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46亿年的地球物语
46亿年的地球物语


46亿年的地球物语

作  者:(美)约翰·H.布瑞德雷

译  者:吴奕俊

出 版 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48416081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态环境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到现在,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气、山川、海洋、火山等地球上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她传奇的生命历程。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在地球的大舞台上不断地交替变换、历经沧桑。但倘若因此便认定世界麻木不仁,那只是因为你没能看清真相。年复一年,在貌似死寂的星球上,冲突四起,矛盾更迭,留下了万物逆旅的痕迹。这些痕迹中,有些属于动物和植物,有些则属于它们脚下的泥土。 

    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读物,又是一本文化读物:它讲大气的运行、地貌的变迁、河流的缘起与影响、海洋、火山、地震、金属矿物,还讲亚里士多德对生命的看法、人类文明的更迭、诺亚的方舟、人的欲望、大航海时代等。在介绍地球知识、普及科学的同时,也带我们体验了一场人类文明的形成之旅。

TOP作者简介

    约翰·H.布瑞德雷/John H. Bradley (1898-1962),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曾经致力于地球科学、史前文明的研究和考察。父母:Margaret Ferring Bradley (1868 - 1917)。配偶:Katherine Leighton Hilton Bradley (1898 - 1950),著有Farewell Thou Busy World、Parade of the Living, a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等书。

TOP目录

第一章 恢弘大计 4 

年复一年,在貌似死寂的星球上,冲突四起,矛盾更迭,留下了万物逆旅的痕迹。这些痕迹中,有些属于动物和植物,有些则属于它们脚下的泥土。 4 

一、地球与生命的更迭 4 

二、地球的历史 6 

三、宇宙的轨迹 9 

四、地貌的演变 11 

五、地球的命运 13 

六、生命的代价 16 

第二章 头顶的海洋 18 

在大气的海洋下,无论是人类还是鼠类,无论是有机的生命还是无机的岩石,都在各自的命运轨迹上前行。 18 

一、月球上的平原 18 

二、地球的起源 21 

三、大气的运动 23 

四、气候是王者 25 

第三章 大地留痕 28 

液态水撰写了陆地绝大部分的历史。长久以来,地球与其孕育的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然而,倘若没有水的存在,所有的剧目都将戛然而止。地球上每一片土地的命运无时无刻不受到水汽的影响。大气层源源不断地从陆地窃取水汽,然后又将其尽数归还。 28 

一、水的神奇 28 

二、洪流与峡谷 30 

三、河流与文明 32 

四、河流的形成 34 

五、出征的河流 37 

六、是福音也是诅咒 40 

第四章 暗流涌动 42 

在所有被人们认识的地下水中,最深、最静的莫过于古代海洋残余下来的咸海水。随着地球的变迁,这些水被埋藏在大陆的沉积物中,他们被密封起来,无法蒸发,也很难参与到水循环中。它们是地貌消亡和一个被遗忘的时代的痛苦的回忆者。 42 

一、地表下的力量 42 

二、地下水的变迁 45 

三、地下水的蔓延 47 

四、地下的迷宫 49 

五、地下水的征程 52 

第五章 冰师劲旅 53 

从最悲观的角度来看,冰川也顶多就是一串叨扰地球过于频繁的诅咒,而这诅咒的影响总是不能长久——一旦诅咒被施下,解咒的那一天也就必将来临。本应漫长的冰期时常被温暖的间冰期中断,变得相对短促。 53 

一、冰雪的考验 53 

二、冰川的生长 57 

三、冰斗与冰舌 59 

四、冰川的黄金时代 62 

五、冰川爆发 64 

六、来意不善的冰川 66 

第六章 贪婪的海洋 69 

用科学征服世界的路走得很慢也很费力。海洋到底有多深还是无法测量和实验出来,许多深不可测的洞穴还是像谜一样。证据不足或是没有铁证反驳,依然困扰着人们。 69 

一、贪婪的海洋 69 

二、一只顽固的怪物 70 

三、被吞灭的陆地 72 

四、浅海区的世界 74 

五、海底深渊 77 

第七章 火神之怒 79 

火山爆发,以及它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不是陆地独有的现象。海底的火山活动或许不如陆上那么明显,但是也同样常见。很多水手都曾目睹过这样的异象,一股股蒸汽、气体,石块甚至火焰从海底喷涌到高空。火山石充气膨胀,从海底漂浮到水面上,密密麻麻地覆盖 79 

一、火山岛 79 

二、地下恶魔 81 

三、夏威夷群岛 82 

四、两类火山 85 

五、地球内部的动荡 88 

第八章 演变中的世界 90 

有数据作证,地震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的头号强敌。有火灾、山崩和海啸这帮帮凶,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远远超过自然界其他力量。相比之下,龙卷风、洪灾、火山的灾难度小了许多。 90 

一、大地的震颤 90 

二、地震之秘 92 

三、灾难 93 

四、大地变形记 95 

五、地球的内心 97 

第九章 石头里的人类史 99 

早期人类史同后期地球发展史相互交织,岁月流转,时光永恒,远古历史行色匆匆,普通的计时方法和记录已经无法跟上它们的脚步。于是,人类生存的痕迹和他们脚下的土地一样,封存在了岩层里。 99 

一、石器时代 99 

二、人的欲望 100 

三、中石器时代 103 

四、史前工业 104 

五、幕后英雄:石盐 106 

第十章 岩石贵族 109 

人类对土地世界的贵族——宝石的态度显露了他们向往美好,喜爱稀有事物,敬畏上帝,惧怕魔鬼,追求特殊权势,它是人类虚荣心理、嫉妒心理和贪婪心理的真实写照。宝石的历史实际也是折射人类内心的一面镜子。 109 

