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信仰在路上
信仰在路上


信仰在路上

作  者:大鹏

出 版 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03037917

所属分类: 生活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17年深度行走的感悟,旅行中经历痛苦、喜悦、激情、孤独,甚至死亡。当有一天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也许并不能从躁动、焦虑、疲惫、浮华的世俗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但它的确净化了内心的世界,让我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作者用两年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历经的6次生死,结合曾经的梦想、坚守、回归、希望,用行走的信念结合事业观、家庭观、旅行故事、生死心理状态,阐述了一个人坚守17年,甚至为之终身努力的价值体现——在路上也是一种信仰。

TOP作者简介

大鹏,知名旅行家、著名行者、“国内中生代户外旅行家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高端旅游社群平台《旅行故事》品牌创始人、中国旅行色彩心理专家,著有《行.色》。曾在旅游电视广播杂志媒体担任长期特邀嘉宾;自费行走15年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旅行家”之一。

TOP书摘

9.序一

一起出发

很久没旅行了。尽管一年中的大半时间我都待在拉萨——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但我不是在旅行,而是改头换面开了家客栈,读书、晒太阳、听有故事的人讲旅行故事——比如大鹏,并乐在其中。闲时偶尔翻翻书、读读游记,仍会有一星半点的火花迸发出来。于是想起杰克?凯鲁亚克的那句名言:“我还年轻,我要上路。”

出发遥遥无期,好在大鹏的旧作和新书可以解渴。大鹏去过很多地方,无论是《行色》还是这本《信仰在路上》,都只是节选了大鹏旅行的一部分足迹。大鹏处事,一丝不苟,就像看似轻易、草率、波澜不惊的一次出发,也是心领神会、厚积薄发的一次抉择。

《信仰在路上》出版在即,大鹏请我写序。我本想推辞,好久没写东西了,不在状态。大鹏对我说,他请了两位最懂他的人为他的新书作序,一位是他的太太,另一位是我。我有点受宠若惊。最了解大鹏的莫过于他的太太,是写序的最佳人选。而我很久没见到大鹏了,近期的一次是2012年在拉萨。大鹏以拉萨为起点,为了寻找心中的香巴拉,去了藏北高原。这段旅行的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回到拉萨后的大鹏和我聊起这段旅行,却是容光焕发,精神饱满。当时我就想到,旅行的意义正是在于让你坚定一个信念,保持一种状态,让无论多么糟糕的境遇在你面前都烟消云散。

另一次是在2013年元旦后的《行色》发布会上。在发布会上,大鹏发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谈起他的旅行,谈起他的感悟,大鹏滔滔不绝,意气风发。他的状态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演讲开始前,大鹏歉疚地向大家说明自己普通话不够好,但在座的各位都听得津津有味,只恨时间太短。

 尽管我们相见的次数少得可怜,但两人不乏默契。我去过的地方,大鹏基本都去过。大鹏去过的地方,有些我至今未曾涉足。但两人殊途同归,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那就是西藏。我曾经写过,没有另外一个旅行目的地和拉萨一样可以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当那些感动恢复平静,沉淀致人痛苦。旅行的自由和美好,城市的禁锢和丑陋,天壤之别,哪怕这个城市是人人向往的拉萨。任何实名化了的精神家园其实都名不副实,无法免俗。但是我把生命中的十来年奉献给同一段旅程,那必定是一个内心纠结、树立信念的过程。大鹏经常引用我的那句话:“喝淡汤,读闲书,看美人梳头。”但这只是一个段子,个人色彩浓厚,不具备号召力。我还是更推崇大鹏那充满正能量的六个字:爱家庭,爱旅行。

