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童年写作的重量
童年写作的重量


童年写作的重量

作  者:方卫平

出 版 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定  价:40.00

I S B N :9787539771403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文学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标  签:成长/校园小说  童书  中国儿童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童年写作的重量》是方卫平教授近年来在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等方面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论文章、序文、对话等文字的结集。这些文章发表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中国儿童文学》《人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图书城堡》(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馆刊)等刊物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文艺报》《文学报》等报纸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些文章发表后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发表于《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的《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一文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全文摘转,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论点摘编”。

TOP作者简介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等。

TOP目录

写作的重量

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

——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3

儿童文学作家的思想与文化视野建构

——关于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思考/20

视像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多维影响/30

自由与责任/37

从“事件的历史”到“述说的历史”

——关于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点思考/42

中国儿童文学三十年

——一种历史概貌的考察/51

短篇的艺术可能

——评“周庄杯”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64

2013年短篇儿童文学创作:

历史与现实经验的当下叙事/71

香港儿童文学的多元书写

——读“第十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参评作品/78

第十二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儿童少年文学组总评/87

少儿期刊:历史与未来/89

亲爱的世界

——谈儿歌与日常生活的艺术联系/98

“教”的文学:幼儿文学的认知性/106

“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117

“超文本”的文学

——论幼儿文学的综合性特征/127

让童年“看见”什么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6月优秀畅销书榜评/134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8月优秀畅销书榜评/137

一场身体和心灵的探险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0月优秀畅书榜评/140

语录、连环画、小说的童年阅读史/143

祝福新春,祝福儿童文学/145

童年更深处

走向经典

——“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总序/149

从世界中来,到世界里去

——谈“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的编选与出版/152

一个世纪的想象与飞翔

——韩文版“中国儿童文学丛书”总序/157

向“批评”致敬

——《红楼儿童文学对话》序/160

年轻的姿态及其意义

——“红楼书系”第三辑总序/164

“红楼书系”第四辑总序/169

我们所不知道的童年更深处

——《班马文集》总序/173

海峡那边的风景

——“海岸线书系”总序/185

《谢采筏先生儿歌集》序/188

和孩子的相遇,一生一次

——保冬妮童诗集《从前有个小小妖精》序/191

自然、乡愁与童年

——“薛涛心灵成长小说系列”序/195

一种童诗写作的境界

——《林焕彰诗集》序/200

“汤汤灵动系列”序/203

诗是灵魂的事情

——顾军编选《漫游诗歌花园》序/206

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小麻烦人儿由由系列”序/210

走不出的故乡

——《爷爷的故乡》序/212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个关键词》序/216

少年写作最富价值的内涵

——《窗外飘过两朵蝴蝶云》序/219

文本赏读

雅诺什:一个有思想的名字/225

“爱之阅读”图画书:诠释“人”之意义/229

空箱子里的现代性沉思

——读张之路的短篇小说《空箱子》/234

童年时光的魅影

——读陆梅长篇儿童小说《格子的时光书》/237

雨林“寻父”:找寻远去的生命家园/248

“我说出来,就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作为儿童文学评论家与编辑家的周晓先生/251

《驯龙记》中的“刘氏幽默”/255

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都能成长

——读周锐散文新作/258

简平:为少年而歌/261

浅语中的智慧

——读“林良美文书坊”/264

和世界在一起

——读法国系列图画书“动物变形记”/267

童话里的“后现代”游戏

——读图画书《童话里的爱丽丝》/270

我读图画书《羽毛》/273

木鱼声里的生活禅意

——读图画书《神奇的木鱼声》/275

“屁股”意象与幼儿文学创作

——读图画书《小老虎的大屁股》/277

小故事里的艺术思虑

——读《会动的房子》/279

游戏是孩子的一种生活

——读《只吃星星一角》/281

我会陪着你

——读《爷爷是我的抱抱熊》/283

“不可以”和“可以”的教育智慧

——读《小熊的巴掌》/285

等待羞怯的心灵打开

——读《宁宁是一棵树》/287

真正的朋友

——读《蜜糖和冰棒》/289

透过诗的眼睛

——读《很多加很多等于几》/291

表达和倾听的另一种方式

——读《不爱说话的小熊》/293

“胆小”父亲无言的爱

——读《爸爸真胆小》/295

永远的幼儿园

——读《幼儿园,我来啦!》/297

作为一种教育中介的故事

——读《嘟嘟的耳朵生气了》/299

洞悉儿童文化

《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编撰自述:

