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发现李庄
发现李庄


发现李庄

作  者:岱峻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3346797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标  签:散文/随笔/书信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抗战期间,中研院史语所、社会所以及中博院、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迁到四川宜宾的李庄镇,并在那里安居六年。《发现李庄》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诸多珍稀的图片,全面叙述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人的学问事功,更探寻了诸多不同寻常的秘辛人情。

TOP作者简介

  岱峻(陈代俊),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1982年大学毕业,执业媒体,己退休。早年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末起转入民国学术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等。

TOP目录

李庄歌(周懋庸)

序 为什么是岱峻(何大草)

自序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楔子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第一节 夏夜梆声

 第二节 喜极而泣

 第三节 梁思成与傅斯年

 第四节 悲欣交集

第一章 从昆明到李庄

 第一节 山重水复迢迢路

 第二节 动议迁川

 第三节 古镇李庄

 第四节 山坳里的书案

 第五节 安难居不易

第二章 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院

 第一节 谔谔之士傅斯年

  一 卧病倒床

  二 要东方学的正统在中国

  三 白色的反思

  四 板栗坳傅家

  五 山深闻杜鹃

  六 西行延安

  七 谔谔之士

 第二节 谦谦君子董作宾

  一 代理所务

  二 甲骨彦堂

  三 甲骨书法

 第三节 那时的“先生兮”

  一 忧道不忧贫

  二 中医与西医

  三 吃人的故事

  四 “先生兮”不亏人

  五 刺刀下生存

  六 学者的自律

  七 治学与入仕

 第四节 《六同别录》

  一 故纸堆刨出的历史

   1.李光涛与明清档案整理

  2.劳斡的居延汉简研究

  二 拓荒发轫的语言科学

   1.李方桂——“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2.马学良:大山边寨寻宝人

  3.董同铄苦著“天书”

  三 高山丛林中的民族学

  四 锄头挖掘的辉煌

   1.清溪阁醉别

   2.“蛮夷之地”的新发现

   3.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4.李霖灿——“东巴文化之父”

   5.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6.夏鼐的西北行

 第五节 李庄的姑爷们

  一 傅斯年做月老,逯钦立娶淑女

  二 景云,你在他乡还好吗?

  三 爬山豆,叶叶长

  四 李光涛与张素萱:鸿案相庄

第三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所

 第一节 从社会调查所到社会科学所

 第二节 石崖湾与门官田

 第三节 高山流水失知音

 第四节 战时经济研究

 第五节 幻想与破灭

第四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一节 营造学社的冬季

 第二节 李庄的“太太的客厅”

 第三节 梁思成——中国建筑科学之父

第五章 风雨同济

 第一节 东岳庙与工学院

 第二节 禹王官校本部

 第三节 镇中心慧光寺

 第四节 小镇之恋

 第五节 童第周

第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七章 走出李庄

 第一节 念兹别离,永怀缱绻

 第二节 去留两徘徊

 第三节 天下同济

 第四节 史语所在台湾

 第五节 蚌病成珠

 

本书主要人物介绍(截至1948年)

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第三版说明

TOP书摘

序 为什么是岱峻

  何大草

  岱峻是我朋友,相交十年,坦率说,我没想到他会写出一部《发现李庄》来。在我印象中,他好美食、好山水,遍地搜好书,到处逛庙子,还在钢筋水泥的屋顶造园林。当然,他也写文章,走闲适、恬淡的路子。但我显然夸大了岱峻的恬淡,读完《发现李庄》,我发现了他的雄心壮志。陶潜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猛志其实一直都在那儿,只是他不说。他把雄心放入耐心,把目光投向微观,把研究变成扫帚和篦子。等我们一觉醒过来,李庄已经不再是李庄,“李庄”成了中国文化版图上一个闪亮的符号。

  二十多万字的《发现李庄》写得很扎实,我可以想象岱峻几年的艰辛与毅力。差不多可以说,他下的功夫,是把田野考古和案头研究绑在一块儿做。面对苍茫的乡野与湮没的历史,徒有想象是无济于事的。在学问一途,按胡适的名言,是:“拿证据来!”在《发现李庄》中,证据处处可见,有文字回忆、书简往来、口述记录、照片手迹……数以千计,而经他翻阅而没收入书中的,一定更为浩繁吧。拿着这样一部厚实的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兼有信服和敬佩。至于阅读的感受,则是惊讶和惭愧。

