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点灯者:中国需要马小平这样的教师
点灯者:中国需要马小平这样的教师


点灯者:中国需要马小平这样的教师

作  者:弘爱 编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定  价:49.80

I S B N :9787567522190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育  社会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对于马小平,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这样评价:“我曾说,‘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潜能’。我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着的,就是马小平老师。”

  《点灯者:中国需要马小平这样的教师》是钱理群、杨东平、张文质、傅国涌等一批对中国教育满怀热切期望的教育人士,马小平老师生前同事、朋友和他们的学生们,对马小平老师,或者说是对马小平式的教师的一部致敬之作,“为教育呐喊,为希望点灯”,在怀念一个在中国大地上非常有价值的老师同时,希望能够给这片土地带去更加蓬勃的生机。本书旨在传递人文价值,弘扬人文理念,唤醒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当下教育现实,找到改变的突破口,找到出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建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

TOP作者简介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张文质,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

傅国涌,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当代中国著名知识分子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TOP目录

前言

1. 马小平生平

2. 钱理群: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马小平

3. 马 前: 受爸爸影响,我追求普世价值

4. 田国宝: 生命中的同道

 

媒体

1. 杨晓红: 相约,2010年的冬天

2. 曾 鸣 :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

3. 赵涵漠 陈 卓: 孤独的教育者——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老师

4. 李亮臻: 灵魂的守望者——马小平

 

学生

1. 薛 嵬: 世间再无马小平

2. 左 莉: 循着马小平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3. 邓白洋: 三生有幸得逢一世之师——追忆马小平老师

4. 邓白洋: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去感受幸福

5. 曹树光: 我和马老师的一次难以忘怀的交往

6. 王 翔: 寂寞的启蒙者

7. 王 翔: 马小平的身上有一种精神的感召力

8. 袁志强: 马老师就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9. 于 力: 伯伯去了哪里?

10. 洪俊聪: 唯一支持学生玩游戏的老师

11. 吴 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怀念我的老师马小平

12. 杨 洋: 致马小平老师

13. 黄素珍: 祭

14. 曾宣健: 马小平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15. 王意翔: 马小平带给学生寻找理想的勇气

16. 张庆威: 他是学生的挚友,是不结伴旅人的燃灯者

17. 邱玉华: Oh, captain, my captain!

18. 轩 廷: 我与马小平

 

同学

1. 谭振南: 小平顶我

2. 尹 放: 我记忆中的小平

3. 卜炎贵: 马小平把情感和价值追求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

4. 陈 健: 马小平老师对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启迪

5. 谭解文: 我心中的马小平

6. 汪时健: 我与马小平的交往

7. 程大琥: 爱心长留人间——忆马小平

8. 肖爱山: 也忆马小平

9. 何 纯: 小平,小平……

10. 马 泉: 一个男人,究竟可以多么美好

11. 江 龙: 忆小平

12. 黄小葵: 偶遇马小平

 

同事

1. 王占宝: 追寻生命的意义

2. 唐岳山 李瑞凝: 对一位理想主义者的追思

3. 石买生: 一个殉道者的背影

4. 王春雷: 悼念马小平

5. 周剑光: 马小平身上有浓厚的“士”的精神

6. 刘加胜: 怀念马小平

7. 李仲秋: 忆马小平老师

8. 梁聚峰: 忆小平

9. 李 立: 马小平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10. 王 赫: 马小平的孤绝是教育者的悲哀

11. 郭慧清: 教育是一项不会消失的事业

12. 周约维: 预 感

 

同道

1. 钱理群: 教育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

2. 钱理群: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3. 钱理群: 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如何面对——马小平编著《叩响命运的门》序

4. 周志兴: 教师节前的一次聚会

5. 傅国涌: 教育是一个过程

6. 杨东平: 撒出去的种子总有几颗会发芽

7. 张文质: 以退为进,不断扩展我们生活的边界

8. 樊 阳: 点亮一盏灯,就有一片光明

9. 崔 琪: 让我们的后代成为健全、健康的人

10. 许丽芬: 驯服奴役不是真教育

11. 周为民: 推广马小平倡导的人文素养教育

12. 羊 刚: 境界

13. 黄孟轲: 生为语文,死为语文——悼同学马小平老师

14. 王爱娣: 马小平,在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情

15. 肖 川: 反思道德教育

16. 刘铁芳: 执着地探寻一种有高度的教育——马小平语文教师生涯研究

17. 王 瑛: 从“寻找”到 “弘爱”——在第一期弘爱人文教育论坛上的致辞

 

