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作  者:高全之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40758707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文学  中国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
  《张爱玲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作者透过《小艾》《赤地之恋》等多篇小说的版本演进,探索张爱玲无以言传的文思机密;带领读者从小脚与鸦片这两种民族陋俗来理解《金锁记》;自艺术距离的角度斟酌《怨女》;以历史情境重估“上海孤岛”观念和后殖民张论的贡献与限制;用政治与非政治的方法欣赏《秧歌》;借西方与中国小说的影响追踪《十八春》与《半生缘》的同源共根性;从科幻小说的视角捕捉张爱玲文学多彩多姿的时间印象;并借由张爱玲的文学理念、美国法律与社会背景的诸多角度回顾海葬争议。
  作者还访问了与张爱玲关系密切的前香港美新处处长麦卡锡先生,厘清有关《赤地之恋》一书之创作自发性的争论。书中并译介了张爱玲尚未发表的一封信函,说明张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的原委,以及张晚年徙居不定的生活。张爱玲小说与中国章回小说的传承关系不但曾为她坦承,而且一再为方家提及。然而,作者顺沿这个线索追踪,仍有许多前所未见的发现,本书可谓在众多张爱玲小说研究方法中,树立了一种新研究风格典范。

TOP作者简介

 高全之,1949年生于香港,四岁随父母到台湾,在台湾成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电脑科学硕士。美国航太工业资深电脑软件工程师。1976年出版《当代中国小说评论》,该书略作修订之后,1998年改名《从张爱玲到林怀民》;1997年完成《王祯和的小说世界》;2003年出版《张爱玲学:批评?考证?钩沉》,被海峡两岸专家学者推崇为张爱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TOP目录

导论:高全之,学院外文学批评的筑路人/ 痖弦
——从早期写作生活的发轫到近期《张爱玲学》的建构
增订二版大陆版序:脱鞋进门
增订二版序:张学自具生命
增订版序:托张爱玲的福
自序:焚书记
1上海“孤岛”与“上海孤岛”
——抗战期间张爱玲的写作环境
2飞蛾投火的盲目与清醒
——比较阅读《金瓶梅》与《第一炉香》
3百世修来同船渡
——《封锁》的瞬间经验
4《金锁记》的缠足与鸦片
5花非花
——聆听《郁金香》里的争辩
6阎王与小鬼
——后殖民张论引起的省思
7《小艾》的版本问题
8《小艾》的无产阶级文学实验
9多妻主义的鼓吹与抵制
——从《儿女英雄传》到《小艾》
10尽在不言中
——《秧歌》的神格与生机
11张爱玲的政治观
——兼论《秧歌》的结构与政治意义
12《赤地之恋》的外缘困扰与女性论述
13开窗放入大江来
——辨认《赤地之恋》的善本
14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
——访问麦卡锡先生
15本是同根生
——为《十八春》、《半生缘》追本溯源
16大我与小我
——《十八春》、《半生缘》的比对与定位
17《怨女》的艺术距离及其调适
18张爱玲小说的时间印象
——兼论《浮花浪蕊》离乡与《怨女》归航
19挫败与失望
——张爱玲《色,戒》的生命回顾
20倦鸟思还
——张爱玲写给赖雅的六封信
21张爱玲的英文自白
22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
23雪中送炭
——再为《私语张爱玲》补遗
24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张爱玲如何三思“五四”
25闹剧与秩序
——谁最先发现张爱玲英译《海上花》遗稿?
26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
——张爱玲给麦卡锡的一封信
(附录:夏志清教授的读后意见)
27同物无虑
——张爱玲海葬的质疑与辩正

TOP书摘

〈增订二版大陆版序〉

  脱鞋进门

  唯美而高蹈的姿势都无法令人尊敬,不少作家错误的信心、对现实的误解、无法与现实挂钩、内心与周围一切脱节,无疑都使一些凝视的和更为准确的眼睛,怀着恐惧对这种盲目掉头不顾。

  ——伊利亚斯·;卡内提

  《张爱玲学》初版自序曾记陈子善教授建议安排出大陆版,因我执意不得顺应情势更动文字而作罢。子善兄宽宏大量,未因此而怪罪。

  稍后我与陈器文教授讨论此事。器文姐于二〇〇三年四月六日来信,要我耐心待变。句句是理:

  “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近了政治”——这是大陆作家莫言在他《天堂蒜苔之歌》的卷首题言。……周英雄与王德威二人为莫言也写过许多序论,看来是十分激赏的。他的《天堂蒜苔之歌》及相关著作《酒国》、《十三步》等等对官僚的批判十分尖锐,初看令人诧异,却也相安无事——所以,我想,会不会比我们大家想象的要好些呢?此地某些意识形态强烈的人,对张爱玲之被视为“台湾作家”并不以为然……所以,你的书如果能简体出版,是别有意义的,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也理解入境问俗的必要。书籍以不同版本适应区域差异,确是中外皆同。举个浅显的例子:英国青少年科幻小说《哈利·;波特》在美国发行,就特别根据美式英语习惯而略为变更。比如说,英文字睡衣在英美两国用字不同,就得换字。

  所以我同意大陆版因法令或社会整体环境不同而修改本书内容。然而为慎重起见,所有变动都经过台湾麦田出版社审核。大陆版实为海峡两岸出版社求同存异的结果。我希望种种妥协之后,本书仍然拓宽大陆张学讨论的平台,展示文学析赏的新角度。大陆读者不必同意本书所有论见。我期盼本书析梳方法与思辨领域间或异于现存大陆张论,读者因而体会到文学意见繁复多面的种种可能。或对错或高下或扯平,各人结论可以不同。本来那就是文学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

  在我从迟疑难决到乐观其成的转折过程里,麦田责编吴惠贞小姐始终支持,未曾为难或勉强。真好。

  重点总归是张爱玲文学。多本张论,说不定可以增加读张谈张的兴致。说不定。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64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63.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