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

作  者:[英]朱利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英]安东尼娅·麦卡洛 (Antonia Macaro) 著 裘白莲 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50864165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心理学  心理学通俗读物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是著名TED演讲人、英国畅销哲普天王、《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者朱利安·巴吉尼的又一力作。《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用哲学和心理学帮助你摆脱人生中的痛苦、纠结和困惑。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
  为什么信奉婚姻忠诚却无法抗拒诱惑?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
  一如我们所知,现实中的人生一点都不安稳,处处是困境,时刻在挣扎。无论是努力、颓废、懈怠、争取、舍弃……无论怎样的自己都无法摆脱昨天的困境。因为人生是流动的,只要活一天,就有一天的困境。
  英国畅销书作家、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与英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安东尼娅·麦卡洛,在《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中,为所有想要摆脱人生困境的读者,献上最精妙的哲学智慧与最有效的心理疗法。他们为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20个人生困惑给出了精彩解答,带给你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原料的人生疗愈“处方”。

TOP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吉尼,英国作家、哲学家。被誉为“英国畅销哲普天王”,《哲学家杂志》的共同创办者和主编,《卫报》、《独立报》和BBC撰稿人。
  他的著作包括《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哲学家在想什么》等。他的书总是能切中当代人切身的思想和伦理困惑,以生动的故事或语言作为思想实验场景,为人提供多种哲学选择的可能性,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另辟险峰。

  安东尼娅·麦卡洛,英国知名心理治疗师。她在治疗成瘾症方面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

TOP目录

引言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上篇 向你的杂乱人生告别
1.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生活却越来越混乱?
心理医生:你应尽力做到最好,同时欣然接受不完美的必然性。
哲学家:积极的追求,是用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

2. 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哲学家: 顺应我们作为理性动物的真正天性来生活,善用头脑,积累智慧。
心理医生:发现那些日常生活中真正带给你满足与快乐的东西。

3. 为什么一直追赶目标,却永远是失败者?
心理医生: 目标就像是你在旅途中想参观的景点,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方向。
哲学家:最好的目标是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4.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
心理医生:你真实的自我,其实就是被你丢在办公室里的那个。
哲学家: 几十年保持不变的人,并不是忠于真我,而是忠于虚假的自我观念。

5. 怎样在有限的人生里让生活更加丰富?
心理医生:丰富的生活就是所做事情的不多,却体验得很深入。
哲学家: 享受一顿美餐并不仅仅与食物有关,时间、地点、与谁共进晚餐,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6. 为什么信奉婚姻忠诚却无法抗拒诱惑?
哲学家:你的选择不一定必须是完美的,只要足够好就行。
心理医生:学习观察自己的欲望。

7. 应该听从内心生活,还是用理智牢牢控制自己?
哲学家:心灵提供同情与动机,头脑做出深思熟虑的判断。
心理医生: 内心的情感不是无法控制的过山车,而是可以冲浪的潮汐。

8. 到底应该谦虚谨慎,还是要高调做人?
哲学家:谦虚并不总是关乎感觉如何,而是关乎行事如何。
心理医生: 骄傲的人渴望把自己看作命运的缔造者,所以往往低估了运气的作用。

9. 作决定的时候,应该相信直觉吗?
心理医生: 这并非头脑与心灵相对立的问题,而是头脑与心灵的持续对话。
哲学家:直觉不是理性的替代,而是必不可少的“同伙”。

10. 外在美和内在美,哪个更重要?
心理医生: 我们不得不通过呈现自己的方式来与世界交流,因此从外在方面进行一些思考是有价值的。
哲学家: 人们呈现自己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他们真正的价值观是什么。

11. 为什么下定决心后总是无法坚持到底?
哲学家:此时最需要的是理清信念,而非鼓起勇气。
心理医生: 你需要防备两个小鬼:一是不经思考即刻行动;二是自我辩解。

12. 为什么不管多努力,还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够好?
心理医生: 要注意,富有同情心的自我纠正是渴望改进,而基于羞愧的自我攻击是渴望惩罚。
哲学家: 如果你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想得太多,那么思考一种行为是对还是错就会更难。

