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

作  者:童孟侯

出 版 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定  价:60.00

I S B N :978754286081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刑法    

标  签:纪实文学  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上海803刑侦总队法医专家、刑侦专家阎建军的纪实报告文学。作者以精彩的典型案例为线索,通过几十个案件的描写,记录了这位知名法医的传奇经历,塑造了一个追求科学和正义、具有人文情怀、令人充满敬意的法医形象。本书主人翁阎建军法医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公安局一级警监,在公安系统赫赫有名。上海几十年来发生的重大凶杀案,现场调查几乎都有阎法医的身影。作者从17年前就开始跟踪采访阎法医,甚至和阎法医一起赶赴犯罪现场开展调查,走访上海市公安局法医室也达到60多次。在此基础上,全书不仅展现了阎法医神奇的探案经历,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法医技术,也描写了阎法医的性格特点和业余爱好,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东方神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TOP作者简介

    童孟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任《航道报》总编,1987年任《中国海员》杂志主编。有个人专著19本,其中纪实类图书有4本:《女囚对你说》、《现代漂流瓶》、《基诺啊基诺》、《在玉液琼浆中沉沦》。他的纪实文学《没有你的日子里》获得1992年全国五一新闻奖,《梦在彼岸》获得1993年度全国五一新闻奖,《穷街女所长》获得2008年上海市五一文化奖。


TOP目录

目 录

序一  趣味横生写法医     叶辛

序二  海上法医 精彩人生     张声华

第一章 法医——侦探

只是挥刀后形成的特殊“跳浜”吗

女法官为什么要跑到青浦的小河“自杀”(上篇)(下篇)

第19个跟斗会不会翻到舞台下去

美丽的播音员滕佳怎么可能是自杀

系列敲头案出现在上海怎么不人心惶惶(上篇)(下篇)

这几枚指纹十分关键吗

煤气难道会曲里拐弯吗

蓄粪池里是不是隐藏着秘密

谁会在他头顶凿出一个洞

这人头真是一场误会吗

周老头死后还能看见这世界吗

多伦多血案真正的凶手逃到哪里去了

你记错了还是我说错了

是不是好几个歹徒一起把她杀了

同时杀死5个人是几个凶手所为呢

家里的狗看见陌生人难道不会狂吠

胖胖的女人溜到哪里去了(上篇)(下篇)

为什么说他是个不会烧饭的人

他的脸上怎么有半条勒痕

你不晓得台湾商人陈文科失踪了吗

没有在伙房里干过的人真的不用抓吗

把潘老头藏在写字台下面干什么(上篇)(下篇)

耳膜上是真穿孔还是假穿孔

抓到浙江的江苏的安徽的嫌疑人难道可以放了

这把菜刀为何不放在厨房里

她为什么像青蛙那样挂在铁丝网上

460万的翡翠珠宝到哪里去了(上篇)(下篇)

这个被杀女子真的是驾驶四轮机动车的司机吗

你肯定这个装女尸的旅行箱是从南汇方向漂过来的吗

如何“复原”他俩中毒后倒地的过程

为什么不关注一下“临门一脚”呢

第二章 肋软骨——苍蝇——硅藻

“阎氏肋软骨说”是阎法医一种特殊的“说法”

“阎氏肋软骨说”直面芜湖火车站发现的碎尸(上篇)(下篇)

切下一片肋软骨应该就知道驾驶员的年龄了

肋软骨分析检验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苍蝇可以作为我们的目击证人

硅藻可以作为我们的推断依据

上海地区水域中硅藻的基本分布调查

第三章 误判——经验

你竟然在登记簿上随随便便写“意外”两个字

你竟然没发现脚趾间的猫腻

你竟然量不准我女儿的身高

明星法医竟然握个手就一锤定音

第四章 讲演——栽培

关于2010.5.17杀人碎尸案的讲述

一次激情讲演

马开军:三摊血

肖碧:30岁和25岁的差距

林中圣:半道上又杀出凶案

杨宇雷:在喀什的一间老教室

孟航:先前的5点推断应该全部推翻

江涛:一张至关重要的头像照片

费耿:他是干军警这行的

第五章 爱好——荣誉

君子于玉比德

从生茶慢慢熬成了熟茶

从锈斑入手辨别铜器

多一份慈悲就会少一些冷漠

后记 我所认识的阎法医


TOP书摘

序一

趣味横生写法医

叶 辛

喜欢叼一只板烟斗,相处时常爱调侃几句,来上一段冷幽默的童孟侯又要出新书了。

出书对他来说不是一件稀奇事了,他已经出了十九还是二十本书了,我都记不很清楚了。但是,这一本对于童孟侯来说,还是非同寻常。

《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是他写下的四本公安纪实类作品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书。