一个学科建设的“野心”/303

耕耘在儿童文化研究的学术园地

——访《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主编方卫平/311

做一个洞悉儿童文化的教育者/315

谁能读懂童年的秘密/321

接收来自童年的讯息/324

为孩子保存热爱阅读的火种/327

教师指导儿童阅读遭遇难题/330

展示、传递当代语文的面貌和气息

——关于《二十一世纪新语文》的编写/336

珍惜与孩子的共读时光

——关于《最佳幼儿文学读本》的选评/339

系统性、应用性与当代性

——谈高教版《幼儿文学教程》的编写/343

对话与思考

重新呈现中国儿童文学的美学版图

——2011年4月2日答《文学报》记者陆梅问/349

儿童文学,成人也要读读

——2011年4月28日答《温州都市报》记者李跃问/355

儿童文学与儿童课外阅读

——2011年10月15日答《教育信息报》记者张莺问/358

少儿图书市场·出版方·经销商

——2012年2月24日答《出版参考》编者问/363

童年情怀·儿童阅读·底层推广

——2012年2月25日答《图文信息》编者王晓敏问/365

原创图画书如何超越“学步期”?

——2012年4月19日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陈香问/368

关于儿童学学科建设

——2013年5月28日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毛莉问/376

我看儿童分级阅读

——2013年9月10日答新华社记者璩静问/379

把最好的书奉献给孩子

——2013年10月5日答《中国教育报》记者却咏梅问/381

孩子该读什么书

——2013年10月10日答《光明日报》记者杜羽问/391

关于第三届丰子恺图画书奖

——2013年11月4日答《中华读书报》实习记者白彬问/393

“处境不利儿童”及其研究现状

——2013年11月11日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清俐问/396

方卫平:呼唤独立、纯粹的批评精神

——2014年4月8日答《文艺报》记者李墨波问/398

关于“新少年作文大赛”中“忧伤苦闷“写作现象的思考

——2014年4月9日答《钱江晚报》记者朱平问/408

网络时代对儿童文学的冲击

——2014年4月21日答《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凯佳问/410

世界童书出版的多元风景

——2014年4月21日答《文汇读书周报》记者顾军问/412

方卫平:在“红楼”,直面批评

——2014年8月25日答《文学报》记者金莹问/416

关于语文教材的答问

——2014年9月11日答《文艺报》记者李墨波问/422

后记/425


TOP书摘

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

  ——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理解、看待近三十年间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和发展所带给儿童文学的时代影响。我们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儿童文学还在以自己的方式分担着整个文学界关于文学未来命运的焦虑,然而很快地,进入新世纪前后,在文学界对于文学“边缘化”命运的集体焦虑中,当代儿童文学却迎来了它迄今为止最为兴盛的一个写作和出版时期。一方面,在儿童受众群体内,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在迅速增加,儿童文学的传播圈也在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在图书市场上,各类销售统计数据一再确证了儿童文学在其中占据的显赫位置。儿童文学的这一勃兴势头体现在其创作、出版、接受、传播等各个环节。同时,这一文类的艺术手法、风格等事实上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拓展。因此,我认为,不论就外在的阅读接受还是内在的艺术探求而言,可以说,当下的中国儿童文学都处在一个空前利好的发展时期。

