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一代爵士大师的传奇(精装)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一代爵士大师的传奇(精装)


迈尔斯•戴维斯自传:一代爵士大师的传奇(精装)

作  者:(美)迈尔斯·戴维斯、昆西·特鲁普 著

译  者:孙侃、李奇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54389226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标  签:传记  艺术家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13岁时得到生命中第一支小号起,迈尔斯就认定爵士便是他的命运。

  他在19岁时就已经和当时的爵士大师“大鸟”和“眩晕”同台,随即决定辍学全身心投入表演,开始获得乐迷和前辈的认可。

  23岁时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正式确立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爵士风格,之后又将乐队的新老成员一一送上各自的事业巅峰。

  而他自己,只向前看。

  他从不沉溺于已有的音乐曲调,也不在乎评论和观众是否买账,他的一生只在乎创新,接连缔造了冷爵士、硬波普、调式爵士、融合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即使后浪不断推来,但几次音乐潮流的带领者依然是他。

  他曾深陷毒瘾4年之久,又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克服毒瘾,从泥沼走向巅峰。

  他曾深受疾病困扰,沉寂6年之久,55岁时却突然复出,再掀乐坛风云。

  他荣获9座格莱美奖杯,含1次终身成就大奖,

  却在颁奖现场公然质疑格莱美的种族偏见。

  他受邀白宫宴会,却敢在面对不礼貌的待遇时当场翻脸:“我这一生做的事,就是将音乐潮流改变了五六次。那么你呢?”

  迈尔斯也无疑是爵士乐辉煌时期的最好记述者。

  他的老师、乐队成员、朋友、对手都是大师,他经历的时代有所有顶尖乐手共聚一台互相即兴的场面,有创作力最强的音乐氛围。

  他回忆起和“大鸟”、“眩晕”、蒙克、科川、明格斯等多位爵士界风云人物的深厚友谊,牵扯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芭芭拉·史翠珊、萨特、里根等各界名人的八卦逸事,漫谈几十年乐坛风云,让人唏嘘不已。

TOP推荐理由

他有非说不可的故事,有足以将故事活色生香地传达给对方的自身话语。既有以自己的眼睛捕捉到的特殊风景,又有足以将风景如实呈现在对方面前的语法。 
     ----- 村上春树

TOP作者简介

  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被认作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爵士大师,没有之一。一生中多次引领新的音乐潮流,凭其扎实功底和探索精神获誉无数,多次被《Downbeat》评为“最佳小号手”,囊括了9次格莱美大奖。迈尔斯的舞台没有终点,他除了为自己创造了一次次新的事业高峰外,也帮助多位乐队成员成为爵士界一流的大师。


  昆西·特鲁普(Quincy Troupe),诗人,编辑,著名记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1980年,其诗作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1990年,本书再次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电影《幸福来敲门》原创小说作者之一。
  他有非说不可的故事,有足以将故事活色生香地传达给对方的自身话语。既有以自己的眼睛捕捉到的特殊风景,又有足以将风景如实呈现在对方面前的语法。