说这本书重要,首先他写到的主人翁,上海市公安局法医专家阎建军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参与侦破过几千件案子,其中至少40件案子业内称之为精品名案。这使法医阎建军,既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又是上海市公安局的一级警监。几十年来,上海城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凶杀案件,现场几乎都有阎建军法医的身影。

童孟侯的笔头来得快,以往在法制类、生活类、文学类报刊上,时常能读到他透着个人风格的各类随笔、散文、报告文学、纪实作品。但是他写这本书,写得很耐心,很沉得住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17年前就开始跟踪采访阎建军法医了,和阎法医一道赶赴凶杀现场,听阎法医回忆案情,讲述一个又一个好听的、扑朔迷离的破案故事。逐步加深对阎法医的了解,同时也慢慢地对法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行当有了较全面的解读。光是采访法医室,这个高中没毕业就跑到崇明岛去当农民的童孟侯,前前后后就有六十几次。可见他不慌不忙地作了多么充实的准备。跟踪17年,采访那么多次数,还说明了一点,主人翁阎建军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童孟侯我是了解的,你没有那点儿魅力,是吸引不了他的!哪怕你名气再大,官位再高。

把心思花上去了,这本书的特点就出来了。每一节,童孟侯都采用了精彩的典型案例为线索展开,通过几十个案例详略得当的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展示阎法医的风采,凸显阎法医的个性。童孟侯强调整本书的故事性,每一个故事都有悬念,让人有一种强烈地想读下去的愿望。

书名叫《上海犯罪现场调查》,童孟侯不仅关注情节性,他还十分注重整本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了增加作品内容的厚度和深度,好像也是为了文本的出新,增添阅读情趣,他在每个故事的行文间隙,都添写了“笔者思索”、“相关链接”和“阅读延伸”三个环节,根据故事的节奏,把它们插入文章的侧旁,似旁白,似思考,似故事,颇显其创意。有的还十分精彩,不信试录一二:

之一:笔者思索

思想单纯、信念执着、埋头苦干、不断探寻……容易使一个普通人声望渐起。

演员和歌星可以在一夜之间红遍全国全世界,但遗憾的是,他们往往有名无望。

政治家名望的盛衰,则取决于名望的来源。

艺术家可能终身受穷,但他们的名望一旦被真正认同,便会经久不衰。

东半球是夕阳,西半球是朝日,朝日和夕阳的内容本来相同,但性质和名称不一样。

声望在是与非的界定中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之二:笔者思索

人荒谬时,时髦才荒谬。

时髦癖往往是人们在没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时所热衷的事体。

时髦的土地生长的通常是扎根不深的庄稼,故而也收获不到丰硕的果实。

……

前面我已提到,童孟侯已经出了不少书,写过多本报告文学专集,但是写传记对于他来说,这是第一本。故而他在写作上特别用心思,这是一打开《上海犯罪现场调查》的目录就能感受到的,他这本书的每一个标题,用的都是短问句,比如:

女法官为什么要跑到青浦的小河“自杀”

美丽的播音员滕佳怎么可能是自杀

谁会在他头顶凿出一个洞

多伦多血案真正的凶手逃到哪里去了

她为什么像青蛙那样挂在铁丝网上

……

问号,问号,一个接着一个问号。让你打开目录就想翻开来细细地读。我就是在双休日里把这本书读完的,尽管好多名案我原先就知道。

读完全书,我还发现,这虽是一本写东方神探的书,但它不仅仅只是探案故事。书中有相当法医学方面的科技含量,相信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难能可贵的是,童孟侯不仅仅写了阎法医的“神”,同时也写了阎法医的几次失误;写了阎法医的高尚品德和高超的法医技术,也写了阎法医急躁的脾气和他爱普洱、爱玉、爱青铜器的业余爱好。让人们在赞叹阎法医神的同时,将他回归到具体的人。这就使阎法医的形象立体而又可信。

《上海作家》杂志上曾这样评介童孟侯的作品:“童孟侯的笔墨,善以口语入文,是他的得意之处,行文之间,亦庄亦谐,趣味横生。写人物时,他可以瞬间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扫除了许多让人望而生畏的阅读障碍,堪称作家中以人为本的忠实执行者。”

我觉得这段话写得恰到好处。兹录于上。

是为序。

(序言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

后记

我所认识的阎法医

1997年,也就是17年前,笔者听说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法医室有“三剑客”,三位法医都很传奇,他们是王德明、尤剑达和阎建军。

这位阎建军,便是本书的主人翁阎法医。

虽然笔者不是警察,也不是《人民警察》杂志的记者,但是出于好奇,我领了采写“三剑客”的任务,兴致勃勃地前往803。

当采访阎法医时,没想到他的叙述听得笔者一头雾水,什么“皮肤瘢痕”、“高坠伤”,什么“细目勘查”、“星芒状”,什么“机械性损伤”、“尸体痉挛”……

尸体还会痉挛?坠伤还分高坠伤和低坠伤?

