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民法典编纂论(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3卷)
民法典编纂论(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3卷)


民法典编纂论(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3卷)

作  者:何勤华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丛 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3卷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定  价:50.00

I S B N :978710012023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民法    

标  签:法律  民法  民法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2015年,依据全国人大决议,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编纂民法典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文明秩序的重大立法工程,还是中国人民百年的梦想。

 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是商务印馆出版的系列出版物,丛书立项于2005年,本书是第三卷,收入法学专家为民法典编纂而撰述的专题文章15篇,大致分三块:

一是,有关中国民法史方面的文章;

二是,有关民法典编纂方面的文章;

三是,民法典总则编立法建议案。

TOP作者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梁慧星与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前任主任与继任主任,著名民法学家。

TOP目录

为中国民法典而斗争 

Ⅰ 

得形忘意 

——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 

一、从“唐律情结”说起 

二、日本开启的民法典情结 

三、汉江奇迹的背后 

四、你方唱罢,我登场 

五、典立而魂失,得形而忘意 

中国传统法典条标的设置与现今立法的借鉴 

一、中国现今的法律中都不设条标是个立法中的缺憾 

二、可以从中国传统法典条标的设置中得到的借鉴 

三、中国现今法律设置条标的立法建议 

民国民法典的制定 

——复合立法机构的组织与运作 

一、序说 

二、复合立法机构的组织体系 

三、民国民法的起草、审议与颁布 

四、余论:复合立法机构的再审视 

论民法典“家庭法编”的体系构造 

一、民法典第四编定名“家庭编”而非“亲属编” 

二、“家庭”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三、“家庭财产”民法中的地位 

四、余论 

Ⅱ 

再谈民法典编纂的若干问题 

一、理解四中全会《决定》所写的“编纂民法典” 

二、回应“反法典化、解法典化” 

三、我对民法典编纂的几点想法 

四、提问与回答 

民法总则的制定应体现民商合一体制 

一、在民商合一体例下制定民法总则 

二、按照民商合一体制构建民法总则 

我国《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统一论 

一、法律行为(合同)效力规则双轨制存在的立法矛盾 

二、《民法总则》应当规定统一的法律行为效力规则 

三、未来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具体做法 

关于民法典总则立法的几点思考 

一、民法典总则的立法路径 

二、民法典总则的体例设计 

三、民法典总则的逻辑构造 

民法典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 

一、引论 

二、民法典协调的利益关系类型 

三、民法典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 

四、小结 

论中国民法典设立知识产权编的必要性 

一、实现民法典的基本功能 

二、推动民法理论与制度的发展 

三、完善知识产权理论,便利知识产权实务 

四、关于知识产权编的立法技术 

知识产权“入典”与民法典“财产权总则” 

一、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的“范式”选择 

二、财产权体系重构与民法典“财产权总则”设计 

三、“财产权总则”编排体例与“知识产权一般规定” 

Ⅲ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总则编 

前言 

总则编说明 

起草人分工 

要目 

附条标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建议稿 

要目 

附条标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要目 

附条标目录 

附录 

中国民法典沿革简表

TOP书摘

《民法典编纂论》序言 节选

——中国编纂民法典的旅程

梁慧星

中国在公元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被东邻日本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中国人终于认识到: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真正实现“自强”的目的,还必须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但统治集团内部“后党”与“帝党”之间,对于应否废弃中国传统法制意见冲突,不能达成共识。1900年8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1835—1908)和光绪皇帝(1871—1908)仓皇出逃。次年,中国政府被迫与英、法、德、俄、美等11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中国政府支付赔款450,000,000两白银。此次事变,终于促使统治集团内部达成共识:中国要富强,非学习西方法律制度不可!1902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实行“新政改革”。1905年委派沈家本(1840—1913)、伍廷芳(1842—1922)等为修律大臣,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由此揭开中国继受外国法的序幕。

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由日本学者松冈义正(1870—?)负责起草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曾经留学法国的陈箓与留学日本的高种、朱献文负责起草亲属、继承两编。1910年底,民法典起草完成,称为“大清民律草案”。设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1569条。1911年进入审议程序。因同年10月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使这一民法典草案未能正式颁布生效。但是,通过这一民法典草案,德国民法的编纂体例及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体系被引入中国,对现代中国的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充分显示中华民族在外来压力之下,毅然决定抛弃固有传统法制,继受西方法律制度,以求生存的决心、挣扎和奋斗。

