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北平历史地理
北平历史地理


北平历史地理

作  者:侯仁之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13543491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外语    

标  签:地方史志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北平历史地理(平装版)》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作者在《北平历史地理(平装版)》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北平历史地理(平装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无论是在侯仁之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平历史地理(平装版)》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书中以四色印刷方式呈现。

TOP作者简介

侯仁之(1911—2013),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学术泰斗,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方面所作的系统、科学的阐述,为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TOP目录

导言:地形地貌及地理关系
1、北平湾
2、两河之间的土地
3、地理关系

第一部分 边疆之城
第一章 周代的蓟城:燕的国都
1、燕的建立及其扩张
2、蓟城,燕国的都城
3、古代大道与蓟城的兴起
A. 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代大道发展
B. 平原上早期居民点的分布与古代大道的关系
C.古代大道的进一步发展与蓟城的兴起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蓟城:商业拓展阶段
1、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
2、边疆都会
第三章 隋统一前黑暗时期的蓟及地方水利建设
1.政治地理
2.地方水利建设的开端
第四章 隋唐至契丹占据时期的幽州:在边疆斗争中的关键地位
1.对外扩张时期的军事重镇幽州
2.边疆防御时期的幽州
3.契丹人占领的幽州

第二部分 过渡阶段:形成中的国家中心
第五章 辽南京
1、作为文化交流重镇的幽州
2、陪都南京
第六章 金中都
1、女真人的入侵
2、金中都,旧址上的新城
3、水道
4、漕运

第三部分 王朝都城
第七章 元大都
1、都城新址
2、一座精心规划的城市
A. 皇城
B. 大城
3、人口及其分布
4、全国的中心
第八章 明清两朝的北京
1、皇宫和城市的重建
A. 北京重新成为首都
B. 改建大城
C. 重建皇城
D. 外城城墙的修建
2、皇家园林的兴建
3、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A. 明代人口的增长
B. 清代人口的增长
C. 人口的分布
4、与漕运相关的水源供应

附录一
北平历史沿革表
附录二
古城研究文献来源
表格Ⅰ 唐幽州城
表格Ⅱ 辽南京城
表格Ⅲ 金中都城
附录三
古城遗址
1.关于古蓟城城址的问题
2. 唐幽州城
3. 辽南京城
4. 金中都城
附录四
北平附近的河道变迁
1. 早期河道(6世纪)
A. 氵纍水(今浑河)
B. 洗马沟
C. 高梁河
2. 浑河(7世纪早期)
3. 浑河(10世纪后期)
4. 浑河(自12世纪以来)

TOP书摘

和中原地区向北方、东北方征战的军事基地。但是,契丹人占领幽州之后,于938年将其作为陪都,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那以后,北平便不再是一个中原地区的边疆城市,而是变成了游牧民族据以向南入侵的一个政治中心。随着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占据农耕土地比例的增加,其重要性也随之提升。当蒙古人最终征服全国的时候,这座城市成为统一大帝国唯一适合的都城,因为这个大帝国既容纳了南方的农耕百姓,也容纳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此处,让我们来看看地理条件在历史背后所发挥的功用。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征服者来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便捷的行政中心,通往北方高原和南方平原的条条火路在这里会合。虽然地处平原,但实际上,这座城市仍处在高原地区目力所及之处,从这里,蒙古人既可轻易地与其故土保持直接联系,又可对中原地区实施全面控制。54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帝国的建立,汗八里才成为一座伟火的首都。因此,L.W.莱德(L.W.Lyde)说,“北京是中华帝国全盛时期的最佳中心。”55

  虽然从政治角度来说,这座城市位置绝佳,但它距离当时的主要经济中心长江流域太远了。自唐朝(618—907)以来,长江下游地区便已经发展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农业区。56正是依靠这一地区的经济资源,北宋、南宋两朝才有能力与辽、金入侵者经年持久地作战。在元统治者最终征服全国、国家恢复和平的时候,他们发现,国家税收必须主要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税收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中国历史上所称的“漕粮”。57但是,如何将“漕粮”从数百英里以外的长江下游运输到汗八里,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难题。这也不是一个新问题了,金朝统治者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较轻罢了。当时他们占据了华北大平原,需要从平原的其他地区运送小麦及其他粮食供给中都城。如前一章所述,他们依靠兴建水运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元朝统治者仿照金朝的做法,实施了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一一将汗八里与长江下游联系起来。如隋朝时的工程一样,元朝人将一系列河道开凿成运河,经进一步改进后,便有了今天的大运河(图43)。如此一来,大运河便成为连接北方新兴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一条至关重要的纽带,这条纽带持续了几百年,历经明、清两朝。58元朝时,海运也曾在内陆运河之外用来输送漕粮;但是海运船只仅能到达今天津港附近,货物还要在这里转装运河船只才能运抵京城。不过,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的并非整个运输系统,而是那段将汗八里与通州以北的白河连接起来的大运河末段。前一章已经提到,金朝统治者已在中都和通州之间开通了一条运河,其供水的主要来源是高梁河。但是,兴建汗八里时,不仅高梁河下游河段被圈进城墙以内,而且其主要水源玉泉山泉水也由人工开凿的金水河引流,完全注入皇城内的湖里。59因此,高梁河的水量大大减少了,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4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