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北京三百六十行(精装)
北京三百六十行(精装)


北京三百六十行(精装)

作  者:齐如山 著,盛锡珊 绘图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10111168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地域文化    

标  签:地域文化  京派文化  文化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共列二十四类,七百四十一行
  齐如山先生在提到写本书的缘由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的手艺工艺失传的很多。于是想凭一己之力,记录下旧日生活场景。为了使读者对这些工艺有切实的了解,编辑特地找来老北京风情画家盛锡珊先生的手绘图,为本书增色不少。阅读此书,一副副老北京风情画卷历历在眼前。

TOP作者简介

齐如山(1875 - 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齐如山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不少著作属于社会史范畴。这方面的著作有《北平三百六十行》、《故都琐述》、《北平零食》、《北京土话》等,都是他亲自调查访问所得,是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而不是从书本中爬梳检覈出来的。

TOP目录

序 

卷一工艺部上 

木工类 

铁工类 

铜工类 

皮革工类 

器具类 

物品类 

卷二工艺部下 

纺织服饰类 

妆饰品类 

食品类 

文墨类 

乐器类 

玩物类 

游艺类 

修理旧物类 

卷三商业部 

服饰类 

饮食类 

材料类 

器具类 

物品类 

山赁行类 

旅馆栈房类 

银钱业类 

娱乐事业类 

街头小贩类


TOP书摘

小纸灯作
  用苇子劈开,编成小圆灯笼,外糊以纸,这也是北京的一大行。因为从前街上无灯,而又各处都是屎尿,异常之脏,夜间行走非有灯不可。所以在饭馆中吃完饭,饭馆中必人赠一灯;逛窑子出门时,亦人赠一灯,皆不要钱。就是在杂货店中买一枚,连蜡也不过两个大个钱足矣。因为价值太便宜,所以夜间行路必买一枚,销路自然极大。又因价贱,而外行人不能做,盖不懂其中窍要,做出来费工而价高,不能售出也。

  雨伞铺
  纸雨伞都是由南边运来,布雨伞都是北京所做。官场或行远路都是用布伞,所以销路很宽。从前这种铺子都在打磨厂一带,兼做雨衣、雨鞋等物。数十年来因各种洋伞来的太多,所以这行也受了影响了。

  眼镜铺
  这也是一种特别的行道。镜光磨工很见手艺,稍一不平不匀,于眼目便有很大的伤损。在无机器的时代,总算很难,自洋眼镜风行后,此行已渐归消灭了。

  羽扇铺
  由东三省、蒙古等处运来各种雕翎制做羽扇。从前不必说,在 清朝此物也风行了一百余年,所以行道也很大。自光绪中叶已经不时兴,这行也就渐归消灭了。按此分为糙细两种,以上乃是细的一种;其较糙者乃乡间老太太所用,又作扇子,又作旱伞,但此多归大掸子铺制做,已见后。

  蒲扇作
  北京用芭蕉扇的多,用蒲扇的较少,且好的蒲扇都是由外边运来,北京所做者不过极粗之品,且为数无多。业此者多在京西、京南一带,因彼处产蒲子也。

  木梳作
  用枣木或杨木制造梳头之木梳。此物由南方来的很多,北京做的亦不少,因为人人必需之品也。现因外国用化学方法或树胶等制造的很好,运来的很多,又因剪发之故,这行大受影响了。

  篦子作
  刮头发的篦子,从前因为男女人人留有长发,不刮则定要发痒,所以用处极大。近来人人剪发,自然就不需要了,所以这行受了极大的影响。按我国工艺数十年来大多数都受了舶来品的影响,惟此物不然。

  牙刷作
  此物广东做的很出名,北京做的也不错。近亦稍受洋货的影响,生意已不及从前了。
  
  舌刮子作
  牙刷子一物各处都用,舌刮子则北京用的最多。从前几乎是每人都要用,所以销路特大。近来也有外国来的了,好在为数尚不多,该行人果能努力,尚可抵制。但北京每日清晨刮舌甚为剧烈,恐怕于卫生有损耳。

  耳挖耳扫作
  这两种物件体质虽小,因系人人必备之品,所以销项很大。从前作坊多在天桥以北一带,近来因禁止人挖耳,所以销路也稍差了。然做者尚不少,一因国人有这种习惯,虽禁亦难免自掏;二因受不到洋货的影响也。

  筷子作
  这种作坊多在天坛北一带,广渠门内也不少,专做竹木各种糙、细筷子。既为人人所必需,且又容易遗失,所以销项极大。近来虽亦有外国货来销售,但尚未受到很大影响。因为这种作坊的出品多偏于糙货,样式不美而便宜,所以许多人家都还乐用。至于金银、象牙、虬角、牛骨等质的筷子,因是讲美观的奢侈品,反倒受了洋货的影响了,盖洋货比以上这些种好看而价廉也。

