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
“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


“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

作  者:达尔文

译  者:李光玉 孔雀 李嘉兴 周辰亮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15324937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自然科学  >  总论    

标  签:自然科学  总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英国皇家海军“小猎犬”号是一艘“切罗基”级10炮双桅帆船,于1820年5月11日下水。这艘军舰在建成之初并没太大用武之地,后被改装为三桅考察帆船。1831年,年轻的查尔斯·达尔文先生登船参加了它的第二次考察之旅,之后他出版的这部《“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使得这艘船蜚声全球,名垂青史。 “小猎犬”号的成名,只是从侧面说明了这次考察的重要性。对于达尔文先生本人来说,更是意义重大:通过这次旅行,达尔文远离固步自封的“文明”社会,投入到一个真实的新世界;他一边仔细地收集事实,一边对这些事实进行理论讨论——当时真正能做到这一步的人是不多的。所以说,“小猎犬”号之旅使达尔文完成了一次卓越的蜕变,他变成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一个敢于接受物种演变“异端思想”的科学伟人。 “小猎犬”号这次著名旅程的点点滴滴被达尔文先生细致而有条理地记录在了这本《“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里,达尔文先生的诸多著名发现和重要证据被收录进了本书后的《“小猎犬”号科学考察动物志》。就请广大读者随这部意义非凡的科学名著,重温达尔文先生的那次改变人类文明的发现之旅吧!

TOP作者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博物学家。1831-1836年,达尔文随“小猎犬”号做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他根据自己对地质结构等的观测结果以及收集的大量动植物标本,提出了举世闻名的“进化论”,即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的,被称为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TOP目录

第一章 佛得角群岛——圣地亚哥
普拉亚港——大里贝拉——充满微小水生动物的大气尘埃——海蛤蝓与乌贼的习性——非火山岛圣保罗岛——奇异的硬壳——岛上的首批殖民者:昆虫——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巴伊亚——磨光的岩石——短刺鲀的习性——浮游黄丝藻与微小水生动物——大海变色的起因

第二章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弗利奥角北面之行——强烈的蒸发——奴隶制度——波托佛戈湾——陆生涡虫属——科尔科瓦杜山上的云——倾盆大雨——蛙声悠扬——发出磷光的昆虫——叩头虫和它的跳跃能力——碧霭渺渺——蝴蝶发出的声音——昆虫学——蚂蚁——捕杀蜘蛛的黄蜂——寄生的蜘蛛——圆蛛的计谋——群居的蜘蛛——织网不对称的蜘蛛

第三章 马尔多纳多
蒙得维的亚——马尔多纳多——游览波兰科河——套索与流星套索——鹧鸪——无木无林——鹿——水豚,又称水猪——栉鼠——习性如杜鹃般的牛鹂属——霸鹟——嘲鸫——食腐鹰——闪电管石——受雷击的房屋

第四章 从内格罗河到布兰卡港
内格罗河——遭印第安人攻击的庄园——盐湖——火烈鸟——从内格罗河到科罗拉多河——圣树——巴塔哥尼亚豚鼠——印第安家庭——罗萨斯将军——前往布兰卡港——沙丘——黑人中尉——布兰卡港——盐壳——蓬塔阿尔塔——臭鼬

第五章 布兰卡港
布兰卡港——地质学——无数已灭绝的巨大四足动物——近期的灭绝——物种存在时间——大型动物不需要茂盛的植被——南部非洲——西伯利亚的化石——两种美洲鸵鸟——灶鸟的习性——犰狳——毒蛇、蟾蜍、蜥蜴——动物的冬眠——海鳃的习性——印第安人战争和大屠杀——箭头,历史遗物

第六章 从布兰卡港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出发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绍塞河——本塔纳山——第三个驿站——驱赶马匹——流星套索——山鹑和狐狸——地形——长脚鹬——麦鸡——冰雹风暴——塔帕尔肯山的自然台地——美洲狮肉——肉食——瓜尔迪亚-德尔蒙特——牲畜对植被的作用——刺菜蓟——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牛的大畜栏

第七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圣菲
前往圣菲考察——蓟原——兔鼠的习性——穴鸮——咸水溪——平坦的原野——乳齿象——圣菲——地形变动——地质学——已灭绝的马的牙齿——南北美洲现存的四足动物与化石的关系——大干旱的影响——巴拉那河——美洲虎的习性——黑剪嘴鸥——绿翠鸟、和尚鹦哥、叉尾霸鹟——革命——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的状况

第八章 乌拉圭河东岸地区与巴塔哥尼亚
前往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的短途旅行——庄园的价格——如何清点牛的数目——奇特的牛种——穿孔的圆石——牧羊犬——驯马,高乔人骑马——住民的特征——拉普拉塔河——大群蝴蝶——飞行蜘蛛——海中的磷光——盼望港——原驼——圣胡利安港——巴塔哥尼亚的地质学——巨型动物化石——动物的形态不变——美洲动物的变化——灭绝的原因

