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儿童大脑开窍手册
儿童大脑开窍手册


儿童大脑开窍手册

作  者:(美)桑德拉·阿莫特(Sandra Aamodt),王声宏(Sam Wang) 著 卢春明 译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508636061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成长  >  少儿启蒙  >  益智游戏    

标  签:少儿  智力开发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儿童大脑开发读本,世界两大顶尖脑科学家联手打造,分分钟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越聪明越好。坏消息是:有太多错误的传言和经验误导,让你失去了真正开发孩子大脑的机会;好消息则是,桑德拉博士和王声宏博士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你错信了哪些?你该如何做,宝贝就能开窍了。
   《儿童大脑开窍手册》中,桑德拉·阿莫特和王声宏两位顶尖脑科学家从育儿角度出发,为父母讲解孩子的脑是如何发育、成长的,内容涵盖从母亲怀孕到孩子上大学期间脑发育的整个过程。你会了解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性格发育。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像一张清晰的脑发育路线图,它会引领你避开错误脑常识的陷阱,在孩子脑发育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无论你的孩子刚刚出生或已是翩翩少年,你都可以很快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想想看,当别人还深陷谣言和谬论中时,你和你的宝贝已经捷足先登,用最科学的方法开发脑力。你的宝贝和他们的孩子,谁更聪明?
   想了解孩子脑发育的秘密,就从现在开始吧~

TOP作者简介

   桑德拉·阿莫特(Sandra Aamodt),罗彻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博士,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权威杂志《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前任总编辑。她在多所大学授课,曾参与在10个国家举行的40多场科学会议。文章散见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泰晤士报》。

   王声宏(Sam Wang),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的神经科学暨分子生物学副教授。
   他在顶尖科学期刊发表了超过50篇大脑科学论文,这些期刊包括《自然》、《自然神经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汇刊》、《神经元》;在脑科学方面曾获得诸多奖项:美国国家基金会青年研究员奖、史隆基金会奖赏(Alfred P. Sloan Fellow),以及凯克基金会(W. M. Keck Foundation)杰出年轻学者奖。

