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
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


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

作  者:伍立杨 著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0607170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政治人物    

标  签:传记  政治人物  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将五十位对辛亥革命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重塑纸上(包括徐锡麟、章太炎、苏曼殊、陶成章、秋瑾等、孙中山、胡汉民、马君武、陈其美、汪精卫、戴季陶、吴稚晖、廖仲恺、蒋介石、蔡元培、陈独秀、黎元洪、吴禄贞、黄兴等),国民党早期元老、民国志士名流均被作者以生动且饱含情感的笔触推于读者面前。观点自成一家,不泛泛而谈,因伍立杨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界与史学界的地位,其写作风格与内容本身都透露出极强的可读性。

TOP作者简介

  伍立杨,1964年生,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调入海南日报社,主持文艺部工作。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及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多项。出版:《中国1911》《铁血黄花》《鬼神泣壮烈》《霜风与酒红》《墨汁写因缘》《故纸风雪》《读史的侧翼》等三十余种。

TOP目录

1、孙中山:为时代而生的伟人
2、黄兴:黄花岗上悲风烈
3、蔡元培:圣者的明净
4、陈其美:文人底子,军人本色
5、戴季陶:力敌万钧的政论大手笔
6、方声洞:哀感顽艳的革命者情史
7、宋教仁:为宪法而牺牲之第一人
8、徐锡麟、秋瑾:芳草斜阳英雄血
9、朱执信:革命圣人
10、吴稚晖:兴会淋漓的酸楚老辈
11、熊成基、史坚如:敢以颈血溅诸侯
12、章太炎:使酒骂座的学术拿破仑
13、马君武:大手笔与大智慧
14、胡汉民:一个坏脾气的标本
15、蔡锷、唐继尧:军界典型在夙昔
16、吴禄贞:千古英魂,万载豪雄
17、汪兆铭:从志士到巨奸
18、苏曼殊:放浪形骸的革命情僧--附谈刘师培
19、蒋介石:倔强地传承辛亥精神
20、严复:针针扎在专制的痛处
21、康有为、梁启超:活在幻想中的大人物
22、袁世凯:乱世奸雄,大号小人
23、杨度:烹制恶汤的幕僚
24、郑观应:天才的睿智与洞见
25、厚诬先贤,史学末流堕入魔道--附谈陈炯明

