的接踵而至的探望是我最深恶痛绝之事。如果是出于真诚的爱心,我会选择忍耐,但如果只是责任使然,反而会增添我的烦恼,令我坐立不安。许多悲伤和困苦之人,只想独自一人不受打扰。若他们真想博取同情,他们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从个人角度讲,遇到烦恼时,我并不想获取同情,这样的同情只会让我感觉雪上加霜。这时,真正的安慰就是一如既往地自然而为,仿佛世间没有烦恼一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表现得自然得体一些,这是实现忘却自我的最佳时机。

  同情

  在我看来,如若可能,人们……可做之事就是去爱他人,这是一种心态。同情和帮助也是来自这种心态,而不仅仅源自找个对象倾诉或者得到物质上的资助。对于人们那些凄惨无比的遭遇,我们往往表现得无可奈何。知道别人爱你,并不能抚慰失去孩子、爱人以及朋友带来的创伤。如今已是民主社会,人们拥有了社会责任感,不仅知道要举行慈善活动,还知道孩子应该按照《教育法案》接受教育。医院认为,当今世界已变得非常专业化了,病人必须有专人看护。诸如此类行为,使简单易行的慈善变得复杂起来。很显然,用钱财解决人们的燃眉之急,并不一定是在做慈善。同样,在我看来,对人们的过失和罪过含糊其辞地进行教诲,也毫无益处。我们必须拥有战胜邪恶的意识,并知道如何将这些意识付诸实践。若像我一样无法完全避免个人过失和过错,就难以接受牧师的态度。若热爱大众,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甚至可以自行消解。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探讨良好的品行,尝试了解心中所钦佩的美德到底是什么。总之,……让人们变得美好的方法— 假如那也是人们心中的终极目标的话—就是让自己变得美好起来,而且这种美好也正是人们心中渴望已久的期盼。

  清晰的视野

  若想与众不同、出人头地,必须要有清晰的视野。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本着无所谓的态度,对世俗的观念和旧习采取来者不拒、全盘接受的态度,并且一直在浑浑噩噩中行进着。他们……的目标,就是站在自我的角落里木然接受生活中的所有美好。必须承认,在行善的众多动机中,还应包括善行所带来的荣誉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利和影响,但这些对行善者并无益处。在现实生活背后,还潜藏着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它比我们所掌控的任何力量都更为强大。通往上帝之城的道路千万条,虽都能殊途同归,但没有任何两条道路别无二致。要肩负起对世界有所贡献的责任,就存在一种风险:容易像路标一样被固定起来,虽然能为他人指引方向,但指引的范围却有限,而且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这里的误区在于:想当然地认为,不为人知的事物就是不可知的。事实上,在朝圣者的目标明确之前,在山坡上的道路清晰之前,迷雾早已散去。我所指的清晰的视野,正是所有人的期望所在。必须竭力探索事物的真相,不让偏见、特权、情感或自私模糊自己的视线。罪孽也无法像愚蠢和自满一样蒙蔽视野。虽难以用语言描绘出来,但我对自己的所欲所求有一个梦想:学会明辨轻重、美丑和真假。世事的浮华与荣耀,都无关紧要,所谓的诱惑,不过是源于自己的欲望。金钱,也无关紧要,它虽代表了自由,但崇拜它也会让自己感觉到种种诱惑所带来的痛楚。传统观念,无论关于行为、生活,还是关于思想、宗教、教育,都无关紧要。还有什么是紧要的呢?那就是勇气、耐心、纯真、善良、美丽和信念,这些才是要紧紧抓住并能生死相许的品质。即便如此,我们也难免会为所有浪费的时间与精力,为所有的蠢行与误解,为所有无谓的忙碌与无聊,为所有的怨恨与恶意,为所有虚伪的规则与制度,为所有艰难的评判、恐惧与丑陋、残酷的世界,为它们的早熟与晚凋,为这所有的一切感到困惑、悲伤和好奇。

  一小时前,我在路上遇到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小男孩从树篱上摘到一些花朵,一边走,一边心无旁骛地欣赏着花朵。他姐姐做什么呢?她想找些乐子,于是就抢走了男孩手中的花朵,男孩追她,她躲闪着,最后干脆把花儿扔到了木栅上,然后得意扬扬地走开了,而小男孩则坐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为何不能和睦友好地享受快乐呢?