后记

TOP书摘

杨晓红:相约,2010年的冬天

  一、前言

  2010年广州的11月似乎比往年更加温暖,整个月都没有下过雨,整个月的天空都是晴朗无云,也好,这样的天气对于2010年的亚运会来说非常合适。这个冬天的广州,全民为亚运,对于身处其中同时又从事媒体职业的我来说,更加不能例外。

  不记得是11月的哪一天了,来自故乡的老师有信息发到我的手机里,说会南下广州,要来感受一下不久前开通的高铁,我说,好,等你。

  不记得是哪一天,但是记得那是周五的早上,老师下了高铁后按照我的指引转乘地铁直接到达我等待他的地方,身背一个背囊,在貌似冬天的广州的晴朗的空气里沿着街道远远地但是依然曲折地向我跑过来,呵呵。然后我们去一个公园里喝粥。

  坐下以后,老师开始和我说此行南下的目的,是为了另一个老师——马小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马小平老师的名字,当时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以为只是我的老师的一个交心的朋友,知道他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所以当时真的并不在意。

  一个中午喝粥、喝茶下来,聊得最多的还是自己,自己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的多年的困惑,自己的无力,自己的抱怨,点点滴滴、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全部围绕着我自己,来自远方的老师从来就是这样充当忠实的听众,并且缓缓地点拨一两处,只是说,我们要慈悲,哪怕是对你很不喜欢的人。

  老师说:要慈悲,即使他让你受到伤害,要慈悲,即使他曾经让你苦恼,因为其实他们才是站在悬崖边上的病人,你要有慈悲的心来包容甚至去救助他。

  然后老师再次提到他这次要去看望的马小平老师,老师说,你有空的时候先去网上搜索一下他的资料,他最早有一篇文章提出的就是“一个中学老师究竟能走多远”,他是唯一一个在中学里开始人文教育大课堂的老师,他是直接对学生的灵魂进行教育的老师,他是已经身患脑瘤的老师,他现在病情又有些复发,但是他依然还很清醒。

  我们聊天不到三个小时,老师就要去深圳,临走的时候,老师说:“跟我一起去吧?”

  我只是笑了,说:“我很多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啊。”

  而在我自己的心里,我明白,其实我是还没有足够的心动要去看望这个他口中讲述的马小平老师,我心里还在考虑着后天的有关亚运的一系列采访和每日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考虑着我的一些小女人的家里家外的种种小东西。

  就这样日子继续在忙碌的亚运会采访中一天天过去,我天天在广州的各个方向的比赛场馆里奔波着,秋天的晴朗天气太燥热,以至于到最后病了,发烧后引发原来存在于身体里的种种病痛,躺倒了。也几乎忘记了老师曾经提过的这回事。

  直到11月的月底,老师又有短信发过来,说,会再次南下,问我是否准备好一同前往深圳去看望马小平老师。

  躺在床上的时候,内心是要安静很多,平日里纷繁的事物暂时放下了,内心里坚持的东西会慢慢释放能量,这个时候的我才多少有几分沉静来思考灵魂深处不放弃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其实我从来也没有放弃。

  于是我回复老师说,好的,我会去,并且多发动一些其他的媒体同行一同前往,同时我自己上网去认真搜索马小平老师的文字。

  这一查,就让我通宵未眠。

  二、感受远处的光亮

  那晚我在网上输入“深圳中学马小平老师”进行搜索,出现了很多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文字,最初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三篇,一篇是来自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的《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读马小平老师的教育札记和对话》,另外一篇自然就是马小平老师的《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还有一篇也是马小平老师自己写的文章《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这三篇文章基本把马小平老师的轮廓勾勒清晰,让我在那一晚看到了一个引导灵魂的真正导师。

  在这里也就先借用三篇文章中的段落,一起来从外围走进马小平老师的教育世界。

  钱理群、王翔、黄素珍在远处说

  钱理群教授说:马小平老师在《寻找一种向上的力量》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具体谈到他的追求,说他年轻时候,曾经和一位中学兼大学时代的好朋友,一起迷恋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而感动,常常为我们的感动而感动。当时环顾我们周围,有几个人能像我们那样热爱教育?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后来参加工作,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在等待,在准备。我的一生就为了等一所这样的学校”。

  马老师的教育命题:“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副题就是“又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提醒:不要看轻“中学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更不要低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的生命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

