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被误解的日本人
被误解的日本人


被误解的日本人

作  者:[日]野岛刚 著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42654267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外国随笔    

标  签:散文/随笔/书信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以“知日之书”为理念推出的图书。这一理念,来自于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及周作人先生的提示:“中国在他独特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作者为在中国读书界名声已开始鹊起的日本作家野岛刚,本书是他的首部随笔集。

  《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是书中的一篇,是难得的好文章。此文以切中要害的笔,剖析了日本人何以被中国人误解的原因。作者于此文中,又以恳切之心,希望这一误解如迷雾一样能被消除,中国人可以去接近日本人完全真实的面目。书中其它的文章,便是在作者这一愿望之下,由生活、社会、文艺、媒体及政治等诸方面来谈论日本人,而其中多个具体的话题,又将日本人与中国人和在一起来谈。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有趣,好读,却不乏深刻与新颖的见解。

TOP作者简介

  野岛刚(NOJIMA TSUYOSHI),1968年生,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朝日新闻台北特派员,朝日中文网主编等职,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战地前线采访。在日本,中国大陆,台湾的媒体开有专栏。著有《两个故宫的离合》《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及《最后的帝国军人——蒋介石和白团》。

TOP目录

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

不会写汉字的日本人

让日本人最受辱的骂人话——骂人话的中日比较

在厕所吃饭的日本年轻人

中国人不吃日本饺子

从“饮会”看日本社会的礼仪与规矩

站着吃牛排的日本人

AV女优不能做新闻记者吗?

日本人的美德不是吹出来的

日本人和儒教

通过自杀获得永恒生命的日本小说家们

十年内别把诺奖颁给村上春树

另一个国民作家:渡边淳一

美术馆、苹果派、太宰治——我的青森之旅

日本,穷人的天堂

日本人的“日本梦”

最为中国人喜爱和憎恨的日本人——高仓健和石原慎太郎

高仓健和张艺谋

本末倒置的申遗——“和食”不适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而精”的2020东京奥运会

日清战争中的日本报纸——士兵鲜血之上的大成长

森鸥外与日清战争

浮世绘与动漫

何谓蛮勇,谁之责任?——从后藤之死所想到的

日本国宪法是谁写的:美国人还是日本人?

不去投票的日本人

向天皇告御状带来的麻烦

为什么李小牧落选了?

终战诏书背后的故事

蒋介石在日本学到了什么?

核爆圆顶屋

廉价表态的网络“炎上”——日本的电脑民主主义

日本媒体与核电安全

走向一夫多妻制的日本社会

TOP书摘

序言

  误解,有时非常可怕,而这世间又充满了误解。

  我也一定被很多人误解,就算家里亲人也对我有诸多误解吧。同样,对亲人和朋友我也有不少夹杂了误解的看法。

  这种程度的误解,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避免的。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谁要对我说“你是个杀人犯”的话,我当场就会反驳,可要是被人觉得“你讨厌我”,尽管根本没那回事,我也阻止不了他的想法。我自己对别人的误解也不可能杜绝。尽管人人想尽量避免误解,但人和人之间如果心存嫉妒或对立情绪,肯定很容易陷入误解。

  这些误解的积累若只限于个人之间还好,若不同国家的民众之间误解不断,则很容易招致国家问的对立,甚至引发纷争。所以说误解有时真是非常可怕的。

  日本和中国都有“同文同种”一词。可虽然日语里也有汉字,但是搭配着原创的平假名文字一起使用,不能算是同文。如果同种指民族概念的话,那么用同种形容两国人也不准确。汉民族与大和民族,从其发展的历史到DNA,都是完全不同的民族。

  既然有这样的不同,我们是不是可以一开始就划定一条界线,以“原本日中两国就有很大差异”为前提开始思考呢?如果觉得“对方和我差不多”,那么一旦生气了,自然就满腹牢骚去抱怨。而如果置身于“我们不同,彼此有差异”的大前提下,当发生龃龉时则有必要相互之间更细致、更准确地去理解对方。