TOP目录

推荐序 孩子大脑聪明的秘密,就在这里
小测验 你对你家小孩的脑袋,有多了解
开场白 你家小孩的脑袋,会打造它自己
第1部分 欢迎观临儿童脑科学世界
第1章 躲藏在宝宝脑袋里的五大才能∕年龄:从出生到1岁
没这回事:孩子出错了,先怪妈妈准没错
第2章 这里才是起跑点胚胎期的发育∕年龄:从母亲怀孕到孩子出生
实用诀窍:孕妇压力越小,宝宝问题越少
实用诀窍:怀孕期间多吃鱼,宝贝更聪明
第3章 孩子,你生来就能学习∕年龄:从出生到两岁
没这回事:母乳喂养能提高孩子智力
实用诀窍:多练习孩子运动能力强
第4章 先天Vs后天:超越天性与教养之争∕年龄:从母亲怀孕到孩子上大学
你知道吗?基因变化中的环境烙印
你知道吗?文化能够加速进化
第2部分 儿童脑部的阶段性成长
第5章 敏感期:错过就不再有∕年龄:从出生到15岁
你知道吗?儿童大脑消耗的能量氏成人大脑的两倍
你知道吗?脑的可塑性是有局限的
第6章 天生的语言学家∕年龄:从出生到8岁
实用诀窍:学习外语要趁早
第7章 美丽的梦仙∕年龄:从出生到9岁
实用诀窍:如何让宝宝入睡
你知道吗?孩子会梦到什么
第8章 性别不同,大脑发育有差异吗?∕年龄:从出生到18岁
实用诀窍:扩展孩子的全方位能力
第9章 青春期除了性,还有什么∕年龄:从12岁到20岁
没这回事:青少年的昼夜循环更长
第3部分 孩子的感觉,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第10章 学习如何去看∕年龄:从出生到5岁
实用诀窍:多去户外玩,较少近视眼
未解之谜:现代生活正在改变我们的脑
第11章 通过倾听和抚摸,和孩子建立联结∕年龄:从第三孕期到两岁
实用诀窍:远离噪音伤害,从出生前就开始
你知道吗?抚摸宝贝,有神经科学依据
第12章 这样吃,孩子更健康∕年龄:从第二孕期到两岁
实用诀窍:让孩子吃点带苦味的青菜
实用诀窍:应该担心孩子的体重吗?
第4部分 游戏,对大脑发育有关键作用
第13章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自制力∕年龄:2岁到7岁
实用诀窍:想象的角色,真实的能力
实用诀窍:双语儿童认知控制能力比较好
第14章 在游戏中成长∕年龄:从2岁到18岁
你知道吗?无论对小孩还是成人,游戏都很重要
第15章 越动越聪明∕年龄:从4岁到18岁
实用诀窍:防止孩子头部受伤
第16章 电子娱乐和一心多用之谜∕年龄:从出生到18岁
未解之谜:上网会削弱同情心吗?
实用诀窍:婴儿看电视,害处多于好处
第5部分 孩子的个体差异
第17章 气质,成年后的人格基础∕年龄:从出生到20来岁
你知道吗?你为什么越来越像妈妈
未解之谜:排行顺序会影响个性特点
第18章 是情绪在掌控人生方向盘∕年龄:从孩子出生到20岁出头
没这回事:右脑是情感脑
你知道吗?自制力能提高同情心
第19章 同情心涉及心智推论能力∕年龄:从1岁到5岁
你知道吗?哥哥姐姐能够加速弟弟妹妹的心智发展
你知道吗?模仿是怎么发生的
第20章 跟他人和睦相处∕年龄:从出生到20出头
你知道吗?正向的养育方式,可以提高道德感
实用诀窍:提高学习效果的3种技巧
第6部分 上学期间孩子的脑发育
第21章 记忆和学习: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年龄:从2岁到18岁
实用诀窍:用对方法,宝宝的记性会变好
你知道吗?受到排斥,智力会降低
第22章 智力:学习解决问题∕年龄:从2岁到18岁
你知道吗?莫扎特效应——古典音乐能让宝宝更聪明
第23章 指尖上的运动:音乐∕年龄:从出生到9岁
没这回事:学习音乐和戏剧的益处
实用诀窍: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测验成绩
第24章 动动脑:怎样学数学∕年龄:从出生到20出头
实用诀窍:家有藏书,孩子学历会更高
第25章 培养阅读能力∕年龄:从4岁到12岁
实用诀窍:阅读困难有原因
你知道吗?蒲公英小孩和兰花小孩
第7部分 艰难的成长之旅
第26章 要坚持,孩子∕年龄:从第三孕期到18岁
实用诀窍:蔳公英小孩与兰花小孩
第27章 心灵之盲:自闭症∕年龄:1岁到4岁
未解之谜:野孩儿会不会是自闭症吗?
实用诀窍:行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第28章 古老基因遇上现代世界:多动症∕年龄:从8岁到18岁
实用诀窍:准确识别不可信的疗法
未解之谜:全能的脑部扫描
第29章 正面引导:帮助孩子矫正行为∕年龄:从1岁到12岁
实用诀窍: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没这回事:表扬能够塑造自信
第30章 生长环境上脑发育:贫穷中长大的孩子∕年龄:从母亲怀孕到孩子18岁
你知道吗?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并不总是正确
致 谢

