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高盛帝国(第2版)
高盛帝国(第2版)


高盛帝国(第2版)

作  者:[美] 查尔斯·埃利斯 著

译  者:卢青 张玲 束宇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50865145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管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高盛崛起为全球顶级投行?

  ·它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它如何能在众多竞争激烈的业务中力拔头筹?

  ·它如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一步步地登上领导者的位置?

  ·它如何成为IPO、并购、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股票经纪、衍生品、对冲基金、商品、私人股份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作为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查尔斯·埃利斯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高盛帝国》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丰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TOP作者简介

  查尔斯·埃利斯,他在自己创立的格林尼治咨询公司中担任了30年的董事合伙人,并且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一流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他曾是耶鲁大学投资委员会主席和受托人、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受托人、领航投资的董事、怀特黑德生物化学研究院的主席,并为亚洲、欧洲和北美的主要机构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他有14本著作,包括:《在失败者游戏中取胜》和《乔·威尔逊传记》。

TOP目录

中文版序

专家推荐

前言

 

1白手起家

2深陷泥潭: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

3回归路漫漫

4福特:最大一单首次公开发行

5过渡时期

6格斯·利维

7收拾宾州中铁破产残局

8销售渐入佳境

9大宗交易:气势磅礴的风险业务

10投行业务的变革

11业务原则

12同名双雄

13债券业务:起始时期

14建立私人客户服务业务

15丑小鸭杰润

16收购防御:一条魔毯

17善用与滥用

18约翰·温伯格

19傻子出国记

20先破后立

21为何BP险些成为干井

22换岗

23转型

24投资管理遭遇滑铁卢

25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来自地狱的客户

26套利业务

27指控

28打造全球业务

29史蒂夫辞职!

30网罗最优秀的人才

31乔恩·科尔津

32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33政变

34正确的投资管理

35保尔森的原则

36风险控制部主管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译后记

TOP书摘

序言

  2008年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一年,先是贝尔斯登倒闭,随后雷曼兄弟破产,大批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高盛也在当年转型为银行控股金融公司。当时,从美国来的朋友给我带了一本书,这就是在华尔街刚一问世就十分抢手的《The Pannership》。我拿起书随手一翻,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欲罢不能。

  当听说公司的几个年轻人决定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时,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他们的决定。在该书中文版出版之前,他们邀请我为这本中文名为“高盛帝国”的翻译版写序,我很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投行业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业务。与我国的投资银行不同,国外的投资银行现在面对着比较宽松的监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对赢利点的关注也从传统的经纪业务逐渐淡出,商品交易、房地产、衍生品交易、大宗交易、并购咨询、资产管理等创新产品和业务逐渐成为投行赢利的主业。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算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而近几十年来,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研究全球的投资银行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研究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华尔街五大投行中最引人注目的可以说是将合伙人制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坚持到最后才上市的高盛。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上市融资往往被各企业,包括投行当作最终的目标。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存在的各种组织形式在其发展的历史时期都有其合理性,而这些形态各异的组织形式对于各种企业发展的促进效果不见得就比上市运作要差。即使是在现代,欧美发达国家中仍然存在不少家族式公司,不论是全球闻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还是法律行业神奇圈(Magic circle)的几大律所(富而德、高伟绅等)都仍然采用合伙制。而作为投行的领军者,高盛的合伙人制度也同样对该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书是继《高盛文化》一书之后对高盛的合伙人历程进行细致描写的又一部佳作。作为金融业知名咨询公司——格林尼治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作者埃利斯对于高盛的发展可谓了如指掌,而他的叙述也使得高盛的合伙人形象跃然纸上:精明而又积极进取的萨克斯家族成员、圆滑而又左右逢源的约翰·温伯格、态度强硬和狂热并且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格斯·利维、谦逊随和而又按照既定计划坚持前进的乔恩·科尔津……而埃利斯通过对高盛不同业务线发展历程的梳理,使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出其发展的脉络:为公司带来大量赢利的私人服务、为公司带来大量客户和良好声誉的并购业务、让公司陷入困境的研究业务等。

