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
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


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

作  者:任溶溶 著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定  价:22.00

I S B N :9787308146470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文学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标  签:成长/校园小说  童书  中国儿童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编辑絮语  [展开]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是任溶溶的经典散文代表作和最新散文作品精选集。所选作品睿智幽默、富于童趣。一位九旬高龄的文坛泰斗,以朴拙文笔向小读者娓娓道来,让人深切感受其赤子之心。作者站在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老作家的立场,回顾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简单、快乐的个性魅力。作品插图是任溶溶先生儿子所画具有时代特色的插图,可称为典型的父子合作。本书温暖展示作者小时候的珍贵老照片。

TOP作者简介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精通俄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日语,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夏洛的网》《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等;著有《“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儿童诗集《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作品。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TOP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辑一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我是什么地方人 002 

最早的记忆——童年回忆 006 

奶瓶的故事 010 

连环画和无锡大阿福 014 

看电影 017 

那是个游乐场 021 

学做裁缝闯的祸 024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027 

给孔老夫子叩头 030 

想起一位日本小姑娘 033 

坐“林肯总统”号邮轮 038 

 

辑二 下棋父子 

怀念阿妈 044 

我的爸爸 048 

我也有好妈妈 052 

下棋父子 055 

读私塾 059 

我的二哥 063 

两本算命书 066 

识了字就读书 069 

一年级老师 074 

讲画 078 

根记电影院 083 

我小时候爱演戏 086 

代婶婶们写信 090 

抄书闯的祸 093 

我童年当过一次“英雄”095 

我的小学搭档 098 


辑三 吹牛的故事 

吵架 102 

国语演讲 106 

我爱过写字画画 109 

风筝大战 112 

吃中药 115 

煲汤 117 

过年 119 

四公 123 

吹牛的故事 127 

我小时候见过孙老夫人 131 

千里驹出丧 133 

蛇·猴子·狗 136 

摄青鬼 140 

叫卖声 144 

自学蹬自行车和游泳 148 

 

辑四 从小记到现在的几件事 

从小记到现在的几件事 154 

爱国者的血 157 

小学毕业了 159 

在南海过暑假 161 

我的家乡旺宅村 165 

一位金山伯伯 168 

偷看老婆趣事 171 

忆当年送堂姐出嫁 174 

我的傻姑丈 178 

牛滚坑的“鬼”185 

家乡的春节 188 

回成为孤岛的上海 191

TOP书摘

学做裁缝闯的祸 

  我家东面隔壁是一家宁波裁缝铺。他家有个孩子和我同岁,叫做宗耀,跟我是好朋友。我们经常来往,来往很简单,两家晒台之间有道矮墙,可以爬过来爬过去。 

  他家二楼是裁缝工场,晒台进去就是。到了那里,我很爱看裁缝师傅们干活,看着他们在布料上用粉笔画样,又剪又缝,做出一件件漂亮衣服,实在了不起。我一次次看下来,真想亲手干一干。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忽然灵机一动,回家拉开抽屉,拿出我的一件上衣,只要剪掉两个袖子,不就是一件背心吗?说干就干,我拿来妈妈的针线篮,里面有剪刀,当然没有裁缝师傅的大,可剪刀到底是剪刀啊。我也找到粉笔,就在上衣肩头那里画出道道,然后动手就剪。一个袖子很快剪了下来,正在剪另外一个袖子的时候,我哥哥上楼来了。他第一个看到我当裁缝,却马上大叫:“妈妈,不好了,弟弟闯祸了!你快来呀!” 

  我这才想到闯了大祸,不得了,赶紧抓起上衣连同剪下来的袖子逃到晒台,爬过矮墙,到宗耀家躲起来。妈妈和哥哥在隔壁叫我,我不响。 

  但是裁缝师傅们给惊动了,看见我躲在角落里,很奇怪。有一位师傅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把上衣给他看:“我要把它改成背心。” 

  裁缝师傅拿起上衣和那只袖子一看,叹了口气:“好好一件上衣剪成这样,你真闯祸了……不过没关系,我替你改好它。” 

  他到外面晒台跟我妈妈说了几句,我就躲在他那里,看着他把另外一个剪得不三不四的袖子剪下来,然后剪剪缝缝,不大一会儿,上衣真变了一件很像样的背心。 

  这件事很快过去了,妈妈没怎么生气。那件背心穿在我身上,倒蛮好看的。两个袖子好好留着,说是补衣服可以用。不过从此以后我再没干过针线活。念小学时常给婶婶们穿针引线,因为我的眼睛好,也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到如今,纽扣掉了,衣服破了,给我钉纽扣和补衣服的是我的女儿——真正的任溶溶,我的笔名任溶溶,是借用了她的名字。 

 

一年级老师 

  1931 年秋天,我从私塾转到岭南大学开设在广州荔枝湾多宝路底的分校,这分校有中学部和小学部,我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小学的气氛和私塾完全不同,这里有宽大的校舍,有大操场,特别是老师多,年纪轻,对我们十分亲切,像是大哥哥大姐姐,不用一天到晚面对着一位板着脸的老先生,坐在一张板凳上读读不懂的书,我们这些小学生心情舒畅极了。 