  我在网上还找到一篇苏娅写的文章,其中讲述了钱理群教授与马小平结缘的故事,文章中说到,他们两个的相识是因为马小平的学生王翔和黄素珍。王翔的文学才思、思想独立性和其对生命尊严的认识深度,让钱理群惊叹。通过对王翔的了解,钱理群说:“我顺藤摸瓜了解到,有这样的好学生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

  而黄素珍给马小平的信,则被钱理群赞为“奇迹”。黄素珍在信中提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的概念,钱理群教授说:“那是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写的信,简直是个奇迹。”黄素珍提出,教师的特殊在于他承担起责任的神圣与其作用的重大。他不仅具备知识分子所有的来源于内心的批判精神和对历史强烈的反思,承担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感,他还要具备献身于人类文明的传授事业的精神。一个知识分子的蜕化,就其个体而言或许可以原谅,“教师一旦蜕化成世俗的、权威的工具,就不再是本质意义上的教师,也不可能担当知识分子的称号”。黄素珍无疑把马小平提出的“安魂之所”、“对卑微生命的普遍尊重”等命题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进一步提出“教师就是实现教育走出危机,摆脱困境,达到人类最高生存意义的人”。

  通过钱理群教授的文章我们开始接触到马小平老师教育出来的两个杰出的学生的思想体系,首先来听听东莞中学2001届的王翔和马老师之间的故事:

  在一次对话中,现在上海大学跟随王晓明读博士的学生王翔对马老师说:“你身上有一种很浓的少年气质,一种不平静的东西。你有一种燃烧的东西,你的这种少年气质到现在还能如此,在精神上没有缓慢下来的感觉。”

  马老师如获知音,立刻回应说:“我一生中总在追求一种我达不到的境界,我对智慧的东西总是在追求,而对非智慧的东西是非常的反感。”

  王翔接着这样谈他的理解和感受:“怎么解释你这样做呢?只能说是有一种内在的压力促使你这样做,一种本质的对美的追求促使你这样做”。

  马老师又接着这样谈到王翔和自己:“你也有这种燃烧的气质。但是你的燃烧是在烧自己,却往往没有让别人感觉到,而我的燃烧常常能够让别人感觉到,这可能与我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有关。”

  王翔认为:“在现在的体制下,一个好的中学语文老师,会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学是以升学为目标的一个阶段,在这样的语境下,标准化的老师的形象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而一个有远见的老师,往往有更深切的关怀,也就是,如何利用中学的三年,在学生最年轻的时候,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有了矛盾。越是有追求的老师,越能感受到这种矛盾。而马小平老师有一个命题:一个中学生可以走多远?他的眼光是从中学一直向前延伸的。他要唤醒的不是被动的青春,而是主动的青春,有诗意和创造力的青春。马老师身上的这种理想主义的气质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在王翔看来,马小平有一种穿透琐事,进行更大的关怀的真切的努力,“我特别要提到这是一种真切的关怀。这里没有表演作秀的味道。他没有以此为噱头,来彰显自己。这是他生活的一种态度。这种关怀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影响”。

  另外一位马小平老师的学生,东莞中学2003届的黄素珍是这样来说她的恩师的:“您让我聆听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生命之言。‘安魂之所’、‘为活着寻找理由’、‘对生命的理解’、‘对卑微生命普遍尊重’、‘在未来与现在之间拉开一个时间的距离来思考’、‘理想主义者的姿态’、‘苦难时代中的生存状态’、‘生与死的思考’等等,每个问题,每个智慧的话语,都逼我思考。您让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沉静下来,您让我摆脱庸俗,再次审视自己的灵魂,再次重检和重建自己过去的种种观念。或者说,你给我指出了许多道门,门还是关着的;而现在及将来,我都将去努力扣响每道门,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打开它们。但我知道,很多事情,哪怕穷尽一生,到头来,也只是一团若即若离的迷雾。”

  黄素珍:“您曾经给了我一个漫长的期待。……您就在我的身边,滔滔不绝地说着您独特的引人思索的话。我静静地听,在不断惊喜的茅塞顿开中感觉着心中思想渐渐地丰盈起来……”

  黄素珍:“老师,您曾说过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什么叫理想主义者?是不是可以放弃一切物欲追求,追求心中的自己的理想?是不是只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境地和慰藉?老师,上完您的课,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一生从事教育,如您一般地给学生教授人生那些美好的情感,哪怕一生清贫!这是郑重的承诺,要负上全部的对自己的责任。”