  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埃利斯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使得书中提及的投资银行专业业务不再枯燥,复杂的项目运作变得简单易懂。本书中讲述了多个具体的事例,例如高盛在收购商品交易商杰润的过程中涉及的各国储备的金条借用业务、牵涉诸多参与方的并购抵御业务等。这对我国投资银行的高管、前台人员、后台人员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作者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与高盛数十年的合作往来,写出来的故事个个都引人入胜,从管理角度、业务操作角度翔实地记录了高盛由一个小票据商行发展成为投行巨擘的过程。书中也穿插描述了合伙人之间的冲突、斗争、家庭故事,甚至牵涉到谋杀、情报机构等,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对与同行业的竞争、与监管机构的磨合、与客户的周旋等的描述,都使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投行巨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高盛仍然是以经营美国本土业务为主的投行,但是在合伙人的正确决策和带领之下,高盛抓住了英国大变革的契机,在欧洲建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并且在与老牌投行,例如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以及华宝的斗法中屡占上风。同时,随着其国际化业务的发展,高盛在商品业务、并购业务、资产管理等各项投行业务中都独领风骚,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就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行业的领军者。这对于我国尚处于成长阶段的投资银行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合伙人制度究竟对高盛意味着什么?是合伙人制度与生俱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凝聚力?还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融合之后带来的强大动力?抑或是合伙体制带来的灵活应变及低调务实的态度?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每个人对于这些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尽管华尔街独立投行已经不复存在,但这并不能说明投资银行这个行业走到了末路。我认为这只能被看作华尔街投行或者美国式监管制度的自我调适和自我纠正。高盛的转型的确发人深省。不过,应当看到,高盛的发家史中也有过多次大起大落,它一次次地度过了诸如滥用研究报告、马克斯韦尔危机、宾州中铁破产等令人心惊胆战的阶段,越战越强,越战越勇,这些都为这家百年公司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也磨炼出高盛强大的自我提升能力。谁能预言今天的高盛经过自身的调整之后不会再站上投行业务的制高点,甚至将其模式进行复制并在金融控股集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然,在领会高盛成功秘诀的同时也一定要对其经验去芜存菁。高盛的合伙人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而且由于不同时期的董事合伙人对于业务的兴趣点不同、对风险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不同,以及个人素质和魅力存在差异,都直接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合伙人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对于高盛是否上市的争议,在本书的描述中也显露无遗。

  总的说来,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国际投行业发展的生动教科书,也是华尔街投行和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的缩影。里面的种种情形看起来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行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行人士而言,高盛过去经历过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我们将要经历的。因此,不论是对于投行从业人员还是监管者,甚至仅仅是希望对投行这个行业有简单了解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后记

  当此书的译稿已经基本成型,翻译组的成员们正细细回味这个艰苦但是却充满乐趣的过程时,各大媒体正在争相播报伦敦G20金融峰会的消息。镜头前,国家元首们交谈甚欢,一片精诚合作、和谐共赢的景象;镜头后,抗议的人群堵塞了伦敦的街道,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总部的茶色玻璃窗早已被愤怒的群众砸得粉碎,有人高举着抗议的标语:“银行都是邪恶的!”

  果真如此吗?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此举,加上之前雷曼兄弟的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林,以及贝尔斯登的倒闭,意味着华尔街前五大投行已不复存在。它们的终结真的是源于自身的邪恶吗?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任何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都能看到一家经营有方的投资银行——高盛——是怎样成功避免破产的噩运,并且在整个金融风暴的风口浪尖避免成为众矢之的的。这本书写的是金融机构,其受众群也是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

  中国现有的本土投资银行受诸多条件限制,基本上都还没有脱离“靠天吃饭”的证券公司赢利模式。根据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博明先生在《证券业发展思考与案例解析》中的分析,“1993年《中国证券市场年报》中登录的49家证券公司中,到目前仍保留商号的仅有5家;2001年证券公司目录中100家公司,至今保留原商号的仅有33家。初步推测,中国证券公司15年生存率低于30%,中国证券公司10年生存率低于50%,最长寿命为20年。”要打破这个纪录,在中国做成一家百年老店,那么高盛所代表的华尔街专业精神、合规体系、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投行文化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最好的教科书。

  本书在纵向上跟踪了高盛的历史发展脉络,从1885年戈德曼与萨克斯家族创设合伙制公司开始讲述;随后由于个人原因导致了原创始家族的分裂;再之后,在公司诸多精英合伙人的通力合作下,最终打造出华尔街的旗舰投行:20世纪早期,它们承担了西尔斯以及福特等大企业的IPO主承销;在70年代主导了机构大宗交易;80年代主导了固定收益业务和杠杆收购;到90年代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巨鳄。在描述其成就的同时,作者并没有遗漏任何高盛曾经经历的艰难时刻,其中包括大萧条时期,后续的多次市场大幅下滑,以及多次内幕交易的丑闻。此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埃利斯把视线延伸到了最近的次贷危机,介绍了高盛是如何在早期就预料到危机的来临,并且巧妙地躲过这次灾难的。