作为他的朋友,我有幸在新书付梓之前读到了全书的电子版。连续三次都无法一次读完,每次读的时候我都流泪了,久久不能平静,多次下笔不知道如何写起。的确,他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沉淀、坚守、内心善良,用真实的故事书写一份在路上的信仰。很多人看到的是他旅行中的快乐,但不知道他17年旅行中的六次生死。他书中写的阿里、理塘、贡嘎神山、稻城亚丁、香格里拉、墨脱都是我去过的地方,很显然我比他幸运,没有遇到那些生死经历。但我明白,如果我遇到,也许今天写序的就不会是我。感谢大鹏在书中专门写到了我,并选用了我的一段故事。与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相比,旅行信仰也不乏普遍性和永恒性。信仰不是一蹴而就。若无长年累月的积淀,断不会成为一种成熟的体系。大鹏把自己的旅行总结为梦想、经历、坚守、回归、希望,正是回归给了大鹏对旅行的反思和升华,得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阐述旅行的特质和意义。有时候,旅途中充满假象,我们按需取舍,在冲突的环境里麻痹自己,获取感官的享受和心灵的解脱。

时过境迁,过去的旅行令人神往,我现在却只能通过文字而不是足迹再现。大鹏不同,纵使回归,他依然不时出发。重要的是大鹏拨冗勤奋写作,把难以言表的信仰和理念传播给了很多人,感染了很多人,带领大家一起出发。

    我觉得写序其实就是写人。人什么样儿,书就什么样儿。这是一本震撼心灵的书,大家有目共睹。

                    ——村郎(知名藏地旅行家,著有《藏地孤旅》)

                                       2015年5月29日 拉萨

10. 序二

                               在路上

当他说出让我写一下他自己的时候,我居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么多年了,他从不睡懒觉,我就明白他一定在忙碌着,为了一个他认为的重要事情。

没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内心世界的挣扎、纠结,用17年的行走为自己的梦坚守着。从大学同班同学开始,初恋,热恋,经历波折,历经20年,我最终变成了他的爱人。

    他为了自己内心世界坚守的“香巴拉”梦,那颗跳出农门的心,那颗梦想给我和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空间、还有事业上孜孜追求不断的心,坚持着无数次加班、应酬、在路上。无论他多晚回家,家里的灯始终给他点亮。我从不抱怨,甚至不敢抱怨。看到他劳累疲惫的身躯,不洗澡倒头酣睡的模样,我心中隐隐作痛。

    在众多为他安危担心的人中,我只是他前行路上的其中一个支持者。也许我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但我清楚他的不易。在电视、报纸、杂志看到他的故事,在广播听到他讲述生死经历的时候,最担心的人其实是我。

    从1998年他迈出家门那一刻起,他的脚步注定无法停留。1998年他离开家门时候办的手机号,我梦中都能记起。他在无人区徒步、户外行走的时候,我很少给他打电话,怕给他牵挂和思念,更怕影响他内心世界的判断,因为在这个世界,除了他的妈妈,最希望他安全回家的人其实还是我。

    他是典型的射手座,渴望自由,乐观开朗,热情奔放,喜欢挑战,热爱旅行,他一直不完全承认说自己是射手座。17年的行走过程,他的身影出没在高山、峡谷、荒漠、无人区,甚至我在网上都搜索不到的村落,无论是徒步、搭车、自驾,还是坐车、乘飞机等各种旅行方式,为的就是到达他想去的每一个地方。到了那些地方,他为山里的那些孩子张罗学习用品,甚至在深山里静坐,和当地老人聊天。很多人羡慕他的生活,他有众多的粉丝,其中女性粉丝不下百万,很多时候,我成了她们的嫉妒对象。但她们真的不了解,其实我很少出门,不是不愿出门,是我不想因为出门给他带来再一次外出在路上的危险。

    如同孩童般的他,简单没有心机,甚至热情过火,很多时候,为了答应别人的事情忘了休息,甚至彻夜不安,唯独忘却了家和自己。他会辩解说,这都是为了家过得更好。面对将近40岁的他,我真的心痛。

    多年前,为了所谓的梦想,放弃了工作,离开了农村老家来到了大城市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当事业、房子、车子、票子、家庭都有的时候,他说剩下的要为梦想而活一把了。