  我们从这些文字里看到了“安魂之所”、“为活着寻找理由”、“对卑微生命普遍尊重”、“生与死的思考”等等问题,这些直面人生,对自己灵魂发出拷问的题目直逼人心,让人不能回避,很多人一定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太早,甚至很多家长都会认为,让孩子去学校就是学习知识,为了应付高考就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让孩子太过沉重,并且浪费时间吗?但是我们从这两个学生对老师的话语里感受到了灵魂修炼的分量,感受到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动物的特殊使命,感受到了灵魂被引导向上的美好经历,感受到了苏格拉底面对最后行刑者时的凛然之气。当时审判苏格拉底的神职人员对他说,如果你放弃你的信仰,相信宗教,我们就可以免你一死,苏格拉底说:“如果没有思想地活着等于白活,我选择为我的信仰而死亡。”

  马小平: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马小平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因为当我们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时,总会感到很多的遗憾,扪心自问,我们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距离帕夫雷什中学究竟有多远?我们中学教师的队伍中,真正用思想、用智慧在教学的人,究竟有多少?我们能否从教育中获取像他那样的幸福和成功?看看我们周围吧,教育这种本来是智力型的工作,竟然成了挤时间,拼体力,单调而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我们不能不忧虑的是,如果我们这个制造智慧的部门都平庸了,钝化了,我们上哪里去寻找民族的智慧呢?这个现状如果不改变,我们这个民族拿什么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个责任我们如果不承担,那我们打算推给谁去承担?

  今天当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多的理论资源来诠释教育实践时,我们本应该站在他的肩膀上,重新解读他,并且超越他。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被人们遗忘。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说到这里要提到马小平老师一生都引以为榜样的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做了二十二年校长,直至他最后死在校长的岗位上。在这二十二年里,他与帕夫雷什中学的全体老师一道耕耘着这块实验田。他提出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并以毕生的努力实践着这些理念。老师们说,在他的领导下,我们是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每一堂课,又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的。苏霍姆林斯基从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发展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教育专家,他为世界留下了四十多部专著,八百多篇论文。他的这些成果被人们称作中学教育的百科全书,称作活的教育学。而帕夫雷什中学也成了一所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纷纷前去参观学习,他们从这所学校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而马小平老师在最后回答了“一个普通中学老师究竟能够走多远”的问题,他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创造的成就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所能做到的,他所在的学校就是一所普通中学所能做到的。

  马小平老师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意义就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职业中走向成功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典范,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开发自己资源的典范,一种站立在中学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

  英国学者汤因比提出“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的理念,对马小平这位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救世情结无比强烈、普遍的时代的人,影响很大。马小平有言:“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马小平: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

  在这篇文章中,马小平老师其实说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主动喜欢读书,他说到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终身喜爱阅读,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他还说道,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

  数学老师说:“原来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算术应用题,是由于他们不会流畅地阅读。”

  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让他学好我的物理课呢?”

  问题的症结终于找到了:

  为什么学生不会思考?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会学习?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因为他们不爱阅读。

  而为什么学生不会阅读、不爱阅读呢?

  那是因为我们做教师的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阅读,没有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更没有恰当地引导学生的阅读。

  那我们不妨反问自己: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怎样失去的?

  是因为语文无趣、阅读无趣,而比阅读有趣的东西吸引了他们吗?

  那语文无趣、阅读无趣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答案:学生们正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正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让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的。

  这不是哪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语文教师群体的责任。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小学到中学,坐在无趣、无聊的课堂里,我们会喜欢上阅读吗?

  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很多老师基本上是搬用教学参考书来上课,缺乏情感与智慧的投入。一旦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缺席,学生当然也不会“在场”。

  马小平老师在文章里还用鲁迅的小说《祝福》来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引发学生的阅读喜悦,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为:鲁迅是在批判封建的夫权、神权、族权,还有隐藏在这背后的政权。这种贴标签式的解读,只会造成学生无关痛痒的阅读,他们是读不出一种灵魂深处的感动来的。

  所以,我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

  假如你是鲁镇的人,你会以何种态度对待祥林嫂?

  站在祥林嫂的角度,你会怎样体验这个女人的悲哀?

  读后他布置给学生的作文是《与祥林嫂对话》,要求学生理解她的痛苦,尊重她的痛苦。学生在作文中说:“当我们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整个班级都振作起来了。正是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才真正地感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好,什么是真正的丑恶。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感到了自己是多么高尚,多么纯洁!真的,当你从这样的课堂里体会到爱,感觉到爱,你就会觉得,我是多么的幸福!你就懂得了要尊重人,爱护人。你就会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88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