TOP书摘

第1章 躲藏在宝宝脑袋里的五大才能
   年龄:从出生到1岁
   你的宝宝要比他看起来聪明得多。很久以来,由于婴儿的运动系统发展缓慢,心理学家一直以为婴儿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简单的。对于一个还不会走路或者说话的婴儿来说,你当然不能用测量成人心智的方式来测量他们的心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更好的了解婴儿的方式。通过这些新的方式,研究者发现,婴儿的心理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跟很多父母的感受一样。
   所有的脑,无论老幼,都拥有各种天生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宝宝具有很多天生的能力。虽然宝宝缺少经验、知识,但是他们天生就具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决定了他们如何对外部的各种刺激信息进行组织以及如何应对。他们天生就能寻找各种经验,帮助他们发育中的脑来适应周遭的环境。或者,更简单一点儿说的话,宝宝的脑天生就懂得如何从这个世界中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的脑发育过程只需要一个“足够好”的环境(以后会需要得更多一些),这个环境中当然要包括一个称职的(尽管可能不是完美的)看护者。
   宝宝到底知道什么?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虽然他们不能用语言告诉我们,但是研究者仍然能用一些特别的方式向宝宝提问,了解他们的各种认知能力,并得到答案。发展心理学家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非言语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婴儿甚至是新生儿的内心世界。
   在刚出生的时候,尽管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但是立即就能够吮吸乳头。不久以后,他就能转头,调整目光来注视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这两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例如,当你的宝宝吃奶的时候,如果发生了某件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他希望这件事再发生一次,他就会吃得更起劲儿。还有,如果在宝宝吃奶时,给他播放妈妈说话的声音,要比播放另一个妇女说话的声音更能使他使劲儿地吃奶。这些就是我们了解婴儿的方式。由此我们发现,从一出生开始,婴儿就能够识别妈妈的声音。
   跟成人一样,宝宝也会觉得无聊。在宝宝盯着某个东西看了一会儿之后,他会掉转头,去看别的更有趣的东西。研究者通过观察婴儿注视某个场景的时间来判断婴儿是否对这个场景有兴趣。如果这个场景包含一些让宝宝吃惊的事物,他就会看得更久一些。
   婴儿的这种反应模式使我们了解到婴儿能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例如,如果你给宝宝看一系列猫的图片,当中插入一张狗的图片的话,这张狗的图片就会引起宝宝的注意,使他看得更久一些。这就表明,婴儿能够区分猫和狗——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很难用编程的方式让计算机也学会这种能力。
   通过利用这些简单的方式,研究者识别出了1岁以前的婴儿就已具备的5项天生能力,我们把这些天生的能力称为“天赋”。
   天赋1:婴儿能够识别特定的事件是常见还是罕见的。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弄明白哪些符号组合在一起时能够组成一个词,然而在说英语的时候,人们很少在词与词的交界处停顿,这就给词的识别带来了困难。不过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来判定哪些词会更常出现。当宝宝听到“宝贝”这个词的时候,他怎么才能分辨出这个词是“宝”字加上一个“贝”字,而且“宝”的音要比“贝”更长呢?有一个线索就是“宝”这个字与“贝”这个字一起出现的频率要比“宝”或“贝”单独出现的频率高得多。
   一般来说,婴儿的确是这么学习的。有一个设计巧妙的实验可以验证这种看法。研究者造出4个无意义的词,每一个词都包含了3个音节(例如bidaku),然后把这些无意义的词随机呈现给8个月大的婴儿。在词与词之间是没有停顿的。当婴儿已经熟悉这些新词之后,研究者或者给他们呈现一个刚才听过的无意义的词,或者呈现一个刚才没有听过的、把刚才听过的词的音节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后得到的新词(例如kudabi)。研究者发现,尽管新词和听过的旧词都是由相同的音节组成,但是,婴儿听到新词时注视朗读者的时间要显著长于听到旧词时的注视时间。研究者认为,由于婴儿已经听过所有的音节了,所以婴儿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效应表明,他们已经熟悉了音节最初的那种组合方式了。这种识别事件发生频率的能力,其实在很多动物身上都有。这种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能力,婴儿能够解决诸如“我最有可能在哪儿马上找到食物”这样的重要问题。
