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作  者:王晓春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6753857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教育理论/教育主张  中小学教辅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吗?习惯究竟是什么?如何从不同视角给习惯分类?怎样培养好习惯、改变不良习惯?
作者王晓春致力于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更新、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凭借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融会西方脑科学与教育论坛中一线教师的智慧,以全新视角解读习惯的培养与改变。“我不主张教师总把‘培养良好习惯’挂在嘴边,更不希望教师把教育的任务完全看成‘养成良好习惯’”。
无论对教师还是家长,都是帮助孩子打下好习惯底子的实用读本。

TOP作者简介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更新、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
已出版的教育专著有《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跳出教育看教育》《给教师一件“新武器”》《语文课如何是好》《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王晓春帮你走出教育误区》《发现孩子的潜能》等近30部。

TOP目录

辑一 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吗?
一种对教育的通常理解 >> 3
教师**别念念不忘“培养习惯” >> 6
当心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 >> 8
“习惯成自然”的说法有多大用处? >> 10
如何讨论培养习惯的问题 >> 12
辑二 习惯究竟是什么?
思维在上面,习惯在下面 >> 23
“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 >> 30
“习惯从来都不会消失”? >> 32
习惯与成瘾 >> 39
习惯与梦游 >> 41
习惯好 ≠ 能力强 >> 43
各种习惯的相关性 >> 45
海蓝蓝老师论“习惯链”“习惯链开关” >> 46
辑三 如何从不同视角给习惯分类?
硬习惯与软习惯 >> 51
好习惯与坏习惯 >> 54
群体性习惯与个人习惯 >> 56
外控型习惯与自觉习惯 >> 60
临时习惯与长久习惯 >> 63
生产性习惯与非生产性习惯 >> 66
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一般生活习惯形成和运作的机制是否相同? >> 67
记忆习惯 >> 71
思维习惯 >> 73
留心学生的购物习惯 >> 77
辑四 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行为“组块化”——习惯形成的基础 >> 81
重复是习惯之母 >> 83
习惯的“回路” >> 85
渴求奖赏——形成习惯的关键 >> 89
习惯:培养的,养成的,生成的,预设的 >> 92
习惯与禀性 >> 96
习惯与行为 >> 101
辑五 怎样培养好习惯?
培养好习惯的三种策略 >> 107
培养新习惯的“黄金法则” >> 110
培养好习惯:“所以然”比“当然”更重要 >> 112
工业思维对培养好习惯有负面作用 >> 115
培养习惯与训练动物的区别 >> 121
粗与细 >> 128
减式强制 >> 129
好习惯与视野 >> 132
培养好习惯要避免书生气 >> 135
核心习惯 >> 138
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 141
在高中慎提“培养”习惯 >> 143
辑六 怎样改变不良习惯?
改变习惯的两种思路 >> 149
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 151
改变习惯需要意志 >> 155
改变习惯需要决心 >> 157
改变习惯需要群体力量 >> 160
改变习惯需要信仰 >> 162
找到不良习惯的“关键点” >> 164
找到不良习惯的“诱惑拐点” >> 166
强制中的自愿 >> 168
危机是重塑习惯的契机 >> 171
用记录法改变不良习惯 >> 173
“相反习惯训练”疗法一例 >> 176
辑七 案例分享
幼儿不听话 >> 181
幼儿爱发脾气 >> 185
幼儿拿钱花,拿别人东西 >> 188
中学生做事拖拉,爱迟到 >> 195
中学生坚决不做值日 >> 197
培养学生背英语单词的习惯 >> 210
“弄假成真”的习惯培养法 >> 212

TOP书摘

教师**别念念不忘“培养习惯”
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但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一个孩子一个个性,谁知道他的“预设”是什么呀?如果总是担心学校的训练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那还要不要培养良好习惯?干脆放任自流得了。显然不能如此。学校是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得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无法正常运转。你共鸣也罢,不共鸣也罢,对不起,该遵守的规矩,你必须遵守。
愚以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教师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学校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习惯,很好;不能,教师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学校所能完全掌控的。比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希望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我就经常在课上训练,等到学生毕业后,有的果然形成了查字典的习惯,甚至保持终生(其实这种学生比例并不大),有的则一出校门就再也不摸字典了。我能说对于后一种人我的教育失败了吗?我能说后一种学生是“两面派”吗?不能,因为我本来也没承诺此事能形成每个学生的真实习惯。
所以我不主张教师总把“培养良好习惯”挂在嘴边,更不希望教师把教育的任务完全看成“养成良好习惯”。这种说法,从一个角度说,是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好像你能掌控学生的习惯、掌控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反应”似的,所谓“先生之志则大矣”;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定位又有些狭隘了,因为教育的任务显然不是“养成良好习惯”所能完全涵盖的。
2013年4月13日

