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作  者:(美)魏斐德

译  者:王小荷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1331531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外国史    

标  签:历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大门口的陌生人》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以社会史、地方史的研究视角,还原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关注朝廷、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秘密社团和外国侵略者之间的互动及其变化,试图厘清外国入侵的影响与帝国内部变化的复杂关系,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本书结构精巧,视野开阔,层层推进又娓娓道来,各学科的分析方法运用娴熟,是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社会史与地方史写作的典范之书。

TOP作者简介

魏斐德(1937—2006),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和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亡》《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TOP目录

第一部分  三元里:爱国主义的政治(1839—1841)
一 三元里事件
二 广东的团练
三 绅士与三元里
四 我们中间的汉奸 
五 我们与他们

第二部分  大门口的陌生人:抵抗的政治(1842—1849)
一 忠良还是叛逆
二 进退两难
三 黄竹岐:时间到了
四 1849年的胜利

第三部分  叛乱与反动
一 阶级与宗族
二 华南的秘密社会
三 广东与太平叛乱
四 收紧圈子
五 红巾叛乱
六 清洗

第四部分  被占领的广州:合作的政治(1857—1861)
一 广州被占
二 广东团练总局
三 抵抗运动
四 离去

附录
征引书目
译后记

TOP书摘

突然间,外交危机结束了。耆英放弃了追究凶手的要求,而英国人也不再要求惩办地方治安当局。但是,社会危机仍然持续着。社学默默地、勉强地放弃了他们进行报复的公开斗争。而广州人再次认为他们被出卖了。

  康普顿事件促使英国人采取某种行动。英国也似乎是在为它早些时候的外交困境等待一个补偿的机会。1846年秋天,一件微不足道的排外事件使巴麦尊愤怒地告诉德庇时:“如果我们采取低调,那么我们就要失去所有由于在中国的胜利而获得的有利地位。”这一指示送到英国公使手中之前,恰好又发生了另一起事件。六名外出游览的英国人,在佛山附近(团练的中心地带),遭到村民们投掷石子的袭击。1847年3月27日,德庇时专横地命令耆英惩罚肇事者,否则就必须承担后果。耆英没有答应。于是,达格拉将军对虎门发动了一次突然的猛烈攻击。

  4月1日,炮台被攻占,827门大炮被钉塞。一支远征部队在商馆登陆,封锁了猪巷,做好了进城的准备。耆英被这一未曾料到的行动吓呆了,只好屈服。三名肇事者被当众鞭打,并允许英国人在1849年4月6日进城。两年的间隔,使总督有时间来平息排外情绪,并使人们相信政府的好意。

  这个希望只是空想。这时,反洋人主义已从乡绅和市民那里传播到城里那些“可靠的”中上阶层。就在同德庇时签订了4月协议之后,一阵真正的恐慌席卷了广州。很久以来,外国商人就盼望在河南或商馆附近租一块地方。为了省去昂贵的存货费用,也为了把货物从易受攻击的商馆地区搬出来,英国人想要一块地来建造自己的、新的货栈。因为中国方面曾答应把流浪汉从商馆地区赶走,1847年5月初,广州当局开始清理猪巷里的大都为流浪汉居住的杂院。而自英国人就在猪巷和河南租地之事同中国的谈判一开始,这两个地方的小店主及房主们就确信,耆英被达格拉将军的突击吓坏了,已经秘密同意让夷人来侵占他们的财产。

  这种恐慌是误解造成的,但却促进了广州的第一支城市团练的产生。5月20日,上述两区域的房产主在公所举行了一次会议。所有的人都赞成出钱雇用乡勇、抚恤死亡乡勇的家属,并在必要时为英勇牺牲者建立庙宇,以此抵抗洋人的扩张。其他小店主们的集会决定捐献一个月的租金用以招雇兵勇、购买武器。木匠、泥水匠的行会则保证他们绝不给外国人在河南建造任何房子。

  参加这些集会的商人及工匠对这一决定都感到十分满意。似乎他们通过这一招募团练的提议,就可媲美富有的、受人尊敬的“九十六村”乡绅,就已经共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种新的城市团练与乡村团练有很大不同。它的力量不在于那些兵勇,而在于其首领具有迅速地把城市组织为各个“管理区”的能力。这是警察的职能,而不是防卫军的职能。在1855年,它将显示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性。

  但在当时,团练没有起任何作用,因为“房产危机”结果是一场虚惊。1847年6月7日,珠江南岸的房产主们终于明白英国人是打算租用而不是买地作为货栈。但是,市郊的一些更加蒙昧的村庄仍继续对夷人的出现表示不满。到8月3日,英国商会终于决定,货栈一事不论能得到多大好处,也不值得引起公众的无谓纷扰。广州城很快平静下来。但是,在广州周围的农村,1847年夏、秋两季却不断发生反洋人的事件。英国人一次又一次地被咒骂、被抢劫、被投以石子,或被番禺、南海县的农民赶回城内。每一次,耆英都尽力安抚德庇时,袭击者总是很快地受到处罚。同时,官府会不断在乡间贴出告示,劝告人们节制。耆英虽然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却不能使英国人避免越来越多的烦恼。而耆英对每一次新的事件的处理,却使他在士绅们的眼中越发显得是个姑息迁就的人。终于,发生了一件不是简单的告示或鞭笞所能解决的事件——黄竹岐杀人案。

  黄竹岐是南海县恩洲南边的一个小村,与广州隔岸相对,之前曾参加过升平社学。1847年8月问,在这里时常能看到一群群年轻人忙于进行操练。有一次,一群狂热的乡勇向一艘满载外国人的游船开火,但没有打伤人。1847年12月6日早晨,六名年轻的英国人在黄竹岐附近上岸打水鸟,下午很晚了尚未返回。一个当地的船夫听到远处传来的枪声和乡勇们的敲锣声,惊慌地返回商馆报告说这些人失踪了。第二天早晨,流言传到广州,说乡民已杀死这六个人。那些加入了自卫团的外国商人被激怒了。

  他们武装了自己,正要离开商馆前往黄竹岐时,马额峨领事知道了他们的计划,赶来阻止了他们。

  12月8日,预示不祥的告示出现了。升平总部发表文告,用鄙夷的词句指责英国人。很显然,这里正酝酿着一些不寻常的事情。第二天,所有的流言都得到了证实。两个被残酷杀害的年轻人的尸体被找到了,遍身都是刀砍的伤痕。另外四具尸体据说仍在黄竹岐。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57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2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