  我的桌案上放着一些信,其中有我两位老朋友的来信,他们正在为一个只值几镑的小事争执不休。一个人抱怨对方巧取豪夺,另一个因被指责为卑鄙而恼羞成怒。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之间亲昵的友情戛然而止了。人无法预防悲伤、痛苦和悲剧的发生,但有一种力量,在赋予了我们获取丰富的快乐资源的同时,又用魔鬼一般的力量戕害我们,让我们对这些资源肆意糟蹋,我们因此而担惊受怕、互相鄙视、互相憎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啊,让人表现得如此丧心病狂、不可理喻?它又怎样无情地摧残了这勃勃的生命?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即使得以苟延残喘,也会变得游离不定、步履蹒跚、萎靡不振。他的肌体会变得如僵尸般脆弱不堪,他会满脸愧色、无地自容。更糟糕的是,这台内心早已疯癫的机器却仍自我感觉良好,自觉年轻而理智。如果知道在某个地方,某一时刻,无论多么遥远,总有人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变得坚强、快乐、勇敢、善良,那么,承受这所有的一切该是何等轻松自如啊!我们就会对一切置若罔闻,只知尽情享受,这样的人生会变得多么璀璨多姿啊!无论是光秃的树林中黄冠绿顶的乌头草,还是躲在云彩后面的太阳漫射出来的绚丽霞光,我们每一次回眸,都能欣赏到这美妙的景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迷人的、古怪的、好奇的,从坐在马车上的男孩—他细腻的皮肤和明澈的瞳孔映照出几多古老的浪漫啊—到皮肤干涩的农民,他们穿着不合体的脏衣服,手中拿着镰刀—他们代表了世上最坚韧的耕耘。这些人群,虽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劳作,却又如此地感到无助,他们的人生意义也如此地让人困惑。无论是国家、家庭还是个人,生命之路都曲曲折折,不时遇到突兀袭来的邪恶,这些邪恶极具毁灭性,令人惊骇,又无药可医。但邪恶至少还带有一丝血色和火光,更为可怕的是卑鄙与嫉妒,它们仿佛一道道黑暗的黏液,原本一无是处,却可以让轻快的步伐变得缓慢而沉重,让明亮的道路变得朦胧。

  生活的快乐

  所以,在这里,在我的寂静之岛,在片片沼泽之间,在寥廓的苍穹之下,我想尝试一种戒荤茹素般的生活,没有懒惰与匆忙,也没有时光的虚掷与贪恋,不推卸应负的责任,也绝不平添无益的负担,不把自己禁闭在孤独之隅,也不放纵地攀附无谓的权贵。坦诚而言,如能明辨上帝的神谕,我由衷地希望完成上帝的旨意,但这需要坚强的意志去支撑,尽管如此我也从未对完成它产生过疑虑,我相信就算我在完成的过程中会流下傻傻的泪水,我也会坚持到底。驶向山下的港湾时,为什么会遇到如此之多逆行的狂风、劈头的巨浪,它们为什么如此强劲地袭来让你船毁人亡呢?我无从知晓,我也无法知晓。如若我真的驶过夕阳,对岸的风景到底会是怎样的?那里一定有正在等待着我的家园。我想,所有的人,这个恬静的家中所有的人,正欣喜地列队成双,站在古树下,站在沾满露珠的草场上,等待着我,他们的身影虽模糊却很美妙。也许,我会寻得梦寐以求的美景;也许,我只能满脸鲜血蜷伏在生命的荆棘之中,谁又知道呢?正如我描绘的那种场景,我在眺望远方,看见淡淡的夕阳渐渐隐没在树梢之后,花园在黄昏中若隐若现,屋中的灯火忽明忽暗,鸟儿穿过寂静的天空展翼飞向巢穴。现在,在这怡人悠然的时刻,太阳正围绕着广阔无垠的天空一路盘旋,我呼吸到了我所渴望的、来自仁慈的上帝之心的气息。假如没有这样的气息,我也心满意足,因为我确信,也根本无法怀疑, 在所有的混沌与谬误之后,必然隐藏着一条真理,在所有的朝圣之旅中,必然潜伏着一个目标。我将要找到它,实现它。终有一日,荣耀会从天而至,希望得以实现,悲痛必将终结。到那时,无论在绝望和疲惫中跋涉,还是在得意与欣喜中狂奔,我再也不会多迈出一步,因为我已学会不再恐惧、不再妄言,我已然摒弃了猜忌、抛却了鄙夷。在那一刻,我会睁大双眼,因为我终于知道,自己已找到平和喜乐。