TOP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TOP书摘

  在那个时候,明顿俱乐部才是有着雄心壮志的爵士乐手的动力,而非现在这条人人争破脑袋的新“爵士大街”。明顿俱乐部让乐手真正磨炼自己,然后才能在城里的“爵士大街”登堂入室。和明顿俱乐部的音乐相比,52 号大街要单纯得多。你去 52 号大街就是赚钱去的,是被白人乐评家和白人观众参观的。但你想要在乐手当中博取名声的话,就得来城外的明顿俱乐部。明顿给不少人上了一课,他们进到这圈子来,然后自然而然就消失无踪了——再也没了音讯。不过这里同样调教出了数不清的乐手,让他们最终成为了大家。
  我在明顿俱乐部又一次撞见了“胖子”纳瓦罗,于是我们常常在一起即席表演。米尔特·杰克逊(Milt Jackson)也在,还有次中音萨克斯手“锁下巴”埃迪·戴维斯(Eddie “Lockjaw” Davis),他是明顿俱乐部乐队的领衔,他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你瞧,比如“锁下巴”和“大鸟”,还有“眩晕”和瑟隆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这样的伟大音乐家,都曾经是明顿之王,演奏的从不是靡靡之音。他们的表演抹掉了一大批不能演奏的废物。
  要是你站上明顿俱乐部的舞台却演砸了,那就不只是让听众失望,被他们无视和挨嘘了,你还有可能会被人赶下舞台。有一天晚上,有个没什么能耐、完全不值得一听的家伙上了台,想要展示他的那堆狗屎玩意儿——装腔作势好勾搭上几个妞,耍上一阵子。当这个废物上台的时候,观众里正好坐着一个平时喜欢听歌的混混常客,于是这人悄无声息地从桌子旁站起身,把这个没本事的家伙拎下舞台,拖到塞西尔酒店和明顿俱乐部中间隐蔽的小巷里,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我是说,那真是好狠的一脚。接着他警告这个家伙,除非有本事捣鼓出些值得听的东西,不然他永远别想站到明顿的舞台上。这就是明顿俱乐部,你得拿得出手,要不然就闭上嘴,这里没有中庸。
  明顿俱乐部的老板是个叫泰迪·希尔(Teddy Hill)的黑人,比波普(bebop)爵士乐在他的俱乐部诞生,所以这里就是比波普的音乐实验室。经过明顿的打磨之后才会传到城里的 52 号大街——比如三颗骰子(Three Deuces)、黑玛瑙(Onyx)和凯利马厩(Kelly’s Stable)——被那里的白人听到。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不管 52 号大街的音乐有多动听,都没有城外明顿俱乐部里的音乐来得火热和有新意。意思是对于城里的白人你必须先让创意冷却一点,因为他们没法接受真正的好东西。不要搞错我的意思,也有些勇敢的白人音乐家会来明顿,不过数量很少,技术也只是一般。
  我很讨厌的是,白人总是喜欢在发现什么东西之后就想据为己有。就好像没被他们发现之前这东西就不存在似的——其实每次的发现都是迟到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他们什么事。接下来他们却试图占据所有的功劳,把所有黑人都撇到一边。这就是他们对明顿俱乐部和泰迪·希尔做的事。在比波普成为流行之后,白人音乐评论家的表现就好像是他们发现了这种音乐——当然还顺道发现了我们——发现的地点则变成了 52 号大街。这种自欺欺人让我反胃到了极点。一旦你想要反驳,或是不同意这些种族主义倾向的谎话,你立马就变成了一个激进主义分子,一个爱制造麻烦的黑人,然后他们就想方设法把你排除在外。不过那些乐手,那些真心喜欢、尊重比波普和事实的人都明白,真正的音乐在哈莱姆,在明顿。
