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作  者:星云大师 著

出 版 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5350218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励志与成功  心灵鸡汤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对于幸福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最能够保证幸福的,就是大的心量,“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之人”,在别人看来天大的事到了他那里都成了小事,自然烦恼就少,欢喜就多。心量大的人,能够不被种种琐事困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来帮助自己达成事业;心量大的人,宽容度高,这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础。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
  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TOP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 48代传人。 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 1949年赴台, 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百年佛缘》等近百种。

TOP目录

壹·快乐的来源
快乐 / 002
快乐的类别 / 003
快乐的来源 / 004
来源 / 006
心的譬喻 / 007
“给”的修行 / 009
身体的妙用 / 010
享受 / 012
体验 / 014
趣味 / 015
不可缺 / 017
观自在 / 018
人生境遇 / 020
超越之美 / 021
另类的艺术 / 023
留情 / 024
放大 / 026
知足 / 027
吉祥 / 029
自主 / 030
不一 / 032


贰·精神的营养
精神的营养 / 036
精神享受 / 037
精神(一) / 039
精神(二) / 040
克难精神 / 042
心 / 043
决心 / 045
期待 / 046
层次 / 048
潜能 / 049
飞扬 / 051
信仰 / 052
无限 / 054
有与没有(一) / 055
有与没有(二) / 056
开光 / 058
缘成 / 059


叁·另类的财富
另类的财富 / 062
价值观 / 063
买不到 / 065
算一算 / 067
赚什么? / 068
在乎什么? / 070
追求什么 / 071
衡量 / 073
本钱 / 074
无价 / 076
宝 / 077
无用之用 / 079
少什么? / 080
要什么 / 082
小费 / 083
兴趣 / 085
相对说 / 087


肆·更新自己
更新自己 / 090
吾日八省 / 091
观心五法 / 093
向谁忏悔 / 094
消灾免难 / 096
功过格 / 097
出类拔萃 / 099
养成习惯 / 100
坏习惯 / 102
四个夫人 / 103
四个客人 / 105
殷鉴 / 106
镜子 / 107
克服 / 109
煎熬 / 110
本能 / 112
放光 / 113
修正 / 115
进步 / 117
打倒 / 118
跌倒 / 120


伍·养心之道
养心之道 / 124
如何安住身心 / 125
禅心 / 127
禅门 / 128
禅者的生活 / 130
“空”的真理 / 131
“心”的妙用 / 133
“知”的价值 / 134
“明”的重要 / 136
“用”的意义 / 137
禁语 / 139
对治 / 140
自由 / 142
发心 / 143
福报 / 145
安静 / 147
换心 / 148
抛开 / 149
沉 / 151
慢慢来 / 152


陆·我也是佛
我是佛 / 156
有关出家 / 157
学佛四层次 / 159
学佛十二门论 / 160
寺院是什么 / 162
寺院的功能 / 163
弥勒净土的好处 / 164
三宝的功用 / 166
信佛的层次 / 167
信仰的类别 / 168
信仰的进化 / 169
佛教的危机 / 171
朝山拜佛 / 172
看佛光山 / 174
阿赖耶识 / 175
梵呗 / 177
色身 / 178
力的功用 / 180
释“打” / 181


柒·心的修行
修行 / 184
六种修炼 / 185
布施四级 / 187
四依止 / 188
化解什么? / 190
道 / 191
十供养 / 193
十修歌 / 194
得度六法 / 195
新修行法 / 197
修行六成就 / 198
如是我闻 / 200
六根的修行 / 201
六根的饮食 / 203
五停心观 / 204
四大皆空 / 206
新四摄法 / 207
回向 / 209
通路 / 210
突破 / 212
雕琢 / 214
脸色 / 215
洗 / 217


捌·心的祸患
心的祸患 / 220
支配 / 222
要看 / 223
新旧 / 225
出入(一) / 226
出入(二) / 228
阻碍 / 229
包袱 / 231
奴隶 / 232
单调 / 234
孤独 / 235
测量 / 237
打分数 / 238
浪费 / 240
穷 / 241
密码 / 243
不能代替 / 244
委屈六事 / 246
七窍生烟 / 247
讨厌的人 / 249
敌人 / 250
敌人的种类 / 252
草莓族 / 253
迷信 / 255


玖·人生的理想
理想 / 258
规划 / 259
奋发 / 261
崛起 / 262
付出 / 264
拥戴 / 265
独立 / 267
公平 / 268
发掘 / 270
需要 / 272
重要 / 273
固本 / 275
狡兔有三窟 / 276
因缘 / 278
对待 / 279
譬喻 / 281
刀剑 / 283
英雄 / 284
善人 / 286
扎根 / 287