2

  小说

  就在刚才,我发觉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些迟钝了。一直以来,我总是悠然地抱着几本老书不放,没有任何创新,思想也变得过于狭隘,如同一个不再为晚宴打扮自己的客人,不会再去计较大衣和拖鞋的新旧。人们很容易把这些行为当成不善处世或心境淡然的表现,认为有哲学家的风采,但说实话,这纯粹源于懒惰。真正不善处世的哲学家,在任何场合,无论穿着什么,都会表现得轻松自然,潇洒大方。 

  我从未以一种轻松或者纯娱乐的方式看待小说阅读。开始读时,我就像待在一所陌生的房子里,见到的全是陌生的面孔,各种各样的生人难以回避,等待着我去结识,对于评判他们的所长所短,我煞费苦心、苦恼不已。实际上,我更愿意从事一些严肃的事情。我知道,这种浪漫时刻只属于作家,不属于历史学家或道德学家,因为他们对生活太过挑剔,太过热切。现在,也许没有杰出的心理学家或理想主义者会从事创作了,从事创作的伟大的艺术家更是凤毛麟角。若一个人想要千方百计摆脱当代小说,这不仅是一种病态,更是一种道德上的堕落,至少也算是一种懈怠、愚蠢和保守的表现,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已然僵化,脑中尽是些拾人牙慧的枯燥理论,人性的良知和乐趣也终会使人变成干枯空洞的躯壳。

  人们总是无休止地争论:小说是该具有伦理目的,还是应完美地呈现出那些为公众所清晰认知、忠实信守、精心分类、巧妙剥离的真理呢?现实主义者认为,对于前者而言,无论主题、事件和情节如何,小说中必然隐藏着某一伦理目的,而且这一目的有赖于小说自己去表达。而另外一种理论则认为,小说家应有一个特定的动机:要么证明某一理论,要么进行某种忠告,要么实现某一目的。狄更斯和查尔斯·里德都拥有根植于社会变革时代的慈善动机,他们希望改善学校、济贫院、疯人院和监狱的条件,这一动机在诸如《尼古拉斯·尼克尔贝》《雾都孤儿》《硬币》和《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等作品中也都可见一斑。从道德角度上说,这些小说所反映的问题合情合理,无疑能让大批读者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而这是从布道书和蓝皮书上无法获得的。这些书籍引起了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公众情绪也就自然而然地推动了立法的脉搏。慈善动机是否会损害书籍的艺术性,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的确,慈善动机总会或多或少地让作者偏离初衷,要么夸大其词,要么搬弄是非。而出于艺术目的,又总把背景置于济贫院或者监狱里,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如果人道主义动机导致了真相的歪曲,小说的艺术性就会受到折损,因为事实的选择和分类应遵循艺术的指导原则,而非出于慈善动机。