    他经历的六次生死,当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时候,唯独我不知道,甚至我不愿意去问。说实话,他写这本书,回忆曾经的往事的时候,我知道他又陷入了当年的梦境、痛苦、悲伤,甚至面对死亡气息的恐惧。躺在床上,感觉他梦中大汗淋漓的无奈,这个时候,我装作不知,假装睡在梦中。

寻求,一种希望。在他特定的生活轨迹中,沿途所有的故事,成了他珍惜生活回归的本源。用他的话来说,他在坚守“路上是一种信仰”;用我的话来说,他是把曾经孩童的梦一一去实现。

旅行是美好的,当经历过回归平静,沉淀会让他无法自拔。自从2014年9月23日创办了他一直梦想并致力打造的中国旅游社群平台“旅行故事”的时候,从此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一岁多的女儿甚至不叫他爸爸。我开始试着理解他的生活轨迹,不再去过问,尊重他的每一次选择。我清楚,家永远是他最后的港湾。

无论是舞台上的炫光,还是讲台上的激情,甚至工作中的忘我,旅行路上他的取舍,都是他的自由选择。旅行回来的几天,他会昏头昏脑地大睡几天。他不说起,我也不会问起。看到他狼吞虎咽,一口馒头一口大蒜的时候,这才是真实的他。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牛排、法餐、红酒、浪漫只是他生活的阶段,一个男人只要他还记得回家,说明他的心依然在你身边。

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无论对与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默默地支持他。期待未来的某一天,他累了、倦了,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女儿,这也是一种幸福。

选择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信仰。

                                     爱他的女人:Jing

                                     2015年5月20日

11. 精彩内容推荐一

独闯可可西里

不能承受的亲情之重

楼兰归来,我疯狂地迷上了户外,迷上了探险,迷上了猎奇,一个年头又一个年头地行走着,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地行走着,一程又一程山水地行走着。在行走的漫漫长途中,我的户外阅历和知识不断积累,加上陆续有媒体报道我的旅行事迹,业内关注我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因此我也渐渐成了很多上班族羡慕的对象,小时候因为贫穷而压抑的小小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于是,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渐渐地,整个人也开始轻飘飘起来,脑子里塞满了各种荒野求生的冒险传奇,也幻想着自己就是故事中的英雄男主角。

时隔多年,当时的“傻劲儿”现在仍然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温凉的初夏午后,我摊开一张中国地图,查找哪个地方自己还没有涉足,真有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放感。这时候,雄鸡尾巴上那块高高翘起的处女地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以至于很多天都让我辗转反侧无法忘怀。说实话,我当时对可可西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了解,唯一的了解是来自2004年陆川导演的电影《可可西里》。无知者无畏,那时候我的脑子只想证明:我就是天下第一,仿佛身后就跟着一大堆媒体,牛烘烘地就进了一个比罗布泊更危险、更恐怖的地方。因为罗布泊只有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可可西里却还有凶猛的狼群,更有杀人不眨眼的偷猎者。可惜,这些都不足以打败年轻气盛和血气方刚的我。恰巧父母那时候都不在身边,女朋友也去了国外,我便向亲戚朋友谎称自己去青海出差,于是就带着防狼剂、瑞士军刀、青稞酒……就这样自以为准备充足地上了路,也开启了一段出入鬼门关的恶魔之旅。

2012年左右,我在新浪微博上影响力已经很大,经常上电视、广播节目。某次,在电台做节目时,针对我独自走过墨脱一事,许多年轻网友表示崇拜与向往,于是我真诚地奉劝大家,不要轻易挑战那些太危险的地方,多想想家人,多想想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遗憾的是,有网友说,既然你能走,我也能去。也正常,刺激与探险总是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但是,作为一个因旅行家身份而备受关注的我,有责任把这些告诉大家。