  我们说到对历史的无知,常用“余生也晚”作借口,在这种机智的自嘲下,很多记忆就被毫不吝惜地遗忘了。讲到万里长江,我们首先想的是上海、南京、武汉,也许还有重庆和三峡,大概不会留意到李庄;提起抗战八年,自然会书写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却很少追问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命脉是如何薪尽火传的?《发现李庄》的价值,就是把这个巨大的问题放进小小的李庄,就像历史曾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把傅斯年、李济、童第周、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放进这个偏僻的乡镇。岱峻的回答,是平实地叙述,在密如针线的细节中,复活一个时代的光荣和梦想。

  流亡、贫病,是那个时代的日常之事,即便是恬静的李庄,也无法完全安妥忧世伤生的人们。活下去,首先就是艰辛的。传说中的林徽因,永远是翩翩的佳人,而李庄的林徽因,是吃尽当光、卧床不起的病人;梁思成的兄弟梁思永胃病、肺病并发;就连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也常以藤藤菜和稀饭度日。常识告诉我们,贫病会让最强健的身体坍塌,稀饭也撑不起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之外一定别有东西支撑着他们,不仅是活下去,而且还放出异样的光芒来。这就是信念、责任、尊严和骄傲,还有惺惺相惜的同情与互助。读到傅斯年为梁家兄弟写的救济申请,还有林徽因致傅斯年的答谢,那种恳挚与坚忍,让我在感动中沉默。很难确切地解释什么是“精英”。现在流行把神还原为人,说到精英,最便当的说法是,精英也凡俗。这话当然是对的,但精英毕竟是精英,是黑夜里的火种,大厦中的梁柱,《发现李庄》是对我们民族精英的再一次发现:在最艰难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是怎样地活着?

  大师谢幕、精英匮乏,《发现李庄》是发现、复活,也是恋恋的挽留。但时间就像李庄边的长江水,挽留不住。我听到的,只是挽歌。

   (2004年7月)

 

自序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李庄前缀“中国”,不是我要哗众取宠,而是因为有一段实实在在的被湮灭了的历史。

  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两千人,人口绝对数量不多,却多有国之精英。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单位。

  中央研究院是全国最高学术科研机构,与国民政府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五大院并列。当时设有十三个研究所,社会人文学科的三个所,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全都迁到李庄。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学者,常撑一把油纸伞,或捏一把折扇,行迹匆匆,出没于李庄的泥泞。单是留学欧美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就有李济、梁思永、吴定良、凌纯声、夏鼐、吴金鼎等一大批人。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

  那时寄自海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也能准确送达。同盟国的一些科研机构,也经常收到寄自“中国李庄”的学术刊物和书籍。外籍教授史图博(德国)、魏特(波兰)、鲍克兰、史梯瓦特、韦特(德国)、陈一荻(德国)等,曾随同济大学迁徙李庄。而犹太人魏特先生还成了永葬李庄的孤魂。费正清、李约瑟等国际友人曾造访过李庄,并与那里的朋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保持着长期联系。

  当时的李庄,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为四大文化中心,是抗战时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人文中心……

  发现李庄,纯属偶然。几十年随心遣兴地阅读,也看过一些东西。

  我热爱丽江,横断山脉中一个“阳春白雪”般的古城,有一个叫李霖灿的人已捷足先登。1941年,他受聘于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考察边地艺术,发现了玉龙雪山下神秘的东巴文化。几年以后,他携大批东巴经典到李庄,开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的编纂和东巴文化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把东巴文化的研究扩大到历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被誉为“东巴文化之父”。

  王世襄是一个快活老头。当年,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追随梁思成来到李庄。前些年,他的一部三卷本文集《锦灰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书中多篇论文写于李庄,其中有对李庄宋墓和宜宾旧州白塔的测绘与考证。

  一个朋友说过,若是旅途消遣只携带一本书,那就带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那也是一本写于李庄的书。青年学人罗尔纲,1943年受聘于中央研究院社会所,依据资料悉心考证,写出《世传太平军奸淫杀戮考证》,并重新开始对旧作《太平天国史纲》进行修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成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权威。他一生的著作中,好多文章都郑重地写上“某某年写于李庄”。

  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1984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和1998年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开山之作。此书1943年成于李庄。书中的照片有李庄板栗坳,测绘图有李庄的旋螺殿。李庄六年,中国营造学社艰难支撑。抗战胜利之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的班底,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无愧地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

   2003年11月13日写于锦城万里桥畔

 

