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

作  者:石美遐 ,彭兆祺 ,杨军 编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定  价:33.00

I S B N :9787512115156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法律  法律法规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共10章,系统介绍了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劳动法的历史发展、国际劳动立法和国外劳动法的主要模式、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民主管理、就业促进法和职业培训法、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程序法等。各章的后面还安排了相关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介绍、综述和分析,以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对于最前沿的学术争鸣和研究思考有所了解。《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可作为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教科书,同时也可满足其他专业和一般读者了解劳动法学基础知识的兴趣。

TOP目录

第一章 劳动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劳动的概念与特征
二、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
三、劳动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二、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第四节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一、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概述
二、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五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劳动法学基本理论前沿研究综述

第二章 劳动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劳动法产生的条件
一、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劳动法产生的经济背景
三、劳动法产生的政治背景
四、劳动法产生的法律背景
第二节 外国劳动法的历史沿革
一、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我国劳动法的历史发展
一、旧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新中国劳动立法及发展状况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研究思考

第三章 国际劳工立法和国外劳动法的主要模式
第一节 国际劳工立法
一、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
第二节 美国劳动法
一、美国劳动法的概况
二、调整劳动关系的立法
三、调整劳动关系的实体成文法
四、美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三节 英国劳动法
一、关于英国劳动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欧盟劳动立法与英国劳动立法
三、英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四节 德国劳动法
一、德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与法律渊源
二、德国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三、集体谈判法律制度
四、德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研究思考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劳动合同的分类
……
第五章 集体合同法
第六章 用人单位民主管理
第七章 就业促进法和职业培训法
第八章 劳动标准法
第九章 社会保险法
第十章 劳动程序法

TOP书摘

我国主管员工民主管理的机构的文献有时使用“企业民主管理”的称谓,企业民主管理指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尊重、支持和保证职工民主权利行使及落实的有组织的制度性、规范性的活动。
  有劳动法教科书提出,职工民主管理也就是企业民主管理,与西方国家的职工参与或产业民主是一样的,指职工直接或间接参与管理所在单位内部的事务。
  还有基于借鉴国外资料的国内关于劳动关系的教科书认为,员工参与管理,即共同管理,主要是集体参与,其含义是指员工与雇主在交流过程中,共同制定企业组织策略或战略规章,共同对有关问题进行决策制度。
  也有咨询公司编辑的文献基于西方人力资源的理念认为,员工参与管理是指由管理者发起,为发挥员工所有能力,鼓励员工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事务性决策,为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而设计的一种参与过程。并认为,员工参与管理与员工参加管理有区别。员工参与管理是基于“分享管理”和“机会均等”原则发展而来的,形式上强调管理者与员工的共同利益,其核心是员工有权参与涉及他们利益的决策和管理。员工参加管理则只是强调员工在决策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实践中更多地强调集体参与的过程。员工参加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组成部分。
  无论上述的何种解释,员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含义是共同的。但首先要明确的是,从劳动法学科看,员工民主管理是劳动法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制度等具有同等的地位,它的作用不能被劳动法中的其他制度所替代。迄今为止,国内劳动法学界并未达成共识。这也是内地出版的劳动法教科书中,很多版本没有设立员工民主管理或职工民主管理的章节,有的只是包括工会制度的章节。
  可以将员工民主管理的主要特征总结为下列几点。第一,员工民主管理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其意志协调表现为员工意志对单位意志的影响和制约,单位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是劳资双方当事人的双方行为,其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第二,员工民主管理对于劳动关系的调协作用是中外普遍认可的,但它是在劳动关系正常运行中发挥协调作用;不像劳动法中争议处理制度是在劳动关系由于发生争议而处于非正常状态时所进行的协调。员工民主管理属于事前协调劳动关系,有预防劳动争议的作用;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属于事后的协调,其功能在于解决争议。第三,员工民主管理的主体是普通员工。在我国内地,由于受《工会法》的影响,职工或者是员工包括单位中的所有人员,即各个层次的员工,从最高层的管理人员到生产一线的工人。员工民主管理框架下的员工一般指劳动关系中经常处于被管理和被领导地位的普通员工,不包括经营者、单位的主要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第四,民主管理具有广泛性。由于企业管理体现在很多层次,因而员工民主管理的层次和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包括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一般性的经营管理问题、与工作条件和员工待遇直接有关的问题,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的民主管理还可以包括廉政建设的内容。而员工参与管理也可以体现在企业管理与决策的各个层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员工民主管理的特征是有区别的。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3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0.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