第九章 圣克鲁斯、巴塔哥尼亚与福克兰群岛
圣克鲁斯——沿河而上的探险——印第安人——大片玄武岩流——非河流搬运而得的碎岩——河谷的地表层——安第斯兀鹫的习性——安第斯山脉——巨大的漂砾——印第安人的遗址——回到船上——福克兰群岛——野马、野牛和野兔——像狼的狐狸——用骨头生火——捕野牛的方法——地质状况——石流——猛烈运动的场景——企鹅——雁属动物——海牛卵——群栖动物

第十章 火地岛
第一次到达火地岛——大成湾——记叙几个生活在船上的火地岛人——与野蛮人交谈——丛林景色——合恩角——威瓜姆湾——野蛮人的不幸状况——饥荒——食人族——弑母——宗教情感——大风——比格尔海峡——庞森比海峡——建造棚屋、安置火地岛人——比格尔湾的分叉——冰川——回到舰上——回看安置地——土著人中的平等状况

第十一章 麦哲伦海峡:南部海岸的气候
麦哲伦海峡——饥荒港——攀登塔恩山——丛林——可以吃的真菌——动物学——大海藻——离开火地岛——气候——南海岸的水果树和物产——科迪勒拉山脉的雪线高度——冰川的下降入海——冰山的形成——漂砾的转移——南极岛的气候和物产——冷冻动物尸体的保存——摘要重述

第十二章 智利中部
瓦尔帕莱索——到安第斯山脚旅行——地形结构——登上基约塔的钟山——大量四散的绿岩——大峡谷——矿石——矿工的生活状况——圣地亚哥——考古内斯温泉——金矿——磨坊——穿孔的石头——美洲狮的习性——土耳其鸟与塔帕科洛鸟——蜂鸟

第十三章 智鲁岛与潮恩斯群岛
智鲁岛——总貌——乘小船探险——土著印第安人——卡斯特罗——温顺的狐狸——攀登圣佩德罗山——潮恩斯群岛——特雷斯蒙茨半岛——花岗岩山脉——遭遇船难的水手——洛港——野生土豆——泥煤的形成——海狸鼠、水獭及老鼠——丘考鸟及吠鸟——克洛雀——鸟类学的奇异特性——海燕类

第十四章 智鲁岛与康塞普西翁:大地震
智鲁岛,圣卡洛斯——奥索尔诺火山与阿空加瓜山、科西圭纳火山同时喷发——骑马去库考——无法通行的森林——瓦尔迪维亚——印第安人——地震——康塞普西翁——大地震——出现裂缝的岩石——城镇的情况——海水变黑沸腾——震动的方向——石头旋转——巨浪——陆地永远抬升——火山现象的范围——抬升力量与火山喷发力量的关系——地震的原因——山脉的缓慢抬升

第十五章 穿越安第斯山脉
瓦尔帕莱索——波蒂略通道——骡子的智能——山中急流——矿藏是如何发现的——安第斯山脉逐步抬升的证据——雪对岩石的影响——两条主要山脉的地质特征、不同来源和抬升——大下沉——红雪——风——雪柱——干燥清洁的空气——静电——潘帕斯——安第斯山脉两侧的动物学——蝗虫——巨大的甲虫——门多萨——乌斯帕亚塔通道——在生长中被掩埋硅化的树木——印加桥——路途的艰险被夸大了——峰顶——储藏塔——瓦尔帕莱索

第十六章 北智利与秘鲁
前往科金博的沿海道路——矿工承载的重荷——科金博——地震——阶梯状台地——不存在最近形成的沉积物——与第三纪同时代的形成物——攀登河谷之旅——前往瓜斯科的道路——荒原——科皮亚波河谷——下雨与地震——恐水症——“荒山”——印第安人遗址——可能之气候变化——因地震而拱起的河床——凛冽的狂风——小山传来的声音——伊基克——盐类冲积层——硝酸钠——利马——对人不健康的地区——卡亚俄遗址(被地震震倒)——最近的沉积——圣洛伦索上的高层贝壳,分解作用——嵌有贝壳和陶器碎片的平原——印第安族人的古物

第十七章 加拉帕戈斯群岛
火山群——火山口数量——无叶灌木丛——查尔斯岛的殖民地——詹姆斯岛——火山口里的盐湖——岛群的博物学——奇异雀类的鸟类学——爬行动物——巨龟习性——以海草为食的钝鼻蜥——陆栖蜥蜴的挖洞习性、草食性——群岛上爬行动物的重要性——鱼类、贝类、昆虫——植物学——美洲式生物结构——不同岛屿上物种或种类的差异——鸟类的温顺习性——害怕人类的习得性本能