当时,徒步可可西里的事我只告诉了我弟弟。长久以来,只有他理解我、支持我。不过,这次我没有当面告诉他,因为此行真的非同小可。我只是给他留了个字条,确切地说是一封“遗书”,虽然当时我只是出于好玩才设想自己死了之后会是怎样的情景,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严肃地考虑生死这个问题。“遗书”上我写道:“二鹏,我走了,这次要去一个更危险的地方。假如我回不来了,不用千里来寻我,替我好好照顾咱爸咱妈。我银行里还有些积蓄,如果需要可以用上。”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很少言说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即使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也只是挂一漏万,有意避开一些重要环节,因为它确实太沉重太不可控,我也因为不想家人和朋友担心。真正梦回可可西里,揭开奇幻之旅一角的,还是郑州电视台主办的节目《天南地北郑州人》。当时,他们通过很多种渠道,最终联系上了我,希望我讲讲这段可可西里的故事,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和媒体公开见面。后来,我的母亲不知道怎么就看到了这档节目,随即打电话给我,让我无论如何回去一趟。正当我云里雾里不知怎么回事地打开家门,母亲忽然劈头盖脸就扇了我两耳光,让我跪下,而她却早已老泪纵横。

母亲嘶吼着、哽咽着:“假如你在外面发生了什么,还让不让我活呀……”我这才知道她可能看到了那期节目,而此时,我也才恍悟,徒步可可西里是个多么不负责任的行为。假如当时淘金者举起的铁锹劈头盖脸地砍下来,假如盗猎者将打死几十只藏羚羊的枪口对着我放一枪,假如那群恶狼多坚持一个小时,假如路继续迷下去,假如水源忽然没了……这一路上,可能有千个万个这样的假如,而每一个假如都可能是致命的,都可能让母亲30多年的养育之恩瞬间化为一堆白骨,让这个幸福的家瞬间坠入冰窟。

精彩内容推荐二                   

生死墨脱路

印象多雄拉山

海拔4500米的多雄拉山是徒步墨脱的第一道障碍,也是从派乡去墨脱必去的地方。翻过多雄拉山,一路下坡,经过拉格、汗密、背崩,就可以到达墨脱。因为在雪线附近,所以既可以看到积雪,也能看到潺潺的溪水。隘口风势很大,所以多雄拉山大部分时间都隐蔽在云雾之中。冬天多雄拉山很危险,大雪封山。因为缺少风化,只有表面的一点土,其下面为许多鹅卵石。正因为其破碎的地形,导致每年冬天都会有雪崩发生,有大有小。另外,多雄拉山还很寒冷,有点像珠峰大本营的温度,即使在夏天也在冰点上下。不同的是,多雄拉山几乎终年见不到太阳。

2010年6月14日,早上6点起床洗漱完毕,6点半吃早餐,7点集合出发,从派乡出发到松林口是山路,需要用当地的卡车送上去,每天早上有一辆车去。这辆车每天就是送背夫的物资车,因为从派乡去墨脱经过的几个停留点的所有物资都是用人背进去的。如果要去松林口,需要前一天晚上请旅店老板联系好车,第二天早上他们会到旅店门口来接,行程一个小时。

上午8点钟,车开始向松林口进发,沿着只能通过一辆大卡车的崎岖山路,蜿蜒直上,人坐在车上总有种要被颠下来的感觉。望着前方的多雄拉山,我们心中无限遐想,但也忐忑不安,不知道前行的路上会有怎样的艰险。

大约9点钟,车停在松林口的一块空地上,我们把背包卸下来,整理一下,准备翻越多雄拉山。根据当地人的经验,多雄拉山最好是在下午1点前翻越过去,因为1点以后天气会变化,山里常年起雾,如果起雾后就无法辨别下山的方向,下山的路很危险,有险滩、瀑布,还有山体碎石路段,甚至要沿瀑布群的石头过去。

因为天上下了小雨,所以上山的路很滑,再者多雄拉山海拔4500米左右,常年积雪,温度很低,大家身上都穿了很厚的衣服,行走笨重。另外,穿上雨衣后排汗不畅,所以大家一直爬山行走,队伍就拖拉得比较长,为了保持团队的安全和一致,前行的要等待后面的朋友,时间耗费严重。

