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金融与国家安全(精装)
金融与国家安全(精装)


金融与国家安全(精装)

作  者:张红力、周月秋、程实、万喆 等著

出 版 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定  价:96.00

I S B N :978750498128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实务  >  金融    

标  签:管理  金融/投资  金融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是一个正气浩然而又困难重重的复杂过程,修昔底德陷阱、西方民主化陷阱和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共同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挑战。直面挑战,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明了迎难而上的大方向。

  《金融与国家安全(精装)》以国家利益为主线,既是一本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的“奏折”,也是一本增强中国金融国家安全意识的“警言”,更是一本为金融正本清源、提气塑性的“手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金融制胜,纲举目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之路上,金融大有可为。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实金融,做强金融,支持国家安全,引领创新发展,朝着“中国梦”的方向,扬帆起航!


TOP作者简介

张红力,管理学博士。

TOP目录

第一章 金融与国家安全总论

第一节 金融是新时期下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金融是新时期下国家安全的实现手段

第三节 金融力促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

第二章 金融与核心价值安全

第一节 坚守核心价值需要发挥金融的安全效应

第二节 巩固价值观的观念基础必须重视金融战场

第三节 强化价值观的文化传承亟待金融有力支持

第四节 金融助力实现“中国梦”

第三章 金融与军事国防安全

第一节 巩固军事国防安全需发挥金融力量

第二节 金融支持现代化军事国防建设

第三节 金融应对区域大规模动荡

第四节 金融与非常规战争

第四章 金融与政治社会安全

第一节 政治社会安全离不开金融支持

第二节 金融反恐、金融反腐力促政治社会稳定

第三节 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

第四节 金融与人口安全

第五章 金融与经济金融安全

第一节 经济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第二节 金融稳定“压倒一切”

第三节 金融与经略周边

第四节 金融与产业安全

第五节 金融与金融业竞争力

第六章 金融与科学技术安全

第一节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离不开金融助力

第二节 增强金融体系活力,保障学术研发安全

第三节 提升金融体系的资源整合能力,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第四节 发挥金融体系的引领作用,确保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TOP书摘

序一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何毅亭

  (一)

  纵观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一败再败,旧王朝的破落受辱是国家机器长期腐坏的命运归宿;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一胜再胜,共产党的攻无不克是理想信念星火燎原的力量使然;从国家新生到改革开放的一进再进,新中国的不断强大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层面的建设和积累已然达到一个高度,精神层面的建设和积累也需要达到一个与物质层面相适应的高度。尤其是中华民族百年苦难所积淀的自强信念和担当意识格外需要倡导和弘扬。我欣喜地看到,在金融这样一个商业气息很足的领域,出现了《金融与国家安全》这么一本有硬气、有底气的专业论著。字里行间,让人能清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自信源于对国家人民的深爱,作者无畏的担当源于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作者胸怀的坦荡源于对理想信念的执着。

  (二)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金融安全本身,金融还事关国家安全全局。在当今社会,金融的力量无处不在,金融已融入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军事等领域莫不受到金融的影响。金融正以其庞大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资金供给、灵活的配置能力、流动的风险机制、精巧的治理工具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器和加速器。在当今社会,金融已经突破经济工具的角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碳排放、“颜色革命”、伊朗核问题、科技革命等背后,都可以看到金融的影子。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邓小平同志曾经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就是说,金融如果搞好了,金融的作用如果发挥恰当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将被激活,国家安全全局都将有保障。当然,反过来讲,如果金融搞不好,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金融能够以其功能助力国家发展,也能够以其风险危害国家安全。金融的这种重要性,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金融安全意识,更要求我们善于运用金融手段来维护国家安全。

  (三)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把住了发展大势,稳住了发展大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正是因为三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我们才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国家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再保持三十年的稳定发展,那么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就有了基本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坚实基础。但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越往后风险和挑战可能越多越严峻,其中金融风险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风险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切实锁定和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从历史上看,不少国家在一个阶段的经济赶超型高速增长后,都遭遇了金融危机,有的甚至由于危机中断了经济增长的步伐,倒在了崛起的道路上,发展之梦断于金融危机。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等都是前车之鉴。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明显增多,高杆杠、影子银行、资本外流、汇率波动等风险不可小视,2015年6月中旬发生的股市风波更是暴露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四)