13. 为什么难以正视现实,永远活在自我欺骗中?
心理医生: 我们完全能够看到眼前的事实,但自以为是误导了我们。
哲学家: 我们以为自我是个独奏者,而其实每个个体的思想更像是一个爵士乐队。

14. 为什么地位高的人总能得到一切,该怎样看待地位?
哲学家: 我们能做的最实用的事情就是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周围的人与我们看待地位的方式是类似的。
心理医生:成功就是按照我们的价值观来生活。

15. 为很多事感到内疚,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吗?
哲学家: 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对控制范围内的一切都负有责任。
心理医生: 我们必须努力避免两种错觉,以为自己无比伟大或把自己视为可怜兮兮的受害者。

16. 人生那么多苦难,一定得乐观面对吗?
心理医生: 理想的状态是一边意识到可能发生不好的事,另一方面心怀感激、具备反弹力,在这之间找到平衡。
哲学家:不要做悲观主义者或乐观主义者。而是两者都做。

17. 为什么对于过去,心中总有无限后悔和遗憾?
哲学家: 如果我们想欣然接受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就必须接受昨天所做的一切。
心理医生:当你与现实争辩时,你就失去了100% 的时间。

18. 活着如此空虚,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心理医生: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造、体验、态度来找到人生的意义。
哲学家:任何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事,都可能是意义的来源。

19. 应该积极行动,还是活在内心世界之中?
哲学家: 没有丰富内在生活的人就像没有乌龟的壳,过于努力活在内在的人就像是没有壳的乌龟。
心理医生: 最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内在生活,并以实际的方式与世界接触。

20. 正念和冥想真的有益吗?
哲学家:你很有必要停下来问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心理医生: 对自己的内在体验、对周围大小事物都保持一种开放、好奇的态度。