   天赋2:婴儿能利用巧合来判定因果联系。在语言能力发展起来后,两岁半的幼儿能够作出明确的因果表述,例如“因为他饿了,所以他去翻冰箱”。而在此以前,小婴儿似乎就已经觉察到这种因果联系了。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把一部手机悬挂在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的床边,并用丝带把手机跟婴儿的一条腿绑在一起。当婴儿踢腿的时候,手机就会动起来。婴儿对这个“新玩具”非常着迷。另一个实验用的同样是手机,但是跟婴儿的踢腿没有任何关联。与后一种情况相比,婴儿在前一种情况下笑得更多,看得更久,经过几分钟的训练之后,他们踢腿的次数更多了。3天以后,当他们看到第一次看到过的那部手机时,即便那部手机已经没有系在他们的腿上了,他们仍然会踢腿(看到别的玩具则不会)。因为踢腿是想要使手机动起来的一种特定反应,所以,这些婴儿似乎在学习一种最基本的因果联系。这种利用同时发生的事件来判定事物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的能力,是人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的一种重要能力。
   天赋3:婴儿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并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应对。婴儿跟成人一样,知道物体应该是整体的(物体的所有部分都聚集在一起)、固态的(其他的东西不能穿过该物体)和连续的(该物体的所有部分都与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只有当某个东西接触到这些物体的时候,它们才会移动。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小于18个月的孩子不能理解客体永恒性——客体永恒性是指当你看不见某个物体的时候,你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发展心理学的开拓者让·皮亚杰提出来的。随着近年来婴幼儿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者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在孩子1岁以前,如果某个物体不具备上述特征,即不是整体的、不是连续的、不是固态的或者不是永恒的,他们就会盯着看得久一些。在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让5个月大的婴儿看一辆从坡道上滑下来的汽车。有一块幕布挡在坡道的中间。原来,当实验者把一个箱子一样的障碍物放到幕布的后面时,5个月大的婴儿似乎可以预期这个障碍物会阻挡住下滑的汽车。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当实验者偷偷地通过一扇活动门把障碍物移开时(由于幕的遮挡,婴儿看不到后面),汽车下滑没有被阻挡,一直滑到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盯着看了更长的时间。这就表明他们发现,那个箱子一样的障碍物不是固态的,所以他们很惊奇。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法,研究者发现三个半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能够思考被其他物体遮挡住的物体了。
   婴儿还能识别主体,知道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移动。例如,手总是属于主体的。如果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一只手伸出来去拿两个物体中的一个,那么,他们似乎明白伸出手的人想要拿哪个物体。当两个物体的位置被调换以后,如果手仍然伸向上次的位置(但是物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物体了),婴儿会盯着看得更久一些。相反,如果用一根棍子伸向那个物体,在同样的情况下(位置调换,物体不同了)婴儿不会感到惊奇。这是因为在婴儿看来,棍子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主体的一部分。
   跟成人一样,婴儿也愿意赋予某些物体以生命。研究者曾让婴儿观看一段影片,内容是一个圆环似乎要追逐另一个圆环。婴儿凝视“第一个圆环跑开了(没向第二个奔去)”的时间比“第一个圆环直接跑向第二个”的时间长。
   天赋4:婴儿会将事物归类。当3个月大的婴儿看过一系列男性的面孔之后,他们看新的男性面孔的时间会更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看男性的面孔。这时如果有女性的面孔出现,他们会看得久一些。即便照片上的女性没有头发,结果仍然如此。婴儿似乎是靠面部的特征而不是发型来区分男性和女性。这些类别的概念跟婴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跟男性面孔相比,大多数婴儿更愿意看女性的面孔——除非他们的主要看护人是男性。
   婴儿很早就掌握了一些比较大的概念,如动物、水果;另一些概念则掌握得晚一些。在经验的影响下,各种概念的边界(从语言的语音到面孔的感知)都与孩子所处的特定环境相匹配。但是,没有人曾刻意教过婴儿如何对事物进行归类,这种策略是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的头脑中的。这种能力为成人的归类能力提供了最原始的基础。通过这种能力,人们才能敏感地思考新出现的物体和人。同时,就像我们将在第20章看到的那样,这种能力也是刻板化和偏见的根源。
   天赋5:婴儿会对周遭的大量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注意,忽略大部分无关的信息。正如你可能已经看到的一样,婴儿对信息的选择能力不像成人那样强,很多东西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但他们仍然拥有独特的、自动化的信息筛选能力。婴儿对人类的声音、面孔和移动的物体都会进行关注。在出生30分钟后,婴儿就开始对面孔表现出偏好;2天后,开始对人类的声音表现出偏好;3个月以后,他们开始注意到与周围的其他物体明显不同的物体,例如一堆黑色圆环中的一个红色圆环。