  在横向上,读者应该能透过埃利斯的笔触,借助高盛这块棱形镜看到美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作者通过高盛与社会各界的接触,向读者展示了包括政客、企业家、金融从业者,甚至大楼看门人在内的芸芸众生相。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机构,上到美国政府,下到机场的报摊。这种著述的方式使得身处金融行业的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金融与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我们也体会到金融业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任何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公司都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而任何过于激进的创新也势必带来难以驾驭的风险。

  此书记述了高盛作为华尔街一流投行的成长历程,其主要内容与之前埃迪里奇撰写的《高盛文化》有很多不谋而合的主题,但是二者的行文风格颇有不同。从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从事第一笔短期融资券业务到公司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埃利斯的描述惟妙惟肖,引人人胜。相比之下,埃迪里奇的著作虽然更为精准,但却略显呆板和枯燥。埃利斯主要通过对人物对话等交互场景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物思维、情感的细腻把握表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自己在后记中将这些元素称为精彩的润色。由于埃利斯本人缺乏在投行业务中的历练,很多董事会激烈的辩论有时会在他的笔下沦为类似家庭柴米油盐式的拌嘴,但是,这本书仍然是对高盛历史的精彩记述。对任何怀着好奇心,想要更深入接触高盛的人,了解高盛理念的读者来说,此书仍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非常荣幸的是,我们的翻译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中信集团总经理常振明先生欣然同意担任本书的推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明先生也在百忙中为本书撰写了中文版序言,我们也要感谢中信证券董事会秘书谭宁先生给予的大力支持。

  这本书从最早有理念开始,直到最后译稿成型经历了大约半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能与时事保持一致,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翻译质量。翻译组的三位成员在前期分别完成了不同章节的翻译:束宇(第1~9章、第11~13章)、卢青(第10章、第14~25章、第27章)、张玲(第26章、第28~36章)。初稿完成之后,我们在中信证券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对书中涉及业务及运营管理专业操作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交易与衍生品部汪定国、企业购并部孙喜、债券销售交易部唐庚、投行专家组何亮以及法律部杜鹏等同事给予的鼎力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译者们都有本职工作需要完成,所以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总经理办公室和董事会办公室的同事们为我们分担了很多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书的中译本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与读者们见面。

  翻译是一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秉承忠实原文的原则,以追求最具可读性为目标,为读者们还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不当的地方,我们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希望我们能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找到未来的方向。

 

1 白手起家

  高盛当时已经无法打入20世纪早期证券业的核心业务——铁路建设及运营的飞速增长注定了铁路行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承销铁路债及铁路行业股票是当时最赚钱的生意。摩根大通、库恩一勒布以及施派尔公司(Speyer & Company)已经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承销垄断集团,这些行业寡头垄断者们都对亨利·戈德曼发出警告,他们宣称绝对不会让这个后起的公司在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中分一杯羹。戈德曼并没有被吓倒,他只是感到非常愤怒并且坚持寻找市场的入口,但是这个入口确实无处可寻。他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出这个市场另谋生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当时这个垄断集团给他开了个口子,高盛可能要花多年的精力在这个当时已达巅峰的市场中来打拼出自己的地盘,然而当时的市场其实已经出现颓势,最终导致了多家企业的破产倒闭。

  唯一一次打入铁路债承销业务的尝试在高盛自己的历史中被称作“那份不幸的埃尔顿合约”(Alton deal)。按照这一纸合约,高盛应承销一家美国中西部铁路公司发行的1000万美元的债券。虽然最早预期能赚取0.5%的联合承销费,但是利率的突然暴增导致高盛和其他联合承销商根本来不及将自己的份额出售给投资者就损失了一大笔钱。

  与此相类似,在高盛的历史上,特定的收益或损失总是能引导合伙人做出新的战略决策。既然被排挤在主要铁路债市场之外,亨利·戈德曼选择了开展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工业融资业务。当时的很多工业生产厂商都还是小规模的独立经营者,只有极少数成规模的企业会寻求厂主和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资金之外的投资。高盛最早的业务从雪茄生产商开始做起。能和雪茄生产商做生意,后来还扩展到零售商领域,高盛至少得感谢宗教信仰的帮忙。因为当时领军的两家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和乔治·F·贝克尔公司(George F.Baker,现在的花旗集团)是不与“犹太公司”做生意的,高盛这样的“犹太企业”由此获得了这些业务机会。