  但是,它显然不是当代儿童文学最好的发展阶段。尽管近年来得力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儿童文学创作在童年观念、故事构架、叙事能力等方面都有新的提升乃至突破。然而,在基本观念和操作技法的问题得到普遍重视和反复演练的同时,另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却未能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落实——我把它称为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这个问题所指向的是儿童文学的艺术探索在文化层面所达到的高度。应该承认,在当代儿童文学艺术谱系的建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也许并不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对于一般的儿童文学写作而言,技法意义要比文化问题显得更加迫切。然而,我也认为,一个儿童文学文本的艺术探求越是有“野心”,文化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也就越发明显。甚至,在写作的技艺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突破将成为儿童文学作品能否完成其下一步艺术蜕变的决定性因素。而这正是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瓶颈之一。在今天,缺乏文化,或者说,缺乏有穿透力的文化思考和有厚度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个致命症结。

  一

  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儿童图书市场给作家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创作刺激。也许,正是在市场的导引下,最受儿童读者青睐的两类儿童文学作品逐渐聚集起了很高的写作人气,并促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写作的两个主要趋向。一类是以最当下的儿童现实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叙事作品,其中尤以风靡童书市场的儿童校园小说为代表,其最大的特点是从当代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出发,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书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另一类是幻想题材的叙事作品,它往往借幻想的世界来编织超越现实的童年故事。这两个写作趋向的当代形成有其历史的逻辑。从儿童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两类作品对中国儿童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关注的身体和心灵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肯定,极大地满足了特定时期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从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脉络来看,这两类作品的风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土儿童文学作品对于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游戏精神和自由想象力的渴求。它们对于当代儿童文学艺术发展的积极意义,也从这两个方面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然而,随着儿童文学的写作力量持续地注入这两种文学类型,其总体的文学质量却并没有出现预料之中的突破。相反,在这两个领域分别产生了两种既相互对立又互有关联的美学问题。在以校园小说为主要代表的写实类叙事作品领域,许多作品在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越来越受制于纷繁的生活现象本身,也越来越沉溺于制造生活的琐屑趣味。如果我们留意观察近十年间涌现的大量校园生活题材的儿童小说,便不难发现,许多作品所仰仗的写作技法大抵有两种:一是对于当下儿童日常生活、愿望、想法等越来越“零距离”地呈现,二是通过在上述内容中发掘或制造童年生活的喜剧感,来达成作品的幽默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品很像当前热播的一些生活情景喜剧,它们对于童年生活细节的不无夸张的表现,尽管在很多时候的确是真实甚至是传神的,但也往往是平面的、琐碎的、缺乏更深厚的意义思考的。我一点也不否认情景剧式的写作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样式和艺术生态存在的合理性,也不否认它无可替代的文学意义。但是,当儿童生活的书写被过多地情景剧化之后,儿童文学的艺术也变得日益轻飘起来。从表面上看,这些专注于童年日常生活表象的作品的确使儿童文学的艺术面孔变得越来越平易、亲切和轻巧了。然而,随着儿童文学的写作越来越流连于童年生活的快照式复写,儿童文学的艺术翅膀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生活的尘土所黏滞,从而失去飞翔拍击的能力。最令人失望的是,这样的写作是在童年的生活中爬行,而无法把童年带到有关现实生活的更开阔的想象和体验之中。

  在另一类幻想题材的儿童文学写作中,情形看上去似乎正好相反。由于这类作品往往通过构想出一个有别于人类社会的异世界或异空间来施展幻想的笔墨,导致在许多作品中,现实生活的空气正在变得越来越稀薄。尽管许多幻想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声称自己是借幻想的故事来写童年的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近年出版的大量幻想文学作品中,作家所看重的并非幻想投在现实中的影子,而是幻想如何能够成为弥补和替代现实的幻象。儿童文学的写作专注于表现想象力的幻化,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甚至不妨说,幻想本身就是儿童文学固有的特质。同时,在儿童文学领域,纯粹的幻想演绎也有可能成全一种经典的写作,比如德国作家瓦尔特·莫尔斯的《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其魅力几乎完全源于作品瑰丽奇特的想象。不过在当前国内许多幻想类儿童文学的写作中,我们既看不到真正能够体现创造性的原创性幻想,也看不到幻想与现实之间的丰富关联,许多作品仅仅完成了在现实生活之外为儿童开辟一个不无新奇的阅读娱乐空间的任务。如果说娱乐对于童年的重要性不应当被低估,那么当这样一类幻象性的娱乐过度占据了童年的阅读视野时,它弥补或宣泄现实的娱乐功能也开始变得十分消极。在这样的情形下,作品的幻想延伸得越远,它的意义也就越虚无缥缈。