  旱烟袋铺
  烟袋杆钻眼乃是一种特别的手艺。平常的烟杆还容易做,大家主妇人所用之杆,动辄三四尺长,其细不及小指,此名为“线杆”,钻眼很难。最讲究的还要“一钻活”,意思是由这一头一钻钻到那一头。因为由两头钻起虽较容易,但中间接头处难免稍有错碴,这种错碴容易聚住烟油子,所以讲究“一钻活”。烟锅脖之长短、弯之死活也有极大的分别。近因烟卷盛行,此器已没有人讲求了。

  蝇拂铺
  自东晋摇□清谈以来,蝇拂一物在社会中永远是很流行的。虽然只是驱苍蝇,但颇为人所重视,所以这种作坊生意永远不错,并且还带做马踢胸、长枪缨子等等的物品。近来因马尾太贵,销项也差了。

  镜子铺
  从前用铜镜,而今做铜镜的工人已经不见了。百余年来,玻璃镜始风行,这种铺子自然也就随着发达了,但是大多数都是玻璃店带做,工作本极简单,最要紧的就是铺水银。近几十年来又有现成的镜子由外国运来,这行生意又差多了。

  大烟枪作
  制造烟枪也是特别的作坊,从前销项极大,所以作坊也很多,如今已少多了。

  烟斗作
  做烟枪的作坊往往带售烟斗,然亦有专门发行之处。大致北京做的较少,外来的较多,现在销路也不及从前了。

  烟灯作
  烟灯一物,广州、太古、胶州等处做的都很出名,运北京销售的很多,而北京本地做的也不少。按以上关于吸鸦片烟的三物,本没什么特别的技能,但最初各行因为没有看见过,都不能制造。彼时制此者都是外来人,所以成了专行。后来如烟灯作、铜器作亦能做矣。好在这三件东西不久就要消灭了。

  火镰作
  用皮革做成方形小荷包,边上安一钢铁之刃,此即名曰“火镰荷包”,中装火茸、火石,用火时,即以火茸少许按于火石上,以火镰刃敲之,即出火星,将火茸引燃,再将取灯引燃,则火可随便用了。此物虽然不能说人人必需,但吸烟人则皆有之,而亦为居家必有之物,所以销项很大。从前打磨厂中这种铺子极多,近数十年来因有洋火,此物渐归淘汰了。在余幼年时,尚各处皆是,今则山僻处尚有,交通稍方便的地方不复知此为何物了。

  刷子作
  用猪鬃制造各种刷子,种类很多,用项也极大,所以这行工人也很多。从前多在前门外东珠市口南,地方即名曰“刷子市”,现在因受洋刷的影响,生意亦大不及从前了。

  棕刷作
  用木棕勒成裱糊匠所用之大小护刷,因社会需要,销路很大,也是一大行,多在天桥以北一带。卖猪鬃刷子之铺往往亦带售此,但做者则另有专行。近有许多洋货运来,此行亦大受影响了。

  拴作
  用猪鬃做成刷子,再用漆漆好,即名曰“拴”,乃油漆匠所用,颜料铺皆带卖此。做此之作坊则在天桥以北及打磨厂兰带。当初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发明,惜永远不知进步耳。

  口袋行
  此专指粮店、碾磨房装面之厚布口袋而言。麻包进土,此物不进土,所以装面必须用此,亦系一大行。这种作坊多在花市及天桥一带。按此物由外来,现成货亦不少,但多系来布片在北京现缝。

  麻包工人
  麻包乃南洋各国的出品,北京决不能做,但麻包铺也用手艺工人,对于挑选、缝补、整理诸事,也有相当的技术,非外行人所能比拟,所以也另算一行。

  驼绒口袋行
  这种口袋乃用骆驼绒绳所织,比平常布袋结实得多,装煤、灰 等硬物非此不可。这种绒绳多来自京西北一带,亦有织成口袋运来的,但北京织的也不少。

  洋面口袋局
  这种生意从前没有,三四十年来始有。设局代人做成口袋并印刷字号者,其小一点的局子,则兼收旧袋,将招牌、花样用药水洗净,再充新的售卖。近来生意也颇发达,比如一次定做十万、二十万条,它也敢应。

  假皮箱作
  假皮箱之做法,以薄木板为胎,内糊以布,外糊以棉纸,稍用油一擦,与真皮无异,其箱之边角处,缝皮之线绳、针脚也与真的没什么分别。按买卖论,这是作伪;以手艺论,则实在是一种好的技术、好的发明。可惜永是墨守旧法,不知研究进步耳。反回来一看,外国之纸造的假皮箱,销路有多宽。

  线毯包子局
  用粗棉线织成毯子,再缝成箱形之包,用以装衣服,走远路不怕磨,常旅行之人颇乐用之,所以销路颇宽。数十年来,铁路交通,不乘大车,又有洋皮箱盛行,此物的销路亦大不如前了。

  瓷器厂
  北京从前无烧瓷器之所,有之,皆在城外。三十余年来始有烧炉之组织,然亦只能在烧成之瓷器上添烧书画、行款而已。因此瓷器铺中多由南来白胎之器,于送礼赠人时现定花样、字款,与人方便,以广招徕,法甚善也。

TOP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46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5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