初版后记

  第一次去李庄,是应《南方周末》之约,写一点文字。

  恰逢2000年的五一大假。邻近的蜀南竹海火爆得不行。车阵一直从江安排到宜宾,隔着长江,横亘在李庄人眼皮底下。然而,就没有一个人改道来李庄看看。

  几天采访,我去了上坝的张家大院,寻找中国营造学社的遗址;去了板栗坳的栗峰书院,探访史语所的往事;去了门官田打听社会所的旧闻……

  在通向板栗坳的机耕道上,有人以为我是收旧门窗的。史语所住过的板栗坳现在是永胜村,村干部对我探访旧事大为不解:“中央研究院?中央的人哪会到我们这里来?!”我在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房间里徘徊,两间屋已成了鸡舍,一群鸡自由地觅食。在梁思成誉为“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守门人告诉我,门票尽管只收5毛钱,但一年下来,还卖不到1000张票……

  我心戚戚。失落之余,又生出一种责任感。我把采访见闻写成报告文学《李庄记事》《世界将重新叩访李庄》,在《南方周末》等媒体发表后,几十家网站竞相转载。一时间众多媒体蜂拥而至。

  就这样,李庄不经意地被撩开了一段湮没的历史,在沉积几十年后又一次走进了世人的目光。

  此后,我每年都要去一趟李庄,而每一次总会有朝觐般的喜悦和身入宝山的收获。

  我的朋友中茂和洁尘夫妇听了我的叙述后,大为感动,鼓励我把李庄写成一本书。

  我应承下来,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件耗时费事的艰苦劳作。往事如烟,资料难觅,知情人大都过世。尤其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部分,海峡隔绝,早已音讯渺茫。

  麻雀飞过总有影。我开始捕风捉影,见微知著,小心求证,辨正去讹。日复一日,竟至经年。

  在李庄,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把我视为自家人,都把我写李庄当成自家事。镇长毛霄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每次向他讲起那段往事,总能读到他眸子里的虔诚与热望。他把重续那段历史与古镇建设、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本书的写作与提高李庄的知名度结合起来,为收集材料曾多次风尘仆仆去上海、北京寻访知情人。

  他的诚恳得到了回报。当年营造学社的罗哲文、梁思成夫人林洙、李济之子李光谟、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女梁从诫、梁再冰以及无数的同济老人,尽皆倾力襄助。人们取出藏之秘箧的信件、照片,让毛霄他们翻拍,还慨然为李庄题词留念……这些都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没有他们的努力,没有上述前辈的支持,这本书不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李庄羊街八号的罗萼芬老人一直把我当作朋友和亲人。除了无数次地向我讲述,还无私地提供了他收集的一些资料,甚至家信。写一部李庄的书,是他多年的宿愿。因此,我的笔下也流淌着他的血汗。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了部分史语所档案索引,因无法与之联系,只好遥致谢忱。与四川有线电视台的田颖小姐只有一面之缘,她竟专程从台湾为我捎来一套史语所纪念文集,让我感激之至。古稀老人张伯森曾慨然接受我的采访,还向我赠送了几张珍贵的照片。对那次以酒代茶,声泪俱下的采访,我终身难忘。李庄的朋友左照环、王荣全等,对本书的资料收集、图片拍摄等,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我的女儿陈晋和女婿张际海扫描了全书的图片。妻子冯志从我一陷入这桩劳作起,除了默默地承担起所有的家务,还义不容辞地担负查找资料、文字录入和编辑校对等项工作……

  这本书是以我个人名义写的,但我深知这其中凝聚着众人心血和智慧。现在终于完成了。当我推门而出,面迎清风明月时,我要向所有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2003年11月18日凌晨

 

第三版说明

  拙作《发现李庄》自2004年初版,2009年再版,面世已逾十年。作为一本略有读者认可、经过市场淘选的书,已然是历史文本。故此次印刷,基本未作增订。然彼时书写,不无疏失,幸得当事者与热心人赐正。如薛恭稼先生指出,同济“二十四教授斗丁文渊”一节,引用史料未加甄别,书中臧否人物或言之不慎;李光谟、江仁忻等先生,也曾指正文辞错谬。此次重版,作了修正,谨致谢忱。

  拙作初版,照片匮缺。此后,笔者以书结缘,拜台“北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甲骨学家董作宾之子董敏、考古学家李济之子李光谟、建筑学家梁思成之子梁从诫、考古学家梁思永女儿梁柏有等师友之赐,搜集到大量老照片。此次重版,照片全部调整,近两百幅照片,其中大多为首度面世。

  而今,当初受访的老人多已离世,如李庄镇居民罗萼芬、门官田村民张执中、梁思成之子梁从诫、李济之子李光谟、李庄同济毕业生廖顺江等,笔者只能椎心泣血,捧香遥祭。

  十年前,李庄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地理意义上的小山村,而今成了中国人文旅游的重要景点,也激起更多人的关注热情。在图书市场变化莫测的今天,拙作尚能再版,与有幸焉,故要深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厚爱以及读者的惠顾。

  岱峻

   2014年11月21日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28

版  次:1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88.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