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作  者:刘绍华 著

出 版 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1172690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社会科学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社会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玩耍、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异、文化冲击和兄弟情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TOP作者简介

  刘绍华: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著作另有《柬埔寨旅人》(《中国时报》2005开卷十大好书)。《我的凉山兄弟》英文版获2012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中文版获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大奖。

TOP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中文版序 生命之书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现代路漫漫长兮

第三章 男子气概、探险与海洛因

第四章 暗潮汹涌的地方禁毒史

第五章 啼声初试个体性

第六章 体检失败的地方疾病治理

第七章 艾滋污名与全球化移植

第八章 结论:疾病治理的时空意义

 

中文版后记 现在已成历史

参考书目

TOP书摘

  一段漫长的伦理之旅

  《我的凉山兄弟》终于发行简体版了,回首来时路,令我不无激动。

  此书是关于中国凉山的故事,中国大陆却是最后的出版地。2010年底英文版出炉,以英文为起点,是等待,希望人事变迁得以减少对报导人生活的冲击。2013年初繁体中文版发行,是义务,让此书以中文面世,才能让凉山广为认识。中国书市风起云涌,凉山兄弟的故事终于在2015年中“返乡”。

  此书的英文书名为Passage to Manhood,也许注记了我与此书相关的人生也得经历过度仪式的隐喻时刻。2007年博士论文口试结束时,我的指导老师孔麦隆(Myron L. Cohen) 便对我说:“It’s ‘write of passage’, w-r-i-t-e。”此书曲折的出版历程,就是一场生命通道。是我个人的,也是凉山兄弟的,期待读者能感同身受。

  让凉山故事广为阅读是我写作此书最大的目标与动力。此书的中、英文版在不同地区都引起不少回响。不同地区读者的回应有时反映出地域之别。中国之大,世界之广,每本书自然可能对背景迥异的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与意义。但是,读者可能感受到的共通性又是什么呢?

  不论是英文读者,还是不同地区的华文读者,多数先前都对广袤、崛起的中国西南一隅所发生的故事毫不知情。对凉山青年们生命历程所展现出的戏剧性与时代感慨,是多数读者都有的共同喟叹。戏剧性加上陌生感,钟爱小说电影的我明白,这题材虽写实深刻却十分遥远,亦不讨喜,丝毫不沾异乡风月的朦胧美。要让读者愿意打开书、读下去、付出同情性的理解,我得不断引导,以报导人的生命经验和我的诚意引导。这样的书写在学术圈,并非易事,个中滋味我留赏自己,不于此耽溺。如今回顾数年前的作品,虽觉多有未尽满意之处,但我仍确信彼时的我已尽力将少数民族拉回中国舞台,不是表演舞台,而是社会关注的台面。

  人类学对族群文化及区域历史差异一向高度敏感。中国之大,历史之厚,令我常怀一个普通却常被忽略的问题,即有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国”?学术一向要求明确定义一个概念,我以为“中国”也是个必须清楚定义的概念。如果仅用国家疆域与政权来理解中国,在很多的社会议题上,无趣亦无解。

  长久以来,与中国有关的文献与研究,多以汉民族为中心。以都市城镇经验为中心的集体性语汇与概念,也频繁地出现在学者们对中国发展的分析与预测之中。而我的历史理解与田野经验却屡屡与之歧异。学界对中国作为一个对应于西方的差异主体性,此等敏感度较少延伸至对中国境内不同主体或族裔的差异理解。我在凉山地区所进行的社会变迁研究,让我深刻意识到,除了必须同时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双轨并行观看“中国”,更需注意区域与文化的平行差异问题。此书所记述的田野经验与分析,只是作为上述问题的伏笔:有很多个“中国”,得以协助我们描绘、理解、分析一般概念中那个庞大的“中国”。

  中国到底有多大?我以为人口与疆域的数字并无法阐明。不论是费孝通或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提出的中国版块论,都显示出“北方草原”“东北高山森林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南岭走廊”“沿海地区”“中原地区”等在生态、族群、与文化上的明显差异。由中国境内区域的多样性观之,检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象、风土物种、经商贸易、政权治理,都很难回避区域与族群差异。早年西方汉学家与历史学者研究中国时,大多有一个共通的想法,就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庞大多元的中国在众人意识上得以历久延续。这问题至今仍有意义。

