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历史学家的经线(更新版)
历史学家的经线(更新版)


历史学家的经线(更新版)

作  者:孙隆基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丛 书:孙隆基作品系列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5086531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历史  史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孙隆基先生在本书中用自己独特方式对中国近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核心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鲁迅问题、民族主义等话题进行了重新阐述,对历史学家们近代史书写的“文络”进行了梳理和批评,并创建性地提出“世纪末思潮”这一分析路径,拓展了整个近代史研究的视野。

  《历史学家的经线》中的文章集中体现了孙隆基先生治学写作的两大特点:一是擅于将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思潮作为讨论中国历史背景和参照,在比对中凸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实质和特性。在讨论辛亥革命时,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作为前例,追寻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模式源流;在讨论五四运动的时候,又以西方的启蒙运动和同时代的民族复兴运动来做参照;在他对鲁迅的全新解读中,更是将鲁迅纳入西方所谓 “世纪末”潮流的影响之中,开辟了鲁迅研究的新思路。二是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方法来进行历史叙述和解读。书中有关鲁迅的两篇文章都涉及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而谈及法国大革命的文章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流传;讨论中国南方与北方关系时更是综合运用了优生学、人物地理学和区域类型学的研究成果。

  基于这样的治史思路,孙隆基先生为我们呈现了解读中国近代史的另一种可能,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文章“将从清末之民国前期的思想史整个翻转了”。

TOP作者简介

  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期间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重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新世界史》和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

TOP目录

更新版序

序言

 

一、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孔教天下主义的终场曲

 戊戌年代的种族思想 

 大亚洲主义与“黄祸论” 

 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民族始祖的发明:黄帝 

 结语

二、两个革命的对话:1789 & 1911

 前言 

 “盖大地万千年之政变,未有宏巨若兹者”

 维新派与革命派争夺的“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与国民性

 中华民国与法兰西共和国 

 法国剧本,中国演员 

 以法为师的中国启蒙运动

 “群众心理”与“暴民政治”

 法国革命史成为中国“反革命”的灵感 

 尾声

三、公元1919年:有关“五四”的四种不同的故事

 导论 

 三种现成的、为人熟知的借喻 

 “五四乃文化革命”命题的意义岩层之考古挖掘

 在比较历史学里“五四乃文化革命”故事布局所能运用的桥段 

 “文艺复兴”与历史上“民族复兴”的关系 

 比较历史学能为“五四乃民族复兴的一环”提供的戏码 

 “五四乃启蒙运动”的问题 

 有待建构的第四种故事:从“世纪末”到现代主义 

 结束语

四、南与北

 汉满矛盾变成南北对立 

 民国时代的南北战争 

 “南北论”学术传统的形成 

 外国人的“南北中国”说

 南北地形与人种的关系 

 优生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结合

 北温带说 

 亨廷顿与潘光旦 

 逆境、人种退化与“选民” 

 人地学史观的流行

 张君俊之人族改良纲领 

 林语堂似是而非的南北对立论

 区域类型学的风行一时 

 黄与蓝:大陆中国与海洋中国

五、历史学家的经线:编织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些问题

 文化解体与意识危机 

 启蒙与革命 

 启蒙与民粹主义 

 结论

六、“世纪末”的鲁迅

 何谓“世纪末”? 

 更广义的“世纪末”

 鲁迅创作生涯之始开宗明义的宣言 

 鲁迅的“无政府个人主义”问题 

 把“民族偶像”与“异乡人”混为一谈 

 过于早熟的“大众人”批判 

 天才、疯子、庸众 

 世纪末病:梅毒 

 文明没落论 

 人种退化的梦魇 

 本能衰退说

 家族败亡史

 非理性主义思潮的鼎盛期

七、清季“世纪末思潮”之钩沉

 前言 

 “世纪末”作为一股文风 

 “世纪末”作为一个时代 

 “世纪末”乃非理性主义的全盛期 

 王国维与叔本华 

 王国维学术生涯的断层问题 

 章太炎与哈特曼 

 鲁迅与尼采 

 “世纪末”在民初的震波

八、是否该被“吃”掉?——鲁迅承担政治的难局

 “吃人”意象的阶级性问题 

 鲁迅的“群众”观 

 皮肤敏感症和幽闭恐惧症

 力拒庸愚的“复仇”母题

 鲁迅与卡夫卡 

 无边的黑暗和思想的绝路 

 鲁迅加入左翼文艺运动前后

 在左翼阵营里 

 结束语

九、当代中国文化:结构与情感构造

 “一人”与“二人”的文法 

 在符号学层次上社会对个人的极权

 中国人情感构造的形态学 

 号称高情感环境里的收敛型情感构造 

 中国人情感构造的失控和“躁狂”成分 

 从牺牲学(victimology)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

TOP书摘

更新版序

  《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于2004年出版后,岁月匆匆,已历十载。今乘三辉图书约请再版之机,做与时俱进的更动,把原版的第八篇《飞蛾的沉默:美国大众文化里的“第三性”与东方人》、第九篇《缺乏“性”与“暴力”:非美国式人格》抽掉,另补上《公元1919年:有关“五四”的四种不同的故事》以及首次发表的《清季“世纪末思潮”之钩沉》两篇。在篇次上亦有所更动。