中华民国建立,北洋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民刑法典。于1925年完成民法修正案,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该民法草案,是以“大清民律草案”为基础增删修改而成,共1745条。其总则编改动较少,仅增设关于“外国法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债编改动较大,采纳了瑞士债务法的若干原则,尤其第二章关于“契约”的规定,与“大清民律草案”不同;物权编增加规定“抵押权”和“典权”;亲属编的篇目有所变动,使逻辑更清晰,并增加关于“家产”、“亲子关系”、“养子”、“照管”的规定;继承编主要是文字和结构的改动,使逻辑更清晰严密。北洋政府司法部曾经通令各级法院,在裁判民事案件时可将“第二次民律草案”作为法理引用,但最终并未成为正式法律。

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29年1月,国民政府立法院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由傅秉常(1896—1965)、焦易堂、史尚宽(1898—1970)、林彬、郑毓秀(1891—1959)五人任起草委员,从同年2月1日开始起草民法典。民法起草委员会,以“第二次民律草案”为基础,采取分编修订、分编提交立法院审议通过、分编公布实施的方式,至1930年12月26日,民法典各编先后审议通过、公布实施,称为《中华民国民法》。设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29章,1225条。这一法典,着重参考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和瑞士债务法,对当时的苏俄民法典和泰国民法典也有所参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

近代各国制定民法典,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中国制定民法典的目的,在于废除领事裁判权。1843年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之先例。此后法、美、挪、俄、德、荷等17国,均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因此,自清末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废除领事裁判权。1902年,清朝政府与英、美、日、葡续订商约,[1]四国先后承诺:以“中国法律制度皆臻完善”为放弃领事裁判权的条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比利时、丹麦、西班牙、意大利续订商约,均规定以“1930年1月1日前颁布民商法典”为撤销领事裁判权的条件。可见,废除领事裁判权是导致中国继受西方法制、制定民刑法典的直接动因。但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一直到抗战末期的1944年才被废除。而西洋法律之继受,对中国法制之现代化,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之继受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是受日本的影响。其所以不采英美法系,纯粹由于技术上的理由。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并无优劣高下之分,但英美法是判例法,不适于依立法方式予以继受。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最著名的民法典。因德国民法典公布在后,其立法技术和内容比法国民法典进步。因此中国继受德国民法。中国法制因继受德国民法而实现近代化、科学化,此为中国继受德国民法之真正意义。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推翻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中华民国民法》在内的国民政府“六法”被废除。1950年,参考《苏俄婚姻、家庭及监护法典》,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民法起草,至1956年12月完成“民法草案”,分为总则、所有权、债、继承四编,共525条。此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致民法起草工作中断。这一“民法草案”,是以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为蓝本。例如,四编制体例的采用,将亲属法排除在民法之外;抛弃“物权”概念而仅规定“所有权”;不使用“自然人”概念而用“公民”概念代替;仅规定诉讼时效而不规定取得时效;强调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特殊保护,等等。表明中国由此前继受德国民法,转而继受苏联民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一“民法草案”是以苏俄民法典为蓝本,但苏俄民法典本身也是参考德国民法制定的,这就决定了新中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仍未脱离大陆法系的德国法系。

1962年,中国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共产风”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之后,调整经济政策,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民事立法重新受到重视。同年开始第二次民法典起草,至1964年7月,完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起草人设计了一个既不同于德国民法也不同于苏俄民法的“三编制”体例:第一编“总则”、第二编“财产的所有”、第三编“财产的流转”。草案一方面将“亲属”、“继承”、“侵权行为”等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将“预算关系”、“税收关系”等纳入其中,且一概不使用“权利”、“义务”、“物权”、“债权”、“所有权”、“自然人”、“法人”等法律概念。显而易见,此次民法典起草,企图既摆脱苏联民法的影响,并与资产阶级民法彻底划清界限,是受当时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论战的影响。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导致新中国第二次民法起草工作中断。“四清运动”至1966年升级为“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中国大陆陷入无政府状态,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办,法律教师和研究人员被驱赶到“五七干校”接受思想改造,致中国立法、司法、法律教学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

1977年,中国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从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民法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重视。1979年11月在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设立民法起草小组,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至1982年5月完成“民法草案(第四稿)”,包括:第一编“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编“民事主体”、第三编“财产所有权”、第四编“合同”、第五编“智力成果权”、第六编“财产继承权”、第七编“民事责任”、第八编“其他规定”,共八编、43章、465条。其编制体例和主要内容,着重参考1962年的苏联民事立法纲要、1964年的苏俄民法典和1978年修订的匈牙利民法典。此后立法机关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社会生活处在变动之中,一时难于制定一部完善的民法典,于是决定解散民法起草小组,暂停民法典起草,改采先分别制定民事单行法,待条件具备时再制定民法典的方针。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0

开  本:128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4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