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审丑:万物美学(精装全彩)
审丑:万物美学(精装全彩)


审丑:万物美学(精装全彩)

作  者:(英)史蒂芬·贝利 Stephen Bayley

译  者:杨凌峰

出 版 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定  价:138.00

I S B N :978751551087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美学  哲学  哲学/宗教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什么是“丑”?这个时代最卓越的文化评论家之一史蒂芬贝利娴熟精妙地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史串联编织在一起,探讨了丑以及与丑截然对峙的美。他对美丑本质的论述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次发现之旅。丑是否只是肤浅的外在表征,或者说某种优美的工程技术精品——比如一架B-52轰炸机或一把0.45英寸口径的柯尔特手枪,如果它们的功用是杀戮或残害生命,那么其同样也是丑恶的吗?什么是“堕落的艺术”?又为何被人们认为是堕落的?山脉为什么是自然的庄严崇高的表现,而仅在两百年前,它们还被当作是令人厌憎的事物,要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开?纹身与犯罪之间,如果真有关联的话,那两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们为什么会举办“世界上最丑犬只”大赛?最后也是终极的一个问题,如果世间根本没有丑,那么美又是从何而来?贝利以引人入胜,不时还诙谐逗趣、信手拈来的惯常风格,探寻和阐释了万物的审丑。

TOP作者简介

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世界上知名度最广的设计与通俗文化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艺术策展人与节目主持人。20世纪80年代早期,他与特伦斯康伦爵士(Sir Terence Conran)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合作创办了“锅炉房项目”——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后来又任职伦敦设计博物馆首席主管。他同时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并为包括福特汽车、绝对伏特加、可口可乐公司、大众汽车、宝马汽车和哈维尼克斯(Harvey Nichols)百货在内的诸多品牌提供咨询服务。作为一名意见鲜明、直言不讳的艺术与设计评论界权威人物,他经常在电视节目中出镜,并定期为众多的报纸和杂志撰稿。他应邀在全球各地的大学举办讲座,曾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同时还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威尔士大学以及利物浦表演艺术学院荣誉研究员。

TOP目录

开篇琐谈 / 6

1 完美无缺 或 绝无脏乱龌龊的天堂 13
2 丑陋的科学 或 善的数学引致恶的结果 35
3 仪态风度 或 面目可憎之人 57
4 天堂与地狱 或 整洁、虔敬与其对立面 77
5 当自然是丑陋的 或 石柱谷和35号州际公路 105
6 媚俗 或 对恶品位的沉迷 127
7 垃圾 或 无用的禅宗 165
8 美何错之有 或 非自然的选择 203
9 形式追随感觉 或 修辞隐喻无济于事 227
10 广告 或 丑东西卖不动 261

英文版索引 / 280
参考文献选录 / 284
图片版权声明 / 286
致谢 / 286
译后记:当美已成俗套 / 287

TOP书摘

自然的,就是丑陋恶心的吗?

  吸引我们或让我们排斥的,究竟是什么?

  贫民窟,为什么令人蹙眉?

  天堂,是秩序井然、干干净净的吗?

  美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困苦和残障畸形,会激发艺术灵感吗?

  一开始,我们得从一点恶心的东西说起。19世纪科学有过一项“发现”,甚至被当作最惊悚的创见之一,即对令人作呕的刺激源的反应并非是全然随机的,而是可预见、可衡量的。这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后期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彼时,他已经从进化论宏大主题的探讨转向对人类与动物行为细节特质的关注。这里的“发现”被加上了引号,是因为科研结果——也许至少与艺术成就一样——是当时主流社会品位的产物,而这种品位是受到短时期内民众的欣赏喜好的驱动,而不是由永恒的真理性标准来决定的。

  达尔文确实认为有着不同文化的人们会呈现出相似的面部表情,但可能导致憎恶的、反感的面部表情的刺激源——比如说分别在北欧的拉普兰地区和伦敦的上流社区贝尔格莱维亚——却是各不相同的。H.D.雷纳(H.D.Renner)在其著作《饮食习惯的源起》(The Origin of Food Habits,1944)中描述过一个以吃腐臭鱼类为乐的部族。腐臭鱼肉作为一种名为“鱼酱油”的食材,是罗马烹饪中的必备主料之一。鱼酱油是用小鱼的肠子制成,经盐腌泡之后再晒干,这种食材还有着一定的脱毛功效。如果是在美国,使用这样的东西是违法的,且令人反胃。