阎法医告诉笔者:法医首先是医生,必须在医科大学正儿八经学过,然后才能当具有专门法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并担任法医学鉴定的人。

第一次采访是笔者主动提出“半途而废”的,回到家里就悄悄开始啃《骨骼学》、《法医学常识》、《法医毒理》等书,偷偷来个临渴掘井,否则采访太吃力了,鸡对鸭说。

以后的采访,笔者和阎法医总算有了“共同语言”。

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发现刑侦总队的“三剑客”不但在侦探上有神奇本领,而且都攻克着不同的科研项目。于是,笔者和法医之间又出现新的“隔阂”:笔者常常以为了解的事,刹那间变得那么陌生。笔者不得不再回家做“功课”。

比如:苍蝇是笔者熟悉的,它被我国定为“四害”有好几十年了……可是,法医们和中科院昆虫研究所的专家却并不嫌弃苍蝇,要让这种大害虫变成破案的利器……这便是笔者在本书中撰写《苍蝇可以作为我们的目击证人》那个章节的由来。

法医们行进的步伐非常大,探寻的路子相当神秘。这17年中,他们夜以继日地追踪着大案要案。笔者呢,就在后面马不停蹄地跟踪“白衣神探”。笔者至少采访过法医室60次到70次,采访过的法医也有十多人,绝对是法医的“粉丝”。

曾经有过三次,笔者采访阎法医,他为笔者泡上了陈年的普洱茶,为笔者拿来了硕大的烟灰缸,为笔者准备了最流利的圆珠笔……没想到话题刚入佳境,电话铃响了,刑侦总队总队长命令:立刻出发,有命案发生!

军令如山倒!阎法医拎起特殊的法医工具箱,匆匆说了一句:“童老师再会!”便跳上已经启动的警车,把笔者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803。

我对远去的法医和侦查员肃然起敬。此刻,我可以回家了,可他们这一出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回不了家还算小事,市里领导多次说过“命案必破”,不能讨价还价,人民的生命第一位!

其实笔者不是公安作家,而是海员作家。但是笔者从来不排斥采访水运界以外的题材和人物,上至全国总工会的主席、交通部部长,下至扫马路的清洁工、看门房间的保安。笔者最喜欢采访像阎法医这样富于挑战性的却又有弱点的男子,因为最有挑战性的男子往往是最有弱点的人,最有安全感的四平八稳的男子往往也是最乏味的人。

笔者认识阎法医的时候,现在803法医室主任马开军还在医科大学读书。光阴真的似箭,一晃17年过去了。去年,阎法医到了退休年龄,但上海市公安局还是请他做专家和专职教官,上海市总工会还让他成立“阎建军劳模工作室”……

有一天,笔者和阎法医闲聊时说:你何不把你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写下来留给后辈呢?你不愿意写,我来写好了。留下你的故事,你的精神,你的绝技……

英国曾经有一位伟大的法医专家叫斯皮尔斯伯里,他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名誉,在保守自己的秘密方面几乎达到偏执狂的程度。他从来不发表他的试验结果,从来不编写教科书,从来不和学生一起分享他的来之不易的经验,从来不公开任何可以验证的数据。他漫长的职业生涯的细节,被记录在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索引卡片上,而这些索引卡片被锁在他的办公室里。

笔者用了激将法:阎法医,你不是斯皮尔斯伯里吧?

这,便是你眼前的这本《上海犯罪现场调查——东方神探阎法医传奇》的由来。

需要说明的是:阎法医已经接手过四五千件凶杀案,已经解剖过三千多具有疑问的尸体,突然间要取出其中某一年的某个案子让他追忆,他有些茫然……也许,因为他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也许,这些都是他应尽的责任,没有必要记着……只有那些特殊的离奇的案子,才像刀一样刻在他的心里。

笔者只能在数千个案子中撷取精华,否则这本书不知道该有多厚了。

童孟侯  

2014年 11月2 日于白壁斋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80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213.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