一、宝石:人心的镜子 109 

二、珠宝 111 

三、对宝石的迷信 112 

四、宝石的特异功能 113 

第十一章 时间的馈赠 116 

如果人类对金属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原生金属阶段,超越石头文化永远都只是个梦。不论局部地区发现多少这样的原生金属,都不足以撑起金属时代的整片天空。只有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矿物,学会将它们融化、铸造、制作合金,对它的形状、威力操控自如的时候,人类才够格宣布征服了矿物世界,取得重大胜利。 116 

一、铜的文明 116 

二、岩浆边缘 118 

三、铁的时代 120 

四、稀有矿物 122 

五、白金,以稀为贵 123 

六、宾夕法利亚时期 126 

七、诺亚的方舟 128 

八、石油之秘 129 

第十二章 有限的自由 131 

无论人类精神在天空中翱翔得多么高远,它始终受到人类欲望的牵制。人性像支军队一般行进在欲望不断扩大的路上。人类欲望的基础是植被,植被之下是土地,土地之下是变化万千、永不消逝的自然力量。 131 

一、追求自由 131 

二、宇宙的囚奴 134 

三、未知的前途 135

TOP书摘

                                                         第十章 岩石贵族

    人类对土地世界的贵族——宝石的态度显露了他们向往美好,喜爱稀有事物,敬畏上帝,惧怕魔鬼,追求特殊权势,它是人类虚荣心理、嫉妒心理和贪婪心理的真实写照。宝石的历史实际也是折射人类内心的一面镜子。

一、宝石:人心的镜子

    征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绝非一蹴而就,这部征服史也夹杂着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挖掘矿石特殊用途的故事。从石器时代到机器时代,矿石的用途不断拓宽,标志着人类满足生存所需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生存并不构成生活的全部。有趣的是,还有一些矿物和岩石映射出的是人类思想及行为奇特的变化轨迹,不一定百分百吻合,但足以说明问题。人类对土地世界的贵族——宝石的态度显露了他们向往美好,喜爱稀有事物,敬畏上帝,惧怕魔鬼,追求特殊权势,它是人类虚荣心理、嫉妒心理和贪婪心理的真实写照。宝石的历史实际也是折射人类内心的一面镜子。

    宝石绚丽夺目,坚固耐用且珍贵罕见,集三重优势于一身,自然界中这样的无机物难得一见,因而在众多普通矿石中脱颖而出。一些矿物虽美丽绝伦但不堪一击,难以承受点缀戒指或是装饰项链之重担。还有些容易出现刮痕,或是分子结构内在的解理平面处易发生断裂。还有一些——典型的像孔雀石、珊瑚和琥珀,虽硬度较低,却依旧深得慧眼识珠者喜爱。黄金和珍珠硬度也不高,但仍因美丽罕见而备受推崇。奇怪的是,论外观,萤石不逊色于蓝宝石,论光泽,玄精石也不亚于珍珠,但前两者硬度低且储量丰富,因而被不被看好。

    一些矿石既漂亮又坚固,但仍未跻身宝石行列只因为它们太过稀松平常。精致的石榴石或许比二流红宝石漂亮,但没有哪个女人会特别渴望拥有一块石榴石,除非她误把石榴石当作红宝石。蓝绿色绿宝石的颜色宛如大海般美丽,可惜的是,但凡有点地位的人都可以拥有一块上好的海蓝宝石,因而也不显珍贵。黄色和粉色绿宝石也很美丽,却不如绿宝石罕见,正因为这样,绿宝石在每个时代都是宠儿。

    使普通矿物变身珍贵宝石的魔法,跟矿物本身被赋予的魔力一样神奇,一切宝石皆从土壤中衍生出来,以普通物质的特殊形式存在。碳元素是煤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动植物体内主要成分,空气中、海洋中、岩石里,随处可见,但纯净的钻石形式的碳,算得上千年奇观。刚玉是硬铝氧化的产物,散漫分布在岩石各处,通常呈棕褐色,不讨人喜,但偶尔也有蓝色宝石形成,每克拉价值500美元。若形成的是红色宝石,即传说中的鸽血红,那就更稀罕了,一克拉少说也值5000美元。

    至于矿物为什么必须稀有才能被称作宝石,这是个谜,即使没有斯芬克斯之谜 那么难以破解,也八九不离十了。论美丽,宝石比其亲缘矿石略胜一筹,它美就美在色泽。有些颜色由矿物固有的化学成分决定。许多含大量金属的矿石就是如此,它们的颜色稳定,持久不变。如果颜色足够漂亮,像碳酸盐岩中的铜一样——孔雀石和蓝铜矿——那它就能成功进军宝石界。

    许多矿石原本无色,杂质混入才生成新的颜色。有些矿石正因为杂质才摇身一变成美丽耀眼的宝石。如石英石就是无色透明物质,普普通通毫无特色,但如果铁粒子或是氧化锰渗入其中且分布均匀,便会形成紫水晶。但有的玛瑙和碧玺中的染色杂质呈带状分布;有的呈树状杂乱分布,如蒙大拿州生产的藓纹玛瑙中二氧化锰就是这样。

    不少宝石的光学特性也能决定或改变其颜色。猫眼石内细小裂缝遍布,将透过它的白光分解。同样,类似稳定的光作用若不是发生在宝石内而是肥皂泡表面,形成的就是彩虹。有时候光和矿物结构之间的关系微妙复杂,使得宝石透明有光泽,许多珠宝才有了美丽灿烂的资本。这类宝石往往适合供人欣赏而不是用于科学研究。为什么纯粹的光和地球上普通的物质结合会产生美丽的宝石?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激起人欣赏美的能力呢?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让人如此费解?这属于形而上学的领域了。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36页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2.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