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作  者:(美)罗威廉 著

译  者:李里峰 等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30018318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标  签:地方史志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编辑絮语  [展开]

从直接跟作者联系版权,到寻找最为合适的译者,作为此书的策划编辑,为此书的诞生感动,期待更多人由此读懂中国革命,读懂民国以及我们当下的困惑。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在极具张力的氛围中给读者展示出精彩的历史画卷。

TOP推荐理由

可以说这是—本微观历史与地方史有机结合的书。对长时段历史场景的展示、对事件的细节描写、对资料的深入挖掘和熟练运用以及从“小历史”观察“大历史”的眼光,无一不显现了作者精湛的历史写作技巧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无论是对政治史、社会史学者还是一般历史爱好者而言,这本书都为他们理解中国革命、政治演变及其历史土壤提供了清晰而深刻的研究个案。 
     —— 王笛 (旅美学者)

TOP作者简介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代表作有《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TOP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暴力的社会生态
人口
战利品
中心与边缘
城镇和乡村
常规的暴力
逃跑新娘的案例
抗争
国家暴力
第二章  明王
蒙古统治下的麻城
红巾军
宗教、阶级和民族
逃难
第三章  繁荣时代
农业商品化
宗族的发展
邹来学对儿子的忠告
功名与做官
第四章  异端
麻城走上中心舞台
梅国桢和1570年税收改革
耿定向与黄安县的设立
周氏兄弟与龙湖
李贽来到麻城
李贽与麻城的宗族争斗
李贽与明王朝衰落
第五章  在虎口之中
奴役
梅之焕与麻城的东林党运动
奴仆叛乱
梅之焕归乡
筑城防御
蕲黄四十八寨联盟
第六章  灭绝
汤志和乡村自保会
改朝换代
联盟的复兴
效忠与地方主义
改朝换代与个人解放
第七章  东山叛乱
麻城家族捱过征服年代
三藩之乱中的麻城
刘君孚会见于成龙
保甲、民团和山寨
东山的多事之秋
阶级战争
作为记忆与历史的东山叛乱
第八章  天国
学术复兴
“盛世”中的麻城
余雅祥、胡林翼与鄂军
肃清
焦土
全面军事化
叛乱中的叛乱
重建与纪念
第九章  现代性的间奏
麻城作为边缘地带
改良
政权更替
谘议局里的谋杀
夏斗寅的崛起
混乱
第十章  鼎沸
经济崩溃
激进的一代
政治夺权
全面军事化
激进分子夺权
麻城惨案
第十一章  幼稚
夏斗寅返回家乡
性别之战
对激进一代的再教育
黄麻起义
第十二章  灭绝回归
地方自治的间奏
清乡
麻城的“新生活”
游击战争与鄂豫皖苏区的兴起
围剿
清算
被遗弃的麻城
结论


