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甲午殇思
甲午殇思


甲午殇思

作  者:刘亚洲、丁一平、金一南、罗援 等著

出 版 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4760853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军事    

标  签:军事  军事史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邀请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分别从学术、制度建设、战略战术、文化等多种角度,从不同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教训与启示,这些论述对我们重温历史,以及当代国家建设与国防军队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甲午殇思》将报纸刊发的27篇5000字删节版文章恢复成万字的完整版,新增3篇,并进行了严格的审定与修正,辅之以珍贵历史和文物图片。全书展现了当年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展示并分析比较了战争双方的国家制度、军队建设、战略战术、人物风貌、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等宏观、微观诸多方面,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整场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及眼下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TOP作者简介

刘亚洲   上将   国防大学政委  
金一南   少将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丁一平   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孟祥青   大校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肖裕声   少将   军事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罗援     少将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郭凤海   大校   国防大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皮明勇   少将   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部长 
张炜     文职二级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杰     大校   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授 
徐焰     少将   国防大学教授 
彭光谦   少将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安民   大校   海军指挥学院战略系主任 
邢广梅   大校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舒健     大校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 
姜春良   少将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尤永斌   上校   海军潜艇学院政治教研室主任 
方堃     大校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侯昂妤   上校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 
丁伟杰   大校   山东省威海军分区司令员 
杨建立   大校   沈阳军区65711部队政治委员 
苏小东   大校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教授 
刘化军   上校   海军陆战学院训练与管理教研室主任 
张煌     少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 
王晓彬   大校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肖天亮   少将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 
余爱水   少将   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靳明臣   上校   内蒙古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TOP目录

策划心语——我们无权不殇思 /01
代序:制度?战略?信仰?国运—由甲午战争谈起 刘亚洲 /01

从一场战争看一支军队—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 金一南 /01
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 丁一平 /21
三个甲午年: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 孟祥青 /33
甲午战争的历史告诫  肖裕声 /49
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罗援 /67
穿越无形历史障壁的强国梦 郭凤海 /78
甲午战争:“文化力”的比拼 皮明勇 /94
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 张炜 /111
中日海军战略差异决定甲午战局 刘杰 /130
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 徐焰 /151
还北洋海军将领公正评价 丁一平 /169
以坚强的国家意志应对新挑战—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彭光谦 /189
日本在甲午海战中粗暴践踏国际法 李安民 /213
甲午战争:清廷同样输在了国际法运用上 邢广梅 /231
大时代需要清晰完整的大战略 舒健 /243
不断提升打赢战争的战略能力—甲午战争的战略警示 姜春良 /265
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与北洋海军兴亡 张炜 /279
甲午谍报战让日本占尽先机 尤永斌 /297
晚清国防转型与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 方堃 /317
胜负快慢之间—对甲午战争的另一种观察 侯昂妤 /333
以甲午为鉴,全面提升打胜仗能力 丁伟杰 /351
观甲午战场,议强军目标 杨建立 /367
从海陆协同战例反思甲午战争 苏小东 /385
晚清海军教育训练得失评析 刘化军 /403
从攻防不对称律审视甲午战争 张煌 /417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王晓彬 /431
战略决策失误与甲午惨败 肖天亮 /443
走进甲午,是为了走出甲午 余爱水 /459
从甲午年轮回中看中日价值观的异同 靳明臣 /473

出版后记 /483

TOP书摘

黄海大战前的北洋海军,从表面看软件、硬件都具有相当实力。

  清廷正是出于此种自信,才在丰岛海战之后毅然对日宣战。

  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碍于北洋海军,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首相伊藤博文在丰岛海战后对同僚说:“似有糊里糊涂进入(战争)海洋之感。”日本当时制定三种方案:甲,歼灭北洋舰队夺取制海权,即与清军在直隶平原决战;乙,未能歼灭对方舰队,不能独掌制海权,则只以陆军开进朝鲜;丙,海战失利,联合舰队损失沉重,制海权为北洋舰队夺得,则以陆军主力驻守日本,等待中国军队登陆来袭。