  当代爱情

  在众多浪漫情景中,表现得最为抢眼的情感就是爱情。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情的动机也可以有艺术和慈善两种表现方式。《酵母》是查理·金斯莱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富有早期维多利亚时代特色的小说。这部小说在将艺术和慈善两种动机合二为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兰斯洛特对阿吉莫妮的爱情,就是以艺术兼慈善的手法描绘的。这位爱慕者的激情,通过种种古怪而混乱的社会现象表现出来,就像寂寞草地上流淌的溪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并感知到它流向附近磨坊时跳动的脉搏。同时,这份爱情的慈善动机也有迹可循,因为爱情常被当成一种补偿动力,一种治愈私欲的良方,一种抚慰心神的香脂。在恨嫁未成的阿吉莫妮临终之前,艺术动机占据了上风。女作家之手,往往自然而然地会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描写爱情,这是女人所能提供的最完美无敌的礼物,也是她们施展影响力的绝佳机会,更是一个她们实现自我的难逢机遇。古语说,女人即是媒婆。有一先生更为露骨,他认为女人这么做是出于一种狩猎本性,尽管这种本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褒扬,可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加以回避。伟大的女作家夏洛蒂,就是从艺术角度处理爱情的。有人指责她把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卡罗琳、雪莉描绘得过于温顺,对男人给予的恩惠表现得过于受宠若惊。这些女人用异乎寻常的温顺,宽恕了欺骗、苛刻、冷漠和绝情。然而也正是这些行为,才产生了艺术之美,这种艺术之美用奉献而非索取温暖着这些美丽无瑕的心灵。在那部质朴的小说《教师》中,男主人公的塑造充分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是如何把大自然的刻板与男性的刚毅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在书中,男主人公的妻子一反往日的安静与矜持,宣泄的情感如决堤的猛流,随后,这股激情又如干涸的枯井,沉重的缄默横在二者之间,这一切让男主人公惊异不已。他就问妻子,她的爱呢?它去哪儿了?“我不知道它去哪里了。”妻子回答,“但我知道,只要你需要,它就会折身而返。”这真是美妙绝伦的点睛之笔。保罗·伊曼纽埃尔和罗伯特·穆尔都有着感人的美丽心灵,但他们都死守着一个想法:报答他们卑微的情人。于是,他们先对她们进行了苛刻甚至残酷的考验,之后再用他们的挚爱回报她们。罗彻斯特先生—情人当中的至圣者,虽然爱得荒唐,但他那桀骜不驯以及情节的逆转,都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那是男人特有的激情,如同心灵祭坛上的圣火在熊熊燃烧、在不断跳跃。这部小说的魅力令人难以抵抗,因为简·爱从未意识到自己在奉献,她只知道自己在接受施舍,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她的爱超凡脱俗、令人感叹。

  自我意识下的爱情

  现在有一本书可与之媲美,那就是丘蒙德莉女士的《受刑人》。这本书的精妙、高雅体现在诸多方面,然而其中最闪光之处,莫过于它从女性的角度诠释了爱的价值。在书中,爱情被描述为一种可以救赎生命和改变人生的力量。为了证明这一命题,两位男主人公温特沃斯和洛西茅斯,不再像罗彻斯特那样因犯下致命的错误而变得面目全非、一无是处,相反,他们一个成为老女仆自我中心主义的奴隶,另一个变成了赤裸裸的兽性主义的奴隶。这两种情况都令人“感同身受”。这位女作家,没有像圣人一样掌控自己的创作,而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她的目标就是更清晰地诠释主人公爱的本质:爱是一种纯净心灵、改变人性的力量。对这一立场,我想,没有人会持有异议。但人们若意识到爱情的自身价值,就会失去谦卑和无私,爱的力量也会减半。即使是莫德林,书中最完美无瑕的人物,也难免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在那场动人的爱情戏中,她接受了洛西茅斯爵士,然后宽慰他说:“你不仅回到了我身边,也回到了你自己身边。”这是画蛇添足的一笔,它让说话者带上了高人一等的色彩,这还让人想起《公主》中的情节,当仰慕者看到不幸的艾达公主把床榻当成祭坛时,就教导她说:“不要责备自己,重温错误,人生才会更为珍贵。”你无法想象简·爱会对罗彻斯特说:爱让罗彻斯特回到了他自己身边。在这令人无限遐想的场景中,在这精彩绝伦的时刻,说这样的话还真是有些不伦不类。这种话带有牧师的口吻,绝非真爱的表达。因此,在情感达到白热化之时,应该格外小心,因为总有一个能熄灭火焰的力量在旁觊觎。