  我曾参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博物馆,在那里首次看到《建国方略》的英文标题(其实应该是其中一册《实业计划》的标题)是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无知如我,乍见这英文名称令我讶异,但随即理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确实是一种庞大的国际发展实验计划。原本让中国得以模糊一统的传统特性,加上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概念,让异己区辨、人群分类、国家想象与地方认同等,出现更为翦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秩序。在一个充满历史记忆、多元民族的土地上,要使用民族国家的人群相安模式,勉为其难也无可奈何。中国接受外来概念的转型过程,百年未竟。

  中国追赶现代性的步伐、规模与方式向来令世界瞩目,近年来更以“光速”超英赶美。始终让众人念兹在兹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苟延生存而已。尊严,能衬托得起土地规模与绵延历史的尊严,是集体众望,甚至是集体牺牲、奉献有理的众望。人观于中国,始终与集体密切相连。个人的权利义务想象,即使脱离了家庭社群,也难脱离国家的庞然无际。

  对中国的集体众望与感触,是我在中国读者的回应中所看到的与众不同。不同地区的读者所具有的社会意识不同,也表现在读后反应上。有的回应让我油然而生久逢知己之感,有的评论则是透过我提出的议题抒发忧国忧民之己志。也有评论称我批判力道仍不够,有的却批评我只扒粪却不见发展的好,形形色色的评论令我哑然失笑。更多的人写下了他们的内在震撼与感动,不少读者特地写信告诉我读后心得。也曾经在台北的办公室接到一通旅美的彝族后裔打来的电话,感谢我写了这本书。犹记得,2014年除夕前一天,我收到一位自称是四川小读者的来信,说她希望更多人能读到此书,便下决心利用每天搭乘公交车的时间用手机打字,一个多月后终于完成,还把二十余万字的档案寄给我:“啊,终于赶在年前完成了这件大事!”我不确定这是否算件大事,但对我而言的确兹事体大。那年,这位我至今未曾谋面的小读者来信,让我过了一个满怀感动与感激的大年夜。

  此书出版前未久,2015年5月,一名凉山彝族毒贩阿机子发的新闻在网上如火如荼:“四川死刑犯就医时逃脱,警方悬赏两万元寻找34岁阿机子发的线索”之类的新闻标题随处可见。出生于凉山宁南县的阿机子发,因贩毒一审被判处死刑。4月27日阿机子发称身体不适被送往西昌市医院途中,趁机脱逃,引起轩然大波,凉山公安全力缉捕。半个月后,5月10日凌晨阿机子发在昭觉县海拔3300公尺的高山上被逮,距离他逃脱的地点约100公里。

  这则新闻引起了一位中国年轻人的注意,他以网络3D卫星地图搜寻凉山的宁南、西昌、昭觉,“这三个位置,就好像他的人生最后阶段的三角坐标。……之所以查看这三个位置,因为他成长和被捕的地名,都直观地给我一种“极端贫穷”的印象。……从高空打量他生命中的这三个位置。那其实是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这个三角区域,距离金沙江很近。再往上游去几百公里,就是云南省的丽江、大理,一个相对富庶的区域。可惜,阿机子发的三角区,距离那里还隔着攀枝花和许多矿山。他注定不会往西面逃亡,那边是很多个藏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和他的生长范围迥异。他也不会往南边逃亡,那里靠近金沙江流域,汉人居多。而北面, 越过凉山,就是甘孜自治州、雅安,那也是他不熟悉的领域。所以他只会往东逃亡,从西昌,顺307国道,委身大山,一路逃窜。我阅读沿途的地名,发现都是彜族色彩浓郁的名称。他的生命,从出生,到青年,到逃亡,也许都处在一个四面隔绝的境地。只是这片大山”。