第十八章 塔希提与新西兰
穿越低地群岛——塔希提——面貌——山上的植被——眺望埃梅奥岛——步行进入内陆——深谷——一连串的瀑布——野生的有用植物的数量——当地人的节制——道德状况——召开议会——新西兰——群岛湾——希帕——前往怀马蒂——传教士定居点——英国杂草现已野化——怀奥米奥——一个新西兰妇女的葬礼——前往澳大利亚

第十九章 澳大利亚
悉尼——到巴瑟斯特远足——树林的面貌——一队土著人——土著的渐渐绝迹——和健康的人往来引起的传染病——蓝山——大海湾样的山谷奇观——它们的起源和结构——在巴瑟斯特,下等人的一般礼节——社会状况——范迪门地——霍巴特镇——所有土著被驱逐——惠灵顿山——乔治国王海峡——此地的荒凉景色——秃山,树枝的钙质浇铸物——一队土著人——离开澳大利亚

第二十章 基林岛——珊瑚岛的构造
基林岛——奇特的外貌——贫乏的植物群——种子的传播——鸟类与昆虫——泉水的涨落——死珊瑚场——树根带过来的石块——大螃蟹——刺人的珊瑚——吃珊瑚的鱼——珊瑚岛的构造——潟湖岛或环礁岛——造礁珊瑚在海水中生存的深度——低珊瑚岛散布的大片区域——珊瑚岛基础的下沉——堡礁——岸礁——岸礁到堡礁及环礁的转变——海平面变化的依据——堡礁的缺口——马尔代夫环礁及其特殊构造——死礁及沉没礁——沉降带和上升带——火山的分布——下沉的缓慢及沉降带数量的广泛

第二十一章 从毛里求斯到英格兰
毛里求斯的美丽景色——巨大的火山口形的环形山脉——印度人——圣赫勒拿——植物变化史——陆生贝类灭绝的原因——阿森松岛——外来家鼠的变异——火山弹——纤毛虫的地层——巴西的巴伊亚市——热带的壮丽景色——伯南布哥(累西腓)——奇异的珊瑚礁——奴隶制——返回英格兰——对我们这次航行的回顾

TOP书摘

10月5日——我们渡过巴拉那河,到了河对岸的城镇圣菲巴哈达①。这段路程我们走了几个小时,因为这里的河道分成了许多小溪,中间有长满低矮树木的小岛作为分割,错综复杂,好似迷宫。我有封介绍信给这里一位来自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老人,他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巴哈达是恩特雷里奥斯省的首府。1825年,这个小镇有6000)人口,伞省则有30000人。尽管人口如此之少,但血腥而令人绝望的革命此起彼伏,它遭受的创伤在各省中最为严重。这个省以拥有议员、政府官员、常备军和政府首脑为荣,无怪乎要发动革命了。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一定会变成拉普拉塔河流域最富裕的地方。这里的土壤多样而肥沃,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使这个省形成了一个近乎大岛的形状,并提供了两条对外交流的要道。 

我在这里逗留了5天,在附近作地质学考察,这些考察充满乐趣。我们发现,在这里的峭壁底下,地层中有鲨鱼牙齿和已经灭绝的海生贝类的化石;这之上,是硬结的泥灰岩层;再往上,是潘帕斯草原常见的红色黏土层,其中包含着石灰质固结物和陆生四足动物的骨头。这个纵向剖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这里曾是个巨大的咸水海湾,逐渐被陆地侵蚀,最终成了一大片满是淤泥的河口,河中漂浮的动物尸体也随之陷入淤泥当中。在乌拉圭河东岸地区的蓬塔戈尔达②,我发现了一种类似潘帕斯草原的河口沉积层,石灰石中含有几种已灭绝的海生贝类化石,种类与这里的相同。这就表示,有可能是过去的河流走向发生了变化,但更有可能的是,古老河口的河床高度发生过上下波动。直到最近,我认为潘帕斯草原的地质构造是河口沉积的产物。我的证据是:它的整体外观、它在现存的大河——拉普拉塔河的河口的位置,以及其中包含的大量陆生四足动物@q—头。不过现在,埃伦伯格教授@热心地为我分析了一点红土。这些红土取自较深的地层,靠近乳齿象的骨架处。他在其中发现了大量微小的水生生物,既有咸水的,也有淡水的,而淡水的居多。因此,他说,这里的水一定曾经是咸水。A.多尔比尼先生曾在巴拉那河岸30米高处的地层当中发现过含有大量生活在河口的贝类,这些贝类现在生活在下游160公里处,更接近海边。在乌拉圭河岸,我也曾在地势较低的地层中发现过同样的贝类。这表示,在潘帕斯地区缓慢地抬升为陆地之前,覆盖在它上面的水是咸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下游,抬升的地层中有现存的海生贝类,这也表明,潘帕斯地区的抬升发牛在不久以前。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60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