缩略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TOP书摘

序言
从西南方向的湖北省会向麻城进发,游客们首先会遇到一座蓝色的拱门,上面写着“麻城欢迎您”。这时候路况迅速好转,道路两侧的店铺可以提供种种便利。人们的穿着比一路上其他地区更加光鲜,也不再有什么家畜挤在马路上。游客们很快会看到另一座拱门,写着湖北省金针科技园。县城又大又新,干净整洁。这里有一座三星级酒店,提供各种中、英文导览手册。大多数地方的居民,看起来都像是闲适的中产阶级。环绕县城的乡村地区,也点缀着新建的砖房,屋边停着摩托车,表明这里的农业发达(尽管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人们得到的总体印象是一派欣欣向荣,政府热情周到,居民干劲十足。这是后毛泽东时代中国一个显而易见的成功故事。
当笔者于1970年代初开始学术生涯时,我很清楚西方中国史研究的焦点在于乡村。人们假定中国缺乏重要的本土城市传统,直到这一传统被西方引入。学者们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释中国“现代化”的失败,解释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的胜利,这两个问题似乎都需要对乡村传统和农业历史做深入而广泛的分析。在这样一种学术环境中,对我来说,一位有抱负的学者可做的最新颖、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细致地考察一个中国大城市的历史。那正是我所要做的。尽管如此,随后的三十年里,情况似乎倒过来了。在全球化语境中,商业经济在中国高度繁荣,“文化研究”在学界大获全胜,历史学家们越来越聚焦于中国城市史,尤其是20世纪初期大都市的文化史,他们含蓄地假设,后毛泽东时代的变迁模式和文化选择可以从这一时期得到最好的探讨。除了宏观比较政治经济分析这一重要的例外,乡村史似乎已经大半失宠了。因此,作为一名坚定的特立独行者,我感到有必要将自己的研究转向显然属于中国乡村地区、甚至边缘地区的地方史。这是一种自我下放。
和中国上一代的知识青年一样,我靠着很多人帮助才在学术道路上幸存下来。其中首先包括我在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的同事梅尔清(TobieMeyer-Fong),她仔细阅读全部初稿并改正了许多错误。我还要感谢霍普金斯大学的其他朋友,理查德·卡根(Richard Kagan)、戴维·尼仁伯格(David Nirenberg)、蔡欣怡(KelleeTsai)、伊娃·冈萨雷斯(Eva Gonzal—ez)和曾媛媛(音,Yuanyuan Zeng)。我的研究生王笛(Di Wang)、格兰特·埃尔加(Grant Alger)、赵刚(音,Zhao Gang)、马钊(Ma Zhao)、彭娟娟(音,Peng Juanjuan)、朴世英(Saeyoung Park)和艾米·冯(Amy Feng)都提供了很有帮助的建议,并替我留意着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资料。对部分书稿惠赐评论的人还有卜正民(Timothy Brook)、毕仰高(Lucien Bianco)、孔飞力(Philip Kuhn)、玛丽·兰钦(Mary B.Rankin)、萧邦齐(Keith Schoppa)、濮德培(Peter C.Perdue)、包弼德(Peter Bol)、罗伯特·安东尼(Robert Antony)、玛丽·伊丽莎白·贝里(Mary Eliza-beth Berry)、周锡瑞(Joseph Esherick)、毕克伟(Paul Pickwicz)、阿尔弗雷德·林(Alfred Lin)、伊丽莎白·辛(Elizabeth Sin)、田海(Barend terHaar)、王汎森(Wang Fan.sen)、厄内斯特·杨(Ernest Young)、冯客(Frank Dikotter),以及我的老朋友穆里尔·贝尔(Muriel Bell)编辑。吴应铣(Odoric Wou)、姜进(音,Jin Jiang)、芭芭拉·佛克马(BarbaraVolkmar。)、陈永发(Ch'en Yung—fa)和韩晓蓉(音,Xiaorong Han)不仅给予评论,还和我分享了他们自己研究麻城地区时的印象。第五章、第七章部分内容,以前曾以《明清之际的大别山区域》为题发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感谢惠允在这里重新使用这份材料。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诸位同仁让我受惠良多,尤其是马敏、章开沅、付海晏、刘家峰、朱英、田彤和高卓南(音)教授,以及他们的几位研究生。武汉大学的冯天瑜教授作为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方志办的成员,也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麻城,我必须深深感谢范益中(音)副市长、麻城县方志办钟世武(音)主任,麻城县档案馆和麻城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非常博学的当地历史学者李敏女士。我还要感谢阎家河和乘马岗镇的镇长,特别是曾家湾村热情好客的曾家,他们为我访问麻城乡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家人——Jill,Josh和Sara亏欠得最多。