习惯的“回路”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性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终,不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在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诞生了。
……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美】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18页)
研究人员发现,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涵盖几乎所有事物,比如从视觉方面(像糖果条或者电视商业广告),到特定的地点,一天中的某时间、某种情绪、一系列的思绪或者特定人的陪伴。习惯行为可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复杂,也能令人觉得异常简单(有些习惯,比如和情绪有关的,都是在毫秒的尺度上测量的)。奖赏则涵盖了可以给感官带来快乐的食物、药物或情绪上的高潮,比如表演给人的自豪感或者沾沾自喜的感觉。
……习惯可以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出现,也可以被刻意地修改。习惯往往是在未经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但可以通过调整习惯的各个部分来重塑习惯。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程度超过我们的认识,实际上,习惯非常强大,能让人的大脑依赖它们,同时将逻辑等其他一切排除在外。
(【美】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24页)
我一边录入上述文字,一边思考刚刚讨论过的一个案例:高二的学生课间操站在那儿不做动作,而且整班整班地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从行为习惯角度来分析,这是怎么回事?
有两种可能吧。
**种是,这些学生虽然从小就做操,做了不知多少次,但是并没有形成习惯,就是说,一个行为,重复次数的多少,并不是能否形成习惯的决定因素,你不要以为只要让学生反复做某事,他就一定会“习惯成自然”。为什么?如果他的行为没有形成“回路”,就无法诞生习惯。做操这件事,**步,暗示,肯定是有的,到时候铃声就响了。第二步,行为,也是有的,从小学开始,就要做操。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第三步了。如果学生做操一直没有得到奖赏,他没有从做操中得到多少快乐,那么他的做操行为就可能只是奉命行事、例行公事而已,年龄小不敢太放肆,怎么也得比画比画,到了高中,胆子大了,周围又有适宜的气候,连比画都不比画了。三个步骤缺少*后一步,无法形成回路,所以养不成习惯。
第二种可能是,当年这些学生好歹也算养成了做早操、做课间操的习惯,只是到了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其想法有所变化,旧的好习惯被破坏了,养成了新的坏习惯——不好好做操的习惯。这种坏习惯比较容易养成,因为你只要懒一点就行了,偷懒谁不会?得到的奖赏就是一时舒服省力,形成回路毫不困难。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养成坏习惯却很容易,顺水推舟就行了。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办?高二的学生不好好做操,也许是压根就没养成好习惯,也许是原来的好习惯崩溃了。我们用什么对策应付?重新养成好习惯吗?依我的经验,这很困难,可能性很小。去掉他的坏习惯?我觉得也很困难。因此我想,能让他们在高中毕业之前将坏习惯有所收敛就不错了。教师当然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教育,讲一些道理,高中的学生,其大脑皮层对基底核的调控能力应该比小学生强多了。但是具体到做操这件事,我觉得重点不必放在教育上,而要放到管理上,就是说,你是否形成了好习惯,有没有希望真的改变坏习惯,我不多管,我只管“外部行为”,你上操胳膊腿不动就不行,就要接受惩罚,罚得你不得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像看见红灯就止步一样,就行了。这种纪律未必是自觉的,但是在这件事上恐怕只能如此了。这与社会风气有关,传媒的引导使得青年人觉得老老实实做操很傻很二,而扭脖子扭屁股跳抽筋舞则很酷很帅,学校很难办的。
2014年1月8日
“我们大脑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着一个惯性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者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识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第三步是习惯能否形成的表决器,这一步决定你的大脑会不会记下这个回路,如果第三步一直存在且是肯定的,这个回路就能存入并定型成习惯。比如小学生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举手是会的表现,教师肯定,同伴羡慕,家长满意,至少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举手还不至于招来嘲笑。但高中的情况就明显不同,在简单问题上不过分表露自己、不急于对教师的问题做出抢答示意等原因,造成那些急于举手的同学习惯形成的第三步消失了。高中的问题抢答容易出错,我带过的差班差错率在90%以上,印象中学生凭直观得出的答案基本都是错的,这样的抢答会招来笑话,等于第三步是惩罚性的。久而久之,小学养成的对问题立刻举手的习惯也被修改了。高二学生课间操的习惯也应该是这样。细想一下,他们的第三步奖赏其实就是大脑暂时放松一下,应该说课间放松的习惯学生已经养成了。比如既然不喜欢做操那就继续上课,估计很多学生还不习惯,甚至有抵触情绪。但能否下去认真做操那就不好说了,因为认真做操的奖赏一直不太存在。做操的奖赏是身体健康或神经放松,前者和认真做操关联性太差,后者甚至无关。所以王老师的建议是对的,这个习惯可能就不存在,那就要靠纪律来约束了。至于个别中老年人每天按时按自己的意愿锻炼身体,健康的回报和锻炼的愉悦感他是能体会到的(锻炼的愉悦感是处于运动中的人其大脑神经的思维转变为指挥运动,所思所想所烦的一切都得先放下,大脑无暇顾及了),习惯建立的第三步是存在的。
“……习惯可以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出现,也可以被刻意地修改。习惯往往是在未经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但可以通过调整习惯的各个部分来重塑习惯。”习惯的修改也好,重塑也罢,一定要重视第三步是什么,是如何起作用的。很多不良习惯的养成中也存在这个奖赏过程,只是我们没太注意,或者没有觉察。第三步**是自然而然地使感官得到奖赏。要破除习惯就要使第三步消失或相反,要养成习惯就一定要有第三步。要么像犹太人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为了使其养成读书的习惯,在书本上抹上蜂蜜让孩子来舔,这是人为施加,可人为施加就怕不能长久;要么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得到自豪感或者沾沾自喜的感觉,这种奖赏中有自我肯定,成功感一般能让一个人产生持久的习惯。克服自卑的努力也能变成习惯。我们学校有个教师小时有点口吃,后来竟能在演讲中夺冠军。当然,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人各不同,有人需要很长时间,有人需要的时间短。有人习惯改得快,有人改得慢。但一定有个第三步起着钥匙的作用,要么用这个钥匙关闭一个习惯,要么用这个钥匙打开一个习惯或修改一个习惯。(网友海蓝蓝)

TOP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4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