  一个是无限地朝着儿童的现实生活向下降落,一个是无限地越过儿童的现实生活向上飞升,对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来说,这两种写作姿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学意义,但又在各自的书写领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这问题可以追溯至一个共同的源头:不论是表现现实生活还是描绘幻想的世界,作家的文字始终缺乏穿越它们所正在指称的现实或者幻想的能力。或者说,许多写作者对于他们所选取的现实或者幻想题材的把握,仍然是十分浅显的。从他们所叙写的故事里,我们读不到一种能够使现实或者幻想的世界变得丰富、饱满、厚实的意义,而这种缺乏又反过来阻碍了故事美学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问题并不是出在对于现实或幻想题材的选取上,而是对于这种现实和幻想的文学驾驭。这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的形成与许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但随着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在故事、语言能力方面的整体提升,写作者自身及其作品的文化缺失已经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在当代语境下谈论“文化”问题无疑是一桩吃力的事情,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现实语境下,“文化”一词的所指往往不尽相同。匈牙利学者阿格尼丝·赫勒曾区分出文化的三种概念:一是作为高级文化的文化概念,它主要是指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发现、发明和创造;二是作为文化话语的文化概念,它是指人们能够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来谈论各种事务;三是人类学的文化概念,这个概念的外延最为宽泛,可以指任何人类群体的全部社会现象。①这三个概念的交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理解的网络。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文化的理解通常是包含普遍文化、高级文化和文化话语在内的一个整体,个体的文化育成过程则表现为对于这三者的同时吸收、判断、选择和运用,它最后形成个体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情怀。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缺失是全方位的。

  首先,儿童文学写作在专注于表现童年文化的同时,不自觉地倾向于告别人类的大文化,使儿童文学作品仅仅成为狭隘的儿童文化的演绎场所。儿童文学在其早期的发展阶段里,曾经历过一个被过多的文化责任感所负累的时期。在几个世纪的努力之后,它才从这样的负累中逐渐挣脱出来,开始致力于关注和表现儿童自己的文化。因此,当代儿童文学对于童年自身文化的专注,在某种程度上是儿童文学文类解放的一个结果。然而,仅从贴近和迎合童年的方向来理解童年文化,本身就是狭隘的,它未能真正认识到童年文化与人类全部文化之间的深层关联,也未能从人类文化的视点深入地思考童年文化的表现。这导致了当代儿童文学写作的一种轻浮美学的产生。今天的儿童文学写作在追寻童年所青睐的幽默、趣味、游戏和想象美学的道路上前进得很快。如果仅仅是出于吸引儿童读者的目的,它并不需要为自己添加过多文化的重量。事实上,在抛却文化的重负之后,它的行走也变得更为轻快和迅疾了。然而,在这样的写作中,儿童文学对于童年生活和想象的叙写也变得越来越失去重量。

  其次,由于缺乏大文化的素养,儿童文学写作在面对或处理一些话题时,其判断和思考往往难以探入话题深处,也难以就此提供更具深度的精神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书写儿童的生活现实还是童年的幻想世界,作家的写作都只能停留在一般的童年趣味表现上,而不能把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带上一个更高的美学层级。例如,近年来出版的大量儿童小说都触及了对于当代儿童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批判。然而,这种反思和批判通常仅表现为对于现行教育体制表层形式的直接抨击,并借此过程给予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的儿童以虚幻的宣泄和满足,至于儿童文学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触及教育真正的灵魂,以及如何透过童年独有的美学来完成对于这种教育压迫的内在抵抗,像法国儿童小说“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系列那样,不是去回避无处不在的真实的教育压迫,而是以童年的看似无害却又极其有力的方式,巧妙地对这种压迫做出还击,对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来说,仍是亟待思考的课题。