  抽掉的两篇,是鉴于其内容已在2009年出版的《弑母的文化:二十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一书中获更完整的发挥,然该书卷秩繁浩,如有读者视从新版中删除掉的两篇论文为该书之简易版,仍可参考2004版,在此意义上,2004版变成了“古典版”。至于新版,因更动的幅度颇大,故称作“更新版”,比“修订版”来得贴切。

  抽掉了上述两篇后,有关“心理”的部分似乎只由《当代中国文化:结构与情感构造》一文承担,故书名虽照旧,却移除了副标题。其实,新添的两篇史学论文是有关“世纪末思潮”的,而该时代正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期,现代文化里弥漫的心理话语化亦肇于斯。《公元1919年:有关“五四”的四种不同的故事》中提出的第四种故事就是从“世纪末”的角度诠释五四时代。它与第一、二两篇中论及的国民心理学、群众心理学与第四篇中的文明没落论、人种退化说为同一个时代氛围的产品。因此,该论文被编排在更新版中的第三篇。按此理,《清季“世纪末思潮”之钩沉》该紧接着才对,然该文与鲁迅研究有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将它排在原版的两篇鲁迅论文之间。

  其实,这些文章加起来,是将从清末至民国前期的思想史整个地翻转了。对不知“世纪末思潮”为何物的治史者来说,这个历史意义的岩层是不存在的,而我在教授史学知识论的课程里,也常用这个例子来论证:史学知识的基础乃治史者是否知道有这回事,如果他不知道,就等于不曾发生。我在2002年的英文著作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中已专门从“世纪末”角度诠释五四,一份澳大利亚学报将它给了一位在美任教的港人写书评,她显然一生未听闻fin de siècle一词,遂说这本书的缺点是谈五四而居然不提“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这类茫无头绪固不限于虾米小学者,一位“中研院”所长级的同侪在久别重逢时问起:“很久不见,你的‘末世纪’研究得怎样了?”

  中国现代思想史鸟瞰和鲁迅研究这两组文章的中分线是《历史学家的经线:编织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些问题》一文,也正是赋予全书之名的论文,但在书中却很难归类,其功能遂成为分界线。除了这些更动外,我在新版第一、二、三、五篇后面都加了附录,乃因为用了该四篇作为历史知识论课程的教材,遂将讨论题与老师的评语附在后面,望有助于对该四篇论文的读解。

  孙隆基

  2014年6月13日

  

序言

  这本集子是作者近十年心血之凝聚。原本打算收入十篇曾在学报和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在成书前予以增订改写。其中五篇改写的幅度很大,待到了交稿期限时,长度已经接近原来预计的十篇文章的篇幅,遂抽掉《中国千年回顾: 一个全球史范围的考察》。它是宏观历史思考,是笔者纪念千禧年的研究计划,已在发展成书,因此没有再把文章改写的必要。

  收入集子的《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两个革命的对话: 1789 & 1911》《南与北》属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围。第一篇曾发表在《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上,没有再做修订。第二篇的原型是1991年的一篇英文论文和1994年的一篇中文论文,目前则加以大规模的改写,并期待将来发展成英文书。第三篇则由1992年的一篇中文论文《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南与北》发展而成,但现今的内容大致上采自2002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的国民性:从国家格局到个体性》(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的第五章。

  本文集中分量较重的是两篇鲁迅研究: 《“世纪末”的鲁迅》和《是否该被“吃”掉?——鲁迅承担政治的难局》。后者的前身是1985年在美国发表的一篇中文文章,副标题是“鲁迅参与政治的难局”。前者则以中英文出现多次——1992、1994、1995、1996、1997年,最近一次则是2002年那部著作中的第四章——每次都有不同,反映出笔者对“世纪末”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至今亦不得谓完成,说得上是路途坎坷。难怪从无人从这个角度研究鲁迅。

  《当代中国文化: 结构与情感构造》是1991年发表的一篇英文论文,是我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续篇,保持了后者的理论框架,并加入了大量心理测验的材料。它由我翻译成中文,亦是第一次以中文的方式和读者见面。在写这篇文章时,笔者的思路仍停留在结构主义阶段。

  《历史学家的经线: 编织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些问题》的原文也是英文: “HistoriansWarp: Problems in Text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但英文版至1994年才面世,内容稍为不同的中文版则已于1990年发表了。目前收入的是后者,除了原文中的“马来亚”被编辑误改为“马来西亚”如今把它改正之外,未再做其他修改。这篇主要是介绍后结构主义的史学方法,题目中“warp”这个英文字语带双关,既具织布机上的经线之意义,也具扭曲的意思。这个题目很别致,因此把它当作整本文集的正标题。

  至于副标题,考虑的是我历来的研究方向是历史学和心理学并重。本文集除了《当代中国文化: 结构与情感构造》一文外,心理学色彩比较浓厚的是《飞蛾的沉默: 美国大众文化里的“第三性”与东方人》和《缺乏“性”与“暴力”: 非美国式人格》。它们研究的内容是美国史,同时可归入心理学史范围。其实,有关鲁迅的那两篇都涉及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谈法国大革命的《两个革命的对话: 1789 & 1911》则介绍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流传。

  笔者可以保证的一点是: 这本文集中每篇文章的角度皆独具一格,都是中国的思想和学术界少见的。

  2003年11月13日

  序于美国孟菲斯市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4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