  结束课程之后,我每天晚上都去“爵士大街”或者明顿。一连好几个星期,我在哪一边都没见到“大鸟”或是“眩晕”。伙计,我到过 52 号大街的好多个俱乐部,聚光灯(Spotlite)、三颗骰子、凯利马厩还有黑玛瑙去找他们。我记得第一次去三颗骰子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究竟有多小,我本以为那地方会大一些。因为它在爵士乐圈子里有着极高的口碑,我本以为里面会很奢华、高档。结果乐队舞台只是很小的一块,将就着够放一台钢琴,看上去似乎连一整队乐手都站不下。客人坐的桌子都挤在一起,我记得墙上除了几个洞洞什么装修都没有。就连东圣路易斯和圣路易斯都有比这要上档次的俱乐部。这里的外观令我有些失望,音乐却没有。我听到的第一场表演是唐·拜亚斯(Don Byas),他是个出色的次中音萨克斯手,我只记得自己带着敬畏的心情听他在那个狭小、东拼西凑的舞台上吹奏。
  几乎每个晚上我都会跟着“眩晕”或是“大鸟”到别的地方,坐在一起表演,或是学习我听到过的任何一种音乐。就像我说过的,我遇到了弗雷迪·韦伯斯特,他是个跟我同岁的出色小号手。我们会一起去52号大街,一边听着“眩晕”在小号上飞快地吹奏,一边吃惊不已。伙计,我从来没有听过像他们在 52 号大街和明顿俱乐部演奏的东西,厉害到让人毛骨悚然。“眩晕”开始在钢琴上给我演示,帮我提高对和弦的敏感度。
  “大鸟”把我介绍给了瑟隆尼斯·蒙克。他在独奏中对空间,还有听起来很奇怪的和弦进行的运用让我惊呆了,我简直是被吓倒了。我嚷嚷道:“该死的,这个家伙是怎么弹出来的?”在听过蒙克的演奏之后,他对空间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独奏方式。 
  与此同时,我真心开始对朱莉亚音乐学院内谈论的话题感到懊恼。学校里的东西在我看来一文不值。正如我说过的,朱莉亚学院只是为了能跟在“眩晕”和“大鸟”身边的烟雾弹而已。不过,我当然也想看看能从学院里学到些什么。我参加了学校的管弦乐团,我在每九十个小节大概只演奏两个音符,仅此而已,可我想要,也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我也明白了没有白人管弦乐团会招收像我这样的黑人小混蛋,无论我的水平好坏或是我有多了解音乐。
  通过跟着他们几个人出去表演,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于是没多久我就厌倦了学校。更不用提他们只以白人为主,种族主义倾向明显。妈的,我在明顿吹上一次即席表演也比在朱莉亚学院上两年课学到的多。结束朱莉亚的学业之后,我所知道的也不过是堆白人的演奏风格,没有什么新东西。而且,他们的偏见和其他问题让我感到生气和沮丧。
  我记得有一天上音乐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是个白种女人。她在全班面前介绍说黑人演奏布鲁斯的原因是他们太穷苦了,只能去采摘棉花,所以他们很悲伤,也就是说布鲁斯源自他们的忧伤。我立马举起手,站起身反驳道:“我是从东圣路易斯来的,而且我父亲也是个富人。他是个牙医,但我也会布鲁斯。我的父亲从来没有摘过棉花,我也不是因为今天早上觉得伤心才开始演奏布鲁斯的,比你说的原因要多很多。”好了,那个女人气得脸色发青,在那之后一言不发。伙计,她的课本是某个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的混蛋编的,她却拿它来教导我们。这是朱莉亚学院的常事,所以没过多久我就对此生厌了。
  据我对音乐的认知看来,弗莱切·亨德森(Flecher Henderson)和艾林顿公爵才是组织起美国音乐的真正天才人物。而这个女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我也没时间教她,本该是她来教我!所以我不再专心听她或者其他老师讲课,而是盯着时钟,盘算晚上可能要做什么,想到“大鸟”和“眩晕”会到城里去演出。我筹划着先回家换衣服,接着去 145 号大街和百老汇中间的比克福德(Bickford)花 50 美分买份汤,这样我才能有足够力气在晚上演出。
  周一晚上,“大鸟”和“眩晕”会去明顿俱乐部作即席表演,有上千人过来,想要挤进来听“大鸟”和“眩晕”的演出,甚至跟他们一起表演。不过大部分有自知之明的乐手甚至不会去考虑在“大鸟”和“眩晕”表演的时候掺和一脚。我们会坐在观众席里,用心去听、去学习。他们的节奏组里可能有鼓手肯尼·克拉克(Kenny Clarke),有时候是麦克斯·罗奇(Max Roach),我也是在明顿认识他的。有些时候科利·拉塞尔(Curly Rusell)会负责贝斯,而蒙克则是钢琴伴奏。伙计,人们会为了座位或者其他小事打架。要是你走开一会儿,座位就没了,然后你就得吵上一架甚至打架。这时的情况就不同了,空气里都带着电。
