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问题:从分割到一体化
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问题:从分割到一体化


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问题:从分割到一体化

作  者:陈瑛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1617440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经济  中国经济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问题:从分割到一体化》建立在梳理历史、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寻求实证检验的思路上,总结了户籍制度与所有制制度作用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特征,构建双边异质性搜寻匹配模型,模拟并证实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性及其动态变化,进而采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并检验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及其演进变化。

TOP作者简介

  陈瑛(1972-),女,云南陆良人,主要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先后于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与发展研究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现于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从事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区域劳动力市场研究工作。独立完成了多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的论文,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各类项目共四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亚洲开发银行PPP项目及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项目的研究工作。

TOP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背景 

第二节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研究意义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劳动力市场演进——分割与一体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第一节国外劳动力市场演进认识的理论构建:竞争到分割 

一国外劳动力市场演进认识的历史脉络 

二劳动力市场演进目标:竞争性与一体化 

第二节国外劳动力市场演进的实证研究:分割性检验 

第三节国内劳动力市场演进的认识:分割到一体化 

第四节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分割到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 

第五节基本概念辨析 

一市场一体化与均衡概念的区分 

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与均衡概念的区分 

第三章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到一体化的演进趋势:勾勒与写实 

第一节市场化阶段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全分割”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价格 

二户籍制度约束下的劳动力流动 

三小结 

第二节市场化阶段初期(1978—1991)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完全分割”的逐步放松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下的工资决定机制 

二户籍制度开始松动下的劳动力流动:由严格控制到允许流动 

三小结 

第三节市场化阶段Ⅰ(1990—2000)的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的形成 

一市场化阶段Ⅰ(1990—2000)的工资决定机制 

二市场化阶段Ⅰ(1990—2000)的劳动力流动:有序流动 

三小结 

第四节市场化阶段Ⅱ(2001—)的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向多重分割的转变 

一市场化阶段Ⅱ(2001—)的工资决定机制 

二市场化阶段Ⅱ(2001—)的劳动力流动:自由流动 

三小结 

第五节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向一体化的演进特性 

第四章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到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分析:经典MP模型的拓展 

第一节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框架:一个折中的观点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的理论分析框架:双边异质性搜寻匹配均衡 

第二节“双重二元”分割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演变:基准模型 

一劳动力市场中的交易——人职匹配过程 

二劳动力市场政策 

三工作破坏与工作创造 

四劳动者就业与失业价值 

五工资决定、保留工资及匹配剩余 

六“双重二元结构”的工资曲线 

七“双重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流量均衡与贝弗里奇曲线 

第三节“双重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的稳态均衡与动态分析 

一“双重二元”分割的工资、失业率及流动性 

二“双重二元”分割的数值模拟 

三“双重二元”分割的动态分析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演进的实证研究:多数据来源的支持性验证 

第一节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的多数据来源及实证方法 

第二节我国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向一体化演进的验证(Ⅰ):分割部分的劳动力流动 

一理论假设 

二“双重二元”分割下劳动力流动性变化的验证 

三小结 

第三节我国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向一体化演进的验证(Ⅱ):分割测度 

一基于回归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方法 

二“双重二元”下总体分割指数构建及工资收敛性判断 

三“双重二元”分割下的行业性分割指数测算 

四结论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总结与结论 

第二节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本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参考文献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5.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