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  者:胡适 著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30315853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哲学  哲学/宗教  哲学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胡适的成名作,也是民国学术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为胡适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本书发凡起例,以全新的形式与分析方式,为读者条分缕析地揭示了先秦时代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对此一时段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影响深远,至今依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TOP作者简介

  胡适(1 891 1962),原名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思想家、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参与《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源、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作为民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领袖,其一举一动长期成为学术界、文化界与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学术兴趣广泛,著作宏富,今人编有《胡适全集》。

TOP目录

第一篇 导 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老子
第四篇孔子
 第一章孔子略传
 第二章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易
 第四章正名主义
 第五章一以贯之
第五篇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九篇 庄子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十一篇 荀子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TOP书摘

此明说三年之丧是儒者之礼,是一证。《论语》十七记宰我说三年之丧太久了,一年已够了。孔子弟子中尚有人不认此制合礼,可见此非当时通行之俗,是二证。《孟子·滕文公篇》记孟子劝滕世子行三年之丧,滕国的父兄百官皆不愿意,说道:“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鲁为周公之国,尚不曾行过三年之丧,是三证。至于儒家说尧死时三载如丧考妣,商高宗三年不言,和孟子所说“三年之丧,三代共之。”都是儒家托古改制的惯技,不足凭信。
祭礼乃是补助丧礼的方法。三年之丧虽久,究竟有完了的时候。于是又创为以时祭祀之法,使人时时纪念着父母祖宗。祭祀的精义,《祭义》说得最妙:
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馒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祭义》)
这一段文字,写祭祀的心理,可谓妙绝。近来有人说儒教不是宗教,我且请他细读《祭义篇》。
但我不说儒家是不深信鬼神的吗?何以又如此深信祭祀呢?原来儒家虽不深信鬼神,却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例如孔子明说“未知生,焉知死”,他却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一个“如”字,写尽宗教的心理学。上文所引《祭义》一段,写那祭神的人,斋了三日,每日凝神思念所祭的人,后来自然会“见其所为斋者”。后文写祭之日一段,真是见神见鬼,其实只是《中庸》所说“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依旧是一个“如”字。
有人问,儒家为什么情愿自己造出鬼神来崇拜呢?我想这里面定有一层苦心。曾子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一)孔子说: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八)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只是要“民兴于仁”。
这是“孝的宗教”。
礼我讲孔门弟子的学说,单提出“孝”和“礼”两个观念。孝字很容易讲,礼字却极难讲。今试问人“什么叫做?”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下一个完全满意的界说。有许多西洋的“中国哲学家”也都承认中文的礼字在西洋文字竟没有相当的译名。我现在且先从字义上下手。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94

版  次: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5.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