后记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是美国著名中国史学家、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罗威廉(william T.Rowe)教授的第四部专著(四本书皆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英文版于2007年推出之际,作者正值耳顺之年。如果从20世纪70年代初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攻读学位算起,四本书跨越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和某些著作等身的学者比起来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精品意识”颇为强烈的美国历史学界,十年磨一剑的沉潜之功还真是众多优秀学者的共识。
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来说,罗威廉教授的大名想必不会陌生。早在1980年代,关于汉口的两部巨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1984)和《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1989),已经使作者跻身美国一流中国史学家的行列。十余年后,面对他的第三部著作《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2001),期待已久的读者难免有些意外:这位颇负盛名的社会史家,居然为一位官至总督、尚书的高级精英作起了长篇传记。惊愕未已,《红雨》一书却令人再次大跌眼镜,这一回,罗教授的研究焦点不仅重新回到社会史,而且从城市转向了乡村。其实并不奇怪,既然作者以“坚定的特立独行者(a dedicated contrarian)”自许,自当孜孜以求每部著作都打开一片新天地,而不会甘心在原来的领地上固步自封。
《红雨》内容之翔实、视角之新颖、叙事之流畅,读者不妨在阅读中细细品味,无须译者赘言。该书英文版面世后,学界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Jun 2008,Vol.113 Issue3)、《亚洲研究》(Journal of Asian Studies,Nov 2007,Vol.66 Issue 4)、《哈佛亚洲研究》(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Jun 2008,Vol.68 Issuel)、《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Jun 2007,Issue 190)等重要学术刊物,乃至《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Oct 26,2008),都针对该书发表了书评,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中文读者还可参考何汉威教授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48卷,2008)、王笛教授在《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期)上刊发的中文书评,要言不烦,评论中肯,可为初读者之指南。
对译者来说,翻译《红雨》真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译者并非初涉译事,但此前几部译稿,都是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里,心无旁骛、一鼓作气地完成的。这本书却一拖数年,新书变成了旧著,令我无颜面对原书作者和中文责编。
四五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请我翻译该书。我当时就颇为踌躇,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这件事,但最终禁不住此书的诱惑,还是接下了这项任务。担心不幸变成了现实,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越来越繁忙,不久又做了父亲,更感时间紧迫。无奈之下,请几位研究生参与其事,译出初稿。初稿分工为:李里峰译序言、导论、第一章及参考文献,杨洋译第二、三、四、六章,张瑞娜译第五章,李世达译第七、十二章及结论,郑玥译第八、九章,张娜娜译第十、十一章。但译稿质量参差不齐,在原文理解和中文表述方面都有很多问题,校阅工作繁重,只好暂时放了下来。直到2012年,我有幸得到哈佛燕京学社资助赴美访学一年,稍得闲暇,才又重拾此事,逐句校阅译稿并查对资料,历时两月有余,始告其成。
原书中的众多人名、地名、文献名和直接引文,译者已尽其所能进行了核实(原书附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但有许多遗漏)。所幸者,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东亚文献收藏,向居西方学界之前列。作者着重参考的麻城史志资料(例如1882年、1935年、1993年印行的历部麻城县志,麻城县地名志、人物志等),以及部分章节大量引用的几部文集(主要包括《于清端公政书》、《梅中丞遗稿》、《胡林翼集》等),都能在这里找到。其他相对分散的资料,也大多通过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尤其是“哈佛超星数字图书平台”和“读秀中文学术搜索”)查到了原文。这样,书中的数百个专有名词和千余个注释,绝大多数都有了着落。不过,《红雨》毕竟是一部“小地方”的“大历史”,贯穿了七个世纪的“长时段”,所用资料数量之多、来源之杂,着实令人惊叹。译者虽多方努力,仍有少量名词和引文未能找到原文,只好名词以音译、引文以意译出之,书中已一一注明。另外,原书页码,中译本以边码显示。
众所周知,国外学者在一些历史问题上的看法与我国主流学界有一定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基本保持了原文意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请客观对待并根据自身的立场加以判断和甄别。过来人都知道,学术翻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竭能尽智,终有力所不能及者。译稿已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会不会遭到“佛头著粪”之讥,译者心里实在没底。失当之处,还望作者及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李里峰
2013年3月12日于哈佛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14

版  次: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55.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