  这样一来,日中之间的误解肯定比现在要少。本书中就融入了我的这一想法,希望有更多的中国读者阅读到这些内容。本书的文章,有的发表在过去两年间的腾讯《大家》专栏中。

  本书能够完成,首先想感谢腾讯《大家》专栏。它给了身为日本人的我发表文章的宝贵机会。同时,能有机会和许多优秀的中国读者接触,对我来说是胜过一切的刺激。我还想深深感谢帮我翻译了这些文章的孟庆峰、李光神、朱芸绮。过去在我担任朝日中文网主编时,他们三人作为我的部下活跃于日中编译的岗位上,离开朝日中文网后,作为一流的翻译者继续为我翻译文章。如果没有他们高质量的翻译,我的文章就不会呈现在中国读者眼前。

  这本书是我继《两个故宫的离合》及《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之后,第三部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也是首部纯原创中文作品。

中国和日本,文化交往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历史超过一千五百年。政治和战争把中国和日本撕裂,发生在最近一百年里。而为了超越对立与纷争,减少误解,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文化交流的原点。

  我想做承继日中文化交流之历史的渺小的一分子,将本书献给中国的各位读者。

  野岛刚

  2015年11月12日于东京

 

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

  日本人似乎总是被中国人误解,但凡与中国人有些交往的日本人,或许大多免不了会有这样的感受。

  然而说到底,毫无误解的人际关系是不存在的。至情夫妻、至亲友人之间也多少存在着误解。国家不同,其间的误解则更甚。

  日本人自然也对中国人有所误解。但就我的切身体会而言,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误解要多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且更为根深蒂固。

  中国人原本对日本人所知甚少,此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一百多年以前。理由很简单,纵观中日两千年的交流史,中国虽然在汉代已有史籍提及日本,但总体而言,古代中国人对于具体了解日本的状况,并无兴趣,也没有感兴趣的必要。

  日本人是怎样一群人,在想些什么,信仰又如何?这些对当年的中国人而言,都不是值得费脑筋的问题。近代以前,日本与中国之间仅有过一次战争,而且还是被日本称为“元寇”的元军侵日。严格说来,这场战争中日本的对手并不是汉族,而是蒙古族。

中国的历史上,大凡诞生一个新的王朝,统治者往往都一心扑在统治广袤疆土,或是抵御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异族侵袭上,但也没必要为此与远隔海外的日本结盟。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你在我的“视线之外”。所谓“一衣带水”更像是一句客气话。

  直至近代,中国都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学”、“日本人学”研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于中国而言,日本实在太小,太落后。远在华夏秩序圈之外的日本,中国人没有非交往不可的理由。放眼当时的世界,如果以日本传统运动相扑作比,中国位列最高级别的横纲,或是仅次于横纲的大关等级,而日本连列前头以后的第七、第八位都勉强。如今的日本在世界上就算不是横纲也得是大关、关胁级别,但这也不过是近一百年来的事。

  现在的中国,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写作了不少出色的“日本论”。然而从积累程度来看,还是远比不上日本人的“中国论”深厚。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日本论”近于空白,即便有一点,也都笼统,还混着猜测与传说,因此后来的分析基本上总还是流于表面,自然也免不了有失误。归根结底,所谓对外认识,只能是通过本国人视线的一种积累。仅仅一百年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中国比较像样的“日本论”出现在近代以后。日本在日清战争(中国称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朝,又在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功实现近代化的日本在清末民初时期,首次成为了中国的学习对象。然而,此时尽管出现了不少“日本论”,但总体而言,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多半很严苛。

  曾留学日本并留下诸多有关日本论述的周作人先生,曾经在《谈日本文化书》中说道:

  “中国在他独特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人家都轻蔑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是模仿中国,现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

  周作人先生认为,这种论断不可取,日本文化固然是取材于海外,却经过“一番调剂”,成为自己的东西。他指出:“正如罗马文明之出于希腊而自成一家,所以我们尽可以说日本自有他的文明,在艺术与生活方面最为显著,虽然没有什么哲学思想。”

  周作人先生这一观点所反对的关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言论,出自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戴季陶先生。

  戴先生留学日本四年,自称对日本“大概亦有心得处”。.他认为日本人“狡而易迁”,“历史上本无独立之价值(一味模仿他人)”。戴先生有这样一段论述:

  “岂其民族之英锐聪明而至于此欤……日人所以成为一等国者,以所乘之势与所遇之时甚优故耳。至其民族在世界中以程度而论,亦不过与马来、朝鲜之种族等耳。”

  P1-4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29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4.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