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青年王阳明(1472—1509):行动中的儒家思想(精装)
青年王阳明(1472—1509):行动中的儒家思想(精装)


青年王阳明(1472—1509):行动中的儒家思想(精装)

作  者:杜维明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丛 书:杜维明作品系列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10804323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儒家  哲学  哲学/宗教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轨迹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动因,也就是其经历与学说之间的“动态机制”。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考察他思想形成的岁月,这个发展过程的高潮,是几次内心经验的大跃进。作者认为,阳明提倡生活与学说的统一,故其思想的一体性不同于思辨构造或认识论体系的统一性,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如家族尤其是父亲的巨大成就对他青年时期反叛精神的影响,尤其是他与佛教和道教的关系,他在阳明山隐修中从难以割舍的亲情的深刻体验中回转儒家,又在政治上严重受挫被发配贵州龙场的绝望处境中再一次确立成圣的内在意志,终于使自己的思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超越朱子“格物”论的“知行合一”观,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

本书不是对阳明的哲学思想研究,毋宁说是对阳明思想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分析,从而确立其思想的来源。对历来阳明学中聚讼纷纭的一些问题,如阳明思想与佛、道的关系、是否受陈献章影响、写作《朱子晚年定论》的心理和思想动机、知行合一观的思想来源及与朱子“格物”观的内在联系等等,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TOP作者简介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   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TOP目录

“杜维明作品系列”序言

青年王阳明(1472-1509)

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探寻

 一 家世和出生

 二 才华出众的诗人和关心社会的文士

 三 军事谋略和玫务

 四 道士和儒家圣贤

第二章 抉择

 一 阳明洞里的生存选择

 二 禅宗佛学与家庭亲情

 三 道家与曾点精神

 ……

第三章 大悟

第四章 意义

出版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17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5.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