  在明顿俱乐部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你带自己的号过去,企盼“大鸟”和“眩晕”会邀你上台跟他们演出。如果他们邀请了你,最好别搞砸了。我没有搞砸,我的第一次表演并不出色,但是很卖力地按照自己的风格给吹出来了。尽管当时在演奏上受到“眩晕”的不少影响,但我和他的风格并不一样。不过,人们都能从“大鸟”和“眩晕”的脸上找到结果,如果在你表演结束后他们笑了,就意味着你很不错。他俩在我第一次表演结束时都面带微笑,在此之后我就算进入了纽约的音乐圈里。所以之后我就成了一位明日之星,得以经常和那些大名人一起演出。
  这就是我坐在朱莉亚学院的课堂里时的遐想,而不是一门心思听他们教的东西。这也是我最终从朱莉亚学院退学的原因。他们什么都没有教给我,也没有能力教我,因为他们对所有的黑人音乐都充满偏见。可我想学的正是黑人的音乐。
  1945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也有很多事因我而改变。首先,在跟无数乐手打过交道、也去过多家俱乐部之后,我开始在那一年喝点小酒,而且开始抽烟,以及同更多人一起演出。我和弗雷迪、“胖妞”、J. J. 以及麦克斯·罗奇会在整个纽约和布鲁克林即席演出,走到哪里演到哪里。我们在城里的52号大街演到大概12点,甚至凌晨1点。那边的演出结束以后,我们会回明顿俱乐部、小天堂或者热浪继续表演,直到那里打烊——大概是早上四五点,或许六点的样子。结束了整晚的演奏,有时候我和弗雷迪还会坐上很久,一同讨论音乐和乐理,还有吹奏小号的方式。在朱莉亚学院,我像梦游一样度过无聊得让人打哈欠的整段整段课程,特别是和声课。我就坐在那里打瞌睡,不住点头。然后等到下课,我又会跟弗雷迪坐到一起谈论音乐。我几乎不睡觉。当然还要陪在家的伊琳,我得尽一番当丈夫的责任,你知道的,陪伴着她之类的。然后谢丽尔就会哭闹起来,让人很心烦。
  在1945年的某段时间里,我和弗雷迪几乎每天晚上都追随“眩晕”和“大鸟”到他们表演的地方去。我们觉得要是漏听了他们的表演,就是漏掉了很重要的事。天哪,他们的演奏和变化实在太快了,你只能亲身体验才能记得住。我们真的是从技术层面上在学习他们的表演。我们就像两位声音科学家,连门的吱呀声都能报出个准确音高来。
  跟着“大鸟”演出对我的帮助和触动很大。我能跟“眩晕”坐在一起聊天、吃饭甚至一起出去,因为他是个不错的人。而“大鸟”却是个贪心的混蛋,我们之间从没有太多话好讲。我们喜欢一起演出,不过也仅此而已。“大鸟”从来不会指导你怎么吹,你只要看着他,从他的表演当中就能学到要领。和他单独相处的时候,他几乎不谈音乐。不过在他跟我同住的时候,我们倒是谈过几次,让我学到了一鳞半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会从他的表演里学习。
  而“眩晕”就很喜欢大谈特谈音乐,我从聊天当中就学到了不少东西。“大鸟”也许是比波普运动的灵魂人物,而“眩晕”才是比波普的“大脑和双手”,是将比波普延续的那个人。我是说,他去寻找年轻的乐手,和他们聊天、帮他们找工作等。就算比我大上9到10岁,也从来不会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我说话。人们曾经诋毁“眩晕”,只因为他的行为有些疯癫。不过他不是真疯,只是比别人更加古怪,而且非常拥护黑人的传统。远在非洲音乐和古巴音乐变得流行之前,他就已经开始演奏了。“眩晕”的公寓——哈莱姆区7号大街的2040室——成了许多乐手白天碰头的地方。因为我们去的人太多了,所以他的老婆洛伦会赶人。我也常常过去,肯尼·多罕也去,还有麦克斯·罗奇和蒙克等。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56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