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公2016考研套装 (考研英语+政治)10年真题2年模拟+考研数学三14年真题详解(二维码共3册)
中公2016考研套装 (考研英语+政治)10年真题2年模拟+考研数学三14年真题详解(二维码共3册)


中公2016考研套装 (考研英语+政治)10年真题2年模拟+考研数学三14年真题详解(二维码共3册)

作  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委员会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定  价:130.00

I S B N :11674589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考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10+2”:10年真题2年模拟(最新版)》
  在内容编排上共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考研政治近十年考情分析、2006年至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两套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试题。第一,在考研政治近十年考情分析中,本书从试卷分值、题型、题量、考查内容、考点分布、备考策略和复习攻略几方面做了详尽分析;第二,在2006年至2015年10年真题方面,本书对每一年份的真题给出了参考答案、考查的知识点以及详尽的解析;第三,本书的两套模拟试题,均由中公名师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难易程度研发。

  《中公版·2016考研数学(三)14年真题详解及解题技巧(最新版)》
  汇集了2002年~2015年14年数三真题。历年真题每个题目的解析都包含“思路点拨+解析+考点重现”三个部分:“思路点拨”,针对的是本题的解题过程的浓缩,是对某一类题目的思路总结;“解析”,给出了题目的详尽解答,有些题目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考点重现”,给出了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重要的计算公式,重要的定理和结论,是对重要知识点做出的简洁而高效的总结。而且2011~2015年的5套真题每题都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真题的视频讲解!

  《中公版·2016考研英语“10+2”:10年真题2年模拟(最新版)》
  2016最新版《考研英语10+2·10年真题2年模拟》囊括近10年的真题和2套2016年的预测模拟卷。其具体内容如下: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试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试题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试题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试题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一)预测模拟试题(一)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英语(一)预测模拟试题(二)

TOP目录

《中公版·2016考研政治“10+2”:10年真题2年模拟(最新版)》
10套真题2套模拟

《中公版·2016考研英语“10+2”:10年真题2年模拟(最新版)》
1986~2015年考研英语考情分析
一、历年考试题型分析(1)
(一)历年题型、分值演变(1)
(二)历年题型、分值演变分析(3)
二、各题型的题材分析(4)
(一)英语知识运用(4)
(二)阅读理解(5)
(三)英译汉(9)
(四)写作(10)
三、2004~2015年考研英语题材来源分析(12)
四、考研英语高效复习五步法(18)

《中公版·2016考研数学(三):14年真题详解及解题技巧(最新版)》
2002年~2015年考研数学(三)考情分析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分析(1)
二、历年真题题型、题量分析(1)
三、历年真题考点分析(2)
考研数学备考手册
一、考研数学备考三阶段(7)
(一)第一阶段——基础复习(7)
(二)第二阶段——强化提高(8)
(三)第三阶段——考前冲刺(10)
二、考研数学临场应战技巧(11)
(一)合理控制时间分配,有取有舍(11)
(二)妥善安排解题顺序,先易后难(11)
(三)看清题干,注意条件(11)

TOP书摘

考生注意事项
  1.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考场规则。
  (1)考生在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
  (2)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
  (3)交卷结束后,不得再进考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2. 答题前,应按准考证上的有关内容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考生编号”等信息。
  3. 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或写在指定的答题卡上。
  (1)填涂部分应该按照答题卡上的要求用2B铅笔完成。如要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
  (2)书写部分必须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迹要清楚。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装入原试卷袋中,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英语(一)试题
  Section Ⅰ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Though not biologically related, friends are as “related” as fourth cousins, sharing about 1% of genes. That is 1 a study publish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d Yale University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2 .
  The study is a genome-wide analysis conducted 3 1,932 unique subjects which
  4 pairs of unrelated friends and unrelated strangers. The same people were used in both 5 .
  While 1% may seem 6 , it is not so to a geneticist. As James Fowler, professor of medical genetics at UC San Diego, says, “Most people do not even 7 their fourth cousins but somehow manage to select as friends the people who 8 our kin.”
  The study 9 found that the genes for smell were something shared in friends but not genes for immunity. Why this similarity exists in smell genes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for now. 10 , as the team suggests, it draws us to similar environments but there is more 11 it. There could be many mechanisms working together that 12 us in choosing genetically similar friends 13 “functional kinship” of being friends with 14 !
  One of the remarkabl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as that the similar genes seem to be evolving 15 than other genes. Studying this could help 16 why human evolution picked pace in the last 30,000 years, with social environment being a major 17 factor.
  The findings do not simply corroborate people’s 18 to befriend those of similar
  19 backgrounds, say the researchers. Though all the subjects were drawn from a population of European extraction, care was taken to 20 that all subjects, friends and strangers were taken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The team also controlled the data to check ancestry of subjects.
  1. [A] what [B] how [C] why [D] when
  2. [A] defended [B] concluded [C] withdrawn [D] advised
  3. [A] for [B] with [C] by [D] on
  4. [A] separated [B] sought [C] compared [D] connected
  5. [A] tests [B] objects [C] samples [D] examples
  6. [A] insignificant [B] unexpected [C] unreliable [D] incredible
  7. [A] visit [B] miss [C] know [D] seek
  8. [A] surpass [B] influence [C] favor [D] resemble
  9. [A] again [B] also [C] instead [D] thus
  10. [A] Meanwhile [B] Furthermore [C] Likewise [D] Perhaps
  11. [A] about [B] to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08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4.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