  再次,当代儿童文学总体上缺乏大文化的情怀,也因此缺乏一种浑厚的生命温情。儿童文学从不缺乏甜腻的温情,但近年来的儿童文学写作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种做作的情感表达方式,寻求一种更为清新自然的美学风貌。这种努力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从当代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童年的亲情、友情等被还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下,透过日常生活的粗粝外表所传达出的这些情感的细腻和温暖,常令人有发自肺腑的感动。然而,在这一类生活情感之外,我们却很难看到儿童文学对于全部生命世界更开阔、更深透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对于生命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与人文关怀。或者说,当代儿童文学在一些小情怀的表现上确实达到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但却十分缺乏大情怀的力量。。”

  可是,哪里还有马美美的影子!

  《会飞的臭脚丫》

  不知怎么回事,教室外面,吹进来一股妖风。这妖风很复杂,很折磨人,简单地说吧,这妖风就是早恋。

  卫冕班长马美美觉得事情重大,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这家伙有时候喜欢搞一言堂,就在这次会议上,她给大家定下了几条忌语(由叶妮拉执笔,这家伙最近打点了同学们,当上了班干部,是清洁委员),让大家下去分头执行,以免这妖风肆意横行。

  这些忌语是:你喜欢俺吗?俺喜欢你!你爱俺吗?俺爱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毛大帅以前有过早恋嫌疑,所以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后,毛大帅一走出教室,就被余超豪叫住了。

  “老毛,你这是干什么?胸前挂个牌子,要死要活的。谁欺负你啦?”

  毛大帅吃一惊,低头一看:“哇噻!谁在俺胸前挂了一个小牌子?怎么不通知俺一声呢?俺走出教室时,没有这个牌子的呀!俺不就是在会上说了‘俺喜欢说俺喜欢你’这句话吗?就遭到如此重大的打击。哼!欺负俺。”

  再仔细一瞧,呀!上面写的全是马美美在会上宣布的忌语。

  “余超豪,这一定是那……什么……哎!余超豪,余超豪,你怎么不见了?以前你可不是这样,以前你一遇到哥儿们有困难就挺身而出,今天怎么……”毛大帅抬眼四望,哪里还有余超豪的影子!

  毛大帅想起来,余超豪这家伙脾气不好,情绪一低落,常常做出一些让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来。于是,毛大帅就低下头在地上乱找一气。

  他发现一只身穿红色校服正在做前滚翻的蚂蚁,毛大帅趴下身子问:“你是谁?是俺的铁哥儿们余超豪吗?”

  红蚂蚁一边翻跟头一边说:“你真是盲人走钢丝,心里没数。俺是重点学校的高材生,是因为考砸了才翻跟头的。什么余超豪,俺没见过,俺只知道,刚才有只拖着千斤顶的蓝蚂蚁一边大叫着‘俺喜欢臭鞋底’,一边从俺身边翻着跟头去了。”

  毛大帅这下心里有数了。他估计余超豪这家伙八成就在马美美的脚下。他回头看去,只见马美美站在那儿,跷起鞋尖,得意洋洋地朝他笑。哼!还有李小香攀着马美美的肩膀也在笑。

  哈哈!马美美不知道,在她的脚底下,有一只蓝蚂蚁,正在启动千斤顶呢!“呼哧呼哧……”余超豪上下摇着千斤顶杠杆,一下、两下……十下、二十下……

  马美美以每秒一厘米的速度慢慢倒了下去。她倒下去时才好玩呢!她说:“毛大帅,你……你怎么倒下去了呀?你……要……坚强一点!你……怎么变成了一片蓝天了呀?”

  毛大帅急忙朝马美美跟前跑去,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你猜此人是谁?正是余超豪。

  “大帅,快跑,俺帮你报了一箭之仇,还不快跟俺一起溜掉!”余超豪说罢,撕掉写有忌语的牌子,那牌子随风飘起来,在空中跳起了霹雳舞,还大叫:“我们是忌语,我们是忌语……”这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广告:我们是害虫……

  两个家伙跑进一家牛肉面馆,余超豪问:“大帅,你有一种请客的欲望吗?”

  毛大帅说:“这个……刚才,的确是你给俺报的一箭之仇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就是你干的呢?”