  爱情礼物

  存在于艺术之中的爱,应是珀涅罗珀与安提戈涅之爱,应是科迪丽娅、苔丝德蒙娜、依默琴之爱,应是伊妮德之爱,应是布朗宁夫人之爱,应是女人之爱,应是男人之爱,应是但丁之爱,应是济慈之爱,应是莫德的爱人之爱,应是高老头之爱,应是罗伯特·布朗宁之爱。 

  这是男人对女人或女人对男人难以琢磨、不容置疑的爱,爱就是这样,只为自己而存在,如蒙田所言:“只因我和你。”这不是对良好品行的敬佩,只是对美的崇拜、对力量或优雅的感知,是精神与躯体命中注定的结合,是一种内在本能的和谐,一种崇高与亲昵,它没有任何夸耀、恩泽或宽恕的意味,只有对温顺、分享、奉献必然的渴望。因此,爱情里,缺点和弱点无须改正,也无须宽容,只需慷慨地给予机会。牺牲不是痛苦,而是最为深切、最为敏锐,甚至可以触及的愉悦。这种爱无关对友情的容忍,也不是加减法的运算,更不是对收入的斤斤计较,它总能提供一种理智而快乐的伙伴之谊。因此,当作家有能力并有幸感受这种爱的场景时,任何深远的动机或目的已无关紧要。的确,恣意添加额外的动机,只会令这一神圣的礼物蒙羞失色。切勿虚妄地假设任何人都有这种爱的天赋,这种完美之爱唯有天才可以独享。

  因此,花费些心思描绘一下其他种类的爱,还是值得的,因为爱有无限种类别与内涵。爱的预言家们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是以冷淡生硬的口吻去预言,而这些预言会让许多男女压抑内心的情感。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可悲的错误,这种错误完全可以用意志和努力来避免。很多传道者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他们要么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道德意识,要么认为道德意识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培养出来。虽然有些人能够感知崇高—这一完美之爱的升华——却无法激发这种崇高。拥有这种天赋之人要感谢上帝,这种天赋匮乏之人也不必羞愧自责,因为良好的智力与艺术天赋也并不一定能与力量结合。人性中存在一种补偿法则,但同时也存在限制法则,忽视它既是愚蠢的,也是怯懦的。 

  爱情与激情

  我曾经尝试过,把文学领域和生活范畴中的伟人一一罗列,可最终感到既沮丧又震惊,因为我发现这是一项何等艰巨的工作。诠释完美的女人之爱,要比诠释完美的男人之爱容易得多,于是,我心酸地想:难道就是因为纯洁、真情和永恒之爱自古罕有、感天动地,所以才使爱的诠释如此不易吗?现在的书籍名目繁多,无论虚构的还是传说的,人们都可以恣意挑选,然而,真正的可与之结为友伴的书籍却又凤毛麟角,这难道是因为我们过于挑剔了吗? 这是一个我不愿面对的答案,但很显然,我们把爱的力量过于理想化了,难道是因为文学作品中充溢了浩如烟海的浪漫史的缘故吗?爱,真的像浪漫故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在生活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吗?无数的浪漫故事就真的能表明,人生中的爱能超越一切吗?超然的爱情在罗塞蒂的十四行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然而我们了解的所有关于罗塞蒂的故事,都似乎证明了他的爱是真实的,而非超然的。从爱情角度而言,有人把罗塞蒂归为酒色之徒或爱的奴隶,认为他不是真实且和谐之爱的倡导者。我更倾向于这样的看法,对于男人,尤其是现在的英国男人,爱是迷惑的插曲,绝非必不可少的行动指南。最令人感觉幸福的婚姻,就是把激情平静地转换为真实而温存的友情。这也似乎证明,爱是肉体上的激情,并非精神上的激情,它从人生穿插而过,并非沿着人生之渠流淌不息。

  我不禁想到,回顾人生中伟大而真挚的情感时,面对挚爱的对象—一个没有任何身体魅力的女人,也能产生强烈的激情,这样的情况存在吗?当然,我没有把魅力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美丽,可我自己就回想不出有关这样的情况:一个人,会为一个毫无魅力的女人点燃激情。这种魅力,也许来自声音、目光、姿态、手势,但总有那种理想中的魅力存在着。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2.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