  日本为胜利和失败都做好了准备。所以如此,是感觉到自己海军力量不足。

  首先,日本海军的投入少于清朝海军。从1868年至1894年3月,日本政府共向海军拨款94805694日元,约合白银6000多万两;只相当于同期清廷对海军投入的60%。

  其次,联合舰队组建仓促。1894年7月19曰丰岛海战前6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刚刚编成,主力战舰大多1890年以后才下水,舰龄短,官兵受训时间也短。相比之下,北洋海军1888年成军,舰队合操训练已经6年,多数官兵在舰训练时间达10年以上,这是日本联合舰队无法比拟的。

  其三,舰只混杂,有的战斗力甚弱。据日方统计,联合舰队12艘军舰参加黄海海战,共计40840吨位;北洋海军14艘舰艇参战,共计34466吨位(我方统计北洋舰队参战舰只i0艘,未算开战后赶来增援的“平远”“广丙”2舰及2艘鱼雷艇)。日方在总吨位上只是貌似强大。如“西京丸”舰,战前刚由商船改装,排水量4100吨,仅一门120毫米火炮,且船体大大高出水面,极易被击中。又如“赤城”舰,排水量622吨,航速10节,与“西京丸”舰并称为“羁绊手足、老朽迟缓之二舰”。再如“比睿’’舰,是一条全木结构的老舰,三根高耸的木桅杆使它看上去更像中世纪的海盗船。

  大战之前的中日海军,总体看中方的优势还稍大一些。

  但当战场不再是操演场时,平日训练的差异立即显现了。

  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在布阵上陷入混乱。提督丁汝昌的“分段纵列、犄角鱼贯之阵”,到总兵刘步蟾传令后,变为“一字雁行阵”;随后针对日方阵列我方又发生龃龉,交战时的实际战斗队形成了“单行两翼雁行阵”;时间不长,“待日舰绕至背后时清军阵列始乱,此后即不复能整矣”。这种混乱致使今天很多人还在考证,北洋舰队到底用的什么阵形。

  其次,还未进入有效射距,“定远”舰首先发炮,不但未击中目标,反而震塌主炮上的飞桥,丁汝昌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首炮就使北洋舰队失去了总指挥。黄海大海战持续近5个小时,北洋舰队“旗舰仅于开仗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一直在失去统一指挥的状态下作战。刘步蟾、林泰曾二位总兵,无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挥。

  战斗行将结束,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升旗代替旗舰,可升起的也只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己。

  第三是作战效能低下,击之不中,中之不沉。激战中掉队的日舰“比睿”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相距400米“来远”舰发射鱼雷,不中,让其侥幸逃出。目标高大的“西京丸”舰经过北洋海军铁甲舰“定远”舰,本已成射击靶标,“定远”发4炮,2炮未中;“福龙”号鱼雷艇向其连发3枚鱼雷,也无一命中,又让其侥幸逃出。日方600余吨的“赤城”舰在炮火中蒸汽管破裂,舰长阵亡,弹药断绝,大樯摧折,居然也不沉,再侥幸逃出。李鸿章平日夸耀北洋海军“攻守多方,备极奇奥”“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烟消云散。

  有资料统计,黄海海战日舰平均中弹11.17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71发。对方火炮命中率高出我方9倍以上。

  北洋舰队官兵作战异常英勇。其宁死不退、誓与军舰共存亡之气概,让外籍雇员都留下深刻印象。但对军人来说,胜利没有替代品。

  战场决定胜利,战场不能孕育胜利。很多东西仅凭战场上的豪壮不能获得。最辉煌的胜利,只能孕育在最琐碎枯燥、最清淡无味的承平。

  多种资料证明,北洋海军在一片承平的环境中,军风严重毒化。《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可实际情况是“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水师最高指挥官丁汝昌,在海军公所所在地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各将领居住,以致“夜间住岸者,一船有半”。对这种情况,李鸿章睁只眼闭只眼。直到对日宣战前一日,他才急电丁汝昌,令“各船留火,官弁夜晚住船,不准回家”。

  章程同样规定不得酗酒聚赌,违者严惩。但“定远”舰水兵在管带室门口赌博,无人过问,连丁汝昌也侧身其间:“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同坐斗竹牌也。”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10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66.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