下篇 当哲学智慧遇上心理疗法
哲学家眼中的心理学
心理医生眼中的哲学
智慧总结:平静祷语

TOP书摘

为什么无法做“真我”,总是要戴着面具生活?
  心理医生
  你就在这里——你试遍了各种疗法,冥想、旅行、冒险,希望能“找到真我”,而其实一直以来,你真实的自我就是被你丢在办公室里的那个。
  撇开上述笑话不谈,发现面具背后真实自我的游戏,在心理治疗和生活中都非常普遍。挖掘隐藏的内在自我似乎是人们非常渴望做的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划分:这个人是真实的,那个人不真实;这种生活方式是真实的,那种生活方式不真实。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我们所说的真实的毕加索是什么意思了。那么真实的自我呢?
  如果被这个游戏所困,最终我们会完全迷惑不解,搞不清楚我们或其他人是 “真实的”、“真正的”,还是“戴了面具的”。比如,在某些圈子里,如果你以幽默的方式来应对人生中的大事,会被认为不真实,因为你让自己远离了自己的情感。只有当“做真实的自己”被狭隘地定义为表露感情、率直和脆弱时,这才讲得通。
  但是,难道一个全面的你不是真实的吗?比如说,有人不习惯表露感情,更别提向别人吐露心声了。也许说这人“不真实”有点道理,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这个人是完全“真实”的。可能“在表面之下”有火热的情感,也可能没有,但即便有,也必定是一个混合体——情感和不善表达情感——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个体。
  实际上,一个人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有趣或有用。更好的问题是:他们对自己、对他人是否真诚?哪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对他们有用,哪种没有用?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观,符合他们想成为什么人的远景?保持某种做人的方式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关于真实自我以及我们必须忠于某种根本理念的观念,对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工作或人际关系:你应该咬紧牙关,坚持做那一份“不适合你”的工作吗?你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违背自己的天性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这种观念总会在关于性格类型的书籍或杂志文章中得到强化。可能我们已经摆脱了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这样的分类,但还有其他分类。其中一些最普遍的分类是:内向型、外向型;感官型、感受型、思考型、直觉型;A型、B型。不过,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五大类型分类法:开放型、认真型、外向型、随和型、神经过敏型。
  还有我们用来标示自己的身份标签。你可能是个英国人、家长、老师、业余摄影师、壁球手,或是退休的商人、热衷园艺的园艺师,或任何身份。向世界展示一大堆闪耀的标签,以此来体现我们的身份,这是很有用的。“看,这就是我。”我们如是说。
  这也令人安心。能够用一串“坚固”的名词来描述自己,会给人一种牢不可破的错觉,缓解潜伏在大部分表面背后的关于存在的不安全感。这么做可以强化归属感,把自己与同一群体的人绑在一起。也许令人吃惊的是,甚至当标签指向消极的时候,这种安慰效果同样存在,比如,把自己视为经济衰退的受害者,至少可以让你与其他人同病相怜。
  不过,自我描述虽是便利的速记符号,却易被僵化。身份感太强会导致人们变得不灵活,不愿意妥协。你可能会说,“我就这样”,或“那可不是我”。太过于紧紧抓住某一种身份标志,意味着如果这种身份被剥夺,我们的人生将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空洞。比如,对很多毕生致力于工作、最终退休的人来说,有身份失落感是很普遍的经历。当然,对那些孩子长大后离开家的妈妈来说,这种失落感更普遍。
  身份感界限太清楚也有损灵活性。你可能会力避你认为“不是你”的活动和环境,从而错失很多可以扩展身份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粗线条地勾勒自己,关注自己突出的方面,那么我们就会牢记,突出的东西会改变,我们也可能改变,我们身上还有未被贴上标签的潜能等待着崭露头角。我们从小表现出来的倾向和性情不是有无限可塑性的,但也不是严格固定的。
  亚里士多德相信,正是自主改变的能力使人类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物体,其他物体只能遵循物理法则。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习惯来培养一种美德,这是我们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人们“做错事就要承担相应后果,做出酗酒等类似行为就要承担放纵的后果;在各个方面,人们的所作所为赋予他们相应的性格”。
  人们会把习惯看作“让我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试图违背习惯看起来就是“不像我”了。但这可能只是我们的旧习惯在奋力抵抗。习惯主要依赖于在惯常的环境中,行为举止按照惯常的顺序自动发生,因此可以通过打乱顺序来改变习惯。比如,心理学家戴维?尼尔研究发现,饮食习惯可以通过使用非惯用手而改变。另一方面,建立全新的习惯更多取决于具体、详细地规划新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方式。因此,我们并非无法摆脱已有的习惯。即使改变习惯让人感觉不舒服、陌生,也值得坚持下去。
  但是过于相信自己的灵活性会导致我们盲目坚持,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以伊凡和丽贝卡为例。他感情不外露,而她善于表达感情。(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冲突——整洁与不整洁,或性欲旺盛与性冷淡。)他认为这是他的固有特征,而她相信自己可以为他改变。如果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这种不协调是具有破坏力的,因为丽贝卡会一直退让,让自己适应伊凡不轻易动感情的性格,但却得不到她如此看重的感情。她努力做出的自我改变与真实的她以及她想成为的人格格不入,但是她要经历很多心痛之后,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常常在忠于自我和相信自我改变的力量之间摇摆不定。不幸的是,我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除非亲自尝试,而我们又经常高估或低估我们改变自己的潜能。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弄清楚自我拓展的极限,分析不同情况来拓展自我,否则就会变成放任自流。比如,如果你害羞、性格内向,那么要让自己成为政客或从事公关领域工作可能需要付出极大努力。你必须想明白这种努力是否值得,这个代价是否合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能从哪里得到启示呢?我们的“内在自我”可能会给我们启示,也可能不会。诚恳地反思什么是可能的,代价是什么,认真思考我们珍视的价值观以及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更可靠。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说,这就是忠于真我。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72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5.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