  余超豪说:“你没看见路上有只红蚂蚁吗?”

  “看见了啊!”

  “红蚂蚁就是俺们的铁哥儿们杨夏卡呀!他在为俺站岗放哨,他一变成蚂蚁记忆力就严重减退,就认不出你了。”

  “那他为什么说自己是高材生呢?害得俺一点也没猜到是他。哼哼!这个不诚实的孩子……要是这么个情况,现在俺就有一种强烈的请客的欲望啦!说吧!你要吃什么,反正俺今天带了两元钱。”

  余超豪说:“只有两元钱?那就只能买一串羊肉串俺们两人来瓜分了。”

  于是这两个家伙又冲出牛肉面馆,冲到羊肉串小摊跟前,把两元钱送给了老板。

  吃完羊肉串,两个人又互相咬耳朵商量着明天放学时用什么办法来气气马美美。

  “哈哈!”毛大帅说,“俺说‘俺喜欢别的东西’她该不会向俺下毒手吧!”

  “哈哈!”余超豪也重复一遍说,“俺说‘俺爱别的东西’她该不会向俺下毒手吧!”

  第二天放学路上,毛大帅和余超豪并肩走在马美美身后。马美美不时地回头望望,生怕他们会搞什么恐怖袭击。

  看看这两个人都一本正经的,马美美就放心了。为保险起见,马美美还是给予这两个人小小的警告:“你们两个走到俺前面去,俺好监督你们。”

  毛大帅和余超豪只好往前面走,当走过马美美身边时,毛大帅突然对着余超豪的脸大喊:“老余,俺喜欢你的臭脚丫——”

  余超豪也大喊:“大帅,你的臭脚丫让俺情有独钟——”

  “哈哈哈!”两个人一起笑道,“这种话和早恋有联系吗?没——有——”

  忽然,他们闻到一种陌生又熟悉、遥远又近在咫尺的怪味。什么味?简单地说吧,那就像弥漫在旅游鞋里面的空气,又好似晚上脱袜子洗脚时蒸蒸而上的一股怪味。

  毛大帅捂着鼻子问:“老余你带了口罩吗?防毒的那种。”

  余超豪捂着屁股回答:“没有,大帅,昨天晚上俺洗脚时,俺妈妈临时把俺的防毒口罩抢去戴上了,到今天上午还没还给俺。”

  为什么余超豪要捂着屁股呢?因为这家伙有放屁的毛病,如果此时这毒气冲进他的鼻腔和口腔,就会将他已经贮存的屁挤压出来,那样的话,就严重有损他男子汉的形象了。

  两个家伙捂着鼻子继续往前走。

  忽然,毛大帅眼睁睁看到一只臭脚丫子挟着一股臭风朝他飞来,他躲闪不及,被撞了个鼻青脸肿。那脚丫子似乎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一个劲地在毛大帅的脸颊上、鼻子上、嘴唇上亲吻。

  站在一旁的余超豪来不及变成一只蚂蚁,因为他首先要救人。再说,现在就是变成一只蚂蚁也没多大意义了。

  他奋不顾身冲上去,大叫道:“毛大帅你没死(事)吧?”

  毛大帅说:“俺哪里死了啊?俺还活蹦乱跳的呢!要说没事,那你在撒谎,俺现在正忙得焦头烂额呀……”

  余超豪伸出一只手来抓那臭脚丫,可就在这时,又一只臭脚丫不知从哪儿飞来,稳稳地停在余超豪的鼻尖上。

  这两个家伙已经顾不上互致问候了,只管毫无章法地去对付突如其来的变故。用手打,打不脱;用脚挠,也挠不着。没办法,只好翻跟头了。翻跟头是这两个家伙的拿手好戏。

  翻过来翻过去,忽然发现一个新问题。他们看见,就在不远处,有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叶妮拉。

  毛大帅和余超豪不敢相信地想着,难道是叶妮拉的臭脚丫?她们女生的脚也是这么臭呀?从明天起,俺们一定要给这家伙改名为叶小臭。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32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