  通过分析面部表情,达尔文辨识出了令人厌憎之物的普适共性。不过,早在他之前,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已考虑过这个问题。达??芬奇相信,达致完美的途径是“通过一系列的不悦和丑陋”。这一说法要归功于沃尔特??帕特(Walter Pater),这位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评论家对《蒙娜??丽莎》的见解与思考已经渗透进人们的集体意识当中。帕特认为,达??芬奇对美的阐释更多地植根于魅力,而不是愉悦。他所寻求的不是美,而是对外晓谕讯息。这让他得以不带偏见地处置和表现丑陋。

  在随笔札记中,达??芬奇透露了他对异性性交行为的厌恶。一个相应的后果就是,他画的女性生理解剖图故意地、挑衅地免除了那种肉欲性感内蕴。他非但没有将女性裸体呈现为审美快感的一种来源,反倒更乐于把女人画得令人毫无欲望,或者演绎得很丑陋——只是很多的生殖和排泄器官的肉体孔洞与一堆张开的穴道。

  对于丑陋,达??芬奇还有着一种更宽泛的兴趣。他的速写草图暴露出他对畸形与残损人体的异常迷恋。实际上,数百年来,人们对达??芬奇绘画创作的更多诠释和更深理解,是通过这些令人焦灼不安的草图,而不是从他那些庄重优雅的美妙绘画中获得。你甚至可以说有一个达??芬奇审丑专题研究学科。他那些怪诞丑恶的绘图让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达??芬奇研究专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与E.H.贡布里希(E.H.Gombrich)——都大惑不解、难以置评。1952年,在关于那些“滑稽怪头”的讲座中,贡布里希说:“在那种也许可被称为前人道主义的时代里,如此的丑恶畸形和诡异残障——侏儒、缺胳膊少腿的以及奇异怪诞的体貌面相——都属于‘怪物大观’这样的一个类别范畴,让人们瞠目而视。”这样的说法大概也不无道理,但在达??芬奇看来,美与丑是互为依托共生的,如果他笔下的丑没有意义,那么他出品的美也就不可能有意义。

  机械的永恒喧噪

  有一个观念认为,体验厌恶可以引发对于完美的欲求。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丑需要美来匡正。风雅艺术——如果无关社会改造的话——得以完善的历史中,也有过诸多最奇妙也最令人动容的发展进程,而这其中的一场运动是通过龌龊、凶险、低贱、卑污,同时也栩栩如生、特色鲜明的一系列“恶心厌憎”环节来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就是“震颤派教徒”,这一美国乌托邦式宗教社群,其源起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

  18世纪后期的曼彻斯特到底有多么令人作呕,我们可以从19世纪早期身在当地的一个小伙子那里得到线索。按照他的见解,他当时置身的这座城市确实很污浊,由此便能推测18世纪下半叶,曼彻斯特大概是什么样子。这位当年的小伙子叫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根据自己在该地的“安柯茨”与“麦德洛克的乔尔顿”这些街区的亲眼见证与亲身经历,他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87年英译德国版)。工业革命的引擎——至少是在当时世界的这个局部——基本都装在棉纺厂里,将人类劳动力当作燃料吸入其中,然后吐出腐臭的渣滓。产出的污秽有多丰富,那种冷酷无情的效率就有多高。

  曼彻斯特的土地价格飞升,城市沦为人间地狱。当然,地狱是没有照明的——除了牛脂蜡烛,也没有通风,更没有卫生设施。一家十口挤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破房子里。1832年的一篇报道描述了有一处城区,380人公用一个单人厕所。在邻近曼彻斯特的利物浦,约10%的人住在地窖里,阴沟和下水道的污物还会渗漏进去。霍乱成了当地流行病。

