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精装)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精装)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精装)

作  者:李银河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6990189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文化  文化评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真诚感人的心灵悟语、散文随笔集。李银河退休后离开喧躁的北京城,隐居乡下或海滨时,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写下这些文字。作者自言,“我是个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难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准备在此记录我的静修心得,因此将此书定名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无探索哲学、启迪大众之意。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这些心灵悟语,从无神论信仰入笔,既写了静修生活和心得,并对存在、自由、激情、爱情、快乐、生死等反复思考,充分体现一位大学者的内心细腻情怀和理性哲思。这部作品风格清新、大气从容,不仅有梭罗的超然、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还有叔本华的虚空和福柯的激情。

TOP作者简介

    李银河,当代最具影响力知识分子、著名社会学家,自由主义代表学者。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入选“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30人”(与邓小平等一起入选)。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她的名字和她的立场,仍然频繁成为舆论的焦点和媒体的热门。代表作《性社会学》《爱你就像爱生命》《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等。

TOP目录

第一季 让心追随梭罗? 11

做个无神论者 12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15

世俗修行的三个目标 18

具象的修行与抽象的修行 21

我的修行 23

参透与成佛 25

精心呵护自己的心灵 27

摆脱纷繁世事 30

我心追随梭罗 32

修行就是为欲望设限 34

人生应追求什么 36

静心 39

清心寡欲 41

参透之后 43

完全超脱 45

看破红尘 48

出世与入世 50

净化心灵 52

斤斤计较 55

如果不需要吃饭 57

第二季 存在与意义 ? 59

独处?悠闲?静修 60

芝麻人生 62

挑战幽灵岛 65

生之欢欣 68

学着去死 71

死亡准备 74

不朽与必朽 76

人生滋味 78

生命的度数 80

最难以忍受的活法 82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84

要不要奋斗到死 86

彻底的思考 88

注视生命的流逝 90

论生存危机 92

追思与感悟 94

花开花落 96

终极问题的追问 99

我们生存的世界 101

时间的痕迹 103

紧张与焦虑 105

占有还是存在 107

你知道你多有名吗? 109

如何看待名利 111

自然的与人为的 114

一味追求拔尖是幼稚病 117

什么是哲学? 120

心中的恐慌 123 

第三季 我心自由飞翔 ? 125

如何获得自由 126

自由与必然 129

自由与选择 132

第四季 爱是最佳生存状态 ? 135 

论异化 136

论激情 138

激情之爱的稀少 141

激情为什么不可持久 144

激情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 146

要激情还是要平静 148

爱是最美好的生存状态 151

沉浸在爱之中 153

对内心的好奇 155

对人充满爱 158

爱情与自由 161

相认瞬间的甜蜜 164

爱是病吗? 167

故意陷入爱情 170

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爱 172

精神之花 174

爱之包容 176

喜欢?爱?喜爱 179

在情感类型上的男女之别 181

伟大与张力 184

压抑与升华 186

论欲望 188

理性与非理性 190

心如止水,心如沸水 192

小爱与大爱 194

第五季 快乐优雅地活着? 197

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198

怎样才能保持好心情 201

有限的快乐与无限的快乐 204

人生三乐 207

因存在而快乐 209

阳光与阴霾 211

痛苦与快乐 213

心中的狂喜 215

抽象与具象 217

生存原则 219

知足常乐 221

不与人比,不与己比 223

大环境与小环境 225

保持生命活力 227

保持内心冲动 229

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231

世间最有趣的事物 233

宁静与优雅 236

向往优雅的生活 239

生活质量三维度 241

从容不迫 244

空闲时间 246

万物皆备于我 248

为什么做事 250

细细品味生活 253

悠闲与文化 255

上帝的花园 257

为什么写作 259

彻底地自说自话 261

TOP书摘

我的修行

  修行是对人生意义的不停的追问、思考、践行。人怎么能够不追问这个大问题?如果不追问,岂非行尸走肉?因此,人不得不修行。

  修行的目标就是找到人生的意义,找到此生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且去做这件事情。

  当我们已经明明知道人生最终无意义之时,为什么还要徒劳无功地去追寻意义?答案在于,人生无意义这一论断只是宏观的论断,是整个人类及其活动在宇宙中的定位;从微观的角度看,每一个人的生命还是有意义的,对他自己有意义,对周边的人有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快乐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好好享用自己这几十年的光阴和生命。

  对于我来说,生活中最值得追求的是美与爱。这是我最想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的事情,也是对于我自己的生命最有意义的事