  进入20世纪之后,这家家族企业的合伙人在亨利·戈德曼的领导下更加专注于保增长、促扩张。1906年,高盛捕捉到一次业务机会,三家中小规模的雪茄生产商合并成立了联合雪茄(United Cigarette,后更名为通用雪茄)。高盛曾与合并前的几家公司都有商业本票的业务往来,新成立公司的CEO杰克·沃特海姆(Jake Wertheim)与亨利·戈德曼是好友,两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生意。但是当时要进入公开证券市场,不论是债券还是股票,都要基于融资企业的负债表和固定资产总值做出评价——这也正是铁路企业成为金融公司重要客户的主要原因。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联合雪茄需要长期的注资。其财务特点如同一般的“商务”或交易公司——有着良好的赢利,却很难提供客观的资产证明。在与联合雪茄的六位大股东商谈之后,亨利·戈德曼再次施展了他在金融领域的卓越创新才能: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商务型公司,如批发商和零售商——只要能与普通融资过程一样,以合并后的资产作为抵押贷款的附属担保——理应按照他们的商业特质获得相应的融资,而这种特质指的就是这些公司的赢利能力。

  很幸运,在业务扩张的同时由于私人朋友的关系,更多的良好资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在亨利·戈德曼的介绍下,当时仅仅是一家棉花及咖啡商的雷曼兄弟及其老板菲利普·雷曼(Philip Lehman)开始与联合雪茄商谈合作事宜。菲利普·雷曼是五位抱负远大的兄弟之一,很有才干而且富有竞争精神。他的家人谈起他时曾说:“只要他做的事情,他必定要争取胜利。”菲利普·雷曼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公司进入纽约证券承销业务的圈子,并且经常和亨利·戈德曼讨论各种业务机会。塞缪尔·萨克斯在新泽西州埃尔伯龙的度假别墅和雷曼家的房子正好背靠背,他们要谈生意实在很方便,开会都可以不出家门,隔着后院的篱笆就谈成了。

  富有的雷曼家族正在寻找投资机会,身为资本充裕的家族,他们完全有资格成为承销团里的一股重要力量。当时证券的承销与发行——从发行人手中买走证券再将其转手售卖给投资者——缺乏一套成型的业务模式,更谈不上日后形成的完善便捷的业务流程。出售一家不知名的公司的证券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拖上三个月也并非稀奇——因此承销商的名声及资金充裕程度对证券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在这种公司与公司的合伙机制成长过程中,高盛带来客户,雷曼家族则提供资金支持。两家公司间的合作模式一直持续到1926年。

  联合雪茄公司普通股的销售“势必长期进行”,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投资银行家们按约定购买了该公司4.5万股优先股,外加3万股普通股,总计450万美元。经过持续多月的营销,这些股票最终以5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投资者,合计赚取了约24%的利润。除此之外,高盛保留了7500股原始股作为补偿,这又为其增加了30万美元左右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以公司的赢利能力取代固定资产总值作为衡量标准,为高盛开创了新的业务机会。之后他们以同样的模式又成功地为沃辛顿泵业公司(Worthington Pump)进行了债券承销。

  另一次重大的融资业务,同时也是一段重要人际关系的开端,是从承担传统家庭责任开始的。在进入20世纪之前,塞缪尔·萨克斯的妹妹埃米莉娅-哈默斯劳和她的丈夫很不情愿地收留了一名宿客。虽然他们平时也不怎么理会他,但是他毕竟是来自德国的远亲,此人看上去就是粗鲁和没修养的典型代表。这位宿客的名字叫朱利叶斯·罗森瓦尔德,他很快就去了美国西部并认识了理查德·西尔斯,前者通过将自己的罗森瓦尔德一威尔公司(Rosenwald & Weil)与后者的邮购业务合并之后,掌握了西尔斯公司(Sears Roebuck)1/3的所有权。他们通力合作经营着邮购业务并最终将他们的公司打造成了全美知名的企业,但是在1897年,他们的资产总值仅为25万美元,他们急切需要资金来维持从纽约购来的存货。

  P9-11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704

版  次:第2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0.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