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

作  者:李红喜 编著,刘金田 丛书主编

出 版 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丛 书:领袖少年丛书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定  价:15.00

I S B N :9787221108005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中小学用书  >  世界名著    

标  签:课外阅读  中小学教辅  中小学阅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由李红喜编著,为《领袖少年丛书》之一。书中他们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袖。可是你知道他们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他们在怎样的环境里长大?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又是怎样成为革命的中流砥柱?《毛泽东:恰同学少年》以前所未有的权威史料和平实通俗的叙述,完整而生动地地呈现了领袖毛泽东艰辛曲折的成长经历和伟大的精神品格。

TOP作者简介

    刘金田,1959年2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

    刘金田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参加《周恩来选集》、《邓小平文选》注释工作和《毛泽东选集》(1—4卷)第2版注释校订工作,参加《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注释校订本》和《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编辑工作。参加撰写《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主编《邓小平画传》。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中国1978—2008》、电影《丰碑》撰稿,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与浙江》、《开国纪事》总撰稿。担任多媒体光盘《邓小平》的副主编、《周恩来》的总策划。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邓小平的历程》、《邓小平生平全记录》等。著有《走出国门的邓小平》、《人民中的邓小平》。合著《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邓小平与二十世纪政治人物》、《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邓小平视察纪实》等。发表《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邓小平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贡献》等研究文章数十篇。

TOP目录

1. 美丽的韶山冲
2. 源远流长的毛氏家族
3. 勤俭而严厉的父亲
4. “慷慨厚道”的母亲
5. 勤劳·善良·好学
6. “孩子王”
7. 六年私塾生涯
8. 长沙饥民暴动“影响了我的一生”
9. 立志出乡关
10.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11. 辛亥革命中的“跃跃欲试”者
12. 半年军旅生活
13. 坎坷求学路
14. 定王台图书馆的自学者
15. “一师是个好学校”
16. 师生情谊
17. 读“活”的书
18. 热爱体育运动
19. 关心国家大事
20. 妙用“空城计”
21. 组织新民学会


附: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

TOP书摘

  2 源远流长的毛氏家族

    毛氏家族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末东晋初年的大动荡年代。

  西晋末东晋初,由于司马皇族集团的残忍、腐朽统治及“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分裂,如“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无不遭受灾难。而此时长江以南相对安定,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原大批劳动人民纷纷渡江南逃避难,在河南南阳谋生的毛宝此时也随同司马皇族等一起过江。
  毛宝过江后,跟随东晋江州刺史温峤参与平定苏峻、祖约之乱,以功先后封庐江太守、州陵开国侯,被尊为江南毛氏始祖。其孙毛璩起初担任谢安的参军,立功后升迁为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后来在四川遇难,归乡葬于新安(今浙江衢州)。毛璩为官时获封食邑千五百户。从此,子孙以衢州为家,繁衍后代。毛璩第13世孙、毛宝第15世孙毛休,入仕南唐,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北宋初,毛休出守吉州(今江西吉水)。公元962年毛休任工部尚书(南唐)时,已告老还乡的父亲毛让就居住在吉水官署,不久全家迁入吉水龙城。毛让既是衢州毛氏的子孙,又是吉水毛氏的始祖。
  元朝至正末年,群雄竞起,天下大乱。朱元璋据有安徽、江苏,陈友谅占有江西及湖广,江西成为两军争夺的主要战场。结果,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朱、陈之战使江西人心惶惶,纷纷外逃。时居吉水的毛太华为避战乱,离开家乡,跋山涉水,直至云南澜沧卫(今丽江永胜县)落脚下来。
  云南平定后,朱元璋考虑到云南远离中原,山川隔阻,尾大不掉,为了加强统治,便令养子沐英世代治滇,并留下部分远征的将士驻守。毛太华就是留下来镇守云南军中的一员,他被派往边远的滇南澜沧江边(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
  毛太华从江西来到云南边陲,水土不服,人地两生,语言不通,生活上遇到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苦。
  但作为军人,必须忠于职守,为了生存下去,也必须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慢慢地,毛太华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的岁数在一年年地增加,早已过了婚配的年龄,但依然是子然一身。当时云南边陲地区还没有汉族妇女,毛太华就和他的许多将士一样,娶了一名当地的少数民族姑娘为妻。
  婚后,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艰难,但生活中也充满温馨。在这边陲地带的风风雨雨中,他们先后生了八个儿子。寒来暑往,物换星移,毛太华衰老了。叶落归根,他念念不忘故土,请求告老还乡。由于他立有军功、戍边多年,被奖励准许携妻儿迁回内地。
  当时湖南经过多年战乱,地广人稀,毛太华便被准许迁到湖南。他带着老伴和长子清一、四子清四,来到湘乡县,住在县城北门外绯紫桥,并分得田产数十亩。十余年后,清一、清四又迁到了湘潭县的七都七甲,也就是今天闻名天下的湘潭市韶山区韶山乡定居。在这个荒僻的山谷里,他们白手起家,垦荒种植。从此毛氏家族便在韶山j中里务农为生,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起,共同创造了这里的经济和文化。毛太华就是韶山毛家宗族的第一代祖先。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9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