TOP书摘

  ★快 乐★
  人都希望追求快乐,没有人希望痛苦。即使一些宗教人士崇尚苦修苦练,也是希望通过修炼而获得更多、更大的快乐。
  快乐是人类一致共同的追求,但是快乐从哪里来呢?世间有的人以吃喝嫖赌为乐,有的人以懒散闲荡为乐,这只是一时的快乐,甚至是麻醉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
  一、为善最乐。世间事不用法官判决,也不必等到死后审判,在这个世间,做了善事自然会有善缘好运,做了恶事必然招致痛苦的果报,所以为善最乐。
  二、知足常乐。世间的金钱物质,能满足人心的很有限,因为人的欲望无穷,所以永远得不到快乐,唯有知足的人才能获得永久的快乐。知足的人虽在凡间,也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卧天堂也如地狱。
  三、如愿快乐。一个人乐观开朗,对人生充满希望,平时修身利人,造福社会,一旦如愿了,自有无比的快乐。
  四、助人为乐。一个人自私,获得的快乐有限;只有利人、助人,获得的快乐才会无限。今日社会倡导“共享”,就是要把自己的快乐和他人分享,能够帮助别人获得快乐,不但自己会更快乐,而且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五、富有利乐。富有金钱固然可以快乐,但是富有学问、信仰、道心、道念,富有精神世界的舒适,更是无上的快乐。
  六、自在安乐。人生富有金钱物质,如果不自在,也不快乐。人生的快乐,要能自由自在,所以“观自在”菩萨因为观人自在、观境自在、观时自在、观心自在。能自在,又怎么会不安乐呢?
  七、心安法乐。所有的快乐里面,甲级的快乐就是“心安法乐”。不管环境怎么复杂,社会人事如何纷扰,假如我们的心里平安,在信仰中追求禅悦、真理,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快乐。
  八、寂静至乐。快乐处处有,但是最究竟的快乐要算寂静的至乐了。佛陀所证悟的“涅槃寂静”,禅师所谓的“廓然大悟”,虽然一般人不容易达至,但是念佛拜佛所获得的“忘却身心”之境,也就类似寂静安乐了。
  快乐不一定要别人给我们,自己也可以制造快乐,例如说话幽默、想象光明、心胸坦荡、人我和谐,那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总之,快乐是一种生活的升华,快乐是一种道德的规范,快乐是彼此互动的规则。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还是要有“如是乐因”,才有“如是乐果”,所以我们要建立乐群的修养、乐育的生活、乐业的精神、乐天的性格,不侵犯别人,而能制造利人的欢喜和希望,那就是快乐的意义了。
  ★快乐的类别★
  人生各有所求,有的人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富贵,有的人终其一生只希望爱情顺利,有的人心里所想无非家人平安幸福。但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欢喜快乐,“快乐”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只是人生的快乐也有层次上的不同,分析如下:
  一、人生最初的要求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从物质生活里获得快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别墅,在物用方面都要超人一等。甚至别人只有自行车、摩托车,我要拥有汽车;别人只有收音机,我要的是电视机;别人有家用电话,我有三频的手机。总之,有的人总是要在物质上超人一等,并且以此为乐。
  二、有的人物质上的欲乐固然需要,但更重视精神上的富有,所以进一步要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所谓“精神”的快乐,他要读书,要爱情,并且讲究舒适、自由的生活,更希望受人尊重,在工作、事业等各方面尤其要有很好的表现,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
  三、有的人不太重视物质生活,他讲究的是生活的情调、气氛,重视的是艺术的美感、品位。例如,家中要有花、有画、有书香、有庭院;平时自己的行仪动作,都很优雅从容,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风情万种,讲话尤其讲究教养,有文士风范,他把美感、艺术,在生活中表现到极点,从中享受艺术生活的快乐。
  四、有的人即使有了前面的三种快乐,仍然不满足,他还希望有信仰的生活。所谓“信仰生活”,就是要超越,要升华,要求得心灵的阔达,希望能与圣贤交流往来,能与真理相应契合,所以每日在生活里,逍遥自在,解脱放旷,不为功名利禄所拘,不为人情世故所扰,完全把自己投身在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的生活里,这就是信仰生活带来的快乐。
  以上四种快乐的生活,不但分出人生的等级,也分出人生的品位。只是我们所希望的人生,不应该只是追求这种快乐、那种满足,而是要能净化生活,提升人格道德,要能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要发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才是永恒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96

开  本:16开

纸  张:雅致纸

加载页面用时:93.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