  《金融与国家安全》一书的作者对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我国金融领域的状况是有深刻体会的,认为:“金融是现代社会调节利益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中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用好、用活、用对金融手段,是一国能否在利益博弈中占得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总体国家安全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作者对“金融与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展开布局,从六个维度论述了新时期金融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作用的实现手段,分核心价值安全、军事国防安全、政治社会安全、经济金融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生态资源安全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金融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金融手段来维护各领域安全的对策建议,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值得细读细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金融专业学术问题,作者都能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到国内,作出深入浅出的解答,这成为本书的一个特征,使本书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五)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融入世界大潮,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实质影响至关重要,探讨很多问题都无法离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建立与国家发展形态相适应的外向型思维模式。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和全球金融动态,分析哪些可能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今天,中国正走上崛起之路,更需要有一种大国的责任、一种大国的意识、一种自觉向外看的思维,更加主动地关注我们的外部环境,不仅管好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要在更大范围思索中国的发展,维护中国的利益。《金融与国家安全》是具有外向型思维的,其整个研究框架都基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并充分考虑了外部因素和国际经验。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未盲目推崇或“山寨”华尔街的做法,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和国际要素,提出了有效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办法,体现了一种大视野和大格局。这也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征。

  (六)

  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国人都需要关注并尽责的事情。当前关于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金融角度思考国家安全的书则更是少之又少。正如作者自谦之语,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抛砖引玉,唤起全社会对金融重要性的关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有更多人关注国家安全建设,能够激发更多金融从业者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思考,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奋斗不止。这也是我应邀为本书作序的根本着眼点。

 

序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中国正处在一个新时代,这是中国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光明的前景和极大的机遇,也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和相伴而来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已转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常态。但这个“常态”能否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要有大智慧的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微观的、实务的,也必须是理论的、宏观的。

  从既有理论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著作中所谈的都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就是说人们总是从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的角度考虑,他们是经济社会中的理性个体。这是传统经济学的出发点。然而,今天的世界正在变化,只讲“经济人假设”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人假设”渐渐抬头了。“社会人假设”就是指,人不完全从“经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从“社会人”的角度考虑。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尤其是今天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作为“社会人”的想法逐步增加,单纯从“经济人”的角度考虑不符合实际,而且决策的效果也可能是有限的。

  从中国发展现状来看,金融已经起了重要作用,可能还要起更大的作用。当前中国金融业正面临一系列问题。金融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中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如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资本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都把技术创新看成是本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据,所以它们不惜投资,不惜投入人力,力求在技术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国际社会今后在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等方面将有重大技术突破。这是可以预料的。那么,在转型升级的竞争中,我们一定要更加抓紧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使产业和产品有更大的竞争力,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需要有自主创新。

  于是问题来了。“社会人”的经济模式带来的冲击将是一种全新的、全方位的冲击。也就是说,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将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创新升级带来的冲击将是既深刻又广泛的。也就是说,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都需要金融发挥更大也更有创新意义的支持,并与之结合,成为国家整体进步的坚实支柱。这些都意味着,在新常态下,金融应该起到一种枢纽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从何入手?如何实现?值得学术界研究。

  本书作者是一个研究集体,他们从一个全新角度出发,探索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他们将金融与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同时,又把金融置于国家安全和战略的层面上,全面诠释和剖析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与安全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高屋建瓴,又能落到实处;既有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思维,又有社会关注和产业竞争思路。换句话说,本书既有“经济人”的考虑,又有“社会人”的视野。本书的新颖之处,相信广大读者自有公论。

  比如说,谈到金融,我们必定会谈到安全与风险问题。但在过去的讨论中,都是就金融谈金融,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安全,继而影响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虽然常常提及,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人能够将之系统叙述,形成体系,使之完善成熟成新理论。这实在是一大缺憾。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可以说是一种突破。

  新常态体现了配套改革的综合成果。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国家经济的顺利转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创新,这是改革路径选择的难点。但是,如何让顶层设计落地?如何让金融与新常态下的新理论有机结合?本书作者在这个领域做了有新意的探讨,尽管这种探讨仍是有待深化的。这是我对本书的总体评价。

  本书主要作者张红力是我的博士生。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多年在国际金融机构工作并担任要职,不仅有家国情怀,而且在金融实务的操作层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我国迄今为止引进的金融界海外任职最高的人。与此同时,他谦逊勤勉,爱思考。我指导他撰写的博士论文是国内金融课题,他思维活跃又缜密,富有创见。这本书是他在国家金融机构任职后的精心之作。当他把书稿交给我阅读时,既在我意料之外,又在我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这个领域虽然非常重要,但在国内研究中几乎是个空白,因此这本著作的出版说是意外之喜,一点也不为过。在我意料之中则是:因为这个命题的完成,的确需要一名有丰富实务经验、有宽阔国际视野、有深刻政治认识、有广博理论知识的人。而红力同学真正是这本书和新理论完成的不二人选,这是阅历和沉淀、积累造就的。

  社会经济的未来变化远远会超过我们大家的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谈几十年后的经济和金融是什么样子。很多问题是我们今天想不到的。所以我们更要为之思考。因为谁占领了思想和理论的高地,谁才能真正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应红力同学之请谨以此序推荐给读者。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34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