行走在多雄拉山的湿滑路上,路上不断有动物的尸骨出现,我想多半是雪崩或雪滑跌落悬崖造成的不幸,所以一路上我不断地提醒大家要注意脚下,慢慢行走,彼此互相帮助。一路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傲寒竞放。

上午11点左右,真正的考验来临了,大家开始翻越多雄拉山雪峰,天气也不好,雨雾朦胧,给翻越雪峰添了几分危险。因为是6月中旬了,多雄拉山很多地方的雪都融化了,耳边听到山峰下的瀑布震耳欲聋。

海拔越来越高,氧气有点稀薄,大家的速度都很慢,在海拔4500米的雪峰上翻越的确是有点困难,一要注意脚下的雪,小心滑倒;二要注意呼吸,小心高原反应。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大家终于看到了那堆石头和经幡。神秘的多雄拉山,我们来了,来到了你的面前,虽然看到的是那么普通(从山下看是那么美丽和神奇),我们也一样虔诚,对你膜拜。

山上风很大,雾也有点起来了,小雨依旧朦胧,所以大家决定拍几张照片。不过因为雨雾的原因,相机UV(紫外线滤光镜)镜头都进水了,拍的效果很差,这也许是多雄拉山之神不想被我们打扰的原因吧!就这样停留片刻,一行人赶紧下山。

下山的路依然艰难,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和毅力。顺着雪上的脚印行走,我们居然走错了路,后来大家一起找(因为快下午1点了,已经有雾出现,如果走错那是很危险的),幸好在一片雪上,我们找到了一些撒落的种子,也许是门巴背夫们故意掉的。在没有路或有些岔路的时候,光滑的石头、没有青苔的木头、背夫骡马的粪便、徒步墨脱行人遗留的垃圾都成了我们找路的方法。虽然我们一路上的垃圾自己都带走了,但这些垃圾并不讨厌,因为行走在墨脱的路上,这些垃圾成了我们找路的好帮手。

下午3点左右,我们在翻越多雄拉山后下山的途中,看到了传说中的黄春燕碑。碑主是一个叫黄春燕的女子,1981年出生,在她26周岁生日的当天,自己的灵魂永远地留在了多雄拉山,永远陪着徒步墨脱的朋友,一路前行。作为一个同行者,她曾走过我今天在走的路,但她没有走完,就永远留在了这里。她走过的岁月,对她的评论甚多,作为后来者的我无法妄自去评价先行者,只能用心去对一个先行者、一个对生命的探讨者、一个徒步的精灵、一个用生命警示后来者默默地致哀。其实,从走出墨脱的那一刻起,就有朋友问我,以后还会走墨脱吗?我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就脱口而出:“永远不!”

翻越雪峰后,在一个背风的地段我们补充了点能量,食物很简单,但我们吃得很幸福。食物是离开派乡时兄弟饭店的老板娘给我准备的10个馒头,我们每人一个,加了点我们在林芝八一镇买的熟牦牛肉。下山后,在一条溪水旁边,我们做了第一顿野外饭:加火腿和榨菜的方便面。大家吃得很开心,虽然下着雨,但能在这里吃到热的东西是多么奢侈啊。

吃过午饭,沿着多雄拉山河往下走,一路上是瀑布和碎石的山路,不但很湿滑,而且容易跌下山去,每年这里都有一些灵魂顺着多雄拉山河去了印度洋,据说,掉下去后三个小时左右就会被冲进印度洋。

大家很小心地一路下行,大约走了三个小时,眼前一下子变成了江南风光,感觉走到了世外桃源,流水潺潺,时而看到悠闲的牦牛,时而听到鸟的鸣唱,简直是梦中的香巴拉。

行走在无人的泥泞、幽静的小路上,沿着木桥、瀑布石、青苔石的小路一路前行,虽然无法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样,但心里多了份渴望。墨脱的路啊,我们慢慢地行走,并用脚去征服,用心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你的精彩!

天逐渐地变黑了,在晚上7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拉格,这里只有两家木屋,我们住在了第一家。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烤鞋,这是以后的几天里到达目的地的首件事,因为那几天全是在雨水中行走。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92.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