  情,最有趣的事情。因此,对于我来说,追求美,享用美,创造美,追求爱,享用爱,创造爱,就是我的修行。

  当人静心修行之时,住宅仿佛变成了山洞,自己不再是一具简单的肉身,而是面壁的修行者。物质生活变得不再重要,人仿佛变成了一团精神。

  修行时,人更贴近了生存的本真状态,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杂念,没有了心灵的纷乱和困扰,进入了一个纯净的存在状态,这个状态无限地接近不存在,也就是生之前和死之后的状态。

  修行时,人有了一种俯瞰的视角,俯瞰世间万事万物,就像造物主看人间世,人的七尺之躯全都变成小蚂蚁和肉虫子,在不知所以地忙碌和蠕动,最后不知所终。

  人会有走出洞穴的冲动,那就是去做点使自己感到享受的为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人会时不时走出修行的洞穴,然后再回到洞穴之中,尤其在受伤和烦恼的时候,应当回到修行的洞穴之中,疗伤,摆脱烦恼。

  其实,整个的存在就是一次从洞穴中的出走,最终人还是会回归洞穴。

  摆脱纷繁世事

  在三亚海边,楼下散步时,常常会听到婉转的鸟鸣,但是从清晨开始,就可以听到不远处传来打桩机咣咣的打桩声,电锯刺耳的切割声,远处汽车行驶的声音,各种噪音蛮横地钻入耳膜,就像纷繁的世事强行钻入人静谧的生活。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可以摆脱纷繁世事之时,没有会议,没有采访,没有电话,没有电邮,彻底安静。我现在已经快达到手机一天也不响一次的境界,当初为什么就没有决心像李零那样根本不要手机呢?这就是真正做学问和半真半假做学问的人的区别了。

  人生在世,完全不理世事是不可能的,除非选择出家的生活。每当在佛教圣地见到那些面无表情的和尚、尼姑,觉得自己并不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原因一是不自由,二是要牺牲掉一些世俗的享受,而这两种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超凡脱俗这一点是可取的。于是我想到,能否选择一种既自由自在又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呢?答案已找到:这就是我现在的静修生活了。

  我喜欢目前的生活方式。每天过着幽静的精神生活,听听室内乐,随心所欲地写点什么,看看书,看看电影,偶尔与朋友聊几句天。物质生活取极简风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说了句话引我深思。她说:那些贪官搞几个亿干什么用啊,自己用不完,留给子女把子女也害了,因为他们除了享受什么也不会了。我由此联想到一般人,很多人在拼命挣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专心致志,不眠不休,最后到老了才猛然醒悟: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还没享受生活呢。挣钱从手段变目的了。一位做生意的熟人说,做生意会上瘾。何止是做生意会上瘾,很多俗事都会上瘾,比如做官也会上瘾的,升了处长还想升局长,升了局长还想升部长,最终能达到“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境界。难道这就是生活的目的?

  在静修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宁静和甜美,就像刚泡好的铁观音,一丝清香沁入心脾;就像室内乐绵延不绝的旋律,春雨一样滋润着心田。

  清心寡欲

  静修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首先要摈弃的就是名利之心。追名逐利是世人全都无法超脱的事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世俗生活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超脱。就连出家人有的都做不到,如坊间所传“处级和尚、科级尼姑”的笑谈,真真滑天下之大稽。不要说真正发生了这样的事,仅仅空穴来风,也反映出人心的浮躁。佛门原本是真正的清静之地,而如今就连这样一个清静的角落也没有剩下。

  清心寡欲其次要摈弃的是人际关系。在世俗生活中,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来源,由双方投入的深浅轻重多少的差异所致。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关系,一个人投入多,另一个人投入少,就必然造成矛盾,只有双方投入完全一致的,才不会造成困扰。而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关系大都一深一浅,一轻一重,一多一少,只要人一较真,就会造成痛苦;亲情关系按说不至于如此,但是父母付出多儿女回报少的情形也不在少数,反之亦然;

  友情关系是双向选择,稍不如意可以一拍两散,应当是比较轻松的关系,但是灵魂的投契也很难得,而且仍然有深浅轻重多少的问题,一方深、重、多,另一方浅、轻、少,如果是前者会痛苦;如果是后者会给对方带来痛苦。所以只要还渴望人际关系,就很难获得内心的清静。

  清心寡欲最终要摈弃的还是自身的欲望。正如叔本华所说,只要还有未满足的欲望,人就会处于痛苦与折磨之中。人生修炼的最终目标是要到达身心全无欲望的境界。欲望是痛苦之源,只有做到全无欲望,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

  在做到了清心寡欲之后还有最后一个危险,就是陷入叔本华钟摆的另一端:无聊。他说,人生在欲望未得满足时陷在痛苦的一端,在欲望全都满足之后又会摆到无聊的一端。为了避免无聊,唯一的出路是去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心情平静无比,优雅无比,每日审美,如果有可能,去创造一些美出来,这将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72页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204.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