  我忘不了我的小学老师。我如今老了,记姓名很吃力,可是许多位小学老师我还记得他们姓什么,个别的还记得名字。我特别记得小学一年级的两位老师。 

  一位是李小姐。我们把女老师都称为小姐。她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国文。她一上来就很喜欢我。我想我也确有可以喜欢之处。我这个人不与人争,老老实实,特别是读过几年私塾,不但识很多字,而且会写,会用文言作文。加上又的确很用功,不笨,一教就会,她一下子就让我当上了班长。这班长我一当就是六年。这也很简单,每年升班时,下一个班的班主任总听听上一个班的班主任的意见,上一个班的班主任推荐哪一个同学,下一个班的班主任就注意,要是觉得不错,当然就让这同学当班长了。我也不负老师所望,一届届班长当得挺好。 

  后来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这个人是个小滑头,会拍老师马屁,所以一位一位班主任都喜欢我。我把这件事写过一首诗,如下: 

  希望大家也这样“狡猾” 

  我说东东非常老实, 

  听大人话,非常老实, 

  用功读书,非常老实, 

  东东实在非常老实。 

  我说东东非常老实, 

  有人却说东东狡猾, 

  有人说他实在狡猾, 

  因为他会讨好老师。 

  老师喜欢学生听话, 

  东东真是非常听话, 

  因为东东非常听话, 

  所以老师很喜欢他。 

  老师喜欢学生用功, 

  东东读书非常用功, 

  因为东东非常用功, 

  所以老师喜欢东东。 

  你看东东多么狡猾: 

  用功读书,乖乖听话, 

  老师自然就喜欢他。 

  东东实在非常狡猾。 

  如果这样叫做狡猾, 

  那好,我就希望大家, 

  全都像他这样“狡猾”: 

  用功读书,乖乖听话。 

  不过天地良心,我一点也不狡猾,一点没有过任何歪主意,就像我长大后几十年证明的,我是个老实人,自得其乐的人,不会去动任何歪脑筋。何况我那时候还小着呐! 

  我深深怀念的还有一位老师,招练良老师,他是教音乐的。小提琴拉得好极了。我说他小提琴拉得好,不仅是用当时小孩子的眼光说,而且是用我今天的眼光说。说句老实话,我许多小学老师的水平,完全可以不止教小学。有些我至今能唱的老歌如“Row Row Row Your Boat”,如“Home,Sweet Home”,都是他教的。课余他有时候拉古典音乐曲子给我们听。 

  这位招练良先生正好是李小姐的丈夫,他们同出同进,是恩恩爱爱的一对。 

  不过我有一个印象,一年级下学期李小姐好像肚子大了,我读二年级时好像没有见过她和招先生。也许他们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代婶婶们写信 

  在广州,过去到处可以看到“敬惜字纸”的标语。当时文盲多,识字的人少,字就显得珍贵,而且神秘,因此连写过字的纸也要敬惜。在我的家乡,遇到有人在城里大学毕业,还会在乡下各祠堂门口贴榜,说某某乡某某村的某某人大学毕业了,就像旧时代中科举一样。这是我在乡下亲眼看到的。如今大学生多的是,回想起这件事来,真觉得好笑。而我当时是个识字的小学生,在不识字的婶婶们看来,也算是个人物,她们用得着我。 

  我有不少婶婶和许多广东妇女一样,她们的丈夫到境外谋生,到香港、南洋甚至美国。有信来,她们不会看,就来请我读给她们听。要回信,她们不会写,也来找我代写。那时候有许多专门代人写信的摊子,我也就是一个代人写信的。 

  往日写信可不如现在简单,要用文言。因为我读过几年私塾,这不成问题。只是旧式书信有很严格的格式。我每个星期规定要给在上海的爸爸去一次信,信一开头便是“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结尾是“敬请福安”,再来个“男(小字)根鎏敬禀”。爸爸来信一开头是“父字示”。辈分要分清,男女也有别,来不得半点差错。为此,我就得买来一些有关写信的书,把称谓等东西都读清楚了,信头信尾照书上写的抄。我桌上还摆着一些著名尺牍,如《秋水轩尺牍》等,空下来读读,好把信写得雅一点。写信也真是一种学问。 

  婶婶们的信都是写给丈夫的,因此我写的信开头总是“某某夫君粧鉴”,末尾也总是“某某敛袵”。谈的是家常,她们的丈夫也不是雅人,用不着写得怎么雅,有时她们讲的话我文言转不过弯来,也就写成直白的广州话了。 

  老实说,现在万一要我再写这样的信,对不起,我还是得查查《写信必读》才行,免得闹笑话。好在如今写信太方便了,虽然也有格式,但很简单,开头写上“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就行。写信用口语,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信就是练笔,多跟亲朋好友通通信吧,亲亲切切地谈心,对写作大有好处。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93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157.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