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作  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定  价:29.80

I S B N :97873002113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军事    

标  签:军事  军事史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自忠、蔡炳炎、左权、戴安澜、谢晋元等先辈的30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书中既有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家书,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官兵的家书、普通民众的家书,鲜活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史。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封封家书及其背后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为我们描绘出那场旷日持久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军民的抗争状态。这里面既有高级将领一心保家卫国,恨不能为抗战死的热忱;也有普通士兵朴素的爱家爱国之情,对于家人的依恋与思念;更有普通民众颠沛流离中的亲情传递,这些都足以令人动容。

TOP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TOP目录

上篇

兄弟携手赴国难 

吉鸿昌:光明正大从容赴死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 

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谢晋元:为国而死重于泰山 

刻在灯柜上的抗战“遗书” 

留得重逢相对流 

叔侄同荣效国命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刘中新:你在哪里? 

愿献头颅保中华 

望妻进步共抗战 

张自忠: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防空须知”最关情 

挺进敌后打开局面 

“刘老庄连”烈士家书 

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 

游击区的生活 

衡阳保卫战余子武将军绝笔 

 

下篇

一位爱国绅士临刑前的诫子书 

不做时代的落伍者 

我的一颗心天天在你身上 

白衣天使抗击细菌战 

华侨爱国代代传 

跟这个伟大的时代向前走 

侨批中的抗战故事 

徽商家书里的抗战

大轰炸下的亲情传递

钟敬之:国敌家仇铸在心

平安信背后的劳工血泪

劳工中的幸存者

窦大哥精神还好

孩子们战斗的家园

艺术服务抗战

战时保育生的思亲家书

流亡途中祖父绝笔

北平沦陷的八年

台湾同胞的寻根之旅

 

附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大事记

TOP书摘

烽火家书抵万金

  (代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春望》曾使多少人感动不已,而“家书抵万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沟通思想、表达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家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等元素于一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不可否认,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当翻开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合作编撰的《抗战家书》的书稿时,立即感到战争的硝烟扑面而来。从那些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体会到那时的人们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遭受的伤痛,体会到因伤痛而产生的愤怒,从而理解了因愤怒而进行的坚决的抗争,进而理解了由抗争而生出的必胜信念和在伟大的实践中的心路历程。有哪种文献比这些家书更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战争中人们的体验与情感呢?

  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最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最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内容上既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既有同胞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特别是那些毅然走上战场的抗战勇士,他们以朴实的语言,纯真的情感,抒发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抒发了他们为民族解放和为家园安宁而甘愿奉献青春的壮志豪情。

  “我政府早具决心,抗战到底,不问境遇如何,决不作城下之盟。在我们当此国难,身为军人,只好本政府之策略,继续不断努力杀敌,来尽匹夫之责。”

  “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危险极了,南京、上海、苏州等这些地方都被日本占去了,要快到汉口来了。不过他恃其武力,野蛮横占,我们大家都觉悟,抗战到底,不要为他武力而屈服,总会得到最后胜利的。”

  这一段段的内心独白不仅记载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而且承载着绵长而醇厚的骨肉亲情,真实反映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血洒疆场的抗日将士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日寇铁蹄蹂躏下普通民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今天读来仍余味绵长,催人泪下。

  这部家书在2007年出版后,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编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选择增加了15篇,包括张自忠、谢晋元、戴安澜等抗日将领们在戎马倥偬之际写给亲人的,有些家书写好后当时甚至未来得及发出。新增加的来自台湾同胞的家书,使这部书更加具有特色和代表性。

  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以为家书在史学研究上的功用似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与一般的资料相比,家书的特点在于具有生命,其魅力在于真实。一封家书,一段历史。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抗战家书》中所选登的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这些家书已保存七八十年,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有的家书是名人的遗物,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的家书是重大事件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抗战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朴实生动的老照片,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这对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抗战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状况、市井民情,为后人深入而全面地认识、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视角。一封家书见证一个时代,是民间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正所谓“小人物,大时代”。

  《抗战家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英雄人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管都是一些小故事,但生动、鲜活,且鲜为人知,如左权、吉鸿昌、戴安澜、蔡炳炎等人的家书,将其侠骨柔肠的另一个侧面展现给读者,这是散落在民间的名人家书独具的资源,正所谓“大人物,小故事”。

  《抗战家书》中选载的每一封家书都包含着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耀着追求真理,争取公平与正义,讲求诚信友爱,提倡无私奉献等传统文化价值的光辉。体现中国文化的本质和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是民间家书的重要特色,正所谓“小家书,大文化”。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挖掘抗战时期的家书,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弥补文献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我衷心希望以出版《抗战家书》为契机,能够使更多的人重视包括抗战家书一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抗战历史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步平

  2007年6月一稿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9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