   从婴儿很小的时候开始,看护人就开始影响婴儿的注意方向了。早在4个月的时候,婴儿就开始跟随成人的目光。到了12个月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朝向并注意别人正在指着的事物。无论什么年龄,集中注意力都会极大地提高婴儿学习特定事物的能力。在关于脑功能的计算机模型中,如果给模型提供一个信息优先权的初始指令,这些指令就能为模型的学习提供指导,使学习过程朝向特定的任务。例如,对婴儿来说,对人类声音的天生兴趣能帮助他们学会语言。所有这些天生的能力都会帮助婴儿的脑如蒲公英一般成长,成人只需要提供各种普通的刺激就行了
   上述5种能力是人脑正常运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实际上,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上述这些能力都是非常关键的,并且经常在起作用。有时候,我们会把我们的计算机或者汽车看作是有意识和特定目的的(通常是在它们“罢工”的时候),并把它们当成有生命的东西。例如,当某位棒球投手穿了某双特别的袜子又赢得了三场比赛时,他就会在任何比赛中坚持穿这双袜子,因为他从偶然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中“得出了因果关系”。
   我们的很多研究证据都来自3个月大的婴儿。这其实是有原因的:更小的孩子很难接受测试。根据已有的证据,我们认为,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至少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具备了某种雏形。不过,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还是出生后不久就学会的,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一方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婴儿都要依赖这些能力,并在此后的生活中继续使用;另一方面,这些认知能力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和成熟,所有这些能力都会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
   过去的观点认为婴儿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有可能朝着任何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研究证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不一样的画面,使我们不得不怀疑过去的观点。现在,我们认识到,情况可能与过去的观点相反,婴儿的发展是有某种倾向性的。婴儿早期所拥有的认知能力是其脑发育的必要条件。模拟脑的工作方式的计算机研究者也证实,虽然特定的倾向性在某些情况下会对我们造成阻碍,但是它们的确是模拟程序得以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他们相信,只有具备了某种先天倾向性的学习机制,人脑才能最终发育成熟。
   正是由于这些核心的能力,孩子们的脑在发育过程中会随时准备学习如何适应环境。这种能力使孩子们能在任何环境下成长。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物种在各种环境下都得以存活,我们已经进化出了学习和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所以,有倾向性的学习机制通常要比没有倾向性的、一般性的学习机制更优越。这些先天的倾向性使婴儿的脑能够学会很多东西,但不是任何东西。
   没那回事 孩子出了错,先怪妈妈准没错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儿童发展方面提出过很多理论。虽然他的观点都是猜测性的,最终被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证明是错的,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其中一个影响颇为深远的观点是,婴儿与妈妈的关系会影响到他成年以后跟其他所有人的关系。这种观点使很多人认为,妈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如果发现怀孕的妇女饮酒,或者妈妈责骂自己的儿子,那么,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就有义务进行干预。过去,心理医生甚至因为孩子患了自闭症或者精神分裂症而责怪孩子的妈妈。其实,这两种疾病都是发育性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跟妈妈的教育方式没有关系。
   是时候反省一下了。现在你已经知道,孩子其实是在主动地发育,而不是被动地受影响,所以很明显,父母不一定必须是完美的。我们并不提倡责骂孩子,但是你偶尔的臭脾气不一定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严重的、持久性的伤害。我们不提倡责骂的原因是,责骂不是改变孩子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参见第29章)。无论如何,正如你将在本书的第17章中看到的,养育方式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要远比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小得多。我们更愿意看到父母花更多的时间来享受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整天担心这担心那——父母的这种态度能更有效地培养出一个健康的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乐趣。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2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7.8563