  因着阿机子发的新闻引发的好奇与感慨,这位署名为晓的读者在网上读到《我的凉山兄弟》,然后写信告诉我他的阅读缘起与心得。晓的来信和阿机子发的故事,让我再度回到2002年夏天首度拜访凉山时的内心撼动。一路走来,我虽未曾相忘初衷,但终究力有未逮。

  书是我写的,但关于此书的感受及评价,大多都已超越我之外,成就归诸于赋予其意义的各路人马与社会。当我因为这本书陆续获得肯定的时候,凉山乡民的生命路径却仍不尽如人意。这令我深觉讽刺,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索这样的学术与生命关系。但至少,在此当下,我希望不仅我个人的努力被肯定,更希望我的研究对象能被主流社会看见,这是我始终如一的初衷。

  我的学术之路并不是一路笔直地通往康庄大道。我常告诉身边的年轻学子,在宽广的世界里却只留在学院之中,缺乏社会历练,要做到具现实感的人类学研究,会有相当的距离。我鼓励年轻人“出走”学院,待确认自己的生命热情后,有机会再重返学术之途。我以为,这应是一条通往学术与社会伦理的哲学之道,会带来很大的不同。我的人生走了不少蜿蜒曲折的幽径,一路上看过不少奇特风景。经历过多种挑战眼光与情绪的生命政治,也练就亲历理解陌地的胆识与熟稔。如此种种,充实了我在学院理论学习之外,与这个世界接触和认识的重要根基。看了这么多,也想了、写了这么多,要说我迄今为止的最大收获为何,反而是我在分析与批判之前更形谦卑与警惕,更了解学术的力量及其限制,也明白该与自己进行何等对话,这是我的志业。这些生命教训都来自于我在各式田野现场中所见证过的一切。

  我的学术之路并不是一路笔直地通往康庄大道。我常告诉身边的年轻学子,在宽广的世界里却只留在学院之中,缺乏社会历练,要做到具现实感的人类学研究,会有相当的距离。我鼓励年轻人“出走”学院,待确认自己的生命热情后,有机会再重返学术之途。我以为,这应是一条通往学术与社会伦理的哲学之道,会带来很大的不同。我的人生走了不少蜿蜒曲折的幽径,一路上看过不少奇特风景。经历过多种挑战眼光与情绪的生命政治,也练就亲历理解陌地的胆识与熟稔。如此种种,充实了我在学院理论学习之外,与这个世界接触和认识的重要根基。看了这么多,也想了、写了这么多,要说我迄今为止的最大收获为何,反而是我在分析与批判之前更形谦卑与警惕,更了解学术的力量及其限制,也明白该与自己进行何等对话,这是我的志业。这些生命教训都来自于我在各式田野现场中所见证过的一切。

  近十多年来,我的生命一直在“这里”和“那里”之间经历流动。香港明报驻台记者及英文台北时报记者这两种具备外电性质的媒体,让我得以养成从全球高度看地方,并呈现地方特性的能力。在柬埔寨与非洲从事国际援助发展工作的体验,让我意识到不论是霸权与不平等,还是普世价值的界定,皆如何以微细血管的输送模式流向世界各地。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让我有机会进入凉山,而今也在记述中国麻风病防治中的各种故事。这些不同的经历,角色虽异,却让我有机会长年在世界不同角落参与当地生活、体会人情,并见证这个快速变迁世界里的悲欢哀乐与权力失衡。

  研究与书写是我对身处时代的结绳记事,以此铭记我经历过的风起云涌或黯淡幽微,出版更是我对研究报导人的伦理义务与基本反馈。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书中的那句话——“只发生过一次的事等于没发生过”,自青春时期便成了我的座右铭。我见识了满实多元却也沧桑历尽的人生百态,微小如我,不乐见所有往事如烟。历史一眨眼,我虽恍惚,但仍努力清醒,记录、分析、审视我亲身经历过的时代流转。这是我生涯轨迹的殊途同归。

  我向来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写故事,透过书写来表达我的社会意识与生命关注,向读者献上我的故事书。人类学活在我的眼睛与血管里。衷心祝愿凉山的未来也如此书的出版历程一样:仪式完成,云散天开。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36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52.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