TOP书摘

  吴稚晖:兴会淋漓的酸楚老辈
  一
  吴稚晖在辛亥元老中要算货真价实的吴老。他比中山先生还大一岁,而又活到八十八岁高龄。他在1905年春,经孙鸿哲的介绍与孙中山会面于伦敦,相偕到中山先生的老师康德黎家里用餐,极为投契。怡然接受三民主义思想,并于是年冬加入同盟会。所以可说是老人、老辈、老革命、老资格。而且他也可说是大器晚成,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在弱冠的年龄段即已捐躯,而吴稚晖三十多岁方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将近四十岁时和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爱国学社,他则担任学监兼国文教员。
  辛亥首义后,吴稚晖则转而致力于文化运动,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民国元年的暮春时节,他竟在上海新舞台演剧,击鼓执扇,唱歌募捐,为了达到效果,竟对观众叩头不止,并谓:“谢谢诸位男女来宾,我劝大家捐钱,我不捐钱,我下不了台。我只好把腰间所有的钱,一齐和大家的钱并入一堆,也算是我吴稚晖装点门面,凑凑热闹。”即兴的表演天才赢得满座的喝彩。到了1918年,他又以一朝元老身份,竟然跑去唐山路矿学校做国文教员,曾邀胡适前来演讲。胡适后来回忆:“我同吴先生见面时很少。有一次——三十多年前,他在唐山路矿学校教书,邀我去讲演。那一天,我住在教员宿舍里,同他联床,谈了好几个钟头。那是我同吴先生单独谈话最久的一次。”1927年,吴稚晖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北伐大军出发前,他在誓师大会上,将孙中山的遗像和党旗国旗授给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并致词激励全体将士。
  第一期北伐取得成果,南京政府成立,蒋介石敦请吴稚晖出山,但他除了短期担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外,身上只有“中监委”和国语统一筹委会主席头衔,多属闲职。在此期间,保卫中华文化不受毁损,乃是他寤寐难忘的愿望。
  吴稚晖把生活变成玩儿,这玩闹中有血、有泪,也有酸楚,以及关注苍生的哀叹,所以坊间概括其性格特征,说他是“一个坏透了的好人”。他是中山先生的幕僚,也是蒋介石的幕僚,两代幕僚,奠定他的眼光和胸襟。
  二
  二次革命流产后袁世凯笼络吴稚晖,授予大勋位,吴稚晖却之,尝谓“切盼公等宝贵精神,专注于国难勿更以揶揄为消闲,侮辱书生。公民吴敬怛敬上”。
  1922年,陈炯明叛变,中山先生避走上海,吴稚晖专程从法国回国奔走于京、沪,劝陈悔过,而陈氏执迷不悟。
  笔者曾写有《民国五疯子传》,其一便是吴稚晖。1927年北伐途中,宁汉分裂,各方多端调停。汪精卫4月初来到上海,双方国民党元老开会斡旋辩论,会议开到高潮,吴稚晖十分激动,竟陡然离坐,到汪精卫面前跪下,求他改变态度,与蒋介石携手共赴时艰。“会场空气,至为激荡。吴氏下跪,汪则躲避,退上楼梯,口中连说,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全场人都为之啼笑皆非。”可见其行事龙跃虎走、毫无拘碍的态度。吴稚晖1949年后迁居台湾,时已八十岁,仍与早年一样布袍土袄,大概很早他就抱定以清苦为乐的墨翟思想。他以辛亥元老的身份为蒋介石所用,可以直入蒋介石的官邸不待通报,但他与劳苦工农同在的思想却颇彻底,坐火车总是四等,与贩夫走卒为伍。有一次他在浦口坐渡轮,忘了带钱,收票员看他是一个十足土包子,竟打了他一耳光,待下船见军政大员恭迎之,收票员竟下跪求饶,他则一笑了之。在重庆时,他住一间商店偏房,木板朽烂,漏风漏光,黑暗低小,曹聚仁说:“蒋介石到那去看他,有如亚历山大大帝去看那位木桶里的希腊哲人。”早年王照(王小航)骂他是王八蛋,吴稚晖嬉皮笑脸,回敬一句:“小弟不姓王。”可见其机警敏锐,头脑的灵动。
  早在民国初年,吴稚晖任国语统一会会长,六年后(1918年)编了一本《注音字典》,又写过不少“提倡科学、工艺救国”的文章,北伐途中,他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稍后冯玉祥曾致电骂他:“如有人骂先生: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不惜以党国元老为独夫做奴才,死后有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先生将何以自解?”冯玉祥也是诙谐百出的人物,骂人出以设问,真是入木三分直到骨,可这吴稚晖也是骂人专家,汪精卫、胡汉民常被他骂得狗血喷头,其议论风发,评骘当世人士,故落下疯狗的绰号。台湾作家张文伯记吴稚晖谈话,锋芒百出,说是他的话匣子一打开,你就必须听完,如果想中途溜走,他会狠狠盯你一眼,或者索性叫住你:“不要走!”他能把最粗俗的说成最美妙的东西。
