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为官之道:王立群智解成语5
为官之道:王立群智解成语5


为官之道:王立群智解成语5

作  者:王立群 著

出 版 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定  价:30.00

I S B N :978753478677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王立群智解成语5为官之道》围绕“为官之道道在为民”这个主题展开论述,王立群先生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一部政治史。这其中,集聚了大量的治国经验、为官之道、从政之方,有精华,也有糟粕。为官者,应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为当今的社会建设所用,这就是资治通鉴,古为今用。

  本辑内容涉及学习、民为邦本、廉洁奉公、诚信、谨言慎行、忧患意识、思考、谦虚、肚量、“眼量”、“耳量”、胆量、反对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尊重规律等内容,基本包括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重要部分。仿效《论语》《荀子》的编排,将学习置于首篇,以尊重规律篇,凡十五篇。

  这是本讲成语的书,目的又非纯粹的解读成语。有时候,为了行文的方便、结构的完整,偶尔会有极个别的地方与已经解读过的成语重合。前面解读详细的,这里略讲;前面解读简易的,再次讲解时会详细一点。

  书中,王立群先生总结说,为官从政的一些基本道理,听起来很简单,想起来也很容易理解,关键的问题是做不做、如何去做。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俗语常言:“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这些都是强调行动的重要。通俗点说,官员就是干部,干部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不是装官老爷装出来的。

TOP作者简介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TOP目录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开卷有益,不学无识:为什么要学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炳烛之明:为什么要不断学

鉴往知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学无常师:从哪里学,学什么

好,勤,恒,用:怎么学

二、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天

仁者爱人,仁民爱物:为政之根基

爱民如子,为民父母:父母官的职责

博施济众,国富民安,富国强兵: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实惠

民为邦本,载舟覆舟: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

三、廉生威  公生明

少私寡欲,知足不辱:清廉之心理根基

临财不苟,羊续悬鱼:钱财虽好,取之有道

克己奉公,铁面无私,明镜高悬:世间需要公正人

置水之情:我们呼唤清官

四、不信不立  不诚不行

钓名欺世,诳时惑众:诚信是不欺骗

惇信明义,言而有信,久要不忘:诚信是说到做到

轻诺寡信,百约百叛:诚信是不违约

五、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谨言慎行:为官需谨慎,举止要当心

讳树数马:孔光、石庆的谨慎人生

腐索捍马,敬终慎始:谨慎是一生的事业

三思而后行:谨慎需有度

六、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夕惕若厉,战战兢兢,临渊履冰:忧患意识是清醒的危机感

居安思危,临渴掘井,患至呼天:忧患意识是明确的预见性

忧国忧民,匹夫有责:忧患意识是自觉的责任感

七、虑无不周  行成于思

审思明辨,行成于思,困心衡虑:思考是一项技能

行思坐想,迁思回虑,研精覃思,长虑顾后,虑无不周:思考是个大工程

纸上谈兵:学习不能不思考,思考亦需要学习

八、谦谦君子  用涉大川

满招损,谦受益;一谦四益;谦尊而光;卑以自牧:虚怀若谷;虚船触舟;谦虚是有力量的

自以为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为官不该自负

矜功伐善,功成不居:为官不自夸

刚愎自用,以规为瑱,博采众长:为官不能一意孤行

九、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狡兔三窟,高枕无忧:孟尝君的肚量

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冯谖的“眼量”

胯下之辱:容他人所不能容,方能成他人所不能成

宽宏大量,蔺相如大局为重;负荆请罪,廉将军知错能改

十、器小易盈  一事不成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个经常被误读的成语

宰相肚里能撑船: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

鼠肚鸡肠:自取灭亡

器小易盈:赔了夫人又折兵

十一、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

TOP书摘

    鉴往知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学无常师:从哪里学,学什么

  当年,孔子教授学生的内容,经常被概括为四个字:文、行、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大致包括文化典籍、社会实践、忠诚的品格、诚信的秉性。这就告诉我们应该从哪里学、到底学习什么的问题。用现代的话讲,不外乎几个方面: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向人民群众学,向专家学者学;学习理论,学习实践。

  学习书本知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经典,历史文献、文学文献、哲学文献等,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不能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都需要了解一些。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提升个人的品质修养及从政能力。

  阅读史书,最显著的作用是看成败,明得失,鉴是非,知兴废,可以鉴往知来,鉴前毖后,资治通鉴。鉴往知来,“鉴”的意思是审视,“往”的意思是过去、历史,“来”的意思是未来。这个成语是说审视历史,便可推知未来。美国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很知名的话:“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意大利著名的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著名的论断与我们经常讲的“历史总会惊人地相似”意思差不多。所以,我们阅读历史,并不是单纯地对过去的具体事件有所了解,而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可以这么说,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现实—未来,就这样构成了一个链条。人类每个阶段的社会实践,无不是以已经具备的历史条件为基础的,无不需要借鉴相关的历史经验。中国的史学家在撰写史书时,也无不包含这个深刻的社会意图。司马迁写作《史记》说“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进资治通鉴表》)。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卷七十

  一《魏徵传》)“以古为鉴”,就是以历史为鉴。所以,阅读史书,不仅能够鉴往知来,而且能够鉴前毖后。《诗经·大雅·荡》中言:“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是告诫殷商的子孙,时刻要以夏的灭亡为教训,后来也用“殷鉴不远”泛指教训就在眼前。“鉴前毖后”的意思,与此差不多,就是把过去的错误作为借鉴,以谨慎行事,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阅读古代文学经典,看似没有多大实用价值,实则不尽然。其实,文学的重要功能并不在于它的直接实用价值,主要是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是从骨子里能够改变人的气质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对腰缠万贯、满嘴铜臭的土豪会心生厌恶,并不全是因为我们嫉妒他们有钱,关键是因为他们的俗不可耐,骨子里就缺乏一种高雅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说有就有的,是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才能时,文学经典也能引导人追逐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再者,文学经典也能够提升人的表达能力、话语技巧,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语言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长久,而文学作品,是最讲究文采的。

  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大量的哲学思想著作,内容丰富,包含了为政、修身、执法、理财等方面的内容,是为官从政的宝库与渊薮。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能够增强思辨能力,提升思维,有助思考。《周易·大畜·象》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君子要多多了解古人的嘉言善行,来培养自己的德行。在最近落马的一个高官家中,竟然找不到哪怕是一本书,所谓无知者无畏,你不落马谁落马。这种现象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

  书本知识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并且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从实践中学,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古人有很多论述。

  《荀子·劝学》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讲,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只有亲临现场,才会有真切的体验,这说明实践是何等重要。所以,即使嘴上能一套一套的,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光说不做,说啥啥一套,干啥啥不行,肯定会遭人耻笑的。《礼记》中讲“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并不是一味躲在书房中读书,还需要走出书房,到外边的世界去,这就是经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成语形容人读书多,社会阅历丰富。丰富的社会阅历当然来自实践,而且,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对书本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南宋时期的陆游给儿子写过一首诗,教育儿子要重视实践,从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尽管如此,往往要到老年才能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肤浅的,要想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还需要亲自体验、亲自实践才行。这看似浅显的道理,却是陆游多年读书学习的心得,做学问不但要不遗余力,还必须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实践。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就是荀子讲的“没听说不如听说,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实践行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否则,片面的认识,一知半解,肯定是会出错的。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2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