  乔纳森??艾特肯(Jonathan Aitken)描述了这样一座曼彻斯特:“泥泞的道路上,或前或后会有无法无天的粪堆安然盘踞。当然,这些道路是纯天然的,没有那种人工雕琢的碎石路面。床铺上生机勃勃,各种小虫子应有尽有。洗一次热水澡的价钱竟相当于现在的11英镑。”1808年,“湖畔派”诗人罗伯特??骚塞到访,他说道:“曼彻斯特是一个被剥夺了全部乐趣的地方……要凭空捏造出这样的地方,会是对创造力的极大挑战。”接着,他描绘了那拥塞的人口:“想象一下那逼仄街道上摩肩接踵、蝼蚁聚集般的人群吧。房子都是砖头砌成的,被烟雾熏得黑乎乎的;小房子的迷魂阵中也频繁出现巨型建筑,就像修道院一样庞大,但没有修道院的古朴韵致,也没有那种美感,那种圣洁的气息。如果你去听这些建筑中传出的声音……只有机械的永恒喧噪。在那里,当钟声响起,就是在召唤那些可怜人去劳作,而不是去祷告。”

  一言以蔽之,曼彻斯特是丑陋的。正是这种令人作呕的生存体验激发了一场最深刻彻底、最痛彻感人的逃亡与规避行动。安??李——一位仆役阶层的贫穷女子,谋划和实施了她的生理、哲学和性灵三重意义上的逃亡,逃离了这病态的肮脏污浊。这位文盲女子——显然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之前已经与贵格会有过接触,她将逃亡、虔诚和上帝显灵的圣谕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与她从前所成长于其中的丑陋环境形成强烈的戏剧化反差。因未守安息日,她曾遭监禁。在囚禁中,她第一次看到天父降临,向她发出召唤。

  这些心灵愿景仿佛奇迹,其中包含的激情强度只有她那坚毅的决心才能与之相配:她决意重塑自己的身份,重建自己的世界。逃离曼彻斯特,时年38岁的安??李在1774年8月6日抵达纽约,设法让她自己和她的追随者在今日的沃特弗利特一带安下身来。她创立了“基督复临信徒联合会”。李嬷嬷(她很快以此称谓为人所知)宣告“天堂里绝无龌龊”,决定在新黎巴嫩(New Lebanon)一地建立起理想中的宗教社区,而这无疑是她的家乡兰开夏郡所没有的。教友们在灵感降临之际跳起心醉神迷的集体舞,姿态生动,富有感召力,而性的欲求就在快乐的舞蹈中被弃绝。

  因为那些舞蹈者在心醉热舞时所体验到的狂喜震颤,她创立的信徒联合会被称为“震颤派”——虽然这一命名最初是出于嘲弄侮辱。李嬷嬷的震颤派形成了一种以令人敬畏的、严峻而又毫不妥协的至善论为特征的工作伦理,强调独身、勤勉和纯洁,这些品质又与一种独特的审美观融为一体。这种理念在实用性的建筑、家具和广义而言的禁欲(简朴)风格中得到了表现,而现代主义的鉴赏感知力发觉那很漂亮。“善的灵魂,”李嬷嬷理所当然地坚持她的主张,“不会居留在藏污纳垢之地。”所以,善的灵魂逃离了曼彻斯特的丑陋污秽。

  美国出现过一系列矢志追求天堂般清净乐土的教派,德洛莉丝??B.海登(Dolores B. Hayden)在《七个美国乌托邦:1790—1975年共产社会主义的建构》(1976)中对此有过令人难忘的描绘。震颤派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还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的摩拉维亚教派(提倡在死后被竖着埋葬,以便节约空间),以及奥奈达公社(他们实际上创立了“圆满至善派”邪教)和罗伊克罗夫特工艺联合会。这最后一个相当于“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的商业化版本,由工作伦理哲学的首倡先驱阿尔伯特??哈伯德担任该群体宣传的经理人——此人倒也颇为有趣。

  但如果说到追求一个尘世间的完美境界,从而让信众对奢华享受、金银珠宝、功名虚饰和凡俗之爱的丑恶欲求都能恰当节制,从这个角度来看,震颤派的姿态是最彻底的,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不要把心放在红尘俗世的得失上,”李嬷嬷说,“而是要把人间的利禄纠葛当作你的劳形苦役,由此保持精神的超脱和性灵的感知力。”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88页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3.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