  新文学家刘半农耗费多年精力搜寻《何典》一书,就是因了吴稚晖的推崇,他的用语、句式,乃至用意,都得此书的精髓,而更加的发扬光大。
  刘半农表示:“吴老丈屡次三番地说,他作文章,乃是在小书摊上看见了一部小书得了个诀。它开场两句便是‘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此书便是《何典》。吴稚晖推崇清代落魄文人张南庄的那本诙谐小说《何典》,并夸大说,他作文章,秘诀都自《何典》来,刘半农印这本书来卖,鲁迅前后为它作过两则序跋,承认它有相当的可取之处。吴稚晖向人推荐,极赞其开场词中的两句:“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觉得如此作文,风光摇曳,由土俗而臻于妙趣,真与众不同。吴先生的政论、杂文、包括他的谈吐,得力于这种民间文学处甚多。他的种种表现,也沾了这种“民间文学”的气质,天壳海盖,架空楼阁,有一番触景生情,神出鬼没的效用,但他却是现代中国提倡科学的先知先觉。中国人尝讥笑法国航空机师在上海市郊的飞行表演,吴稚晖说:“大家不要笑,明天,满天飞机犹如蜻蜓的日子就来了!”其言可谓敏锐有味。他提倡科学的方式,推进科学的努力,影响过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只因行为的放诞而杂以诡异,才引来疯子的绰号。
  三
  他的名言如,“官是一定不做的,国事是一定不可不问的”。他早年从中山先生,先生西去,又寄托全部希望于汪精卫,后见此公无可作为,乃长喟,转而跟定蒋介石。1926年,国共合作北伐伊始,年过花甲的吴稚晖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将孙中山的遗像和党旗国旗授给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他与政敌笔战,也可以用别人所不敢用的秽语相嘲骂。北伐以后,蒋介石对他推心置腹,而他对蒋介石也确是鞠躬尽瘁。
  李宗仁将吴稚晖称为:始终帮蒋抬轿子的丑角,这个定位太过分了。
  李敖的《蒋介石评传》说蒋介石性好黩武,“自应面对现实,认可中央与地方均权分治,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以便避免战祸”。这话是对历史情状视而不见,盖当时蒋介石只是一后起之秀,历史的机缘将他推上前台。他不去打,别人也会打,而且是不知伊于胡底的混打。那是一个全盘开打的时代,蒋介石即使去出家,恐怕天下依然混乱,依然打得更凶。
  吴稚晖的举动总是突梯滑稽,其间寓意也深,用心也苦。他或许以东方朔、淳于髡自命。他一生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他看得起谁,或对谁给予莫大的希望,他就会说,你如能挺身以当大任,我第一个就愿意向你磕头。他曾自称,一生只认得真理的是非,而不肯便调和。他和汪精卫渊源颇深,当年在法国流寓。朝夕过从。但当汪氏叛国,他立即以文字公开对骂。称汪精卫为“汪精怪”,称陈璧君为“陈屁裙”,称周佛海为“鼠狒黑”,称禇民谊为“禇蚁蚁”。
  倒是汪精卫对吴稚晖的评价一语中的,说老头子是为国家,其心可鉴。
  抗战军兴,国府退到重庆,汪精卫举宴。到者多中枢要人。谈到情势的危机,各有各的出发点,各有各的冲动。“突然,座中被人视为政坛泰山北斗的党国元老吴稚晖,趋向汪氏的座前跪下了,无限悲戚,无限激动地对汪氏说:‘救救中国吧!悬崖勒马,能救中国的也只有你了。怎样去结束这不利的战事,你有你对党国的责任,不应为了一己求自全自保之私,再这样袖手旁观下去!’汪氏为吴氏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错愕不知所措,于是也只好离座对跪,彼此握手欷歔。阖座看到这情形,没有一个不为这悲凉的场面所感动,有人甚至于随着泣下沾襟。当时唯一看到这戏剧化的场面而感到高兴的,是汪氏尚在稚龄的幼女公子季筠,她不曾看到过她父亲下跪,她还真以为是席中酒后的余兴呢!事后汪夫人陈璧君还责备汪氏说:‘满堂宾客,相对长跪,像是在做戏,还成个什么体统!’汪氏长叹了一声说:‘这老头子倒是为国家,他既然那样的做,难道教我仍独自高坐堂皇,生受他的一拜吗?’”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的交迫,中西文明的冲突,时世遭遇中国数千年来所未有之一大变局,各色人物背景复杂,从那特殊风气中所磨练生长的精神变形及夸诞状态,也就特别显眼。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6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4.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