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食虫植物(软精装)
食虫植物(软精装)


食虫植物(软精装)

作  者:[英] 达尔文 著

译  者:石声汉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301250556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标  签:生物科学  植物学  自然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s)为达尔文的主要代表作,本书首次于1875年7月2日出版于伦敦,第一版印刷了3000本。在达尔文一生中,该书被翻译成了数种语言。达尔文去世后,其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对其进行了补充和脚注,于1889年出版了第二版。 达尔文是最早对捕蝇草和其他食虫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捕蝇草令人惊异的特性让他把这种植物视为"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之一"。

  在本书中,达尔文尝试了多种方法去激活其捕虫器的补偿机制,包括投喂肉屑、玻璃渣,向其吹气或用毛拨动,等等。既趣味十足,又颇具启迪。 石声汉先生的中译本,基本功极为扎实,对于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实验设计等问题,坚持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来表述,深入浅出,不但准确表达了达尔文的原意,可读性又极强,是不可多得的译作,是科学译著的典范之一。

TOP作者简介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 -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石声汉(1907—1971),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史学家、植物生理学家。本书在1965年翻译完成,于l987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校者祝宗岭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参与译校《植物的运动》。


TOP目录

第一章 圆叶毛毡苔(普通的日露草)

第二章 与固态物体接触引起的触毛运动 

第三章 触毛细胞内原生质的聚集 

第四章 叶的热效应

第五章 不含氮及含氮有机液体对叶的效应 

第六章 毛毡苔分泌液的消化能力

第七章 铵盐的效应 

第八章 各种盐和酸对叶的效应

第九章 某些生物碱毒物、其他物质及蒸气的效应 

第十章 叶的敏感性和运动冲动的传导途径 

第十一章 关于圆叶毛毡苔重要观察的重点复述 

第十二章 毛毡苔属其他几个种的构造和运动 

第十三章 捕蝇草 

第十四章 貉藻 

第十五章 黏虫荆——珍珠柴——紫珠柴——其他植物的腺毛——茅膏菜科的总结 

第十六章 捕虫堇属 

第十七章 狸藻属

第十八章 狸藻属(续)


TOP书摘

  原生质聚集过程的直接原因

  因为引起触毛卷曲的各种刺激,大多数也可以引起它们细胞里面原生质的聚集,很容易让人想到聚集是卷曲的直接后果,实际不然。用颇浓的碳酸铵溶液,例如3或4格令,有时甚至仅2格令兑1盎司水(每1份兑109或146或218份水)的溶液浸叶,触毛瘫痪,不能卷曲,但不久便显示出强烈的聚集。此外,叶中央的短触毛,无论叶曾在任何铵盐的稀溶液或任何含氮有机液体中浸泡过,从不会卷曲,可是它们表现一切聚集现象。另一方面,有些酸能引起显著卷曲,却不引起聚集。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把无机或有机的颗粒搁在叶盘中心腺体上,就会使外缘腺体向内卷曲,而且,后者腺体的分泌液不但增进了数量并变成酸性,它们毛柄细胞里面的原生质也聚集起来。聚集过程总是从腺体开始,即使它们还没有和任何物体接触过。显然必定有某种力或影响,由中央腺体传到外缘触毛,先到达它们基部附近,使这里发生弯曲,然后上到腺体促进分泌。短时间后,这些被间接激发了的腺体又沿本身毛柄向下传导或反射某种影响,诱导一个一个细胞地发生聚集,直到毛柄基部。

  乍看起来,似乎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聚集是由于腺体经过兴奋,加速分泌后,它们的细胞乃至于毛柄细胞中水分不足,不能使原生质成溶解状况。聚集起于触毛卷曲之后,并且卷曲时,腺体分泌量一般(我相信是经常)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这事实可以作为这个想法的理由根据。又,触毛重新伸展时,腺体分泌量已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分泌,然后聚集的原生质团块才再溶解。此外,叶片浸在浓厚植物性液体或甘油中,腺体细胞向外失水,这时就有聚集;随后叶片漂浸在清水中或比重比水小的无害液体中时,则原生质也会重新溶解,这无疑是内渗所致。

  和聚集起于细胞中水分外渗这个看法相反的有如下事实。增大的分泌量与聚集程度之间,似乎看不出有密切关系。一粒糖加在腺体周围分泌液珠上,比同一方式加上的一小颗碳酸铵所能引起的分泌增加量大得多,而聚集则少得多。纯水似乎不会引起多大外渗,但浸入纯水后,16至24小时,就常有聚集发生,24至48小时,则聚集必然出现。更显得不可能的,是温度为125。F至130。F(51.6到54.4℃)的水,竞不仅能促使腺体排水,还使触毛全长直到毛基的细胞,也同时迅速排水,以至于在2分至3分钟内立即引起聚集。另一个有力的反证是,完全聚集后,球形和卵圆形原生质团块在一种稀薄无色的液体中浮荡着;至少此过程的这些最后阶段不能是由于缺水而原生质不能溶解。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据,说明聚集与分泌无关;第一章中记述过,叶片上布满了的乳突,并非腺性,不会分泌,可是它们能迅速地吸收碳酸铵或生肉浸出液,它们的内含物随即迅速地聚集起来,这种聚集现象随后遍及周围组织的细胞。往后,我们还要谈到不分泌的捕蝇草(Dionaea)感觉丝所含紫色液体,也会由稀碳酸铵溶液的作用而显聚集。

  聚集是一个生命活动过程;所谓生命活动,是说细胞内含物必须是生活的且未受损伤,才可以起这种变化,而且必须在适宜的供氧条件下,过程的传导才可以正常速率进行。用一滴水封着一些触毛,盖上盖玻片,用力挤压,许多细胞都破了,紫色浆渣状物质带有大小形状各个不同的许多颗粒流了出来,但很难有任何细胞是真正倒空了。我然后加了一小滴1份对109份水的碳酸铵溶液,1小时后,再来观察,腺体和毛柄中都还有少数散在的细胞,没有挤破它们的内含物,已经很好地聚集成球体,不断地改变形状和位置,沿胞壁还有明显的流动可见,足以证明原生质还是活的。相反,凡流出细胞外的物质,都已无色而不是紫色,毫无聚集痕迹。已破而内含物还没有倒空的细胞中,也没有(聚集)痕迹。我虽细心观察,这些已破细胞中绝未见到原生质流动的迹象。它们显然已在压力下死亡,它们所保有的一点物质,已和流出的一样,不能再聚集。我还可以说,在这些标本中,每个细胞在生命上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表现得很明显。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60页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9.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